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固有样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婷婷 韩啸 +2 位作者 夏晓影 马芳 姚春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1-675,共5页
目的检测固有样淋巴细胞、αβT细胞、B2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正常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正常对照和5例NSCLC初诊患者和15例病情稳定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恒定型自然杀伤T(i NKT... 目的检测固有样淋巴细胞、αβT细胞、B2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和正常人体内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性。方法收集16例正常对照和5例NSCLC初诊患者和15例病情稳定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恒定型自然杀伤T(i NKT)细胞、γδT细胞、B1细胞及αβT细胞、B2细胞的比例。结果病情稳定组的i NK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初诊患者组,而αβ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初诊患者组的γδT细胞显著高于病情稳定组;初诊患者组B1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组i NKT细胞和γδT细胞呈正相关;病情稳定组和对照组B1和B2细胞呈正相关。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固有样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固有样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白细胞介素10对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英杰 禹丽 +2 位作者 郝晓娜 郝艳梅 李玉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究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对MSCs与IL-10联合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观察其协同效应,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寻找新方法,并阐明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部分机制。方法:自然贴壁法分离、... 目的:探究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对MSCs与IL-10联合治疗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观察其协同效应,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寻找新方法,并阐明其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部分机制。方法:自然贴壁法分离、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50只大鼠随机选取5只入选正常对照组(n=5),其余45只大鼠采用皮下多点注射CCl_4方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损伤组(n=15)、细胞移植组(n=15)和联合用药组(n=15)。细胞移植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的第1周、第2周、第3周经尾静脉给予1×10~6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给予细胞移植组相同的细胞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内注射IL-10(4μg/kg),每周4次。4周后将大鼠处死,收集各组大鼠血液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摘取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MMP-2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移植组与联合治疗组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大鼠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细胞移植组、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肝脏病理更接近于正常;损伤组、细胞移植组MMP-2 mRNA表达明显增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MMP-2 mRNA表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TGF-β蛋白的表达都有所增高(P〈0.05),其中损伤组TGF-β蛋白的表达增高最明显(P〈0.05),细胞移植组、联合治疗组TGF-β蛋白的表达较损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与细胞移植组比较TGF-β蛋白的表达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或与IL-10联合治疗均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大鼠外周血液的生化特性和肝的组织学结构,且IL-10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这可能是由于间充质干细胞与IL-10可下调MMP-2 mRNA的表达,保护肝小叶结构;抑制TGF-β蛋白的表达,减少肝星状细胞的激活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肝纤维化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