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蕲春县水稻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萍 李小兵 +2 位作者 张继新 余浩文 张寿先 《湖北植保》 2024年第2期71-74,共4页
为客观真实反映水稻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处理的病虫防治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于2023年在蕲春县韩塝村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比农户自防区高7.52、6.4... 为客观真实反映水稻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处理的病虫防治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于2023年在蕲春县韩塝村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绿色防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比农户自防区高7.52、6.47、13.77个百分点,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分别比农户自防区高4.61、9.42个百分点;示范区理论产量为767.57 kg/667m^(2),比农户自防区增产8.5%;化学农药使用量(折百量)比农户自防区减少85 g(mL)/667m^(2),防控成本虽增加63元/667m^(2),但净收入仍增加79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生育期 绿色防控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大田示范效果评价
2
作者 黄萍 程茵 +2 位作者 田蕲娟 张海兄 叶国琴 《湖北植保》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等几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大田防效,笔者于2024年春季在蕲春县开展了油菜菌核病防控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667m~2处理防病效果最好,在角果期调查的病指防效为85.38%,增产效果最显著... 为明确氟唑菌酰羟胺等几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的大田防效,笔者于2024年春季在蕲春县开展了油菜菌核病防控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667m~2处理防病效果最好,在角果期调查的病指防效为85.38%,增产效果最显著,产量达154.97 kg/667m~2,纯收益为356.84元/667m~2;25%咪鲜胺乳油50 g/667m~2处理防效次之,为81.26%,与氟唑菌酰羟胺无显著差异,产量为141.4 kg/667m~2,纯收益为333.56元/667m~2。综合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考虑,氟唑菌酰羟胺适宜在菌核病发生较重的年份推广应用;咪鲜胺作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常规高效低风险化学药剂,可在菌核病发生较轻年份大面积施用,防治次数不少于2次,可以有效防病保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病指防效 化学农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菜产业发展、机械化应用情况及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建军 张潇予 +4 位作者 张泽通 张璐 钱太平 曹远文 易发武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229-232,252,共5页
分析了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形势,介绍了油菜油用、观赏、菜用、蜜用、饲用、肥用等功能,分享了油菜机械化应用情况,基于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政策保护、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油菜多功能利用、提高产... 分析了中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形势,介绍了油菜油用、观赏、菜用、蜜用、饲用、肥用等功能,分享了油菜机械化应用情况,基于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政策保护、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强油菜多功能利用、提高产业效益方面提出建议,加大油菜产业发展力度,扩大生产面积,增加油料作物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加大油菜多功能利用开发;运用功能叠加模式,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油菜全程机械化应用,提升油菜产业整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产业 产业发展 机械化应用 多功能利用模式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萍 李小兵 +2 位作者 张继新 余浩文 武怀恒 《湖北植保》 2024年第1期38-39,45,共3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40 mL/667m^(2)和30 mL/667m^(2)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均达80%以上;根据农药减量化控害的原则,在实际应用推广中,推荐使... 采用不同剂量的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小绿叶蝉,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40 mL/667m^(2)和30 mL/667m^(2)防治效果均较好,防效均达80%以上;根据农药减量化控害的原则,在实际应用推广中,推荐使用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30mL/667m^(2);在大发生时期,可选用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40 mL/667m^(2)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氟啶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 茶树 茶小绿叶蝉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大田防控药剂的筛选
5
作者 黄萍 吕亮 +6 位作者 李小兵 程茵 高袖兰 方国斌 孙光忠 匡辉 张舒 《湖北植保》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开展了8种药剂对蕲艾重要害虫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 g/L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和10%溴氰虫酰胺SC对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81.37%、70.60%和62.01%,药后... 本文开展了8种药剂对蕲艾重要害虫褐足角胸肖叶甲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农药25 g/L溴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和10%溴氰虫酰胺SC对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分别达到81.37%、70.60%和62.01%,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到90.72%、88.29%和86.29%,除10%溴氰虫酰胺SC速效性稍差外,均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作为蕲艾褐足角胸肖叶甲的防控药剂。生物农药6%鱼藤酮ME和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G033A WP药后7 d防效分别为67.40%和62.40%,表现出持久性,建议可以在田间褐足角胸肖叶甲发生早期或程度较轻时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 褐足角胸肖叶甲 杀虫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