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可视化系统构建(英文)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旻 盛业华 +2 位作者 温永宁 沈敬伟 苏红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05-5108,共4页
以现阶段虚拟地理环境发展为背景,介绍了虚拟地理环境平台的整体建设,分析了三维可化系统在平台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针对虚拟地理环境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三维可视化系统VirtualGlobal,并深入探讨了开发过程中数据组织、场景构建、数据调度... 以现阶段虚拟地理环境发展为背景,介绍了虚拟地理环境平台的整体建设,分析了三维可化系统在平台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针对虚拟地理环境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三维可视化系统VirtualGlobal,并深入探讨了开发过程中数据组织、场景构建、数据调度、渲染策略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经验证,该系统能够符合地学分析可视化的要求,较好的完成地理环境的可视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三维可视化系统 VirtualGlobal 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三维可视化架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旻 温永宁 +1 位作者 王永君 刘立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49-351,355,共4页
提出了虚拟地理环境的可视化架构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数据模型接口,模型集成接口和可视化流程管理;在将这三部分结合成一个完整体系的同时,分别讨论了三者在面向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可视化架构中所起的作用,并且针对一些技术性难点提出了... 提出了虚拟地理环境的可视化架构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数据模型接口,模型集成接口和可视化流程管理;在将这三部分结合成一个完整体系的同时,分别讨论了三者在面向虚拟地理环境三维可视化架构中所起的作用,并且针对一些技术性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三维可视化架构 可视化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语义数据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敬伟 闾国年 +2 位作者 吴明光 温永宁 张红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19-3821,共3页
针对当前虚拟地理环境中语义信息表达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语义数据模型,能够有效表达几何信息、拓扑信息、语义信息和属性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来表达实体。设计了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集成空间数据结构,综合表达... 针对当前虚拟地理环境中语义信息表达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语义数据模型,能够有效表达几何信息、拓扑信息、语义信息和属性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联来表达实体。设计了面向虚拟地理环境的集成空间数据结构,综合表达地上、地表和地下空间实体,通过实体的分类和分解来表达实体的语义信息;依据此语义数据模型,实现了地上建筑物和地形的无缝集成。该语义数据模型能够对虚拟地理环境中的实体进行无歧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地理环境 语义数据模型 几何信息 语义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下的群体运动分析与异常行为检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宏权 王丰 +2 位作者 刘学军 闾国年 韩志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F0002,共7页
人群密集场所具有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的特性,时常发生拥挤踩踏等突发公共事件。现有基于视频的人群监控无法真实度量与分析地理环境下的群体运动与异常行为,该文将视频分析系统与GIS有机结合,设计了地理环境下的群体运动分析与异常... 人群密集场所具有人群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的特性,时常发生拥挤踩踏等突发公共事件。现有基于视频的人群监控无法真实度量与分析地理环境下的群体运动与异常行为,该文将视频分析系统与GIS有机结合,设计了地理环境下的群体运动分析与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可在GIS环境下实现对群体运动模式、群体运动趋势、群体运动速率的分析与可视化表达;同时,可检测识别群体运动速率突变、群体运动趋势突变、逆向行走、骤聚、骤散等群体异常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文提出的群体运动分析与检测方法,可实时动态感知区域人群状态的时空格局,为安防部门有效管理人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GIS 群体运动分析 异常行为检测 感知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思政实验设计初探——以“一带一路”实验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发源 焦浩洋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7-63,共7页
课程思政已成为专业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验课教学都有必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课程思政的合理切入.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GIS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GIS原理课程实验的特点及在GIS原理实验中设计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已成为专业课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无论是理论课教学,还是实验课教学都有必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课程思政的合理切入.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GIS原理课程实验教学为例,探讨了GIS原理课程实验的特点及在GIS原理实验中设计课程思政实验的初步探索,希望可为相关专业开展GIS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实验设计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探索面向地理学研究的开放式人才教育模式
6
作者 陈旻 朱之一 +1 位作者 张书亮 闾国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代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以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为核心,以“开放学习—系统培训—主题竞赛”为手段,设计“一个核心三个抓手”人才培养建设框架,形成有标准可依的“认知—理解—创新”一体化地理学人才教育体系,以中国特色自主品牌系统构建推动国际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国内外高校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分析与模拟 人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平台下摄影测量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0
7
作者 卞玉霞 王美珍 +1 位作者 柳锦宝 曾晨曦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无人机航测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提高了测绘行业对摄影测量课程实践操作的要求,但受限于航空管制、场地限制、天气条件等,绝大部分高校较难落实无人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为了探索适合普通高等院校摄影测量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新... 无人机航测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提高了测绘行业对摄影测量课程实践操作的要求,但受限于航空管制、场地限制、天气条件等,绝大部分高校较难落实无人机摄影测量实践教学。为了探索适合普通高等院校摄影测量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新兴的虚拟仿真无人机航测教学系统,探讨了虚实融合的摄影测量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了航空摄影与摄影测量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方案,为提升学生应用实践技能、解决高等院校摄影测量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以及后疫情时代摄影测量实验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无人机 摄影测量 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解宪丽 夏成业 +3 位作者 殷彪 李安波 李开丽 潘贤章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8,共15页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 土壤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复合体。早期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主要关注水平方向的土壤空间变异和制图,对垂直方向空间变异和土壤三维制图考虑较少。近年来,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探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土壤三维空间数据获取、三维空间推测、三维数据模型、三维模型构建和可视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对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与土壤模型构建的已有方法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三维数字土壤制图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建议。以三维土壤制图、三维GIS、三维数据模型、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可视化、土壤空间变异、空间推测、克里格插值、土壤-景观分析、深度函数、机器学习、地统计学、随机模拟等为关键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于相关度、引用率和文献来源等因素进一步筛选出重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了土壤空间变异性、三维空间土壤推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三维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的现有研究体系,对各种三维推测和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作出评价。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垂直方向土壤数据稀少、土壤三维推测精度低、三维模型质量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 土壤空间变异性 土壤空间推测 三维数据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 数字土壤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农业区河流沉积物多环芳烃的赋存特征、来源及其风险
9
作者 张明礼 吴含芝 +1 位作者 王延华 郭佳怡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0,共11页
随着长江流域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导致多环芳烃(PAHs)在水体、沉积物、气溶胶等环境介质中逐渐积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探究长江上游典型农业区域河流沉积物中PAHs赋存特征、来源及生... 随着长江流域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导致多环芳烃(PAHs)在水体、沉积物、气溶胶等环境介质中逐渐积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探究长江上游典型农业区域河流沉积物中PAHs赋存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以重庆永川区境内河流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沉积物中16种PAHs浓度,利用特征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效应区间值以及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法进行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城市河段沉积物的PAHs污染水平显著高于农业区域河段沉积物的PAHs污染;②生物质、煤炭和液态化石燃料等的燃烧是该区域PAHs的主要来源;③PAHs各单体均超过了效应区间低值,过半的单体浓度超过了效应区间中值,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本研究结果为重庆农业区河流沉积物中PAHs污染控制和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多环芳烃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冷凉区宜农空间识别与开发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舒云 陆玉麒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冷凉气候是支撑西北山区农业转型和培育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冷凉区农业综合开发能够有效促进甘肃省发挥区位比较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论述大食物观背景下冷凉型农业资源的战略意义基础上构建甘肃省冷凉区开发理论框架,根据自然... 冷凉气候是支撑西北山区农业转型和培育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冷凉区农业综合开发能够有效促进甘肃省发挥区位比较优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论述大食物观背景下冷凉型农业资源的战略意义基础上构建甘肃省冷凉区开发理论框架,根据自然指标叠置分析识别省内冷凉气候的优势区域空间指向,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甘肃省冷凉区范围内169249个1 km精度的格网进行农业功能类型分区。结果表明:(1)甘肃省冷凉区面积约1.69×10^(5)k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41.97%,分布在12市(自治州)、68县(区)、1034乡(镇),其冷凉型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特色林业面积较小。(2)冷凉区可划分为7种农业发展类型,分别为北山荒漠高寒牧业区、祁连山地旱寒牧业区、黄土高原旱凉牧业区、甘南高原湿冷牧业区、河西走廊温凉耕作区、陇中山地温凉农牧区、陇南山地湿冷农林牧区,其中牧业4类,种植业1类,农牧混合型2类。(3)根据1 km格网单元统计,冷凉型牧业、种植业、混合型农业分别占比56.22%、16.30%和27.49%;而在行政单元尺度,可发展三大类农业类型的占比较为平均,均为30%左右的乡镇和区县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区 冷凉型农业 农业类型 大食物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巢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煜 李云梅 +4 位作者 王桥 王彦飞 金鑫 尹斌 张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3,共9页
三波段模型是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构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模型,是目前反演内陆富营养化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星地同步实验,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光谱特征,分别基于地面实测数据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建立... 三波段模型是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构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模型,是目前反演内陆富营养化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星地同步实验,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光谱特征,分别基于地面实测数据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建立三波段模型反演巢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由于特征波段在不同数据源的位置不同,导致了两个模型波段选择及反演精度的差异.因此,只有在充分考虑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的条件下,分析遥感信息理论和实际图幅影像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地物信息,才能进一步优化三波段模型的波段选择,实现遥感数据定量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遥感 巢湖 环境一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内陆水质监测适宜性——以巢湖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彦飞 李云梅 +4 位作者 吕恒 吴传庆 金鑫 尹斌 张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9-795,共7页
环境一号星座的A星(HJ-1A)上搭载了超光谱成像仪(HSI),它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全新国产遥感数据源,为水质遥感特别是内陆水质遥感提供了新的高光谱数据.但HSI影像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在广泛应用于水质遥感前对其进行质量研究和评价非常... 环境一号星座的A星(HJ-1A)上搭载了超光谱成像仪(HSI),它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全新国产遥感数据源,为水质遥感特别是内陆水质遥感提供了新的高光谱数据.但HSI影像的处理方法尚不完善,在广泛应用于水质遥感前对其进行质量研究和评价非常必要.本文针对HSI数据在巢湖水质监测应用方面的适宜性,对信噪比和数据真实性、倾斜条纹去除方法、大气校正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HSI水体图像在530-900 nm波段范围内数据质量较为真实可靠;6S与FLAASH方法均能有效去除大气效应,在530-830 nm范围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一号 高光谱 大气校正 适宜性评价 条带去除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氮磷高光谱遥感实验研究初探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龚绍琦 黄家柱 +3 位作者 李云梅 陆皖宁 王海君 王国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9-842,共4页
水体中氮、磷含量是衡量水质的主要指标,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测定实验室纯水条件下配比不同浓度氮、磷溶液的反射光谱,探索水体中有效态氮、磷的特征光谱。结果表明,氮在波长404和477nm各有一反... 水体中氮、磷含量是衡量水质的主要指标,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通过测定实验室纯水条件下配比不同浓度氮、磷溶液的反射光谱,探索水体中有效态氮、磷的特征光谱。结果表明,氮在波长404和477nm各有一反射峰,磷在350nm处有一明显反射峰,且与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以这些特征值建立了氮、磷浓度的遥感模型,为进一步遥感定量研究湖泊、水库和河流等大型内陆水体中的氮、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氮磷 高光谱遥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ZONATION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重点监控区确定 被引量:47
14
作者 李丽鹤 刘会玉 +2 位作者 林振山 贾俊鹤 刘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24-3132,共9页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干扰、土壤性质、气候和地形等影响因子,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分布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并结合空间优化软件ZONATION识别出需要重点布控的入侵风险区。结果表明:1)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百分比贡献率分别为:距主要道路距离(29.4%)、土地利用变化(16.9%)、降水的季节性变异(15.9%)、人口密度(9.5%)与最干季均温(6.2%)。2)从影响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得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概率随着距主要道路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耕地转化成的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转化成的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转化成的林地、草地与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互转换频繁的区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保持不变的区域,其发生概率明显较高;其发生概率随着降水季节性变异的增大而快速减小至0.4,之后缓慢减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其发生概率起初急剧升高,人口密度超过4千人/km^2后又缓慢地小幅下降;随着最干季均温的增大,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在2.4℃附近达最小,之后逐渐增大。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风险区面积为130433 km^2。其中,一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沿杭州湾地区、浙江沿海以及内陆地势较低的耕地及居民点区域;二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一级风险区的外缘,尤其是江苏南部的长江沿岸地区。三级风险区则广泛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东部,安徽的中东部,浙江的北部和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 风险预测 响应 ZO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湖气溶胶类型分区的环境一号卫星CCD大气校正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鑫 李云梅 +4 位作者 王桥 王彦飞 尹斌 张红 吴传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12,共9页
由两颗卫星组成的环境卫星星座系统所提供的CCD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其在内陆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其有效的大气校正方法的研究则是其定量化参数反演的前提.基于准同步的MODIS数据辅助,根据气溶胶的差异性... 由两颗卫星组成的环境卫星星座系统所提供的CCD数据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其在内陆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对其有效的大气校正方法的研究则是其定量化参数反演的前提.基于准同步的MODIS数据辅助,根据气溶胶的差异性,将太湖划分为北部湖区、其他湖区两块区域,利用辐射传输模型,研究太湖环境一号CCD数据大气校正的方法,并对2009年4月17、21、25日数据进行大气校正.研究结果表明,该大气校正方法直接使用较为成熟的MODIS各类产品,克服了传统大气校正中依赖于现场同步测量大气参数的缺陷,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环境一号CCD数据的大气校正.基于气溶胶类型对太湖进行分区后,所求算的遥感反射率精度高于6S模型和暗像元等大气校正方法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一号卫星CCD 大气校正 MODIS 气溶胶类型分区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养老机构空间分布数据集(截至2023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慧华 李杨 +1 位作者 邵华 戴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29-439,共11页
中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作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时空格局分布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本研... 中国正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作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时空格局分布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和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解决长三角地区养老机构时空分布数据缺失问题,借助GIS技术和网络爬虫技术,以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养老机构目录为基础,结合省级民政平台等多源数据,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养老机构空间分布数据集,共计整合长三角地区8462家养老机构信息,其中安徽省3278家、江苏省2244家、上海市920家、浙江省2020家,包含机构名称、地理坐标、成立时间、床位数等属性。数据研制过程结合多源官方数据对空间位置和信息内容进行了人工校对,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本数据集可为长三角地区相关养老问题研究提供数据源,也可为相关部门掌握区域养老机构分布状况、了解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明确资源优化方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长三角 SDGs 时空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水印技术在地理空间数据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7
作者 朱长青 杨成松 任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共3页
地理空间数据安全是目前测绘等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在地理空间数据安全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对数字水印在地理空间数据中的主要应用进行论述;然后根... 地理空间数据安全是目前测绘等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在地理空间数据安全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特点,对数字水印在地理空间数据中的主要应用进行论述;然后根据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和应用的特点,对数字水印技术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对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的关键理论与技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地理空间数据 安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照度对手机亮度最优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叶程 刘真 +1 位作者 张建青 吴明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环境照度和手机屏幕亮度是影响手机显示性能的两大影响因素。本文选取14个不同的环境照度水平对手机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取24组有代表性的环境照度和手机亮度组合进行手机屏幕显示质量主观评测,在主观评测的基础... 环境照度和手机屏幕亮度是影响手机显示性能的两大影响因素。本文选取14个不同的环境照度水平对手机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取24组有代表性的环境照度和手机亮度组合进行手机屏幕显示质量主观评测,在主观评测的基础上选取12组环境照度和手机亮度组合对手机屏幕的显示质量参数进行测量,并综合主观评测结果与质量参数测量结果分析得到最优的环境照度与手机亮度组合。主观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照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提高手机的自动调节亮度能有效改善手机的显示效果;不同环境照度下的手机亮度最优值不同。显示质量参数测量实验表明:在环境照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提高手机的自动调节亮度后手机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及色域范围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色彩与视觉科学 环境照度 手机亮度 显示质量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兵 韦锐 +3 位作者 查勇 贺军亮 宋昆仑 王翠玲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在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对如何构建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应用技术型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qu... 在地方本科院校逐渐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对如何构建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首先分析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应用技术型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探讨了其专业内涵、专业背景,以及相关行业对该专业人才大量需求的现状,明确了应用本科院校中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在相关原则和培养目标的约束下,构建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最后详细分析了该课程体系的特点、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各主要课程和相应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论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 地理信息科学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军长征GIS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20
作者 熊礼阳 赵飞 +3 位作者 程瑶 杨昕 李发源 汤国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0-48,共9页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关注、了解红军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特殊意义和...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关注、了解红军长征,弘扬长征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GIS教学中特有的地图化表达方式与时空化思维模式,可直观展现红军长征的历史过程,并从地理学的视角重新认知长征的相关史实和理念,可成为GIS教学中"思政进课堂"的经典案例.据此,本文以红军长征为案例,采用现代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力图重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通过红军长征路线信息符号化表达、红军长征路线地形特征分析、红军长征路线信息空间量算分析、红军长征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实验案例的探索与实践,将思政教育与GIS课程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红军前辈的长征革命精神的同时,也掌握GIS专业中点、线、面等数据在GIS系统中的有机集成、多途径可视化展示及空间分析等基本方法.最终使得红军长征GIS成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及地理学相关专业开展"思政进课堂"的经典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地理信息科学 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