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被专利技术引用是论文产生技术影响的表征,然而,目前对什么样的科学论文更容易产生技术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晰。相比于外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论文自产出后,其自身知识特性就已确定不变。因此,本文从知识的继承和创新视角出...科学论文被专利技术引用是论文产生技术影响的表征,然而,目前对什么样的科学论文更容易产生技术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晰。相比于外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论文自产出后,其自身知识特性就已确定不变。因此,本文从知识的继承和创新视角出发,选择2000—200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和2000—2020年USPTO(Unit‐ed States Patent andTrademark Office)数据库的专利,基于知识来源将知识特性分为跨学科性和内容创新性,探究知识特性是否有助于论文产生技术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对技术影响程度(强度、广度、速度)的作用。研究发现,学科多样性较丰富、均衡性和差异性较低,以及内容创新度较高的论文相对更容易产生技术影响。在产生技术影响的论文中,各维度的跨学科性与技术影响强度、广度和速度均呈现非线性关系;内容创新度相对较低的论文倾向于产生的技术影响强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影响速度更快。最后,当论文创新水平不同时,学科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对技术影响速度的作用差异较为明显,而跨学科综合指标对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的作用差异较为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意义]探讨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有助于在计量评价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基于被引频次的计量指标。[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基础,利用Tobit多元回归模型探索作者数、机构数、跨学科性、国...[目的/意义]探讨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有助于在计量评价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基于被引频次的计量指标。[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基础,利用Tobit多元回归模型探索作者数、机构数、跨学科性、国内合作、国际合作和参考文献数量6个常见的影响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机构数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进一步通过全子集回归分析筛选最佳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作者数、机构数、跨学科性、国际合作和参考文献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有积极的影响,其中国内合作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力很微弱,容易受到机构数的干扰,而机构数和参考文献数量是论文特征中影响被引频次最重要的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科学论文被专利技术引用是论文产生技术影响的表征,然而,目前对什么样的科学论文更容易产生技术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尚不清晰。相比于外部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论文自产出后,其自身知识特性就已确定不变。因此,本文从知识的继承和创新视角出发,选择2000—200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和2000—2020年USPTO(Unit‐ed States Patent andTrademark Office)数据库的专利,基于知识来源将知识特性分为跨学科性和内容创新性,探究知识特性是否有助于论文产生技术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对技术影响程度(强度、广度、速度)的作用。研究发现,学科多样性较丰富、均衡性和差异性较低,以及内容创新度较高的论文相对更容易产生技术影响。在产生技术影响的论文中,各维度的跨学科性与技术影响强度、广度和速度均呈现非线性关系;内容创新度相对较低的论文倾向于产生的技术影响强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影响速度更快。最后,当论文创新水平不同时,学科多样性、均衡性和差异性对技术影响速度的作用差异较为明显,而跨学科综合指标对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的作用差异较为明显。
文摘[目的/意义]探讨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有助于在计量评价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基于被引频次的计量指标。[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基础,利用Tobit多元回归模型探索作者数、机构数、跨学科性、国内合作、国际合作和参考文献数量6个常见的影响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机构数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因此进一步通过全子集回归分析筛选最佳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作者数、机构数、跨学科性、国际合作和参考文献数量对论文被引频次有积极的影响,其中国内合作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力很微弱,容易受到机构数的干扰,而机构数和参考文献数量是论文特征中影响被引频次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