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5
1
作者
杨康权
张琳
+1 位作者
肖递祥
宋雯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7-367,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和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4—25日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物理量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四川盆...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和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4—25日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物理量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四川盆地西部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中—β尺度云团合并、加强所生成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和相当位温的分布与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较一致,特别是在中—α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3)大气非平衡强迫对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区域性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是激发暴雨天气的动力机制。(4)暴雨发生期间降水造成的非绝热加热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大气非平衡强迫
非绝热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5
1
作者
杨康权
张琳
肖递祥
宋雯雯
机构
四川省
气象
台
蓬溪气象局
四川省
气象
服务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7-3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951)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2012CB417202)
+1 种基金
2010年行业专项(GYHY201006039)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11-045)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和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4—25日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物理量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四川盆地西部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中—β尺度云团合并、加强所生成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造成的。(2)散度、涡度、垂直速度和相当位温的分布与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较一致,特别是在中—α尺度对流系统强烈发展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3)大气非平衡强迫对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的区域性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是激发暴雨天气的动力机制。(4)暴雨发生期间降水造成的非绝热加热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维持。
关键词
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大气非平衡强迫
非绝热加热
Keywords
Heavy rainstorm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Atmospheric barotropic non-equilibriumforce Diabatic heating
分类号
P458.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杨康权
张琳
肖递祥
宋雯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