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向荣 丁娟 +3 位作者 徐正阳 王珏 纪红梅 李玉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对恶性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6代hUC-MSCs上清... 目的探讨正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对恶性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6代hUC-MSCs上清液,使用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exosomes;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exosomes形态并分析其直径和直径分布范围等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hUC-MSCs来源的CD44、CD73标志物。将exosomes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检测exosome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4和INF-γ的分泌量。选择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细胞株,加入exosomes共培养,应用MTT法、PI/AnnexinⅤ双染流式法检测exosomes对癌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组织贴壁法成功分离hUC-MSCs,传代后呈长梭状生长。电镜观察分离得到的exosomes为椭圆形膜性小囊泡,经统计得出其直径在6.8~78.1nm之间,且分布比较集中。流式细胞术测得exosomes高表达黏附分子CD44(54.1%)与干细胞标志物CD73(31.5%),MTT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exosomes均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且抑制细胞因子IL-4和INF-γ的分泌,呈现剂量依赖性。体外实验表明exosomes对K562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结论 hUC-MSCs来源的exosome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及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免疫调节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抑制K562细胞mTOR信号通路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翟玮玮 李玉云 +3 位作者 杨向荣 于北凯 王露 李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m 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NS(50~800μg/m L)干预体外培养K562细胞24~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PNS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体外培养K562细胞m TOR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PNS(50~800μg/m L)干预体外培养K562细胞24~72 h后,MTT比色法检测PNS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死亡及凋亡状况;RT-PCR检测m TOR、p70S6K、4E-BP1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 TOR、p70S6K、4E-BP1及p-m TOR、p-p70S6K、p-4E-BP1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800μg/m L的PNS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P〈0.05),促进K562细胞凋亡及死亡(P〈0.05),PNS对K562细胞72 h的IC50为(229.07±2.36)μg/m L;100、200、400μg/m L PNS作用于K562细胞72 h后m TOR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且磷酸化蛋白p-m TOR(Ser2448)、p-p70S6K(Thr229/389)及p-4E-BP1(Thr37/46)表达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 PNS能够抑制K562细胞m 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这可能是PNS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K562细胞 M 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洁 吴穷 +2 位作者 杨清玲 高艳军 陈昌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方法检测L-OHP对肝癌细胞HuH-7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OHP诱导HuH-7细胞...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MTT方法检测L-OHP对肝癌细胞HuH-7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OHP诱导HuH-7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L-OHP对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 D1、CDK2、CDK4及p16、p21、p53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L-OHP对HuH-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L-OHP能够诱导HuH-7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可下调CDK4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上调p21蛋白的表达,低浓度上调p53表达而高浓度下调p53表达,CDK2和p16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L-OHP可能通过影响CDK4、Cyclin D1及p21的活性使HuH-7细胞阻滞在S期,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细胞周期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沉默Fas基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露 翟玮玮 +4 位作者 杨向荣 王芳 李见 张强 李玉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Fas基因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Fas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株,为下一步使用低表达Fas基因的UC-MSCs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人Fas基因mRNA序列作为干扰靶点...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构建Fas基因的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Fas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株,为下一步使用低表达Fas基因的UC-MSCs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人Fas基因mRNA序列作为干扰靶点,设计4组靶向Fas的shRNA序列,合成寡核苷酸,与经过BamHI、EcoRI双酶切后的LV3载体连接获得重组慢病毒,通过感染293T细胞对慢病毒进行包装和滴度测定。体外培养人UC-MSCs,使用包装好的慢病毒感染UCMSCs,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后细胞中Fa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以及基因测序鉴定证明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病毒悬液滴度为3×108TU/ml。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的Fas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iRNA能有效沉默UC-MSCs中Fas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SIRNA FAS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钰 王月月 +5 位作者 王海凤 张凌宇 丁勇兴 陈素莲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TMEM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中的表达。在MCF-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RP11-770J1.3和跨膜蛋白25(TMEM25)对紫杉醇耐药人乳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中的表达。在MCF-7/PR中转染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干扰片段,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MCF-7/PR对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并运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 mRNA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在MCF-7/PR中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紫杉醇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可以提高MCF-7/PR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并下调耐药相关基因MRP、BCRP、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的表达(均P<0.05);与单独干扰lncRNA RP11-770J1.3或TMEM25比较,同时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MCF-7/PR中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上调,联合干扰lncRNA RP11-770J1.3和TMEM25的表达可以提高MCF-7/PR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膜蛋白质类/代谢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 聚合酶链反应 紫杉 酚/药理学 细胞系 肿瘤/病理学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和p75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1 位作者 高艳军 章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3-428,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TrkA和p75在乳腺肿瘤和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及TrkA/p75比值对NGF诱导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良性肿瘤和62例乳腺恶性肿...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受体TrkA和p75在乳腺肿瘤和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乳腺肿瘤的相关性及TrkA/p75比值对NGF诱导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8例乳腺良性肿瘤和62例乳腺恶性肿瘤中TrkA和p75的表达及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SKBR3中NGF、TrkA和p75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种细胞株中TrkA和p75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MTT检测2种细胞株对NGF诱导增殖的反应。结果 TrkA在乳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和正常乳腺组织(χ2=39.98,P<0.01);p75仅在正常乳腺的肌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高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增高,p75的表达逐渐减少最终缺失(χ2=50.96,P<0.01);SKBR3乳腺癌细胞分泌的NGF,表达的TrkA和p75 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MCF-7细胞(均P<0.05),并且SKBR3细胞表达的TrkA/p75比值高于MCF-7细胞(P<0.05);相对于空白对照组,NGF可诱导SKBR3和MCF-7细胞的增殖(均P<0.05),并在各时点,NGF对SKBR3细胞诱导的增殖率均高于MCF-7细胞(均P<0.05)。结论 TrkA和p75的表达与乳腺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有可能作为乳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P75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受体4通过S期激酶相关蛋白2调控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凤 陈天天 +7 位作者 王月月 李钰 张凌宇 丁勇兴 陈素莲 王文锐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7-363,共7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过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的表达,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的机制。方法:利用干扰及过表达技术下调或上调CXCR4的表达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与Skp2调控的关联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XCR4干扰及过表达后对信号蛋白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CXCR4、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ERK通路抑制剂U0126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干扰CXCR4后,Skp2表达下调;过表达CXCR4后,Skp2表达上调。CXCR4可通过对信号蛋白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CXCR4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相应减少,CXCR4与LY294002及U0126联合作用对细胞周期的阻断更加明显。结论:CXCR4能够通过对信号蛋白PI3K/Akt及ERK的调控,影响Skp2及Skp2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阻断CXCR4/Akt/Skp2或CXCR4/ERK/Skp2信号通路后可有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受体 CXCR4/生物合成 受体 CXCR4/遗传学 S期激酶相关蛋白质类/代谢 细胞系 肿瘤/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抑制下骨髓BMP4对造血干/祖细胞周期、凋亡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正阳 柴烁 +4 位作者 张小晴 曹蕴 连超群 武文娟 李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5-1271,共7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骨髓抑制或应激造血条件下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周期、凋亡调控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设计构建BMP4过表达的C57BL/6转基因小鼠(transgenec gr...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骨髓抑制或应激造血条件下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4,BMP4)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周期、凋亡调控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设计构建BMP4过表达的C57BL/6转基因小鼠(transgenec group),选取周龄、性别、体重相匹配的野生型(WT)雌鼠为对照组,各实验重复3次。5-FU以150mg/kg的剂量诱导骨髓抑制模型,提取骨髓有核细胞。通过c-kit/Sca-1荧光抗体双标HSPC,分别用AnnexinV/PI和Ki-67/DAPI双染法观察其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RT-g-PCR检测周期相关的造血调控因子,探讨BMP4调控HSPC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结果:生理状态下,野生型组和转基因组HSPC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无明显差异。骨髓抑制后,BMP4过表达小鼠骨髓中HSPC的G0期比例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BMP4过表达小鼠骨髓基质中维持HSPC静息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明显下调(P<0.01)。结论:在造血应激或骨髓抑制等非生理条件下,BMP4蛋白上调能促进HSPC进入细胞周期,促进其凋亡,且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下调Hif-1α和CXCL12表达来发挥对HSPC的周期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4 造血干/祖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上调let-7a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生长及迁移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佳 方斌斌 +3 位作者 马聪 庞海杰 曾凡鹏 夏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是否通过上调let-7a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分别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是否通过上调let-7a表达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及迁移。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As PC-1细胞,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分别用MTT法、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迁移等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利用mi RNA实时逆转录PCR检测细胞内let-7a表达变化。As PC-1细胞转染let-7a mimics后,MTT法、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处理As PC-1细胞后,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能力随着原花青素浓度升高而下降,而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原花青素处理细胞后,let-7a的表达升高。通过脂质体转染let-7a mimics后,细胞的增殖率及迁移能力均低于对照组,且let-7a mimics与原花青素共同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迁移明显低于let-7a mimics和原花青素单独作用组。结论原花青素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原花青素可能是通过上调let-7a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let-7a 胰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29400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K562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耿英华 武文娟 +1 位作者 于北凯 夏瑞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LY294002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0、20μmol/L LY294002作用K562细胞36 h,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测定LY294002...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LY294002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10、20μmol/L LY294002作用K562细胞36 h,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测定LY294002对K562细胞Skp2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Sk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LY294002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P<0.05)。LY294002作用K562细胞36 h,随着浓度的增加,G0/G1期阻滞增强,S期细胞减少(P<0.05),Skp2的mRNA表达量减少,Skp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LY294002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这可能是通过LY294002影响了Skp2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94002 PI3K Akt SKP2 K5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结合蛋白、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玉荣 周海艳 章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及载脂蛋白E(ApoE)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别检测T2DM并发CHD组及T2DM非CHD组FABP2、ApoE基因型,并检测T2DM并发CH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T2DM并发CHD组FABP2A/T突变频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G、TC、LDL-C浓度升高,血HDL-C浓度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T2DM并CHD组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ε3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TC、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BP与ApoE基因连锁分析,FABP2T基因和ApoEε4基因连锁时,T2DM并发CHD的几率增加(P<0.05)。结论FABP2T基因及ApoE/ε4等位基因增高T2DM并发CHD的遗传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脂肪酸结合蛋白 基因多态性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在乳腺癌中低表达并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勇兴 段克才 陈素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27-1435,共9页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GAS5)在乳腺癌中发展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36)、乳腺癌MCF-7亲本和耐药细胞中lncRNA-GAS5的表达,并分析GAS5表... 目的探讨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lncRNA-GAS5)在乳腺癌中发展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n=36)、乳腺癌MCF-7亲本和耐药细胞中lncRNA-GAS5的表达,并分析GAS5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qRT-PCR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周期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迁移、趋化和黏附分离实验检测细胞生物学活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耐药细胞株构建裸鼠乳腺癌模型,体内探讨过表达GAS5对紫杉醇抗乳腺癌作用的影响。结果 LncRNA GAS5转录本水平相对于癌旁组织是显著降低的(P<0.05),GAS5低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耐药细胞株中GAS5表达下调(P<0.05),GAS5与P21表达正相关,而与CDK6表达呈负相关;体外干扰GAS5促进乳腺癌亲本细胞株发生EMT表型改变和侵袭能力增加,而过表达lncRNA GAS5可抑制乳腺癌耐药细胞株EMT表型和侵袭能力(P<0.05),并提高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体内实验发现,过表达GAS5通过逆转EMT标志蛋白,提高紫杉醇抑制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作用。结论 LncRNA GAS5低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促进乳腺癌的肺转移,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生长停滞特异性转录本5 乳腺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活细胞内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艳军 杨清玲 +1 位作者 陈昌杰 丁勇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9-526,共8页
目的:构建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和CD184)与CXCR4抑制性多肽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合成法获得巨噬细胞... 目的:构建pBIFC-VN173-CXCR4和pBIFC-VC155-NT21M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活细胞内直接观察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和CD184)与CXCR4抑制性多肽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化学合成法获得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viral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Ⅱ,vMIP-Ⅱ)N端21肽(N-terminal 21-mer peptide,NT21MP)编码的基因序列,克隆至经Kpn I和EcoRⅠ酶切的pBiFC-VC155中,筛选含有目标基因的正确克隆。利用RT-PCR扩增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的CXCR4全长基因后,T-A亚克隆至经Kpn I和EcoRⅠ酶切的pBiFC-VN173载体中。然后,经酶切鉴定及DNA测序分析2个基因是否正确连接至真核表达载体中。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共转染pBiFC-VC155-NT21MP和pBiFC-VC155-CXCR4至细胞株COS-7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T21MP与CXCR4在胞内的相互作用。结果:经DNA测序及同源性对比,证实pBiFC-VC155-NT21MP和pBiFC-VN173-CXCR4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基因片段与NCBI基因库vMIP-Ⅱ和CXCR4基因CDS序列同源性达99.9%。BiFC法观察NT21MP与CXCR4在细胞内结合出现的荧光信号,该信号分布细胞内。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应用BiFC技术的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在活细胞内检测到NT21MP与CXCR4的互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趋化因子/遗传学 趋化因子CXCL2 质粒 重组蛋白质类/遗传学 遗传载体 转染 遗传互补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cMSCs源性外泌体对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及炎性因子IL-8、IL-12分泌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娟 徐正阳 +3 位作者 柴烁 王珏 张强 李玉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2,2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对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及炎性因子IL-8、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ucMSCs来源的exosome与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共培养,利用MTT法和Annexin V-FIFC/PI双染法检测共培养后... 目的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对单核巨噬细胞生长及炎性因子IL-8、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将hucMSCs来源的exosome与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株)共培养,利用MTT法和Annexin V-FIFC/PI双染法检测共培养后THP-1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THP-1细胞炎性因子IL-8、IL-12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ucMSCs来源的exosome对THP-1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PCR及ELISA方法结果显示,exosome能够降低THP-1细胞IL-8、IL-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hucMSCs源性exosome能够影响单核巨噬细胞的生长,并降低炎性因子IL-8、IL-12的分泌水平,而这可能是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单核巨噬细胞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微环境 单核巨噬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乳腺癌HER2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晓辉 王志文 +4 位作者 蔡颖 黄静 朱丽华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440,共7页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乳腺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和鉴定抗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scFv,为HER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的研制提供靶向HER2的高亲和力序列。方法:取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乳腺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库,筛选和鉴定抗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特异性scFv,为HER2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的研制提供靶向HER2的高亲和力序列。方法:取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癌旁淋巴组织,提取总RNA;构建可变区基因的T载体库,将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与pCANTAB连接肽连接,获得pCANTAB-scFv,电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以M13K07辅助噬菌体进行感染,获噬菌体抗体库;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筛选后获得的噬菌体抗体活性,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体亲和力,并通过测序进一步鉴定。结果:成功构建大容量pCANTAB-scFv抗体库,获得的scFv长度为750bp,VH和VL长度分别为375和330kb;电转化大肠杆菌TG1后酶切验证插入片段大小正确,得到库容为2.48×10^8的大容量抗体库;通过噬菌体展示和淘洗筛选,富集针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表面抗原的抗体库;所得抗体对HER2有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对乳腺癌组织HER2抗原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测序结果与人IgG抗体进行对比,所获得的scFv具有高度的人源性。结论:主要构建了大容量人源性抗乳腺癌细胞的噬菌体scFv库,并筛选获得可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HER2的高亲和力scFv,为制备以HER2为靶点的抗肿瘤HER2和CXCR4双靶向融合蛋白提供了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免疫学 DNA 互补/遗传学 基因文库 抗体 细菌/遗传 细菌噬菌体/遗传学 受体 erbB-2 受体 CXCR4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联合三氧化二砷对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素莲 郭玉红 +4 位作者 童芳 李自岩 张枫 杨清玲 陈昌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利用荷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效应,为选择最佳的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荷乳腺癌BALB/c小鼠模型,测量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 目的利用荷乳腺癌动物模型观察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N端肽(NT21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乳腺癌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效应,为选择最佳的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荷乳腺癌BALB/c小鼠模型,测量荷瘤小鼠的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肺转移情况;苦味酸浸泡法计数肺结节;利用TUNEL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原发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NT21MP和As2O3均可抑制原发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0.4%和40.0%,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54.4%)。NT21MP和As2O3均可抑制肺转移,以两者联合用药作用更明显。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NT21MP组、As2O3组及NT21MP+As2O3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以联合用药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 NT21MP和As2O3可通过抑制增殖、促进凋亡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 N端肽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遵兰 蔡颖 +5 位作者 王洋洋 夏春磊 李从新 陈素莲 杨清玲 陈昌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0-409,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及其紫杉醇耐药株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研究采用紫杉醇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株;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和检测耐药基因MDRl、BCRP、MRPl...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SKBR-3及其紫杉醇耐药株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研究采用紫杉醇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株;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和检测耐药基因MDRl、BCRP、MRPl的表达以鉴定耐药细胞株;检测MCF-7和SKBR-3亲本及耐药细胞中miR-21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水平;用miR-21抑制剂和模拟物分别转染MCF-7和SKBR-3耐药和亲本细胞株,MrI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R-21抑制剂后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程度和细胞周期、凋亡的变化,并检测耐药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人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株MCF-7/PR和SKBR-3/PR,耐药细胞株中耐药基因MDRl、BCRP、MRPl表达均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升高,凋亡基因Bax下降,miR-21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21抑制剂可提高耐药细胞株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加细胞周期中G0/G1期细胞(P〈0.05),并可抑制耐药细胞株耐药基因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P〈0.05),而miR-21模拟物可刺激亲本细胞出现耐药细胞形态改变,并上调耐药基因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P〈0.05)。结论: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MCF-7/PR和SKBR.3/PR中miR-21表达上调;抑制miR-21表达可逆转人乳腺癌MCF-7/PR、SKBR-3/PR细胞株对紫杉醇化疗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紫杉醇/投药和剂量 微RNAS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北凯 程龙 +2 位作者 翟玮玮 史维维 武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周期调控相关基因Skp2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LMWH作用不同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将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及周期调控相关基因Skp2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经不同浓度LMWH作用不同时间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将对照组和LMWH处理组(400、800 IU/mL)细胞培养3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RT-PCR检测细胞Skp2、c-Myc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Skp2、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LMWH作用后SMMC-7721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随LMWH剂量增加,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同时,Skp2、c-Myc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LMWH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kp2、c-Myc的表达,阻滞细胞于G0/G1期,从而降低细胞增殖指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肝癌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4-1BBL高表达与肿瘤免疫逃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克昌 吴俊英 李柏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高表达4-1BBL的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淋巴细胞活化、增殖、IL-2分泌及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分析阻断4-1BB/4-1BBL信号对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L-60肿瘤细胞培养上清... 目的:观察高表达4-1BBL的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淋巴细胞活化、增殖、IL-2分泌及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分析阻断4-1BB/4-1BBL信号对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HL-60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与体外分离的人淋巴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IL-2分泌水平;用抗4-1BBL单抗作用后,观察对HL-60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不同的肿瘤细胞株表面均有4-1BBL表达,但表达水平不同;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淋巴细胞活化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P<0.01)和IL-2分泌(P<0.05),诱导淋巴细胞凋亡(P<0.05)。抗4-1BBL单抗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TGF-β的分泌(P<0.05)。结论:HL-60细胞高表达4-1BBL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及TGF-β分泌等抑制淋巴细胞功能,从而使之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 4-1BBL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阻断Notch1通路抑制U2OS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慧 许涛 +3 位作者 方梦影 周智敏 马童童 常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6-721,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U2OS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U2OS人骨肉瘤细胞,采用(0、200、400、600、800、1000)μg/mL PNS处理细胞后,CCK-8法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U2OS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U2OS人骨肉瘤细胞,采用(0、200、400、600、800、1000)μg/mL PNS处理细胞后,CCK-8法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ranswellTM迁移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U2OS细胞缺刻基因1(Notch1)、发状分裂增强子1(Hes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NS可以呈剂量依赖性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与集落形成,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减弱,细胞Notch1及Hes1的蛋白水平降低。结论PNS通过阻断Notch1的信号通路抑制U2OS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PNS) U2OS骨肉瘤细胞 缺刻基因1(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