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险管理的民国地契档案修复研究——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藏民国地契档案为例
1
作者 付晓玥 陈燃燃 蔡梦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地契档案是反映房屋土地交易的重要证据,价值极高。部分民国时期的地契档案损毁严重,修复时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开展修复工作前对修复过程中蕴含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论文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所藏一批... 地契档案是反映房屋土地交易的重要证据,价值极高。部分民国时期的地契档案损毁严重,修复时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开展修复工作前对修复过程中蕴含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论文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所藏一批民国地契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批民国地契档案的破损现状,利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修复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风险威胁等级,为全方位开展民国地契档案的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地契 档案修复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艳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5期30-35,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数量激增,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家庭赡养功能的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越来越依托社区服务,逐渐向社区加居家养老模式过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社区建设中的当务之...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数量激增,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家庭赡养功能的日趋弱化,家庭养老越来越依托社区服务,逐渐向社区加居家养老模式过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成为社区建设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在结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苏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然后结合了沧浪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有益实践,进而提出了关于苏州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虚拟养老院 有益实践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社会史与铁路内史研究的深化
3
作者 朱从兵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铁路是庞大的综合性系统,从筹议、筹建、建设到运营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和细节之处都有管理的问题,因此,铁路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应是单纯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或历史学分支学科,铁路史研究应有很多视角,其中,铁路社会... 铁路是庞大的综合性系统,从筹议、筹建、建设到运营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和细节之处都有管理的问题,因此,铁路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应是单纯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或历史学分支学科,铁路史研究应有很多视角,其中,铁路社会史的视角是备受关注的。在经历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转型之后,学者们多探讨铁路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其实,铁路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有些互动及其结果是明显的,有些则是不明显的,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加以论证,就是一件很难的工作。因此,铁路社会史的研究如何继续开展下去,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转型 社会史 综合性系统 双向互动 经济学 社会变迁 管理的问题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发展?——兼论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效度与限度
4
作者 朱志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7,共12页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都是“大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分割与碎裂的情境性遭遇。社会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论文将两者放在共生... 虽然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都是“大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分割与碎裂的情境性遭遇。社会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加强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论文将两者放在共生理论的场域中,尝试对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发展进行学理性分析。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在主体共生、资源共生、机制共生方面有很强的契合性,两者是一种“互补型融合”的协作范式,这是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何以融合的发展方向。我们在实践中可以从理念融合、方法融合、路径融合等方面作出具体探索。倡导专业社会工作与红十字事业融合发展是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客观要求,但是也要坚持批判性反思的理性精神,检视专业自觉的发展路径,正确处理好社会工作专业自觉的效度与限度的关系,避免盲目的专业化扩张导致社会工作陷入“专业帝国主义”与“专业理想主义”的双重陷阱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 红十字事业 融合发展 社会工作专业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文献遗产立体式信息传播模式构建研究——以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为例
5
作者 施诗 聂云霞 夏雨佳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档案文献遗产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公众对于代表性优秀文化传播与日俱增的多样化需求,面临着传播方式单一、范围有限、效果欠佳等问题,制约档案价值的充分实现。为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探索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档案文献遗产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公众对于代表性优秀文化传播与日俱增的多样化需求,面临着传播方式单一、范围有限、效果欠佳等问题,制约档案价值的充分实现。为响应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探索档案文献遗产的活化利用新路径,以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为实践典范,剖析其在信息传播领域的成功经验,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创新性地构建普适性的档案文献遗产立体式信息传播模式,以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在场在线相结合的跨时空传播效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献遗产 立体式信息传播 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 5W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社会保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唐力行 徐茂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明清以来 ,由于徽州与苏州两地自然人文条件、经济社会结构不同 ,其社会保障也各具特色。而徽州商人是徽州与苏州互动的中介 ,两地的社会保障因而也发生互动联系。互动不仅对两地社会保障形式与内容产生影响 ,而且影响了两地社会的发展... 明清以来 ,由于徽州与苏州两地自然人文条件、经济社会结构不同 ,其社会保障也各具特色。而徽州商人是徽州与苏州互动的中介 ,两地的社会保障因而也发生互动联系。互动不仅对两地社会保障形式与内容产生影响 ,而且影响了两地社会的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徽州市 苏州市 社会保障 比较研究 宗族保障系统 功能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以来徽州与苏州基层社会控制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唐力行 徐茂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同处江南的徽州与苏州,因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两地社会控制的方式不同。徽州为宗法社会,明中叶以来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多是经由民间宗族组织实现的;而苏州则复杂得多形成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多元控制格局,直... 同处江南的徽州与苏州,因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两地社会控制的方式不同。徽州为宗法社会,明中叶以来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多是经由民间宗族组织实现的;而苏州则复杂得多形成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多元控制格局,直至太平天国战后,民间组织才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比较两地社会控制的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结构与社会控制的对应关系以及社会控制机制与社会发展路向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苏州市 基层社会控制 里甲 乡约 宗族组织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保护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叶继红 朱桦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共8页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就业保护、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心理保护、政治参与五个方面对吴江区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保护状况进行了考察。吴...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就业保护、权益维护、社会保障、心理保护、政治参与五个方面对吴江区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保护状况进行了考察。吴江农民工社会保护做得相对较好的是就业保护、社会保障和农民工权益维护(除工资拖欠外)方面,而在心理保护和政治参与方面不理想。在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民工经济社会保护政策的同时,需要重点加强农民工的心理保护工作,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度,以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入 社会保护 苏州市吴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发展中的青年创业现状与思考——基于苏州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素素 潘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领域,其发展始终围绕资金与人才两大因素运行。对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人才与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理念的引导下,诸多青... 社会组织作为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领域,其发展始终围绕资金与人才两大因素运行。对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社会组织,人才与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理念的引导下,诸多青年人投入非传统领域进行创业,而通过社会组织创业作为一个非传统途径,于青年人而言是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其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广阔领域。本研究以苏州市社会组织中的青年创业者为研究主体,通过对青年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展示目前青年创业者在创建和运营社会组织过程中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建议,采用企业化方式管理和运营社会组织以提升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政府、企业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政策或资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青年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伯行书院教育实践及其理学思想的传播——以苏州紫阳书院为中心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卫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9-223,共5页
张伯行是清代前期著名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重视文教,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先后创建多所书院,为清代书院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书院教育家。康熙五十二年,张伯行创建苏州紫阳书院,后来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张伯... 张伯行是清代前期著名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重视文教,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先后创建多所书院,为清代书院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书院教育家。康熙五十二年,张伯行创建苏州紫阳书院,后来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张伯行将其理学思想与书院教育相结合,对紫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读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不仅推动了紫阳书院的发展,而且对清初学风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伯行 书院教育 理学 苏州紫阳书院 清初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残疾人社会保障状况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君林 郭志辉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3期84-87,共4页
从现代"社会增权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观点来看,苏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受到了传统"生活补救型"残疾人保障观的束缚,应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残疾人保障新模式,以增进残疾人的市场行为能力,使其融... 从现代"社会增权型"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观点来看,苏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受到了传统"生活补救型"残疾人保障观的束缚,应该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残疾人保障新模式,以增进残疾人的市场行为能力,使其融入社会生活,同时重建苏州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残疾人 社会保障 伤残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标本”到“文化生活”——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剑冰 《旅游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1-7,16,共8页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作为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如同文化标本一般,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和风格。本文从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通过重新评价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探索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相互融合的...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作为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如同文化标本一般,体现了明清园林文化和风格。本文从苏州古城区的居住街区空间构成入手,通过重新评价古典园林作为街区空间资源的价值定位,探索居民生活和园林文化相互融合的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其特征为:旅游者和居民的利益统一在街区生活环境改善之上;以古典园林为平台形成旅游者和居民间的交流;园林资源保护的旅游者和居民双方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区 古典园林 社区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中晚期苏州顾文彬家族的社会融入与身份重塑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197,共12页
苏州顾文彬家族在清代中晚期先后经历了“因贾致富、贾而好儒、由贾入儒”的社会身份转型过程,与此同时,顾氏家族的职业经历与生存空间的地理流动紧密相关,并由此出现顾氏家族在苏州城市社会阶层地位的垂直变动以及为维持这种相对稳定... 苏州顾文彬家族在清代中晚期先后经历了“因贾致富、贾而好儒、由贾入儒”的社会身份转型过程,与此同时,顾氏家族的职业经历与生存空间的地理流动紧密相关,并由此出现顾氏家族在苏州城市社会阶层地位的垂直变动以及为维持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而付出的诸多努力。从社会融入、地理流动和身份重塑的视角,来探讨江南士绅阶层在国家与地方之间通过怎样的行为举措来谋求自身阶层的上升空间,继而固化新阶层的稳定性,已成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江南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变迁的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融入 社会身份 地理流动 顾文彬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社会史如何呈现?——《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读后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161,165,共5页
唐力行先生的大作《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下文简称《延续与断裂》)于2015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著作虽是先生所主持的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权力下的乡村统合——16至20世纪徽州乡村社会权... 唐力行先生的大作《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下文简称《延续与断裂》)于2015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著作虽是先生所主持的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权力下的乡村统合——16至20世纪徽州乡村社会权力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但同时也可视为耗费先生数十年时间和心血关于徽学研究的精品力作.无论是宏观结构上的谋篇布局,还是力透纸背的具体论述,或是顺畅活泼的文字表达,再或是随处可见的与前人的频繁互动等等,《延续与断裂》都堪称-部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定结构 社会史研究 乡村社会 社会变迁 断裂 徽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以苏州市为个案的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玉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彩日趋浓厚。"文革"爆发后,在发动"二次房改"的同时,还冲占和低价收购了大量下放户的私有房屋。苏州市私租房改造的基本方面应予充分肯定,但也遗留了诸如自住与改造划留不清、私自降低起改点等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房改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出租住房 社会主义改造 私租房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圈层与客观化过程:齐美尔的现代相对主义立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F0002,239,共12页
齐美尔在今天被同时贴上心理主义者和杂论者这两个相互冲突的标签。本文通过对齐美尔有关数字符号表征、社会圈层、上升的客观化过程等问题的论述指出,齐美尔对心理因素的强调与他对社会形式的强调并不冲突。社会圈层的演变和上升以人... 齐美尔在今天被同时贴上心理主义者和杂论者这两个相互冲突的标签。本文通过对齐美尔有关数字符号表征、社会圈层、上升的客观化过程等问题的论述指出,齐美尔对心理因素的强调与他对社会形式的强调并不冲突。社会圈层的演变和上升以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的心理参与为必要条件,其连接点就在于齐美尔所强调的社会化的形式。这种形式化过程又最终导致了其对现代性的诊断。齐美尔同时反对怀疑论、整体论等模式,主张普遍联系的相对认识,因此齐美尔既非心理主义者也非杂论者,而是联系主义意义上的现代相对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圈层 客观化过程 相对主义 联系主义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大学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17
作者 顾志勇 《社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2,共3页
苏州大学社会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前身东吴大学,至今已有近90年.90年的社会学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关键词 苏州大学 社会学 学科发展 东吴大学时期 萌芽阶段 高潮阶段 学生规模 教师素质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大学民俗学社积极开展活动
18
作者 张国洪 《江苏社会科学》 1983年第9期37-37,共1页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 苏州大学历史、政治等系部分同学本着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我国民俗学运动复兴推波助澜的宗旨,于1982年5月发起成立了“民俗学社”。学社立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研中华民族风俗习惯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摒弃糟粕,发扬精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年多来,他们邀请熟悉民俗学的老师作了多次讲座。利用假日,集体到附近角直、木渎等古镇进行了民俗调查。寒暑假,学社同学还利用回乡的机会,进行乡土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运动 苏州大学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运用 马克思主义 文化遗产 大学历史 民族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 民俗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城市卫生行政中的社会参与——以1912—1937年的苏州卫生委员会为中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继业 王卫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5-160,4,共6页
公共卫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方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方式。他们组织清洁道路、施送医药、防救时疫,活跃在城乡公共卫生事务的各个领域。通过对近代城市卫生管理中市民参与的考察... 公共卫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地方公共卫生事务的重要方式。他们组织清洁道路、施送医药、防救时疫,活跃在城乡公共卫生事务的各个领域。通过对近代城市卫生管理中市民参与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城市 苏州 卫生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南乡村社会的艺术化育——基于近代苏州评弹的社会性考察
20
作者 汪湛穹 小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7,共8页
充溢着吴地腔韵的苏州评弹深入水乡共同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江南乡民的知识、观念、信仰乃至审美世界,显示了特定时代对特殊群体的化育样态:就化育内容看,评弹化育在近代文化日益光大的时代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性;以化育方式论,评弹... 充溢着吴地腔韵的苏州评弹深入水乡共同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近代江南乡民的知识、观念、信仰乃至审美世界,显示了特定时代对特殊群体的化育样态:就化育内容看,评弹化育在近代文化日益光大的时代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性;以化育方式论,评弹艺人凭借独到的技艺,在休闲氛围中陶冶乡民的思想,同时将乡谈、乡闻和乡情等地方元素纳入书路,从而使乡民在感知生活的同时,亦能感知评弹所展现的他者世界及其艺人的思想导向;从化育机制观察,评弹化育通过共同体的舆论互动,经过乡民能动的思想周转,最终内化为其生活意识。在20世纪以降现代民众教育运动中,江南乡村文化的传统性日益凸显,一部分民国知识人开始致力于缩短外部文明大世界与传统乡村小世界之间的距离;乡村说书的近代改良所体现的正是这样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评弹 近代江南 乡村社会 艺术化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