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水稻集约化育秧发展情况与育秧大棚高效利用模式分析
1
作者 王军伟 张文霞 +2 位作者 胡佳未 陆小云 黄科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67-70,共4页
分析湖南省水稻集约化育秧发展情况,探索湖南省育秧大棚高效利用模式,聚焦设施高效利用和综合效益提升,提出了优化设施结构实现一棚多用、探索“育秧+”新模式实现大棚周年使用“、以租代建”租用设施蔬菜大棚开展水稻育秧、细化社会分... 分析湖南省水稻集约化育秧发展情况,探索湖南省育秧大棚高效利用模式,聚焦设施高效利用和综合效益提升,提出了优化设施结构实现一棚多用、探索“育秧+”新模式实现大棚周年使用“、以租代建”租用设施蔬菜大棚开展水稻育秧、细化社会分工发展秧苗“代育”服务等新模式,以期为湖南省水稻集约化育秧发展和育秧大棚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集约化育秧 育秧大棚 高效利用 模式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ERECT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与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
2
作者 孙翔宇 龚诗琦 +7 位作者 罗玉松 张成桃 宋慧娟 孙龙俊 何长征 汤冰倩 孙小武 戴思慧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69,共7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ERECTA基因(基因ID为Cla97C05G096750)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系统进化树聚类分析,克隆西瓜ERECTA基因CDS序列全长,并对该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与非生物胁迫...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西瓜ERECTA基因(基因ID为Cla97C05G096750)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并进行系统进化树聚类分析,克隆西瓜ERECTA基因CDS序列全长,并对该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瓜ERECTA基因序列全长为6894 bp,包含27个外显子,26个内含子,位于第5号染色体的25867785~25874678 bp区域,编码99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甜瓜、黄瓜亲缘关系较近,同水稻的亲缘关系最远;qRT-PCR结果显示,ERECTA基因在雌花和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茎中表达量最低,在盐胁迫下上调表达,在干旱和低温胁迫下表达呈先升后降趋势,推测其在逆境胁迫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可为后续西瓜中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及定向改良西瓜重要农艺性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ERECTA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早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3
作者 吕春悦 叶亦心 +5 位作者 董文 秦玉芝 林原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为筛选适宜湖南地区早春栽培的早熟、优质和高产马铃薯品种,以‘鄂马铃薯3号’‘华薯1号’和‘东农312’等2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醴陵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和‘鄂马铃薯14号’等5个品种的株高超过56 cm;... 为筛选适宜湖南地区早春栽培的早熟、优质和高产马铃薯品种,以‘鄂马铃薯3号’‘华薯1号’和‘东农312’等2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醴陵市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和‘鄂马铃薯14号’等5个品种的株高超过56 cm;‘中薯5号’的单株块茎最重;‘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和‘兴佳2号’的单薯重较重;‘兴佳2号’‘冀张薯12号’和‘冀张薯20号’等8个品种的商品薯率较高(>90%);‘冀张薯12号’‘兴佳2号’‘克新1号’和‘冀张薯20号’产量较高,较对照均增产30%以上;‘冀张薯20号’和‘华薯1号’食味品质综合评分更高(≥15分)。综上,‘兴佳2号’的产量、商品薯率和可比效益高,适宜在湖南地区进行早春栽培。‘冀张薯20号’的产量和商品薯率表现佳,且作为鲜薯食用时综合评分最高,建议作为优质鲜食品种开发;‘冀张薯12号’虽在多个指标下表现较优,但因其结薯浅易产生龙葵素,存在食用安全隐患,在生产栽培时应注意进行培土或覆盖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萜类化合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4
作者 万彧 单庆云 +2 位作者 王兵 梁文荟 熊程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7期132-136,共5页
茄果类蔬菜是重要的园艺作物。萜类化合物在果蔬的风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植物防御和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阐述了番茄、辣椒和茄子中的主要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同... 茄果类蔬菜是重要的园艺作物。萜类化合物在果蔬的风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植物防御和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系统综述了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生物学功能,阐述了番茄、辣椒和茄子中的主要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同时,探讨了遗传、环境、生物和外源激素等多种因素对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全面解析茄果类蔬菜萜类化合物的合成调控机制,以及茄果类蔬菜风味品质改良与萜类化合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萜类化合物 影响因素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甘薯与黄肉突变体生物学特征及块根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雷艳 汤琳菲 +3 位作者 董文 秦玉芝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茎粗加大,茎长和节间长度显著变短,生长势旺盛;野生型茎和根... 通过田间调查及生理生化测试,分析比较了紫甘薯浙紫薯1号野生型及其芽变突变体植株的植物学特征、光合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块根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茎粗加大,茎长和节间长度显著变短,生长势旺盛;野生型茎和根系为紫色,突变体茎和根系颜色分别为绿色和白色;突变体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增加;野生型薯皮、薯肉均为紫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666.0、536.7 mg/kg,突变体薯皮和薯肉颜色分别为白色和黄色,其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5.3、11.2 mg/kg,显著低于野生型;突变体块根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高于野生型,块根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块根食味品质评分为8.9分,显著高于野生型,味粉甜,有板栗香味,粗纤维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青素 突变体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B转录因子调控蔬菜花青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亚丽 高倩 +5 位作者 董文 熊安平 秦玉芝 林原 熊兴耀 胡新喜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共7页
MYB是调节花青素生物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激活和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维持植物器官内花青素积累量的平衡。R2R3MYB转录激活因子单独或与bHLH、WD40形成复合体调控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转录抑制因子有R2R3MYB和R3MYB 2种类型。R2R3... MYB是调节花青素生物合成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激活和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维持植物器官内花青素积累量的平衡。R2R3MYB转录激活因子单独或与bHLH、WD40形成复合体调控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转录抑制因子有R2R3MYB和R3MYB 2种类型。R2R3MYB类抑制因子有2种作用方式,其中一种可以直接作用于结构基因的启动子,使结构基因表达量下调,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减少;另一种需要借助辅助因子bHLH抑制MBW复合物在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表达,减少花青素的积累。R3MYB类转录抑制因子都需要与bHLH蛋白形成复合物,主动或被动地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阻止花青素的合成积累。笔者对调控蔬菜花青素生物合成的MYB转录因子及其调控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MBW复合物 激活因子 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质调控蔬菜作物几类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华伟 黄科 +3 位作者 吴秋云 刘明月 唐晨晨 王军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25,共7页
蔬菜作物中富含多种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以及防癌抗癌等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光照是影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代谢的重要因子。综述了LED... 蔬菜作物中富含多种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以及防癌抗癌等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光照是影响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同时也是参与调控植物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与代谢的重要因子。综述了LED光质及比例对蔬菜作物体内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苷、维生素C等活性物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并简要概括了光质调控上述活性物质的分子机制。该综述不仅可为蔬菜作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光质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LED光质调控高品质蔬菜作物的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LED光质 酚类化合物 类胡萝卜素 萝卜硫苷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陈蓉 董文 +4 位作者 秦玉芝 罗金玲 周华兰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了解决秋马铃薯播种期高温少雨带来的烂薯严重、出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设置玉米秸秆、黑地膜、白地膜、遮阳网覆盖和不覆盖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出苗、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能降温保墒的适合南方秋... 为了解决秋马铃薯播种期高温少雨带来的烂薯严重、出苗率低、产量低的问题,设置玉米秸秆、黑地膜、白地膜、遮阳网覆盖和不覆盖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湖南秋马铃薯出苗、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能降温保墒的适合南方秋马铃薯生产的覆盖方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遮阳网覆盖比对照出苗早4和6 d,出苗率分别为81.33%和82.33%,两者的株高均高于对照;秸秆覆盖和遮阳网覆盖的产量分别为20910.14和16872.1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22%和5.07%,产量与出苗率、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具有降低地温、保墒、提高出苗率、促进出苗和植株生长的作用,显著提高了秋马铃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马铃薯 覆盖 生长 产量 品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光质对湖南地区越冬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陆小云 周龙 +2 位作者 陈汉 黄科 王军伟 《辣椒杂志》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湖南地区越冬辣椒育苗过程中常受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造成育苗周期长、幼苗质量差等问题。在育苗过程中进行补光处理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缩短育苗周期。本研究选用四种不同的LED光质(白光、红蓝组合光、红蓝紫组合... 湖南地区越冬辣椒育苗过程中常受低温寡照等不良天气的影响,造成育苗周期长、幼苗质量差等问题。在育苗过程中进行补光处理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缩短育苗周期。本研究选用四种不同的LED光质(白光、红蓝组合光、红蓝紫组合光、红蓝远红组合光),并以不补光为对照,分别对‘博辣红牛’、‘兴蔬215’和‘长研青香’3个辣椒品种进行四种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处理,测定幼苗的生长指标并分析壮苗指数。结果表明红蓝远红组合光、红蓝紫组合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对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鲜质量、干质量和壮苗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在育苗期补充红蓝远红组合光对湖南地区越冬辣椒幼苗生长效果影响最佳,‘博辣红牛’、‘兴蔬215’和‘长研青香’的壮苗指数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4.1%、37.2%和217.3%。本研究为湖南地区越冬辣椒幼苗育苗提供补光技术支撑,提高冬春茬辣椒产量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越冬育苗 弱光 LED补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条件下氢肥对小白菜与生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祥飞 蒋南 +5 位作者 吕春悦 王丹 魏媛 程旭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以四季小白菜和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用氢肥制成氢水溶液与营养液混合水培,以不加氢肥的营养液为对照,测定小白菜与生菜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氢肥处理后小白菜叶片数显著增加;小... 以四季小白菜和意大利生菜为试验材料,用氢肥制成氢水溶液与营养液混合水培,以不加氢肥的营养液为对照,测定小白菜与生菜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生物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氢肥处理后小白菜叶片数显著增加;小白菜、生菜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小白菜株高、冠幅、根长低于对照,生菜冠幅低于对照,株高、根长无显著差异;小白菜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但生菜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表明氢肥对小白菜生长和生物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小白菜、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对照显著提高;生菜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也显著提高;氢肥处理后,小白菜、生菜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小幅度增加但不显著。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可知,氢肥处理能增加小白菜叶片数、提高小白菜、生菜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光合作用,促进小白菜生长发育和提高植株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肥 小白菜 意大利生菜 光合作用 生长发育 无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相关内参基因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维欢 吴小媚 +3 位作者 武志健 陈芳珍 王军伟 黄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为研究青花菜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中最适内参基因与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BOP04-28-16开花期分别取不同器官、花的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不同授粉时期柱头4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为研究青花菜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中最适内参基因与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BOP04-28-16开花期分别取不同器官、花的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不同授粉时期柱头4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3个RT-qPCR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检测了17个候选内参基因分别在4个组合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部位中的稳定内参基因为UBC7、Actin-1、UBC9;在花的不同部位中稳定的内参基因为DNAJ、Tubα-3;在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稳定的内参基因为Actin-7、UBC7、Actin-3;在4个不同授粉时期柱头中稳定的内参基因为Actin-7、His。综合分析认为,UBC7和Actin-7为青花菜SI中最适合的内参基因组合,并以其分别分析青花菜柱头S位点受体激酶基因(SRK)在花的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授粉时期柱头的表达水平进行验证筛选的可靠性,结果显示SRK基因在柱头中特异表达,并且与柱头的发育成熟性成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开展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提供了稳定的内参基因,为后续开展关键基因的挖掘、利用以及自交不亲和分子调控网络解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自交不亲和 内参基因 S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方法
12
作者 匡敏球 李旭 +5 位作者 陈熵 刘大为 向阳 刘峰 吴艳华 谢方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8-207,共10页
辣椒花目标检测是机械授粉的基础,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辣椒花目标检测的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模型YOLOv8n-Chili Flower。首先,在Neck层引入高效多尺度轻量化注意力机制模块EMA(efficient multi-sca... 辣椒花目标检测是机械授粉的基础,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辣椒花目标检测的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轻量化辣椒花目标检测模型YOLOv8n-Chili Flower。首先,在Neck层引入高效多尺度轻量化注意力机制模块EMA(efficient multi-scale attention),提升模型对辣椒花特征的识别能力,从而增强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次,在模型的Backbone层将C2f模块替换为GSConv(group separable convolution)模块,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冗余,防止特征信息丢失,在提高注意力机制模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最后,采用WIoU(weight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替换CIoU(complet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损失函数,优化回归损失的计算,并引入平滑项更准确地计算边界框的重叠度,实现模型更精确匹配辣椒花的形状和分布,从而加快了模型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结果表明,YOLOv8n-Chili Flower模型的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分别为94.6%和95.9%,较原始YOLOv8n模型分别提升了0.9和0.6个百分点,浮点计算量、参数量和模型大小分别为7.2 G、2.39 M和5.0 MB,较原模型分别降低了12.20%、20.60%和20.63%。与YOLOv5s、YOLOv7tiny、YOLOv8s和YOLOv9主流模型相比,改进模型能够更好地平衡平均精度均值和轻量化,将改进模型部署至NVIDIA Jetson AGX Orin计算平台上开展真实场景测试,正确检测率和检测帧率分别为83.25%和99.02帧/s,具有较好的正确检测率和检测速度。该研究可为辣椒机械授粉的花朵实时检测和轻量化部署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n 目标检测 辣椒花 EMA注意力机制 GSConv模块 WIoU损失函数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H_(2)O_(2)结合蛭石引发对低温下无籽西瓜种子生理及转录组的影响
13
作者 李灿鹏 方珂 +4 位作者 熊程 周燕 向左芹 戴思慧 何长征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7,共11页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为提高西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能力,以黑马王子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通过1%、3%、5%、7%、9%、11%、13%、15%的H_(2)O_(2)溶液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并以清水浸种2 h后进行蛭石引发为对照,分析15℃低温条件下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5℃下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9%H_(2)O_(2)处理时达到最高,分别为91%和80%,显著高于对照;种子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发芽率相似,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52.5%、157.6%、73.4%。H_(2)O_(2)处理后蛭石引发的丙二醛含量达到一个最高值,但随着H_(2)O_(2)浓度增加降低了种子丙二醛含量。对9%的H_(2)O_(2)和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共有1468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基因在GO分析中主要富集在翻译、胞质大核糖体亚基和核糖体结构等功能上;KEGG分析显著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类黄酮素生物合成等功能上;H_(2)O_(2)浸种后上调了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种子内信号转导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增强了种子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综上,H_(2)O_(2)浸种蛭石引发有效提高西瓜种子在低温胁迫下的萌发能力,可以作为西瓜早春育苗应对低温胁迫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蛭石引发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H_(2)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漂浮育苗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凤领 黄科 +1 位作者 张振兴 吴金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110,共6页
漂浮育苗技术具有供水均匀、苗齐苗壮、根系成坨性好、定植成活率高的优点,在蔬菜生产中应用广泛,掌握基质盐渍化防控、绿藻防控、微量元素缺乏及铵中毒防控等关键技术,有利于培育高质量健壮苗。漂浮育苗技术由美国speeding公司于20世... 漂浮育苗技术具有供水均匀、苗齐苗壮、根系成坨性好、定植成活率高的优点,在蔬菜生产中应用广泛,掌握基质盐渍化防控、绿藻防控、微量元素缺乏及铵中毒防控等关键技术,有利于培育高质量健壮苗。漂浮育苗技术由美国speeding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最早应用于烟草育苗,1994年引入我国,湖北省恩施市率先用于烟草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缺乏 漂浮育苗技术 定植成活率 烟草育苗 健壮苗 苗齐 苗壮 盐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实生籽诱导加倍及倍性鉴定研究
15
作者 黄彦 马燕燕 +5 位作者 姚春光 王迪 曾相琴 田周娥 白建明 林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 【目的】马铃薯是全球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栽培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且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导致其杂交育种后代同质化明显。因此,以遗传背景更为丰富多样的二倍体为育种对象,是目前马铃薯育种的新趋势之一。其中,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对象,通过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制多倍体,是一种高效创制新种质资源的技术。【方法】以二倍体马铃薯实生籽为研究对象,基于秋水仙素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采用液体浸泡法和固体培养基法,探索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实生籽的加倍效果,探究不同加倍方法的多倍体化效应。同时采用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法对加倍前后的马铃薯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分析加倍后的植株特征。【结果】固体培养基法可高效获得加倍植株,部分基因型加倍率可高达91%,加倍后的植株茎秆粗壮、叶色加深,具有多倍体的特性。该方法直接作用于实生籽,通量高、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相对于经典的秋水仙素浸种法,固体培养基法适用性广,可适用于多种马铃薯基因型。加倍后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原始二倍体材料相比,加倍后获得的四倍体在株高、茎粗、花粉大小等方面均有改善。【结论】该方法采用马铃薯的实生籽直接加倍,具有高效、高通量、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的特点,为马铃薯四倍体种质资源的创制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生籽加倍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种子炭疽菌和疫霉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技术建立及应用
16
作者 兰嘉仪 谢芳玲 +7 位作者 李诗 杨廷 张正 袁思怡 吴婷 朱宏建 刘峰 戴雄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共11页
疫病和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不仅降低产量,还会影响辣椒的外观品质,种子带菌是辣椒生产中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从山西、海南、安徽辣椒杂交种子生产基地发生疫病和炭疽病的辣椒果实和植株上分离到菌株SX22、SX26、SX45,通过病... 疫病和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不仅降低产量,还会影响辣椒的外观品质,种子带菌是辣椒生产中病害发生的原因之一。从山西、海南、安徽辣椒杂交种子生产基地发生疫病和炭疽病的辣椒果实和植株上分离到菌株SX22、SX26、SX45,通过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斯高威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针对疫霉菌、平头炭疽菌分别设计了特异性引物PC-F/PC-R和ITS1/CT-R,针对斯高威尔炭疽菌筛选了特异性引物CS-F/CS-R,建立了辣椒种子平头炭疽菌、斯高威尔炭疽菌和疫霉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2023年对山西、海南、安徽3个生产基地的辣椒杂交种子70份样品进行了检测,疫霉菌和斯高威尔炭疽菌种子带菌率分别为70.0%和72.9%。该体系为种子质检和辣椒病害的早期预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带菌 辣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炭疽病材料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17
作者 戴丽 谢芳玲 +2 位作者 陈雅倩 谢玲玲 刘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生刺盘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对112份辣椒离体果实材料进行筛选,共获得3个抗性材料RX12-160、X-738-1、RX22-1016,109个感病材料;对3个抗病品种进行辣椒苗期活体抗性鉴定,最后鉴定RX22-1016为良好的抗病品种,并对其接种果生刺盘孢炭疽菌后的转录组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程度较高的过程为光系统I中的光合电子传递、NAD(P)H脱氢酶复合物的组装、光合作用及光系统I中的光收集等;KEGG富集程度较高的通路为苯丙素的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和糖酵解/糖异生等通路;共有的表达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上;在RX22-1016与炭疽菌互作中,Caz03g16640、Caz01g15210、Caz04g07320和Caz04g01720基因在互作初期均呈现上调趋势,推测这4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与抗病相关的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炭疽病 抗病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露丹 冯艳青 +3 位作者 李平 何晓辉 熊兴耀 胡新喜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实现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冬作马铃薯的高产高效种植,研究以‘中薯5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设置零氮模式(N0)、常规模式(FP)、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4个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 为实现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冬作马铃薯的高产高效种植,研究以‘中薯5号’和‘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设置零氮模式(N0)、常规模式(FP)、高产高效模式(HH)和超高产模式(SH)4个种植模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马铃薯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N0模式下,2个马铃薯品种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总产量和商品薯率均低于其他模式;HH模式和SH模式增加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促进了主茎数的增加、叶面积指数的增大以及生物量的积累;HH和SH模式下‘中薯5号’的总产量分别为2250.68和2152.93 kg/667m^(2),‘费乌瑞它’的总产量分别为1868.09和2000.08 kg/667m^(2),同品种下2个模式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且HH模式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低于SH模式,综合考虑,马铃薯—水稻轮作系统下推荐使用高产高效模式(HH)种植马铃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轮作系统 种植模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19
作者 曾祥飞 王云霞 +8 位作者 董文 向峰 王丹 张铭洋 康国菊 阳涛 薛志红 熊兴耀 胡新喜 《作物研究》 2025年第3期220-232,共13页
氮肥是马铃薯高产的核心限制因子,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长期低于35%,较发达国家低15~25百分点,严重制约“双减”战略实施。针对这一瓶颈,本研究以3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氮、高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 氮肥是马铃薯高产的核心限制因子,但我国马铃薯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长期低于35%,较发达国家低15~25百分点,严重制约“双减”战略实施。针对这一瓶颈,本研究以37个马铃薯主栽品种为材料,对其在低氮、高氮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我国不同品种马铃薯的氮肥施用提供参考,为氮素高效利用资源的筛选提供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粤薯3号、中薯3号、华薯3号、兴佳2号、华薯8号和中薯17号的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均表现良好;中薯17号、华恩1号、中薯3号、中薯20号、鄂薯14号,东农310和粤薯3号在生物量方面表现突出;华薯8号、华薯3号和粤薯3号的氮素利用率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低,为低氮高效利用品种。高氮处理下,华薯4号、华薯3号、华薯8号、兴佳2号和中薯3号在单株产量、单薯质量和商品薯率方面表现良好;中薯18号、鄂薯5号、中薯3号、华薯3号的生物量表现突出;华薯8号和华薯4号的氮收获指数较高,目标产量的理论需氮量较少,为高氮高效利用品种。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薯数负相关,与单薯质量显著正相关;氮收获指数与块茎氮积累量、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粤薯3号、华薯3号为低氮高效型品种,华薯4号为高氮高效型品种,华薯8号为双高效型品种,且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湖南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 氮素 利用效率 产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浸种对不同品种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闽卉 刘远微 欧立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68,共8页
从15个辣椒品种中筛选出萌发速率差异明显的3个品种,探究其种子的萌发生理生化特性及赤霉素对其萌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存在差异的辣椒品种,其吸水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差异。萌... 从15个辣椒品种中筛选出萌发速率差异明显的3个品种,探究其种子的萌发生理生化特性及赤霉素对其萌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存在差异的辣椒品种,其吸水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差异。萌发速度快的S6和S14,其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萌发速度慢的S2;同时发现,赤霉素浸种处理后,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2叶1心时的幼苗生长指标(根长、株高、鲜重)高于对照。萌发速度快的品种贮藏物质动员早,为种子快速萌发提供能量与物质,种子的胚修复能力强,加快了种子萌发速度;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加快种子萌发及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萌发速度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