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药佐太“解毒”功效的文献考证及其“解毒”的藏医药原理解析
1
作者 索南拉毛 豆改杰 +4 位作者 扎西卓玛 周拉太 魏立新 李先加 周文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3-1350,共8页
佐太是藏药中最具代表性的炮制品,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佐太及其制剂成为了藏医临床解毒的核心药物。目前,对佐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历史传承和安全性探索方面,而对其解毒功效的研究和确证工作相对较少... 佐太是藏药中最具代表性的炮制品,具有治疗疾病、解毒、养生补养、增效等作用。佐太及其制剂成为了藏医临床解毒的核心药物。目前,对佐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的历史传承和安全性探索方面,而对其解毒功效的研究和确证工作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藏医药经典著作,系统梳理了佐太解毒的文献依据,考证了佐太解毒功效。依据藏医药“三胃火”学说、“七精三秽”学说、“味性化味”理论,结合毒对机体的作用及疗毒原则,应用藏医药药性分析方法,解析佐太炮制原料的“味性效”,探讨佐太解毒的藏医药原理。佐太五源以“水源”和“土源”为主,六味以“甘味”为主,十七效以“沉、钝、凉、腻、稳、软”为主,可消除“毒”的“轻、锐、热、细、晃、糙”等性能,以上药性能够治疗毒对机体作用时产生的隆病和赤巴病,使得体内“三胃火”“七精三秽”及“三因素”功能趋于平衡。此外,佐太原料还具有解毒、愈疮、治脑伤等本质功效,能够实现解毒的目的。本文初步明晰了佐太解毒的功效原理,为研究佐太解毒的有效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太 解毒 文献考证 藏药“味性化味”理论 解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如意珍宝方的方源考证及历史沿革研究
2
作者 安拉太 扎巴 +5 位作者 多德吉 郑萍萍 阮佳敏 完地高 郭肖 李啟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9-1404,共6页
如意珍宝方的母方为《四部医典》记载的二十五味珠母散,该方在16世纪的《藏医如意大全》一书中称为如意二十五味珠母散,之后的《藏医千万舍利》一书中,在该方基础上加以甘草,形成以26味组成的如意珍宝基础方。之后,随着藏医药事业发展,... 如意珍宝方的母方为《四部医典》记载的二十五味珠母散,该方在16世纪的《藏医如意大全》一书中称为如意二十五味珠母散,之后的《藏医千万舍利》一书中,在该方基础上加以甘草,形成以26味组成的如意珍宝基础方。之后,随着藏医药事业发展,不同医家在对基础方进行药味加减,最后被钦热诺布发展成由30味药材组成的如意珍宝方,载于《藏医秘诀宝源》,1995年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成为如意珍宝丸方的配方标准。本文通过系统挖掘整理历代藏医药文献,全面分析不同文献记载的如意珍宝方的方剂名称、药味组成及变化规律。对目前已发表的关于如意珍宝方来源诸说法,通过一手文献研究进行逐一考证,厘清前世今生,做到清本正源。如意珍宝丸的母方为《四部医典》的二十五味珠母散,基础方为《千万舍利》中的由26味药材组成的如意珍宝方,标准方为《藏医秘诀宝源》所载30味药材组成的如意珍宝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珍宝方 方源 母方 基础方 标准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日官孜玛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胃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完地高 安拉太 +2 位作者 黄先菊 郭肖 李啟恩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通过灌胃无水乙醇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研究日官孜玛总提物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60只KM系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日官孜玛总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一周后... 目的:通过灌胃无水乙醇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研究日官孜玛总提物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60只KM系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奥美拉唑阳性组、日官孜玛总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一周后,禁食不禁水24h,末次给药1.5h后,除空白对照组给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余五组按照体重灌胃0.1mL/10g的无水乙醇造模1h,建立小鼠乙醇性胃溃疡模型。造模1h后,取血取胃,计算乙醇性胃溃疡的损伤发生率及损伤抑制率,制备血清上层液和胃组织匀浆液,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胃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胃组织中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胃黏膜光滑完整,无出血现象,其余各组小鼠均出现了黏膜出血、组织不同程度坏死。模型组小鼠胃损伤最为严重,表现为大块的出血面积,呈鲜红色。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对照组HE染色图表现为组织整体结构异常,黏膜层小面积坏死,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少见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NO、胃组织中MDA、MPO及胃组织中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和高、中、低剂量日官孜玛总提物给药组则表现为点状或条状出血,出血面积明显缩小、损伤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小鼠胃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血清、组织相关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日官孜玛总提物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p65、IKK-β、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小鼠乙醇性胃溃疡产生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官孜玛 乙醇性胃溃疡 NF-Κ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综合评价法半夏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品质研究
4
作者 邓军 黄先菊 +3 位作者 李竣 李啟恩 麦合苏木·艾克木 申李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通过离散型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估6批法半夏醇提物的体外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用,建立法半夏综合品质评... 目的通过离散型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估6批法半夏醇提物的体外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用,建立法半夏综合品质评价新方法。方法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Beas-2b人正常肺细胞的COPD模型,并使用MTT法测定生半夏及6批法半夏醇提取物的毒性和药效浓度,同时计算EC 50、IC 50;再由qRT-PC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试剂盒测定相关指标;最后通过TOPSIS法对生半夏和法半夏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根据IC 50值,得出各批次样品如下毒性排序:生半夏>法半夏④>法半夏①>法半夏⑤>法半夏③>法半夏⑥>法半夏②。通过qRT-PCR法验证得出,与模型组对比,各半夏给药组的TNF-α、IL-6和IL-8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并且在给药后所有给药组的SOD的含量均降低。将所有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TOPSIS分析,得到药效综合排序结果如下:法半夏⑥>法半夏⑤>法半夏②>法半夏①>法半夏③>法半夏④>生半夏。结论不同半夏醇提物均可抑制LPS和CSE诱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综合评价第⑥批法半夏的质量最好,且TOPSIS法可以作为一种药材的综合品质评定方法,为市面上参差不齐的药材质量提供质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半夏 生半夏 COPD BEAS-2B细胞 TOPSIS 香烟烟雾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霄花醇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美白活性评价
5
作者 王珍娜姆 庞道然 +7 位作者 吴丽丹 高燕 才太吉 周吉卓玛 吉先才让 尕藏措 赵渤年 更藏加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10-2715,共6页
目的优化凌霄花醇提取物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美白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指标成分(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 目的优化凌霄花醇提取物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美白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指标成分(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含量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铁还原能力,以及对酪氨酸酶单酚酶、二酚酶的抑制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体积分数70%乙醇,料液比1∶13,提取时间70 min,指标成分含量为1.89 mg/g。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022、0.063 mg/mL,其质量浓度在0.125~2.000 mg/mL时表现出较强的铁还原能力,对酪氨酸酶单酚酶、二酚酶的IC_(50)值分别为2.06、2.89 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抗氧化、美白活性较强的凌霄花醇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霄花醇提取物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美白活性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的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仁增加 李啟恩 +2 位作者 切羊让忠 彭毛东主 贡却坚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究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网络靶点预测以及TCMSP、DAVID、String 11.0、Cytoscape 3.7.1等数据库和可视化方法分析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根... 目的探究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藏药"味性化味"、网络靶点预测以及TCMSP、DAVID、String 11.0、Cytoscape 3.7.1等数据库和可视化方法分析藏药四味姜黄汤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性和作用机制。结果根据320例临床医案信息,藏药四味姜黄汤主治疾病中,藏医"京尼萨库"病(糖尿病)的频次最高(84次)、其次为腰椎增生(29次)和藏医"查隆"症(24次)。方剂药性分析发现,四味姜黄汤的药性以甘和涩味为主,味以苦化味为主,效以凉、钝、重和润为主,主要针对"赤巴"的热、锐和"隆"的轻、硬、细等特性,主治藏医"赤巴"和"隆"病。网络靶点分析中共筛选得到22个活性分子,与糖尿病肾病匹配后得到68个共同靶点,富集到48个生物功能,注释通路共有45条,其中PI3K-Akt、MAPK、P53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谷甾醇、豆甾醇、余甘根苷A与VEGFA、CASP3核心蛋白之间以氢键和π-H共轭键等相连接。结论藏药四味姜黄汤通过苦和甘味以及苦化味特有的凉、钝、重、润等药效,以消除热症、调和"隆"因、调节微管和辅助肾功等方式作用于藏医"京尼萨库"病,从而起到治疗"赤巴型京尼萨库"病的目的,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A、CASP3、HSP90AA1、ESR1等关键靶点,干预PI3K-Akt、MAPK、AGE-RAGE信号通路有关。味性化味-网络药理-分子对接结果相互吻合,即以清热消炎、改善循环和增强肾功能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线。本研究为四味姜黄汤的临床用药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味姜黄汤 糖尿病肾病 味性化味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红梅 李先加 +1 位作者 刘有菊 普措多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2-855,共4页
目的观察藏药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片组,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大、小剂量组及无汞制剂大、小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藏药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的影响。方法将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片组,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大、小剂量组及无汞制剂大、小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制备AGA模型。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大、小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十五味云鹏散0.28,0.07g·kg-1,秋水仙碱片组灌胃给予秋水仙碱0.6mg·kg-1,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纯净水。均造模同时开始给药,连续5d。量尺法测定足踝关节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24~48h,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各剂量组受试足踝关节肿胀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PGE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无汞制剂大剂量组血清PGE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和无汞制剂均能降低AGA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和炎症因子,含汞制剂降低IL-Iβ和PGE2作用较无汞制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味云鹏散含汞制剂 十五味云鹏散无汞制剂 关节炎 急性 痛风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EO芯片和TCGA数据库使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干预乳腺癌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万玛措 仁增加 +1 位作者 切羊让忠 贡却坚赞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4期74-83,共10页
目的:应用GEO数据库、TCMSP中药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GA临床数据库,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SP中药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藏药八味沉香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下载乳... 目的:应用GEO数据库、TCMSP中药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GA临床数据库,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藏药八味沉香散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TCMSP中药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藏药八味沉香散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O数据库下载乳腺癌芯片数据,通过R软件中的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基因,利用Jvenn和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藏药八味沉香散与乳腺癌的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预后关联性分析。进一步采用AutoDockTools 1.5.6及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检索得到藏药八味沉香散抗乳腺癌有效成分59个,核心靶点5个。GO功能主要富集到镉离子反应、金属离子反应、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分泌抵抗、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乳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IL-17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KT1蛋白与活性成分lappadilactone之间形成了氢键,且对接分值最低,结合较稳定。结论:藏药八味沉香散中的有效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作用于核心靶点HSPA5、AKT1、PCNA、CDK1、JUN,通过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增殖、迁移、侵袭的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芯片 TCGA数据库 分子对接 藏药八味沉香散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巴夏嘎本草考证及同名异物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旦增曲培 郭肖 +4 位作者 东知多杰 尼玛次仁 多杰 李先加 李啟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746-3751,共6页
目的阐明常用藏药材巴夏嘎的来源植物,为藏药规范用药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历代藏医药文献考证,对当前作为巴夏嘎使用藏药材的传统药性药效、主要物质基础及活性作用等比较研究,分析藏药巴夏嘎同名异物形成的原因、社会... 目的阐明常用藏药材巴夏嘎的来源植物,为藏药规范用药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历代藏医药文献考证,对当前作为巴夏嘎使用藏药材的传统药性药效、主要物质基础及活性作用等比较研究,分析藏药巴夏嘎同名异物形成的原因、社会背景及应对措施。结果经历代藏医药文献、植物学形态特征和传统药性等考证,确定其原植物为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巴夏嘎同名异物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藏区缺乏鸭嘴花资源,各地方根据藏药性理论指导和藏药文献记载,就地取材使用下品巴夏嘎"冬那端赤"和巴夏嘎代用品"玉冬赛果"所致。当前作为正品巴夏嘎使用的植物有:下品巴夏嘎来源植物长果婆婆纳(Veronica ciliata)、毛果婆婆纳(V. eriogyne)、巴夏嘎代用品"玉冬赛果"来源植物塞北紫堇(Corydalis impatiens)和皱波黄堇(C. crispa Prain)。下品巴夏嘎和巴夏嘎代用品不但在味、性、效等藏药传统药性方面与正品巴夏嘎具有一致性,而且在现代药效学方面也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鸭嘴花是藏药巴夏嘎正品,将藏药"冬那端赤"和"玉冬赛果"作为巴夏嘎使用是权衡资源生态和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属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由于藏药特色资源日益匮乏,今后此类现象会更加明显,应加强开展藏药传统药性、现代化学及药理药效研究,确定最佳用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巴夏嘎 鸭嘴花 下品巴夏嘎 巴夏嘎代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复方冠心宁颗粒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佳哇 东知多杰 +2 位作者 多杰 马志良 李啟恩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2年第3期60-68,共9页
目的:研究藏药复方冠心宁颗粒(Guan Xin Ning Granules,GXN)对缺氧复氧(Hypoxia and Reoxygenation,HR)损伤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缺氧孵育4 h后再复氧孵育24 h,以建立心肌细胞... 目的:研究藏药复方冠心宁颗粒(Guan Xin Ning Granules,GXN)对缺氧复氧(Hypoxia and Reoxygenation,HR)损伤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心肌细胞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缺氧孵育4 h后再复氧孵育24 h,以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阳性对照组)和GXN组(0.5μg/mL、5μg/mL、20μg/mL)。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测定局部粘着斑激酶(FAK)、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细胞活力、细胞内LDH含量和SOD、GSH-Px、CAT、Na^(+)-K^(+)-ATPase、Ca^(2+)-ATPase的活性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FAK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不同浓度的GXN干预后,细胞活力、细胞内LDH含量和SOD、GSH-Px、CAT、Na^(+)-K^(+)-ATPase、Ca^(2+)-ATPase活性以及线粒体膜电位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FAK、PI3K和Akt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0.01)。结论:GXN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XN抗氧化应激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复方 冠心宁颗粒 大鼠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疫热藏药“莪代哇”的本草考证
11
作者 李毛加 多杰 +2 位作者 杜连平 马志良 许凡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75,共6页
通过系统查阅藏医药经典名著及近现代相关文献和标准,对藏药“莪代哇”的名称、本草特征、性状、产地、功能主治等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应用、专家咨询等方法,厘清藏药“莪代哇”基源不清的原因。藏药“莪代哇”基源为罂粟科紫堇属... 通过系统查阅藏医药经典名著及近现代相关文献和标准,对藏药“莪代哇”的名称、本草特征、性状、产地、功能主治等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应用、专家咨询等方法,厘清藏药“莪代哇”基源不清的原因。藏药“莪代哇”基源为罂粟科紫堇属暗绿紫堇Corydalis melanochlora Maxim.和罂粟科紫堇属鳞叶紫堇Corydalis bulbifera C.Y.Wu,两者均可作正品入药;龙胆属全萼龙胆Gentiana lhassica Burk为西藏部分地区的习用品,可作为“莪代哇”的代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莪代哇 本草考证 清疫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水银(佐太)解毒组方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豆改杰 索南拉毛 +3 位作者 刘盈盈 魏立新 李先加 周文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7-786,共10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含水银(佐太)解毒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十万拳》《八支心要集》等22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水银(佐太)解毒复方,建立药物、药性、五源、六味、三化味等数据库,使用R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含水银(佐太)解毒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十万拳》《八支心要集》等22部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水银(佐太)解毒复方,建立药物、药性、五源、六味、三化味等数据库,使用R 4.2.2、IBM SPSS Modeler 18.0、Origion 2024等软件对水银(佐太)解毒复方药物类别、性味、五源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并结合藏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阐释。结果共收集整理含水银(佐太)解毒复方52首,涉及药物213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1066次。组方涉及的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寒”性药居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五源中空、风和水居多;单味药物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水银(佐太),其次为诃子、麝香、天竺黄、藏红花、肉豆蔻等;高频药物水银(佐太)、麝香、马钱子、甘青乌头、毛盔马先蒿、轮叶獐牙菜和白芥七味药均具有解毒作用,麝香还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诃子能够调和药性和三因,对诸病有效,“六良药”天竺黄、藏红花、肉豆蔻、白豆蔻、丁香和草果能够调和气血,治疗五脏六腑疾病。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大于59.62的药对组合24对,三味药物组合9组,多为水银(佐太)、诃子、麝香和六良药的组合;对药物频次>1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7个聚类方,多具有清热解毒、调和五脏六腑的功效。结论水银(佐太)解毒组方药物多以植物药、寒性药物和苦味药物为主,符合清除毒热的藏医药解毒治法。其用药规律体现为使用诃子调和药性,用解毒药物来解毒,加芳香类药物迅速清除或排除毒素,用六良药来保护五脏六腑,药物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通络、调和五脏六腑之功效。研究为藏药水银(佐太)解毒组方的用药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银复方 佐太复方 解毒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评价黑种乌头与白种乌头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先菊 申李丹 +4 位作者 柏远 董悦 武宙阳 李啟恩 李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通过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估黑种乌头(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APB)和白种乌头[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Maxim.)Stapf.,ATS]的体外抗神经病理性疼痛... 目的通过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综合评估黑种乌头(铁棒锤,Aconitum pendulum Busch.,APB)和白种乌头[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Maxim.)Stapf.,ATS]的体外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用三磷酸腺苷(ATP)诱导体外神经疼痛模型。设空白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及APB和ATS醇提物给药组,以细胞活力、NO释放量、炎症因子IL-6、iNOS mRNA表达和P2X4、P2X7 mRNA表达等作为评价指标,探讨APB和ATS对各指标的影响。并通过TOPSIS法将各指标数据归一化,计算两者相对接近度,综合评价优势方案。结果ATP可导致BV2细胞活力下降并促进细胞上清液中NO的释放,使iNOS和IL-6 mRNA水平显著升高,而APB和ATS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上述指标变化。而且,APB和ATS对ATP诱导的P2X7 mRNA水平上调具有更明显抑制作用。TOPSIS法结果提示,ATS的相对接近度比APB更靠近理想方案NC组。结论APB和ATS均可显著抑制ATP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通过TOPSIS法综合分析可得,ATS在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黑种乌头 白种乌头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娘去先 仁增加 +4 位作者 贡保东知 阿达 加羊加措 闹华才让 李先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8-1704,共7页
目的总结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研究。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主治跌打损伤的外用方剂,构建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复杂网络数据集,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分析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的核心药物、方药配伍规律及药性特... 目的总结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研究。方法收集《四部医典》中主治跌打损伤的外用方剂,构建藏医治疗跌打损伤外用方剂复杂网络数据集,计算网络的拓扑性质参数,分析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的核心药物、方药配伍规律及药性特点。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外用方剂223首,涉及药物286种,药物节点度靠前的药物有甜醅、酸奶、熊胆、鱼胆、面粉、秦艽等。常用组合药物中甜醅-面粉、甜醅-酸奶、冰片-熊胆等是藏医治疗跌打损伤的常用组合药物。药物六味分析发现,甘味与苦味占主要味道;同样三化味中甘化味与苦化味居多;药物十七效分析发现,软效、重效、钝效等排名靠前。结论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可以发现藏医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为总结和分析藏医外用药物提供更准确、更多维度的依据,进而或可有助于藏药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医典》 外用方剂 用药规律 药性 跌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寒热证型方剂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仁增加 安拉太 +6 位作者 东格吉 才让吉 袁发荣 李先加 多杰 郭肖 李啟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09-3713,共5页
目的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分析寒热证型方剂药性。方法收集藏医历代治疗白脉病方剂信息,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和Gephi 0.9.2等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软件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的用药规律和治疗原则。结果共纳入103首藏医治疗... 目的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分析寒热证型方剂药性。方法收集藏医历代治疗白脉病方剂信息,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和Gephi 0.9.2等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软件研究藏医治疗白脉病的用药规律和治疗原则。结果共纳入103首藏医治疗白脉病方剂,其中寒、热证型方剂分别有49、54首,共涉及251味药材。藏医治疗白脉病药物多以安“隆”宁神、通络补益、清热、养胃火类药物为主。治疗热型白脉病以行气通“隆”、调和气血、清热消炎为主;治疗寒型白脉病以驱寒镇痛、助胃火和补益为主。药性聚类分析发现,治疗热型白脉病的方剂主显凉、重、钝和糙等药效,主要用于平息由“赤巴”的热、锐性引起的脉热、头痛、发热等症状;治疗寒型白脉病方剂的药性与疾病性质相对,脱离藏药传统药味理论原则,无明显规律可循。结论藏医对包括神经性疼痛在内的白脉病治疗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治疗热型白脉病采用调隆清热的治则和主显药味功能的方剂,治疗寒型白脉病采用助胃火、镇痛、补益的治则和主显药性功能的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脉病 用药规律 寒热证型 药味配伍 药性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山杜鹃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雄性小鼠肝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肖 雄秋多吉 +2 位作者 桑杰卓玛 此吾 李啟恩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雪山杜鹃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雄性小鼠肝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香菇多糖干预组、雪山杜鹃多糖干预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 目的:探讨雪山杜鹃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雄性小鼠肝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香菇多糖干预组、雪山杜鹃多糖干预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酯酶(ALP)、尿素(BUN)、肌酐(CR)含量。结果:1000 mg/kg/d雪山杜鹃多糖干预环磷酰胺小鼠血清AST、T-BIL、ALP、BUN和CR水平分别为113.75±9.05 U/L、1.18±0.21μmol/L、90.67±11.02 U/L、7.23±1.32 mmol/L和29.50±1.11μmol/L,极显著低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0.01),而ALT水平为25.81±2.73 U/L,显著低于环磷酰胺模型组(P<0.05);其ALT、AST、T-BIL、ALP、BUN、CR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雪山杜鹃多糖能降低环磷酰胺小鼠肝功能和肾功能损伤指标含量,表明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雄性小鼠肝脏及肾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杜鹃 多糖 环磷酰胺 肝功能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顶黄堇化学成分及其Cdc25A/Cdc25B酶抑制活性
17
作者 确生 蒋熙 +2 位作者 扎西东主 包婷雯 尼玛才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1527,共7页
目的研究黑顶黄堇Corydalis nigro-apiculata C.Y.Wu化学成分及其Cdc25A/Cdc25B酶抑制活性。方法黑顶黄堇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全自动... 目的研究黑顶黄堇Corydalis nigro-apiculata C.Y.Wu化学成分及其Cdc25A/Cdc25B酶抑制活性。方法黑顶黄堇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全自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组蛋白磷酸化酶Cdc25A/Cdc25B的抑制效果。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ucroniferanine A(1)、mucroniferanine C(2)、mucroniferanine D(3)、mucroniferanine F(4)、山缘草定碱(5)、山缘草碱(6)、二氢血根碱(7)、6-甲氧基二氢血根碱(8)、血根碱(9)、乙氧基血根碱(10)、黄连碱(11)、原阿片碱(12)、巴马亭(13)、紫堇碱(14)、hendersine B methyl ester(15)、tomentelline C(16)。黑顶黄堇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相萃取部位对于Cdc25A酶和Cdc25B酶均存在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正丁醇和水部位最为显著。结论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药材氯仿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对组蛋白磷酸化酶Cdc25A/Cdc25B具有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顶黄堇 化学成分 Cdc25A/Cdc25B酶抑制活性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