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中阴极保护设计与阴极产物膜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积文 兰志刚 +1 位作者 王在峰 纪俊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5-267,共3页
介绍了海洋环境下阴极产物膜(钙镁沉积层)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阴极产物膜在阴极保护中的作用,指出了在实际海洋工程的阴极保护中需获得更好的阴极产物膜以使设计更加合理、优良。
关键词 海洋环境 阴极产物膜 钙镁沉积层 阴极保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石化工程项目中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强 江涌鑫 +1 位作者 齐玉宏 鲁晓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0-85,共6页
通过全面分析健康、安全与环境(HSE)风险管理体系,论述了其在企业与项目层面实施的方法,分析了世界上几个重大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在总结近年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大型石化工程项目中实施HSE风险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HSE管理资... 通过全面分析健康、安全与环境(HSE)风险管理体系,论述了其在企业与项目层面实施的方法,分析了世界上几个重大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在总结近年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大型石化工程项目中实施HSE风险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HSE管理资源投入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实施执行力度,完善HSE管理文件记录体系,加强全员参与和沟通,才能真正在国际工程市场竞争中拥有话语权,做到国际接轨,才能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E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国际工程 风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Thread的卫星导航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宋丽 鲁海宁 +2 位作者 孙崇书 宋涛 宋建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2期17-23,共7页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引导车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由于作业环境复杂程度变高,对车辆控制系统硬件的稳定性、灵活性,软件系统的实时性、模块化程度有了更高要求。从自动引导车的需求出发,对导航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设计,后...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自动引导车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由于作业环境复杂程度变高,对车辆控制系统硬件的稳定性、灵活性,软件系统的实时性、模块化程度有了更高要求。从自动引导车的需求出发,对导航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进行了设计,后针对路径规划与路径追踪模块,提出了一种路径规划与追踪控制方法,通过输入不同的横向误差与速度进行指定模糊规则,最终得到合适的预瞄距离,从而使车辆实现自适应预瞄距离的功能,提高车辆的自适应能力。试验结果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为后续自动引导车的控制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THREAD GNSS AGV 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块平台集成化箱体式连接器力学特性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浩 祁恩荣 +3 位作者 宋强 陆晔 赵南 王秀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53,共9页
以两模块平台集成化箱体式连接器为研究对象,研究此类连接器的力学特性,探究箱体式连接器的应力分布状态以及重要力学参数。以弹性接触方程为基础,采用罚函数方法,建立连接器本体、钢轴与轴承座之间的接触关系,结合模型试验,验证所提出... 以两模块平台集成化箱体式连接器为研究对象,研究此类连接器的力学特性,探究箱体式连接器的应力分布状态以及重要力学参数。以弹性接触方程为基础,采用罚函数方法,建立连接器本体、钢轴与轴承座之间的接触关系,结合模型试验,验证所提出接触计算方法准确性,并进一步对连接器半对称结构进行极限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接器的纵向和垂向的极限承载力约为40000kN,其纵向弹性刚度约为3×10^9N/m,垂向弹性刚度约为1.5×10^9N/m。对连接器应力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连接器主体结构的水密舱壁为主要承力构件,其轴承孔周边区域为应力集中的主要区域,当荷载较大时,轴承孔周围会率先发生屈服破坏,因此,连接器带孔水密舱壁的材料强度是影响连接器整体极限强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块平台 连接器 极限强度 集成化 箱体式 弹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对不锈钢GTAW焊缝铁素体含量和组织演变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尚华 张一琪 +2 位作者 邵珠晶 孔康骞 程方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9-813,共5页
在不锈钢的焊接中,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含量对于防止出现热裂纹、保证焊缝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锈钢中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化元素,通过在保护气体中加入N2的方法向焊缝过渡氮元素从而调控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是一种... 在不锈钢的焊接中,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含量对于防止出现热裂纹、保证焊缝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锈钢中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化元素,通过在保护气体中加入N2的方法向焊缝过渡氮元素从而调控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技术思路.本研究采用实时调整气体配比技术配制不同配比的Ar-N2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和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了GTAW多层多道焊接试验.分析研究了保护气体中的N2添加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双相不锈钢焊缝金属中的相比例和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对304L不锈钢,保护气中加入0.5%~1.0%的N2能够将焊缝中平均铁素体数FN有效控制在3~7范围内.对2205双相不锈钢,打底焊时保护气中加入3.0%的N2能够有效促进一次奥氏体的形成并抑制二次奥氏体的析出;填充和盖面焊则应减少保护气中的N2含量或用纯Ar作为保护气才能保证焊缝的整体相比例在合理范围内.该研究工作对推广动态气体配比技术在不锈钢焊接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铁素体数 相比例 Ar-N2混合保护气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拓扑结构下大负载AGV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鲁海宁 朱广岗 +3 位作者 吴高岩 孙崇书 鲁康平 王吉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19,共4页
为优化AGV充电模式,设计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于户外大负载AGV小车的无线充电。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含AC/DC功率模块、高频逆变模块以及接收端整流模块,其中AC/DC功率模块采用华为R95021G1功率模块,输出低压模式可实现正常系统拓扑... 为优化AGV充电模式,设计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用于户外大负载AGV小车的无线充电。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含AC/DC功率模块、高频逆变模块以及接收端整流模块,其中AC/DC功率模块采用华为R95021G1功率模块,输出低压模式可实现正常系统拓扑参数下10 kW输出,输出高压模式可实现高压低流输出状态;高频逆变模块将直流输入变换为高频交流输出,输出接线至地面端线圈拓扑;接收端整流模块将接收线圈的交流电压整流为直流输出,以供给直流负载或为电池负载充电。与逆变电源WiFi通信,实现输出参数的闭环调节和实施状态上报。选择磁耦合全桥S-S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采用频率跟踪算法实时调节PWM占空比和PFC模块输出电压来控制充电功率,最终实现AGV的无线快速充电,定位准确、无接触式火花、系统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 无线充电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拓扑结构的AGV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丽 孙崇书 +1 位作者 鲁海宁 鲁康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10期35-41,共7页
针对无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同时为多辆汽车充电的问题,提出了无线充电系统设计。该文设计了一个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AC/DC模块、高频逆变模块、整流模块和IVU通信控制模块,并对地面拓扑参数和接受拓扑参数进行了设计,可兼... 针对无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同时为多辆汽车充电的问题,提出了无线充电系统设计。该文设计了一个无线充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AC/DC模块、高频逆变模块、整流模块和IVU通信控制模块,并对地面拓扑参数和接受拓扑参数进行了设计,可兼容S-S和LCCL两种功率拓扑。为保持充电过程中的最佳效率,采用频率跟踪算法实现对功率的控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可控可调。最后对充电流程的控制状态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车载侧控制状态设置和地面侧控制状态设置。经过实验验证,采用复合拓扑结构的充电系统,实现AGV无线快速充电,充电功率高,定位准确、无接触式火花、系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结构 自动引导车 无线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设备电气自动化改造及维护
8
作者 姚喜成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自动化是我国机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目的是借助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的综合性能并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实现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自动化是我国机电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其目的是借助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的综合性能并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实现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为此笔者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机电工程系统进行远程控制,使得机电工程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便利、高效,为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稳定运行创建了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为各项生产作业的稳定持续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设备 电气自动化 改造 维护探讨 运行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