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高校世界地理教学比较及其经验借鉴 被引量:7
1
作者 蔺雪芹 申玉铭 余丹林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4-9,59,共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把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国际化方向,培养具有先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当前我国世界地理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评定等方面对我国和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把握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国际化方向,培养具有先进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人才,是当前我国世界地理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评定等方面对我国和美国高校世界地理教学进行系统比较,总结美国高校世界地理的教学特征,并据此提出未来我国世界地理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向,包括加强国内世界地理相关研究、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学科有机融合、构建"课堂课外一体、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体系、深化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发展世界地理的线上教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理 教学体系 中美比较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早泥盆世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世辉 肖良 +4 位作者 薛进庄 孟美岑 秦敏 崔莹 王德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7-900,共14页
受到植物化石材料局限性与时代久远性的限制,目前用古生代植物化石δ^(13)C值来反演古环境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下泥盆统徐家冲组和文山州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的部分植物化石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了早泥盆世植物的... 受到植物化石材料局限性与时代久远性的限制,目前用古生代植物化石δ^(13)C值来反演古环境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下泥盆统徐家冲组和文山州下泥盆统坡松冲组的部分植物化石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测试,分析了早泥盆世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以及古环境。结果表明:徐家冲组镰蕨属(Drepanophycus)δ^(13)C值为-29.0‰~-22.8‰,平均值为-24.5‰,其中镰蕨属茎轴的δ^(13)C值高于叶片0.1‰~0.3‰;坡松冲组工蕨属(Zosterophyllum)和始叶蕨属(Eophyllophyton)δ^(13)C值分别为-24.8‰~-22.1‰和-23.0‰~-22.6‰,平均值分别为-23.2‰和-22.7‰;三者的δ^(13)C值分布范围都与现代C3植物一致。自徐家冲组第57至第79沉积旋回,δ^(13)C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达到2‰左右,推测可能与早泥盆世大气CO2浓度下降和气候变冷相关。镰蕨属和工蕨属的Ci/Ca值较为稳定,说明这2种植物可能对大气CO2浓度变化较为敏感,曲靖市古气候可能为当今的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早泥盆世 植物化石 稳定碳同位素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