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乳组合发酵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红霞 郭艳荣 +5 位作者 吴秀英 刘辰 李雪利 费雅君 王国宏 马海然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59,73,共10页
文章选用蒙牛乳业自主研发的发酵剂MN01与9支产香菌进行复配,通过对复配后发酵乳发酵特性筛选,产香菌添加量和发酵温度优化,最终筛选出复配效果最好的组合发酵剂。结果表明,发酵剂MN01在添加量为200 U/t与8号产香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 文章选用蒙牛乳业自主研发的发酵剂MN01与9支产香菌进行复配,通过对复配后发酵乳发酵特性筛选,产香菌添加量和发酵温度优化,最终筛选出复配效果最好的组合发酵剂。结果表明,发酵剂MN01在添加量为200 U/t与8号产香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在添加量为50 U/t时进行复配,在38℃条件下发酵对发酵乳质构、风味提升效果最佳。优化后发酵乳的发酵时间为5 h,流变黏度为559.45 mPa·s,感官评价整体喜好度评分7.8分,6分及以上人群占75%。经检测,发酵乳中关键风味物质含量有所提升,优化后2-庚酮含量为6.1 ng/g、双乙酰含量为18.75 ng/g、乙酸含量为29.02 ng/g、2,3-戊二酮含量为11.34 ng/g、乙偶姻含量为102.42 ng/g、3-甲基-2-丁烯醛含量为1.1 ng/g。该复配组合发酵剂有效提升了发酵乳自然醇香的风味和细腻顺滑的口感,为开发特色发酵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产香菌 复配 发酵特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纤溶酶及其酶原的影响
2
作者 钱文涛 李东 +6 位作者 王鹏杰 王晓冰 杨晋辉 王孟辉 魏晓军 陈冲 李洪亮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3-69,共7页
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中纤溶酶(plasmin,PL)及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的影响规律。采集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集约化牧场原料乳样本,考察季节(夏季、冬季)、泌乳周期(初期、早期、晚期)、奶牛胎次(1~4胎)、地区(安... 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地区对奶牛原料乳中纤溶酶(plasmin,PL)及纤溶酶原(plasminogen,PG)的影响规律。采集内蒙古呼和浩特某集约化牧场原料乳样本,考察季节(夏季、冬季)、泌乳周期(初期、早期、晚期)、奶牛胎次(1~4胎)、地区(安徽马鞍山、宁夏银川、黑龙江哈尔滨及新疆昌吉)对PL活性及PG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季节因素对PL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调控PG激活水平(P<0.01),夏季PG衍生活性((5.98±0.25)U/L)较冬季((4.45±0.43)U/L)提升34.4%;奶牛胎次对PL、PG系统均无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显著影响PG激活进程(P<0.01),晚期样本PG衍生活性((5.67±0.70)U/L)较初期((5.22±0.70)U/L)和早期((5.31±0.67)U/L)分别升高8.6%和6.8%;地域因素显著影响PG转化效率(P<0.05),哈尔滨样本PG衍生活性((5.62±0.88)U/L)显著高于银川样本((5.12±1.19)U/L)(P<0.05);原料乳体细胞数与PL活性(r=0.33)、PG激活水平(r=0.21)呈弱正相关性,提示乳腺炎潜在影响。本研究发现季节变化与泌乳周期通过调控PG激活通路影响乳品稳定性,而高纬度地区可能通过环境-生理互作增强纤PL系统活性,本研究为建立基于酶活调控的原料乳品质评价体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纤溶酶 纤溶酶原 活性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低聚糖组合物的免疫效应筛选及其配方牛奶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3
作者 孟丽苹 杨畅 +7 位作者 续晓敏 王美华 史涵旭 叶湾韵 刘思远 钱文涛 李洪亮 许雅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0-19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和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组合物的增强免疫作用,并验证应用该组合物的配方牛奶的免疫功效。方法:采用免疫抑...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和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GOS)组合物的增强免疫作用,并验证应用该组合物的配方牛奶的免疫功效。方法:采用免疫抑制斑马鱼模型,以T细胞数量、巨噬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杯状细胞数量为依据,筛选2’-FL、GOS、FOS在增强免疫作用上的适宜比例。应用适宜比例的组合物研制儿童配方牛奶。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估配方牛奶对实验动物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外周血和(或)脾脏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2’-FL、GOS、FOS组合物能够增强免疫抑制斑马鱼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在所有实验比例中,以1∶3∶3比例效果最优。采用含有组合物(1∶3∶3)的儿童配方牛奶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干预后,发现受损的脾脏、胸腺结构有所恢复,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升高至正常水平,CD4^(+)/CD8^(+)比值恢复正常,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细胞因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IL-10质量浓度显著回升(P<0.05)。结论:2’-FL、GOS、FOS组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效果受组合物的配比影响;含有适宜比例(1∶3∶3)的2’-FL、GOS、FOS组合物的儿童配方牛奶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岩藻糖基乳糖 低聚果糖 低聚半乳糖 免疫调节 配方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构建及评价
4
作者 秦锡雨 刘晓雪 +10 位作者 柴懿 赖孟瑄 任晓敏 张德鹏 张鹏 李军涛 李依璇 王然 郝彦玲 武会娟 王晓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8-208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1只9月龄巴马小型猪(17.5 kg±2.0 kg),麻醉后在右腹部合适位置切口,暴露肠道并进行荷包缝合,插入瘘管后固定双瘘管并缝合切口。术后严格护理并观察动物情况,防止感染。试验动物术后恢复后,以直接超高温(dUHT)牛乳为研究对象,利用SDS-PAGE、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等检测肠道流出物和血液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变化情况,分析牛乳蛋白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确认所建立模型在模拟食物消化吸收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11例试验动物在术后2个月内全部存活,无明显不适或并发症,且生长状况良好,动物平均体重增加12.23 kg,符合正常生长趋势。试验期间未观察到瘘管脱落情况,且瘘管功能正常,能够顺利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流出物以及血液样本。测试试验中,检测流出物样品蛋白质微观结构,可观察到随着消化时间不断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消化过程中,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条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检测摄食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得到摄食前后氨基酸吸收曲线,摄食后血浆中总氨基酸的曲线下增量面积(iAUC)为(12105.00±2145.57)μg·min/mL,符合正常的牛乳蛋白机体吸收动力学。【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验证了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的有效性,证明该双瘘管模型在巴马小型猪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动物模型,为探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新药研发和评估现有药物的吸收效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双瘘管 消化吸收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源位置影响冷通道封闭数据中心烟气扩散规律
5
作者 贾可 史波波 龙海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8-2174,共7页
冷通道封闭系统凭借其降温效率与成本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型数据中心建设之中。由于封闭通道通风受限,一旦发生火灾,热烟气难以及时排出,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但目前数据中心常用线缆的火灾危险性缺乏实验... 冷通道封闭系统凭借其降温效率与成本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型数据中心建设之中。由于封闭通道通风受限,一旦发生火灾,热烟气难以及时排出,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但目前数据中心常用线缆的火灾危险性缺乏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利用Pyrosim软件构建冷封闭通道数据中心机房全尺寸物理模型,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ire dynamics simulator,FD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全尺寸火灾模型,模拟分析不同火源位置对烟气蔓延、能见度以及温度等火灾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动地板下方发生火灾,即最大热释放速率达到2000 kW时,烟气在机房空调风流与活动地板的影响下会比机柜起火更快充满整个机房,安全出口测点处能见度低于10 m的时间比机柜内侧着火早60 s;同时受空调风流与穿孔瓷砖影响,机柜内侧温度快速达到临界值,火灾危险性更大。研究成果可为冷通道封闭数据中心消防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冷通道封闭 数值模拟 烟气蔓延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沾奶盖膜性能的影响因素探究
6
作者 盛佳 王震业 +1 位作者 李洪亮 王凤凯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研究涂布量、封合工艺及常温发酵乳体系对盖膜不沾奶性能的影响,为不沾奶盖膜在液体类包装中的应用提供途径。方法研究固含量及涂布次数对涂布量的影响。探索涂布量对盖膜密封和不沾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索封合工艺对盖膜不沾效果和密... 目的研究涂布量、封合工艺及常温发酵乳体系对盖膜不沾奶性能的影响,为不沾奶盖膜在液体类包装中的应用提供途径。方法研究固含量及涂布次数对涂布量的影响。探索涂布量对盖膜密封和不沾效果的影响,同时探索封合工艺对盖膜不沾效果和密封性能的影响,以及常温发酵乳体系对盖膜不沾效果的影响。结果涂布量的增加使盖膜不沾效果得到提高,当盖膜涂布量达到0.81 g/m^(2)时盖膜几乎不沾奶,但是固含量≥7%时出现粉体掉落情况。当涂布量在0.62~0.81 g/m^(2)时,盖膜具有长效不沾效果。在260℃、400 kPa、0.8 s、涂布量为0.62 g/m^(2)的条件下,封盖膜密封良好,具有最佳不粘效果和最小为10%的沾奶面积。随着温度从220℃升高到270℃,盖膜的密封性能得到改善,沾奶面积从0增加到65%。在去除发酵乳中的稀奶油、淀粉、食用胶后,体系黏度从1197 mPa/s下降到423 mPa/s;同时去掉稀奶油和淀粉,则体系黏度下降至208 mPa/s。发酵乳体系黏度与其成分密切相关,体系黏度越低,盖膜表面越不容易黏附。奶液的滑落时间从15 s下降至1 s,且较普通盖膜具有更优的不沾效果。结论低固含量多次涂布可提高盖膜表面涂层的均匀性和不沾效果。不沾涂层的涂布量、封合温度、封合时间的增加,会降低不沾效果,但利于密封性能的提高。发酵乳体系黏度与其成分密切相关,淀粉对体系黏度的影响最大,而体系黏度越大,发酵乳越容易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合工艺 涂布量 不沾效果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红霞 李雪利 +5 位作者 吴秀英 冯旭东 郭艳荣 姜云芸 赖孟瑄 马海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33,共8页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稳定、易于储存和生产、化学结构明确等优点。本文针对后生元主要活性成分、益生功能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关于灭活的菌体细胞、菌体成分及菌体代谢产物对宿主...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稳定、易于储存和生产、化学结构明确等优点。本文针对后生元主要活性成分、益生功能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关于灭活的菌体细胞、菌体成分及菌体代谢产物对宿主的健康益处,总结了后生元在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肥胖、维护口腔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日本、美国、德国以及国内市场的后生元产品,并提出了后生元存在的挑战和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灭活菌体 活性成分 益生功能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CCP理论浅析食品实验室检测过程风险 被引量:7
8
作者 范超 王文枝 +2 位作者 富莉静 特日格乐 李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68,共6页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严重时可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提高检测数据质量,将风险管理与预防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相结合,根据HA...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严重时可引起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提高检测数据质量,将风险管理与预防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相结合,根据HACCP原理,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检测过程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确定各环节的关键控制点(CCP),建立监控系统,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最终形成HACCP计划表。结合HACCP原理对食品检验检测过程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可实现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控制点精细化管理,进而有效应对人、机、料、法、环等关键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偏差,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食品检验检测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和分析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点剖面法:一种快速感官分析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牛俊桀 史波林 +6 位作者 钟葵 李洪亮 温烃 汪厚银 安志丛 高海燕 赵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11-320,共10页
随着感官分析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对适宜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感官分析技术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能满足产品短研发周期、易实践操作的快速感官分析方法。中心点剖面(Pivot Profile,PP)法应运而生。该方法以中心样品(... 随着感官分析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对适宜于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感官分析技术方法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能满足产品短研发周期、易实践操作的快速感官分析方法。中心点剖面(Pivot Profile,PP)法应运而生。该方法以中心样品(Pivot)为参比,基于参与者差异感知与自由描述,获得易感知、可表达的感官描述词,对样品集进行有效区分。本文对近年来PP法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与提炼,从该方法的关键技术点、优势与局限性、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组合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介绍,并对PP法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旨在为该方法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点剖面法 感官分析 快速感官分析方法 食品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双歧杆菌MN-Gup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及其对血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树森 牛天娇 +4 位作者 康小红 缪宇思 王然 任发政 肖然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52,共7页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 以分离自我国巴马长寿老人肠道菌群,且具有益生特性的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MN-Gup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该菌株在发酵乳中的发酵特性及MN-Gup发酵乳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高脂肪饮食和链脲佐菌素诱导二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考察MN-Gup益生菌酸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MN-Gup益生菌酸奶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期内(28 d)可以保持较好的乳酸菌活菌数(>10^(8)CFU/g)及理化指标,且与普通酸奶相比,益生菌酸奶具有更优的感官评价喜好度,说明乳双歧杆菌MNGup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同时可赋予发酵乳良好的特征风味。进而通过动物实验证实,MN-Gup益生菌酸奶可以显著降低二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并促进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调节脂代谢,具有改善二型糖尿病临床症状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双歧杆菌MN-Gup 益生菌酸奶 二型糖尿病 航天诱变菌株 血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优化强化大肠杆菌合成乳糖-N-新四糖的研究
11
作者 刘丹 梁山泉 +3 位作者 闫巧娟 杨绍青 李树森 江正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乳糖-N-新四糖(lacto-N-neotetraose,LNnT)作为人乳寡糖核心组分之一,在婴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寻找高效的LNnT生物合成方法,探究模块优化对大肠杆菌合成LNnT产量的影响,以大肠杆菌BL21(DE3)ΔlacZ为出发菌株,根据合成... 乳糖-N-新四糖(lacto-N-neotetraose,LNnT)作为人乳寡糖核心组分之一,在婴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寻找高效的LNnT生物合成方法,探究模块优化对大肠杆菌合成LNnT产量的影响,以大肠杆菌BL21(DE3)ΔlacZ为出发菌株,根据合成路径中的关键代谢物质将LNnT合成路径划分为:外源酶所在路径的模块A,UDP-半乳糖合成路径的模块B和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路径的模块C。利用不同拷贝数质粒初步优化模块A、B和C的表达强度,当大肠杆菌BL21(DE3)ΔlacZ共表达重组质粒pRSF-lgtA-A.act和pET-galE时,LNnT产量最高,达0.87 g/L。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setA和ugd强化模块A和模块B,获得的重组菌株E20合成LNnT产量达1.16 g/L。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后,重组菌株E20合成LNnT产量达1.28 g/L。在5 L发酵罐中,LNnT分批补料发酵产量达15.53 g/L,发酵过程最高生产强度为0.43 g/(L·h)。模块优化强化大肠杆菌高效合成LNnT有望为人乳寡糖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推进婴幼儿配方食品产业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乳糖-N-新四糖 模块优化 生物合成 CRISPR/Cas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sMdCAX11基因的功能分析与鉴定
12
作者 刘佳 殷伟杰 +2 位作者 李宇坤 王彩霞 任小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5-1284,共10页
【目的】深入分析苹果sMdCAX11(去掉NRR区域的MdCAX11)基因功能。【方法】分别利用蜜脆苹果果实和拟南芥材料,采用过表达sMdCAX11的试验方法,观察果实、叶片等各组织的表型,并测定不同组织的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对苹果MdCAX11基因启动子... 【目的】深入分析苹果sMdCAX11(去掉NRR区域的MdCAX11)基因功能。【方法】分别利用蜜脆苹果果实和拟南芥材料,采用过表达sMdCAX11的试验方法,观察果实、叶片等各组织的表型,并测定不同组织的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对苹果MdCAX11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行预测分析以及启动子转录活性分析。【结果】瞬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颜色变褐,并出现皱缩;同时过表达sMdCAX11的苹果果肉和拟南芥叶片的总Ca含量明显下降,且元素比值(K+Mg)/Ca明显升高。【结论】sMdCAX11基因过表达可导致植株组织的元素分配不均,不同元素间的比例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Ca^(2+)/H^(+)反向转运体(CAX) 基因功能 矿质元素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对嗜热链球菌G2的诱变作用及发酵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莹 孙二娜 +5 位作者 隋馨瑶 赵亮 孙健 牛天娇 张明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70,共6页
对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的嗜热链球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株突变株。对野生株G2与突变株生长曲线、滴定酸度、黏度和胞外多糖含量等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菌株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 对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的嗜热链球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株突变株。对野生株G2与突变株生长曲线、滴定酸度、黏度和胞外多糖含量等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菌株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测试。结果表明,10株突变菌中有2株B2-1、B2-4的OD_(600)值(2.073±0.15、2.06±0.11)、滴定酸度(106±0.23)°T、(98.5±0.25)°T、黏度(3.27±0.04)Pa·s、(2.94±0.01)Pa·s及胞外多糖含量(409.35±1.38)mg/L、(398.80±5.38)mg/L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野生株G2的OD_(600)值(2.051±0.11)、滴定酸度(92±0.16)°T、黏度(2.66±0.07)Pa·s及胞外多糖含量(385.11±3.074)mg/L。最终得到2株具有优良性状的嗜热链球菌(B2-1和B2-4)。因此,航天诱变育种有可能改变嗜热链球菌发酵性能,从而得到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嗜热链球菌菌株,为乳制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嗜热链球菌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药食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鹏 许尨 +2 位作者 马海然 李洪亮 高可染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8期72-74,78,共4页
姜黄素是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姜科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东南亚地区,药食用价值很高。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的药食用价值。通过阅读整理目前国内外姜黄素在医疗及食品中的应用等相关文献,对姜黄素... 姜黄素是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姜科草本植物,广泛种植于东南亚地区,药食用价值很高。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的药食用价值。通过阅读整理目前国内外姜黄素在医疗及食品中的应用等相关文献,对姜黄素有更广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癌症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来源神经保护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秀英 赖孟瑄 +2 位作者 姜云芸 刘红霞 马海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38-344,共7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为大众健康带来困扰的同时滋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牛乳来源的神经保护肽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导致的淀粉样斑块沉积等方式缓解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为大众健康带来困扰的同时滋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牛乳来源的神经保护肽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氧化损伤导致的淀粉样斑块沉积等方式缓解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且不存在服用药物产生的严重副作用。乳源神经保护肽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功效验证方面,其在人体中发挥功效的途径还缺少系统、完整、深入的研究。该文以牛乳来源的生物活性肽为研究对象,围绕乳源活性肽结构特征、神经保护功效及调控机理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牛乳来源的生物活性肽在神经保护方面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神经保护肽 认知健康 构效关系 调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黄青霉β-甘露聚糖酶的高效表达、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甄红敏 华晓晗 +4 位作者 马俊文 温永平 李延啸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5,共8页
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200 U/mL。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 将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高密度发酵,发酵液酶活力达25200 U/mL。该酶属于GH26家族,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BS 513.88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同源性最高(67.8%),是一个新型β-甘露聚糖酶。PcMan26A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 6.0和50℃,在pH 4.0~8.0和45℃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酶对魔芋粉具有最高的比活力,为3581.0 U/mg。进一步利用该酶水解魔芋粉得到魔芋甘露寡糖,产品得率为86.2%;经分析,其主要组分为聚合度大于4的甘露寡糖。该β-甘露聚糖酶适用于生产魔芋甘露寡糖,为魔芋甘露寡糖的酶法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青霉 Β-甘露聚糖酶 毕赤酵母 魔芋粉 甘露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牛乳蛋白酸凝胶微流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健 牛天娇 +3 位作者 常圆圆 罗洁 张昊 李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338,共5页
琼脂是酸奶常用稳定剂,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酸奶的黏稠度,改善质地,防止乳清析出。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025%~0.5%)琼脂对乳蛋白酸凝胶体系的微流变特性及凝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在恒温发酵阶段,琼脂对脱脂乳酸凝胶没有显著影响,在形... 琼脂是酸奶常用稳定剂,适量添加可以有效提高酸奶的黏稠度,改善质地,防止乳清析出。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025%~0.5%)琼脂对乳蛋白酸凝胶体系的微流变特性及凝胶动力学的影响,发现在恒温发酵阶段,琼脂对脱脂乳酸凝胶没有显著影响,在形成凝胶网络前,琼脂-脱脂乳混合体系的黏性因子(MVI)高于脱脂乳混合体系,在凝胶网络结构形成后,二者MVI值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琼脂-脱脂乳混合凝胶晶格尺寸急剧减小。在冷却后熟阶段,随着琼脂浓度的增加,酸奶弹性因子增加,但是MVI值无显著差异。通过对琼脂-脱脂乳混合酸凝胶形成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分析,确定了酸奶中适宜的琼脂浓度。该研究采用微流变动力学方法揭示了琼脂酸奶凝胶的流变学特性与变化规律,为指导企业酸奶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蛋白 琼脂 微流变 酸凝胶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甘露寡糖抗肥胖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温永平 朱迪 +2 位作者 孙健 闫巧娟 江正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究魔芋甘露寡糖对高脂膳食诱发肥胖小鼠的抗肥胖和抗慢性炎症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7组,连续喂养12周后,检测其体质量、体脂、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析脂肪和肝脏组织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和基... 目的:探究魔芋甘露寡糖对高脂膳食诱发肥胖小鼠的抗肥胖和抗慢性炎症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7组,连续喂养12周后,检测其体质量、体脂、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析脂肪和肝脏组织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魔芋甘露寡糖能够有效降低高脂膳食小鼠体质量(约36.36%)、总体脂质量(约52.13%)和减轻血脂水平异常;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增加抗氧化物酶活力(P<0.05);显著减少脂肪细胞体积,抑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代谢相关指标和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魔芋甘露寡糖对高脂膳食小鼠有抗肥胖作用,且能够抑制由肥胖诱发的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为其开发成为减肥和防控慢性疾病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甘露寡糖 肥胖 降血脂 高脂膳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助眠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晋辉 王孟辉 +2 位作者 李洪亮 高飞 钱文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34,共5页
失眠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生理困扰,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牛奶是一种潜在的促睡眠食品。通过调整牧场光照条件和奶牛日粮配方,可以增加奶牛体内褪黑素合成,牛奶中天然褪黑素含量增加。牛奶中α-乳白蛋白富含色氨酸等活性物质,能... 失眠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和生理困扰,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牛奶是一种潜在的促睡眠食品。通过调整牧场光照条件和奶牛日粮配方,可以增加奶牛体内褪黑素合成,牛奶中天然褪黑素含量增加。牛奶中α-乳白蛋白富含色氨酸等活性物质,能够对睡眠起到促进作用。此外,向牛奶中加入γ-氨基丁酸、酪蛋白水解肽、缬草提取物等具有助睡眠功效的活性成分,也能起到一定的促睡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睡眠 牛奶 褪黑素 色氨酸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纤溶酶及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晋辉 钱文涛 +3 位作者 李洪亮 王孟辉 赵婧茹 任晓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35-243,共9页
纤溶酶是影响牛乳产品货架期质量的重要因素。纤溶酶的水解活性受到激活剂、抑制剂以及激活剂抑制因子等调控因子的影响,其热灭活参数、水解特性,以及所诱导凝胶表观特性、凝胶机制和检测方法均不同于嗜冷菌所分泌的蛋白酶。奶牛品种、... 纤溶酶是影响牛乳产品货架期质量的重要因素。纤溶酶的水解活性受到激活剂、抑制剂以及激活剂抑制因子等调控因子的影响,其热灭活参数、水解特性,以及所诱导凝胶表观特性、凝胶机制和检测方法均不同于嗜冷菌所分泌的蛋白酶。奶牛品种、泌乳阶段、胎次、体细胞数、细菌所分泌的蛋白酶等都会影响生乳中纤溶酶含量和活性。由于乳清蛋白、酪蛋白和美拉德反应会对纤溶酶的结构和底物识别产生影响,因此,热加工、膜浓缩和高压等加工工艺都会对牛乳中纤溶酶活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纤溶酶系组成及其调控机制、纤溶酶诱导牛乳老化凝胶形成机制、影响纤溶酶活性因素和纤溶酶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牛乳纤溶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纤溶酶 老化凝胶 奶牛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