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2例CT疑为囊虫病或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李英欣 蒋惠荷 +2 位作者 闫胜利 吴俊英 蒋闺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66,共2页
目的 报道122 例由CT头颅轴位扫描疑为囊虫病的患者,通过进行血清学检查,进一学确诊定为是囊虫病抑或是钩端螺旋体病。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确诊66 例囊虫病,51例... 目的 报道122 例由CT头颅轴位扫描疑为囊虫病的患者,通过进行血清学检查,进一学确诊定为是囊虫病抑或是钩端螺旋体病。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确诊66 例囊虫病,51例钩端螺旋体病,两者完全阴性5例。结论 不典型病例,仅藉CT是不能确诊为囊虫病还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因两者致病后临床症状有类似之处,早期感染CT表现也有相同。必须进行血清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脑囊虫病 CT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系统在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中的作用
2
作者 吴俊英 陈艺林 +2 位作者 祖莹 蒋惠荷 李英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报告感染构端螺旋体的豚鼠及正常豚鼠血清补体50%溶血(CH50)及血清对中性粒细胞(PMN)的趋化作用。结果显示感染组CH50明显降低,血清对PMN的趋化能力明显提高(P<0.01);经青霉素治疗后补体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提... 本文报告感染构端螺旋体的豚鼠及正常豚鼠血清补体50%溶血(CH50)及血清对中性粒细胞(PMN)的趋化作用。结果显示感染组CH50明显降低,血清对PMN的趋化能力明显提高(P<0.01);经青霉素治疗后补体活性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补体系统参与了抗钧端螺旋体的感染,并对变态反应的免疫病理损伤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