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种类与生牛乳豆腥味相关性
1
作者 刘玉茹 李欣怡 +2 位作者 陈晓民 张淑丽 张德喜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探究生牛乳产生豆腥味与饲料种类的相关性,选取2个豆腥味生牛乳样本及5种常见饲料(豆粕、苜蓿、压片玉米、燕麦草、玉米青贮),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为探究生牛乳产生豆腥味与饲料种类的相关性,选取2个豆腥味生牛乳样本及5种常见饲料(豆粕、苜蓿、压片玉米、燕麦草、玉米青贮),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测定挥发性物质组成,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value,ROAV)鉴定关键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酸醛类化合物是生牛乳产生豆腥味的主要原因。使用GC-MS从豆腥味生牛乳样本中共检出49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己酸、辛酸、癸酸、癸醛、壬醛、(E)-2-辛烯醛和(E)-2-癸烯醛是主要的豆腥味物质。对比所有饲料样本中检出的257种挥发性物质,豆粕、苜蓿、燕麦草中的癸醛、壬醛、(E)-2-辛烯醛与牛乳豆腥味物质高度重合。经ROAV分析可知,饲料样本中的豆腥味化合物较豆腥味牛乳样本更为丰富,相对含量从高至低排序依次为苜蓿、燕麦草、豆粕、压片玉米、玉米青贮,而压片玉米中存在具有浓郁乳香味的香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豆腥味 饲料种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技术分析不同乳饮料风味的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闵捷 刘玉茹 +6 位作者 宁淼 李云江 李慧 贺凯茹 乌日娜 赵三军 武俊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测定分析8种乳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及其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种乳饮料样本共检出6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酸类15种、醛类11种、酮类8种、醇类7种、酯类10种、其他物质11种;酸类、醛类、酯类是主要的风味物质。8种乳饮料样本中共检测出18种关键香气成分,丁酸乙酯、己酸、香兰素、2-呋喃甲醇对总体香气贡献最大,推测其是导致乳饮料风味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料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多因素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包雨飞 华晓巍 +7 位作者 贺凯茹 钟娟娟 贺俊英 程方键 乌日娜 安飞宇 张淑丽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2期72-82,共11页
目的探究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因素。方法以原料乳以及不同工艺处理前后奶样为样本,基于福林酚法测定酸、碱、中性蛋白酶活性,在牧场和工艺层面分析不同地区、季节、牧场温度、体细胞数、嗜冷菌数目及行为应激对牛奶样本蛋白酶活性... 目的探究影响原料乳中蛋白酶活性的因素。方法以原料乳以及不同工艺处理前后奶样为样本,基于福林酚法测定酸、碱、中性蛋白酶活性,在牧场和工艺层面分析不同地区、季节、牧场温度、体细胞数、嗜冷菌数目及行为应激对牛奶样本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工艺对产品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牧场层面对蛋白酶活性变化的贡献率依次为:季节(导致的温度变化)>牧场最高温度>地区>嗜冷菌数>体细胞数。在不同处理工艺对蛋白酶灭活率的对比中,4种处理工艺对蛋白酶灭活率的大小依次为: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前预热处理(90℃、5 s)>巴氏杀菌前热处理(70℃、5 s)>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离心除菌。结论在牧场层面主要影响因素为季节导致的温度变化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在工艺层面同时采用杀菌前预热处理的方式可以使蛋白酶的灭活率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原料乳 蛋白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方键 陈晓民 +6 位作者 盛玉娟 李慧娟 贺凯茹 秦思文 苗塽钰 张丙辉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7期282-291,共10页
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乳是一类长期储存的液态乳品,其货架期长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UHT乳的货架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即使经过UHT却仍在乳中残留的部分生物因子... 超高温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乳是一类长期储存的液态乳品,其货架期长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UHT乳的货架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即使经过UHT却仍在乳中残留的部分生物因子、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等。这些因素往往导致成品UHT乳在其储存货架期内发生如凝胶老化、脂肪上浮、风味改变、颜色改变等品质劣变现象。本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影响UHT乳货架期稳定性的因素着手,分别解释了耐热芽孢、蛋白酶及脂肪酶影响UHT乳货架期寿命的机制,阐述了其引起的UHT乳货架期内的品质劣变现象;总结介绍了Arrhenius方程、多因素回归方程和BP神经网络3种货架期预测模型,在分别分析其运用环境的同时,对其优劣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在UHT乳的收奶端及生产端对延长UHT乳货架期的辅助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从影响UHT乳货架期的相关因素入手,为今后UHT乳的生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灭菌乳 货架期 生物因子 货架期预测模型 辅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危害与控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瑾德 张淑丽 +6 位作者 贺凯茹 陈晓民 刘玉茹 张艳良 乌日娜 张德喜 武俊瑞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59-65,共7页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 巴氏杀菌及超高温处理可以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微生物,但由于一些细菌可以抵抗这2种处理,如枯草芽孢杆菌,因此即使在最严格的热处理中,这种应用于乳制品行业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工艺也不能完全灭活所有微生物。此外,高度耐热的孢子也可以在超高温处理中存活,这使得灭菌乳也可能受到污染,并导致牛乳和乳制品贮藏过程中的细菌变质。本文综述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孢子、腐败酶和生物膜对灭菌乳的危害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为灭菌乳中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控和乳及乳制品品质保障提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乳 枯草芽孢杆菌 耐热酶 生物膜 耐热孢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缩短GB 5009.6-2016脂肪测定时间的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慧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24期79-79,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检测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本文通过试验发现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过程中增加水浴步骤可以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为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检测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本文通过试验发现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过程中增加水浴步骤可以缩短检测时间,对此展开进一步分析探究,分析其具体改善效果与改善后的检测质量,希望对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检测水浴 检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