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水搅拌机环形池流速试验及CFD模拟研究
1
作者 陈斌 许智 +3 位作者 杨陈 罗燕 张帅 杜沁熹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根据国标《潜水推流式搅拌机》(GB/T 33566—2017)的相关要求,潜水搅拌机检测需在环形检测水池中进行,而环形检测水池造价昂贵,且水体测速难度较高,导致现阶段潜水搅拌机的流场特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试验支撑.为此,以QJB7.5/12-620/3-480/... 根据国标《潜水推流式搅拌机》(GB/T 33566—2017)的相关要求,潜水搅拌机检测需在环形检测水池中进行,而环形检测水池造价昂贵,且水体测速难度较高,导致现阶段潜水搅拌机的流场特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试验支撑.为此,以QJB7.5/12-620/3-480/S型潜水搅拌机作为研究对象,依托绍兴质检院现有的环形检测池进行流速试验,对比CFD软件进行的全流场数值模拟,得到结论:在潜水搅拌机的标准池流场范围内,试验与计算的流动特性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此型号潜水搅拌机在有效推流段内,流道中心区域流速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推进距离5.0 m处附近,流速出现极大值约为0.600 m/s;受不均匀来流的影响,潜水搅拌机轴向推流存在一定偏差,导致外墙壁一侧水体流速低于内挡板侧;试验中,当推进距离达到15.0 m时,所有测速点流速均低于0.300 m/s;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此型号潜水搅拌机当量有效推流长度为13.64 m,当量有效容积为218.24 m^(3),比功率为32,环形池内平均流速约为0.153 m/s.研究推动了潜水搅拌机有关标准的执行和不断完善,对潜水搅拌机的性能认知和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搅拌机 环形池 流速分布 当量有效推流长度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的Ag/AgCl参比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试验
2
作者 张西良 苏小青 +1 位作者 陈成 徐云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496,共7页
为了适应栽培基质等非均相体系pH值的在线检测,并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采用磁控溅射沉积银膜、NaClO溶液氯化获得的AgCl层和多巴胺沉积修饰膜,研制了聚多巴胺修饰的Ag/AgCl固体薄膜参比电极,并在沉积时间分别为4、8、12、16 h时,对聚多... 为了适应栽培基质等非均相体系pH值的在线检测,并提供稳定的参考电位,采用磁控溅射沉积银膜、NaClO溶液氯化获得的AgCl层和多巴胺沉积修饰膜,研制了聚多巴胺修饰的Ag/AgCl固体薄膜参比电极,并在沉积时间分别为4、8、12、16 h时,对聚多巴胺修饰的参比电极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的稳定性、可逆性和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参比电极在PBS溶液中电位标准差均约为1.00 mV,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均能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电位,且偏差小于5.00 mV,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在50次循环伏安试验中电位漂移很小;根据参比电极的氯离子灵敏度为2.00~2.50 mV/pCl,聚多巴胺修饰的参比电极对氯离子浓度不敏感,证实聚多巴胺修饰的参比电极可以用作参比电极;沉积时间为12 h时的参比电极在各项试验中综合性能表现最优,应用试验表明该参比电极更适用于开展栽培基质pH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比电极 聚合物膜 电化学行为 表面改性 沉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结构叶片叶轮对搅拌流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常少华 陈斌 +1 位作者 杨陈 徐云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1-927,共7页
为了提高流体介质的湍流强度和混合效率,将搅拌机的叶片表面设计为台阶状,将常规叶片叶轮和台阶式叶片叶轮置于圆柱直筒内,通过速度场分布、冷热水混合以及固液混合分析,进行初步的模型对比验证,再将2种形式的叶片叶轮应用至实际高效沉... 为了提高流体介质的湍流强度和混合效率,将搅拌机的叶片表面设计为台阶状,将常规叶片叶轮和台阶式叶片叶轮置于圆柱直筒内,通过速度场分布、冷热水混合以及固液混合分析,进行初步的模型对比验证,再将2种形式的叶片叶轮应用至实际高效沉淀池,进行1∶1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台阶式叶片的表面边界层区域能够产生更为剧烈的湍流结构,在每级台阶的迎水面前方均存在回流旋涡,其流态特性极为复杂,有利于促进局部的混合反应;伴随着大量能量输入,各相介质受到台阶面的冲击挤压作用,使得冷热水和固液两相的混合效果更为均匀,这一效应在低转速(60 r/min)的模拟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实际高效沉淀池的仿真中,56 r/min转速下,采用台阶式叶片时,絮凝区流场的平均流速为0.152 m/s,采用常规叶片时平均流速为0.137 m/s,且台阶式叶片的湍流动能耗散要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转速较低的应用场景中,台阶式叶片的混合搅拌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叶片,研究结果对优化混凝工艺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新式搅拌叶轮的开发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机 台阶式叶片 流场特性 流体仿真 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及油膜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华 陈斌 +2 位作者 施卫东 王炳祺 王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1-385,共5页
针对比转数为240的单叶片螺旋离心式潜水排污泵内部流场,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研究.以多面体网格为划分形式,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全流场定常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外特性试验结果及油膜试验结果进... 针对比转数为240的单叶片螺旋离心式潜水排污泵内部流场,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研究.以多面体网格为划分形式,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全流场定常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外特性试验结果及油膜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预测的外特性及叶轮表面迹线结果与外特性试验及油膜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验证了多面体网格在单叶片螺旋泵数值计算方面的精度;通过对单叶片螺旋泵内部流场的剖析,发现了叶片进口附近存在泄漏流动,泄漏流的强度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3个流量工况(0.6Q_d,1.0Q_d和1.4Q_d)下,叶片吸力面出口附近的轮毂表面存在严重的回流现象,而在0.6Q_d工况时,该回流区域占据了流道宽度的80%以上;在叶片压力面与轮毂的交界处也存在多处回流,流量越小,回流越严重;3个工况下,蜗壳出口均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片螺旋离心泵 流场 油膜试验 多面体网格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间隙大小对螺旋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华 陈斌 +2 位作者 王炳祺 史长彪 沈登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9,共6页
叶顶间隙大小是影响半开式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探究叶顶间隙大小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该文以一台比转速237的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叶顶间隙专用调节机构,分别调整叶顶间隙大小至0.3、... 叶顶间隙大小是影响半开式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充分探究叶顶间隙大小对其内外特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理,该文以一台比转速237的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叶顶间隙专用调节机构,分别调整叶顶间隙大小至0.3、0.5和0.8 mm,与叶轮外径的比值分别为0.13%、0.22%和0.35%。针对3种叶顶间隙大小情况,同时进行外特性试验和压力脉动试验研究。压力脉动的监测点包括叶轮进口边、叶轮中部、蜗壳第三断面和蜗壳隔舌附近。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大小与叶轮平均直径的比值应介于0.13%~0.22%之间。同时,结合压力脉动试验获得的实测压力波形图、压力系数波形图及频域图,分析了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规律,为半开式螺旋离心泵的减振降噪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片 叶轮 螺旋叶轮 叶顶间隙 外特性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比转数自平衡多级离心泵转子模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勇飞 李伟 +3 位作者 施卫东 马新华 何勇冠 许荣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3-599,共7页
为了掌握多级离心泵转子振动特性,避免泵运行中发生共振,保证水泵运行的稳定性,基于软件ANSYSWorkbench对超低比转数自平衡多级离心泵转子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对比干态无流场预应力、干态有流场预应力及湿态有流场预应力3种情况下泵转子... 为了掌握多级离心泵转子振动特性,避免泵运行中发生共振,保证水泵运行的稳定性,基于软件ANSYSWorkbench对超低比转数自平衡多级离心泵转子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对比干态无流场预应力、干态有流场预应力及湿态有流场预应力3种情况下泵转子各阶次的固有频率,并提取泵转子的前8阶模态对应振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情况下,转子各阶反进动固有频率均小于同一阶次下的正进动频率;干态有流场预应力相比无流场预应力情况下各阶固有频率略有提高,说明流场预应力对泵转子起到一定的应力刚化作用;湿态下水对转子的质量力、黏性以及阻尼的影响会显著降低了泵转子各个阶次的固有频率,湿态下水的附加力对转子的模态影响更为明显;对比转子的前4阶振型,发现3种情况下转子各阶次的振动形式和最大振幅出现位置基本相同,其中第三阶为绕轴心的扭转振动,其余3阶振型对应为不同方向和不同形式的弯曲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 转子 模态分析 共振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混流泵转子径向力及压力脉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伟 张扬 +2 位作者 孙兵 施卫东 许荣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7-283,共7页
为了研究混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ANSYS CFX软件对混流泵的外特性和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计算,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转子径向力的分布情况和不同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时域、频域响应,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对混流泵转子径向力和压力脉动... 为了研究混流泵内部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ANSYS CFX软件对混流泵的外特性和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计算,获得了不同流量工况下转子径向力的分布情况和不同监测点的压力脉动时域、频域响应,分析了不同流量工况对混流泵转子径向力和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外特性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的趋势基本吻合,说明数值计算的准确度较高. 3种流量工况下径向力的分布均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小流量工况下的瞬态径向力合力最不稳定,设计工况下的瞬态径向力合力规律性最强,大流量工况下混流泵瞬态径向力合力波动性最小.不同流量工况下叶片通过频率始终占主导因素,低频信号是引起设计工况压力脉动的主要原因,流量变化对轮缘间隙进出口压力系数幅值影响较小,对叶轮中间位置处压力系数幅值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揭示导叶式混流泵内部不稳定流动特性及其诱导的转子故障恶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泵 不同流量工况 径向力 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叶轮内部压力脉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斌 张华 +2 位作者 李国锋 王震 王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77,90,共6页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由于叶轮结构不对称、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动静耦合作用以及叶顶间隙泄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泵内部伴随着很强的压力脉动效应,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比转数ns为237的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以CCM+为仿真平台,...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由于叶轮结构不对称、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动静耦合作用以及叶顶间隙泄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泵内部伴随着很强的压力脉动效应,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比转数ns为237的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以CCM+为仿真平台,采用多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区域,进行全流场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监测叶轮叶片进口附近及叶片中部区域的压力脉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监测得到的压力脉动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监测点位置刚好离开叶片吸力面一定距离,并与同一轴向高度处叶片压力面具有较大圆周距离范围内时,数值计算得到的压力波动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监测点附近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当叶片压力面逼近监测点时,压力达到最大值,并在叶片圆周厚度1/3处时,压力达到最小值。另外,从压力最低点到压力最高点范围内,2个监测点位置在5个工况下,压力波动均呈现出3种斜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 叶轮 多面体网格 压力脉动 非定常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浓度电容传感器特性分析与结构参数优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西良 胡国强 徐云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9-595,共7页
针对螺旋加料管道内固相物料浓度检测受固相分布影响大的问题,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设计螺旋表面极板电容传感器.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电容传感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电容传感器灵敏度场分布特性,以及源/检测极板张角、极板轴向... 针对螺旋加料管道内固相物料浓度检测受固相分布影响大的问题,基于电容检测原理,设计螺旋表面极板电容传感器.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电容传感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电容传感器灵敏度场分布特性,以及源/检测极板张角、极板轴向长度、屏蔽罩半径、保护极板张角等结构参数对电容传感器检测场各项指标的影响.使用单因素轮换法,筛选出每个因素的理想水平范围.以减小均匀性误差为目标,选择正交试验以及方差分析法,得到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以及最优的因素组合,其灵敏度场均匀性误差参数为5.06%.设计检测场均匀性验证试验,搭建传感器实物,实测灵敏度场均匀性误差参数为5.43%,显著改善了传感器检测场的软场效应,减小固相分布对固相浓度检测的影响,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传感器 浓度检测 螺旋加料 有限元仿真 灵敏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开缝对单叶片泵径向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卫东 李林建 +3 位作者 许荣军 王斌 谭林伟 周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5-870,890,共7页
为了改善单叶片泵的运行特性,降低径向受力不均匀性,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单叶片离心泵径向力的动态特性.研究了3个不同流量工况(0.6Qd,1.0Qd和1.4Qd)下径向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叶片离心泵叶轮叶片工作面与背面所... 为了改善单叶片泵的运行特性,降低径向受力不均匀性,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单叶片离心泵径向力的动态特性.研究了3个不同流量工况(0.6Qd,1.0Qd和1.4Qd)下径向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叶片离心泵叶轮叶片工作面与背面所受压差是径向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小流量工况下径向力达到最值.通过对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平衡单叶片泵径向力的新方法——叶片开缝,并在叶片包角方向上选取3个不同位置(0°,90°和270°)布置宽度为1.0 mm的缝隙,分析了不同开缝位置对径向力及泵外特性的影响情况.当在叶片尾缘开缝时,对泵的外特性影响较小,并可以较大降低单叶片离心泵叶片工作面和背面的压差,减小叶轮径向受力情况,提高单叶片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片泵 叶片开缝 径向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不平衡对单叶片叶轮径向受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华 陈斌 +2 位作者 汪源 徐云峰 王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4,共5页
为了寻找改善单叶片离心叶轮径向受力的方法,通过对一单端面配重的单叶片叶轮进行研究,在外特性试验验证定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获得了单叶片叶轮的径向力矢量分布规律,发现设计工况附近,叶轮所受径向力的方向与... 为了寻找改善单叶片离心叶轮径向受力的方法,通过对一单端面配重的单叶片叶轮进行研究,在外特性试验验证定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获得了单叶片叶轮的径向力矢量分布规律,发现设计工况附近,叶轮所受径向力的方向与叶片相对位置基本固定.基于整周期内径向力的矢量平均,获得平均径向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获得了质量平衡的叶轮,以及质量不平衡的叶轮;该叶轮的不平衡质量在旋转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正好与平均水力径向力大小接近、方向相反.通过单向流固耦合仿真,发现偏心质量叶轮在实际运行中径向受力大幅度减小,证明了通过精确控制不平衡质量大小及相位角,减小和改善单叶片叶轮径向受力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叶片叶轮 动平衡 虚拟样机仿真 径向力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壳断面形状及叶轮位置对蜗壳式轴流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党雄 曹卫东 +2 位作者 张忆宁 刘晓娟 马金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9,114,共6页
根据速度系数法设计了1种对称的马蹄形断面蜗壳和2种非对称的圆形断面蜗壳与相同的轴流泵叶轮组合,并基于标准k-ε模型封闭的雷诺平均方程,应用ANSYS CFX 14.5软件,对设计的3个蜗壳式轴流泵内部的三维流动开展数值模拟.当采用马蹄形蜗壳... 根据速度系数法设计了1种对称的马蹄形断面蜗壳和2种非对称的圆形断面蜗壳与相同的轴流泵叶轮组合,并基于标准k-ε模型封闭的雷诺平均方程,应用ANSYS CFX 14.5软件,对设计的3个蜗壳式轴流泵内部的三维流动开展数值模拟.当采用马蹄形蜗壳时,设计流量点的扬程和效率最低,蜗壳内部压力分布不如非对称的圆形断面蜗壳均匀.选择水力效率相对较高的蜗壳,将4种轴向位置不同的叶轮与该蜗壳组合,并进行三维流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轮出口与蜗壳进口中间平面距离40 mm时,轴流泵效率最高,叶轮出口与蜗壳进口中间平面距离80mm时,轴流泵效率最低.此时,过流段和蜗壳内有明显回流和旋涡.轴流式叶轮与蜗壳的相对位置对蜗壳轴流泵的扬程-流量曲线和效率-流量曲线都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蜗壳形状 叶轮位置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进口直径对排污泵多相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岩璐 徐云峰 +2 位作者 王震 杨陈 许彬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63-669,676,共8页
为研究叶轮进口直径对排污泵多相流性能的影响,以3种不同进口直径(100,120,140 mm)的双叶片叶轮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和Gidaspow曳力模型对泵内固液气三相流动进行定常数值计算,并将外特性计算... 为研究叶轮进口直径对排污泵多相流性能的影响,以3种不同进口直径(100,120,140 mm)的双叶片叶轮为研究对象,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和Gidaspow曳力模型对泵内固液气三相流动进行定常数值计算,并将外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叶轮进口直径会导致排污泵的运行高效区向小流量偏移,这有助于抑制多相流条件下外特性的降低;叶轮进口直径为100 mm的泵内多相流的效率相对于单相流的效率降低了10.27%,而叶轮进口直径为120 mm的泵和叶轮进口直径为140 mm的泵内多相流的效率相对于单相流的效率分别降低了6.54%和8.20%;3种进口直径的叶轮对应的排污泵临界空化余量分别为4.03,2.06和1.95 m,这表明增大叶轮进口直径能够显著改善泵的抗空化性能,空化造成的流动阻塞效应得到有效缓解;在叶轮进口直径为100 mm的泵内监测到流速较高的固体颗粒,并且随着叶轮进口直径的增大,叶轮表面的固相体积分布减小,泵内固相流速也有所降低,适当增大叶轮进口直径有助于提高排污泵的多相流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泵 多相流 叶轮进口直径 外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数排污泵内部PIV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震 陈斌 +2 位作者 张华 胡啟祥 高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通过对传统机电一体式排污泵的结构改造,以有机玻璃材料来加工叶轮及蜗壳,利用半螺旋形吸水室改变来流方向,成功获得适合于PIV测试的试验泵段.采用轴编码器等同步装置和空心玻璃球作为示踪粒子,对3个工况下叶轮与蜗壳5个不同相对位置的... 通过对传统机电一体式排污泵的结构改造,以有机玻璃材料来加工叶轮及蜗壳,利用半螺旋形吸水室改变来流方向,成功获得适合于PIV测试的试验泵段.采用轴编码器等同步装置和空心玻璃球作为示踪粒子,对3个工况下叶轮与蜗壳5个不同相对位置的叶轮中间截面流场进行拍摄,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从PIV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大流量1.4Q_d和设计流量1.0Q_d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场在任意时刻均能够保持较好的轴对称性分布,而极小流量0.2Q_d情况下,叶轮内部流场较为紊乱,且表现出明显的非轴对称性.在所拍摄的5个时刻内,通道A由于穿过隔舌位置,其出口圆周的相对速度分布梯度和小流量下旋涡的强度、大小等均受到隔舌的强烈影响.在极小流量情况下,通道C随着叶轮的旋转,压力面附近的脱流不断加剧并形成旋涡,最终堵塞大部分流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泵 低比转数 PIV 脱流 射流尾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机布置方式对生化池流场的影响及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云帆 杨陈 +2 位作者 张华 徐云峰 夏臣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5-1050,共6页
针对某缺氧池混合液搅拌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设备自身设计有关,更受到搅拌机布置方式影响的问题,研究搅拌机布置方式对生化池流场的影响.基于Star-ccm+虚拟仿真平台,对缺氧池及搅拌机区域进行多面体网格划分,采用k-ε湍流模型进行全流场数... 针对某缺氧池混合液搅拌效果的好坏不仅与设备自身设计有关,更受到搅拌机布置方式影响的问题,研究搅拌机布置方式对生化池流场的影响.基于Star-ccm+虚拟仿真平台,对缺氧池及搅拌机区域进行多面体网格划分,采用k-ε湍流模型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剖析池内流场物理结构.根据搅拌机搅拌形成的环流布局,设计整体推流和分布推流2种布置方式,最终获得最佳安放角度和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缺氧池采用整体推流能有效减小低速区域面积,提高平均搅拌速度;当2台搅拌机与壁面呈一定角安放时,更利于推流的扩散和死角区域的改善.根据优化结果对现场进行布置,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接近.因此,采用多面体网格计算,具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可为生化池流场中搅拌机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池 多面体网格 搅拌机 流场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优化在人工造流中的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云帆 蔡许 +3 位作者 张华 杨陈 汪源 徐云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5,193,共7页
针对国内潜水搅拌机主要依靠经验来选型以满足工程需求的问题,将潜水搅拌机设计与轴流泵相结合,利用轴流泵的水力设计方法——流线法对潜水搅拌机进行设计.采用多面体网格和边界棱柱层网格的混合网格划分方式,经CFD数值计算验证,得到的... 针对国内潜水搅拌机主要依靠经验来选型以满足工程需求的问题,将潜水搅拌机设计与轴流泵相结合,利用轴流泵的水力设计方法——流线法对潜水搅拌机进行设计.采用多面体网格和边界棱柱层网格的混合网格划分方式,经CFD数值计算验证,得到的初始模型水力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统计初始模型速度环量分布规律,通过改变潜水搅拌机的出口安放角来改变速度环量沿径向的分布,对叶片翼型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5种优化后的潜水搅拌机水力模型.在恒功率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性能评判标准,最终发现环量分布规律1是潜水搅拌机搅拌效果最佳的翼型特征.研究可为潜水搅拌机叶片优化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搅拌机 翼型优化 人工造流 叶片设计 比功率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轮毂型式循环水泵的水力及结构特性
17
作者 焦海峰 汤方平 +2 位作者 施伟 石丽建 张允敬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1-576,595,共7页
为了研究柱形轮毂型式循环水泵的水力及结构性能,采用CFD软件对循环水泵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和结构计算,将其与传统球形轮毂轴流泵的水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轮毂型式的改变主要对叶轮的水力性能产... 为了研究柱形轮毂型式循环水泵的水力及结构性能,采用CFD软件对循环水泵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和结构计算,将其与传统球形轮毂轴流泵的水力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轮毂型式的改变主要对叶轮的水力性能产生影响,对导叶和进出水流道的影响很小.在设计工况下,柱形循环水泵装置的扬程3.35 m,效率86.29%,最高效率86.69%;而球形轮毂轴流泵装置的扬程3.19 m,效率85.63%,最高效率85.74%.2种型式的泵装置扬程相差约0.16 m,效率相差约0.66%,性能差距较明显.柱形循环水泵的扬程在全工况下均大于球型轴流泵;循环水泵的效率曲线在设计流量和大流量下均显著高于轴流泵,在小流量下二者的效率曲线差别很小.循环水泵叶轮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叶轮进口轮毂与叶轮连接区域,最大位移出现在叶片进口靠近轮缘的位置;随着流量的增大,叶片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逐渐减小.研究结果可以为轴流泵的叶轮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泵 结构分析 水力性能 数值计算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维护及管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元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期194-194,共1页
在高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保证电气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应高度重视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使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目前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的环境恶劣,在... 在高新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了保证电气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应高度重视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保证企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使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目前工程机械电气工程的环境恶劣,在实际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经常会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维护和检修,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无法继续进行。文章重点探讨了工程机械电气工程常见的故障,探索其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电气工程 维护 管理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泵站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元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133-133,共1页
近几年,环保治理形势严峻,污水泵站数量增多,泵站运营人工成本压力增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泵站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泵站日常运营降低人工成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讲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泵站中的设... 近几年,环保治理形势严峻,污水泵站数量增多,泵站运营人工成本压力增大。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泵站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泵站日常运营降低人工成本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主要讲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泵站中的设计应用,具体分析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解决,以期降低泵站运营人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控制 泵站 应用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凯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期29-30,共2页
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并提... 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并提出了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 生产技术 先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