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标准国际化探索--以蒙娜丽莎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雪琴 孙保均 曾宇婷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9期139-141,共3页
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世界的通用语言,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增进沟通互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并把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保护我国的技术经济... 标准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世界的通用语言,在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增进沟通互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并把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标准,保护我国的技术经济利益和促进对外贸易,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一贯政策和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蒙娜丽莎国际标准化工作为案例,研究分析了蒙娜丽莎的陶瓷产业国际标准化工作实践做法,有利于带动陶瓷行业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陶瓷行业国际标准化进程,提高中国陶瓷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标准化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示范引领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思考与实践——以蒙娜丽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陶瓷)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例
2
作者 林雪琴 孙保均 易礼康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24期134-136,143,共4页
标准化示范旨在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加强标准应用和实施,推动标准创新和实践,树立标准化典型标杆。本文以蒙娜丽莎优势传统产业技术创新(陶瓷)标准化示范项目为示例,研究分析了示范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将标准化创新成... 标准化示范旨在传播标准化理念,推广标准化经验,加强标准应用和实施,推动标准创新和实践,树立标准化典型标杆。本文以蒙娜丽莎优势传统产业技术创新(陶瓷)标准化示范项目为示例,研究分析了示范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将标准化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在行业内复制推广,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技术支撑作用,树立行业典型和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试点示范 创新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示范引领绿色可持续发展——蒙娜丽莎绿色工厂标准化建设探索
3
作者 孙保均 林雪琴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118-120,104,共4页
介绍了蒙娜丽莎集团在绿色工厂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通过建设绿色工厂标准体系、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实施环保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外部合作,集团成功实现绿色工厂标准化,并推动了绿色可持... 介绍了蒙娜丽莎集团在绿色工厂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通过建设绿色工厂标准体系、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实施环保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和外部合作,集团成功实现绿色工厂标准化,并推动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工厂 标准化 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水浴制备BiVO_(4)光催化材料用于可见光降解RhB研究
4
作者 余泽翰 曹丽云 +4 位作者 冯亮亮 黄剑锋 赵勇 刘一军 董军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N型半导体BiVO_(4)是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具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纯BiVO_(4)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过快,载流子传输速率低等问题限制着其光催化能力.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调节BiVO_(4)的形貌和粒径大小,还可以通过增大比... N型半导体BiVO_(4)是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具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之一.然而,纯BiVO_(4)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过快,载流子传输速率低等问题限制着其光催化能力.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调节BiVO_(4)的形貌和粒径大小,还可以通过增大比表面积来增多反应活性位点,以提高光催化活性.本研究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的一步水浴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SDS/BiVO_(4)光催化剂,并在500 W氙灯下照射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并评价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10%SDS/BiVO_(4)具有最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BET表征和光电流测试证实了SDS的引入不仅增大了BiVO_(4)的比表面积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而且提高了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迁移效率.此外,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OH和h+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过程中是起主要作用的反应基团.该研究方法绿色环保且易于实现,为制备高效可见光光催化剂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表面活性剂 降解反应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制备高强韧高导热ZTA陶瓷
5
作者 聂光临 刘磊仁 +5 位作者 刘一军 左飞 汪庆刚 吴洋 黄玲艳 包亦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5-83,共9页
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有利于增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基板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工作利用非水基沉淀包覆工艺(CP)提升t-ZrO_(2)在ZTA陶瓷中的分散均匀性,探究了t-ZrO_(2)分散特性对ZTA陶瓷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残余应力分... 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同步提升有利于增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基板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本工作利用非水基沉淀包覆工艺(CP)提升t-ZrO_(2)在ZTA陶瓷中的分散均匀性,探究了t-ZrO_(2)分散特性对ZTA陶瓷微观结构、物相组成、残余应力分布、断面三维形貌、力学与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有利于细化和均匀化ZTA陶瓷的微观结构、增大Al_(2)O_(3)晶界的残余压应力、增强t-ZrO_(2)颗粒的相变活性、延长裂纹扩展路径。基于此,可实现细晶强化、相变强化、残余应力强化以及裂纹偏转增韧的协同作用,继而可大幅度提升ZTA陶瓷的强韧性与可靠性。而且,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可促进孤立t-ZrO_(2)相的形成,有利于弱化细晶及低导热第二相对ZTA陶瓷热导率的劣化作用,继而提升了ZTA陶瓷的热导率。同时,利用CP工艺成功制得力学-热学综合性能优异的ZTA陶瓷,其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热导率、Weibull模量分别可达(669.11±42.35)MPa、(7.02±0.38)MPa·m^(1/2)、(29.81±0.28)W·m^(-1)·K^(-1)、18.62,表明t-ZrO_(2)分散特性的优化对制备高强韧高可靠性高导热ZTA陶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 分散均匀性 微观结构 强韧化 弯曲强度 断裂韧性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陶瓷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6
作者 麦荣坚 王旭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情况、废水来源和类别及其处理工艺,从企业内部用水质量、用水排水环保要求、水平衡及节水措施出发,探讨干法制粉、连续球磨、湿法练泥制粉等生产工艺优化,湿法脱硫存在的问题,半干法或干法脱硫的脱... 介绍了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用水情况、废水来源和类别及其处理工艺,从企业内部用水质量、用水排水环保要求、水平衡及节水措施出发,探讨干法制粉、连续球磨、湿法练泥制粉等生产工艺优化,湿法脱硫存在的问题,半干法或干法脱硫的脱硫工艺调整,过程管理中污水处理药剂投加量及种类等,以期减少生产过程耗水和降低回用水水质对产品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提升陶瓷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质量 水平衡 节水措施 工艺优化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石灰石在高固气比低湿条件下的烟气脱硫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琦 萧礼标 +4 位作者 杨康 刘一军 张松竹 邓爱忠 戴志洋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第4期60-61,52,共3页
目前传统的半干法脱硫技术,采用生石灰或熟石灰作为脱硫剂,价格昂贵且在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作者采用微粉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并在高固气比下进行了烟气脱硫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细度、钙硫比、烟气湿度均是影响烟气脱硫的重... 目前传统的半干法脱硫技术,采用生石灰或熟石灰作为脱硫剂,价格昂贵且在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作者采用微粉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并在高固气比下进行了烟气脱硫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细度、钙硫比、烟气湿度均是影响烟气脱硫的重要参数。随着微粉石灰石细度降低、钙硫比的增加、烟气湿度的降低烟气脱硫效率均有明显的提高,效率最高可达到98%以上。能够满足各行业的烟气脱硫指标,为进一步开发相应的脱硫工艺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粉石灰石 高固气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Ts改性隔膜在Na-Se电池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嘉胤 胡云飞 +5 位作者 张金津 钱程 郑裕欣 曹丽云 刘一军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0-135,共6页
Na-Se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仍存在大倍率性能弱,充放电容量低的问题.所以需要设计新的电池结构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一步热解法利用过渡金属镍原位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用Ni... Na-Se电池因其较高的理论容量,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仍存在大倍率性能弱,充放电容量低的问题.所以需要设计新的电池结构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一步热解法利用过渡金属镍原位催化生长碳纳米管,用Ni/CTs修饰聚丙烯隔膜用于Na-Se电池中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使用Ni/CTs修饰的隔膜在Na-Se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在0.2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仍有354 mAh g^(-1)的比容量,在20 C的大电流密度下仍具有213 mAh g^(-1)的比容量,并且回到1 C电流密度下仍有283.7 mAh g^(-1)的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材料 Na-Se电池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氮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及构效关系中的矛盾平衡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茸茸 张电 +4 位作者 刘一军 刘静 杨晓凤 李延军 马爱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09,共9页
多孔氮化硅陶瓷(Si 3N 4-PC)在流体过滤器、催化剂载体、宽频透波材料、复合材料乃至组织工程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Si 3N 4-PC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发展多种方法以提高气孔率并优化孔形貌,从而改善渗透率和比表面积等重要参数... 多孔氮化硅陶瓷(Si 3N 4-PC)在流体过滤器、催化剂载体、宽频透波材料、复合材料乃至组织工程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Si 3N 4-PC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发展多种方法以提高气孔率并优化孔形貌,从而改善渗透率和比表面积等重要参数。通常,不完全烧结法制得的Si 3N 4-PC气孔率仅40%,而模板复制法和直接发泡法制得的Si 3N 4-PC气孔率高达70%以上,但其力学性能明显恶化,耐压强度仅为10 MPa。通过调控烧结工艺、原料和烧结剂,生成大量纤维状和柱状的微观组织,可使Si 3N 4-PC弯曲强度提高至100 MPa以上,然而,气孔率却降至55%以下。此外,一些研究将挤出成形法、牺牲模板法与不同烧结工艺相结合,试图形成耦合孔结构以兼顾气孔率和力学性能,但效果不佳。当前研究中,Si 3N 4-PC的制备方法、孔结构和性能数据及其规律性缺乏梳理和总结,提高Si 3N 4-PC的综合性能遭遇瓶颈。实质上,气孔率和孔形貌是渗透率等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孔壁则是承受载荷的中心,孔壁的显微结构是Si 3N 4-PC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并对比表面积等核心指标产生显著影响,而原料种类和高温过程是孔壁结构形成的基础和控制机制。针对这些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Si 3N 4-PC的制备及应用等研究工作,将目前Si 3N 4-PC的制备方法归纳为两类,即通过烧结形成气孔法与通过成形引入气孔法。前者包括不完全烧结法、相变烧结法、反应烧结法和碳热还原氮化法,后者包括挤出成形法、直接发泡法、模板复制法和牺牲模板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制备Si 3N 4-PC的特点和不足;通过文献数据汇总标明了当前Si 3N 4-PC的气孔率和强度等性能水平;揭示气孔率-强度及孔径-比表面积等构效关系中的矛盾平衡是制约其综合性能的瓶颈。基于颗粒原料及工艺,Si 3N 4-PC的综合性能难以突破,若采用Si 3N 4晶须和纤维等新原料并结合新工艺,则能从原料基础层面开始构建孔结构,显著提升Si 3N 4-PC的性能,使其在反辐射导弹雷达罩和膜材料等高价值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氮化硅陶瓷 构效关系 矛盾平衡 气孔率-强度 孔径-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古砖用低温快烧柔光釉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庆刚 黄剑锋 +3 位作者 潘利敏 刘一军 同继峰 李嘉胤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6-128,139,共4页
以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氧化锌、高岭土、氧化铝粉等为原料,研究了CaO含量对钙亚光釉光泽度、耐磨性的影响。采用XRD、SEM、耐磨仪、光泽度仪对釉面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170℃,烧成周期为60 min的烧... 以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滑石、氧化锌、高岭土、氧化铝粉等为原料,研究了CaO含量对钙亚光釉光泽度、耐磨性的影响。采用XRD、SEM、耐磨仪、光泽度仪对釉面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烧成温度为1170℃,烧成周期为60 min的烧成制度下,随着CaO含量的增加,釉面的光泽度逐渐降低,耐磨性能逐渐提高;当CaO含量为9.26%时,釉面光滑,手感细腻,光泽度为25°,光感柔和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地砖 亚光釉 低温快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辛子 曹丽云 +3 位作者 黄剑锋 刘一军 欧阳海波 汪庆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因优异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而备受关注,在载人航天、军工等领域具有极高战略地位.本文围绕该类材料强韧化研究现状,总结了增强体纤维和基体材料的性质及选取原则,指出纤维相和基体相高温力学性能亟需... 氧化物纤维增强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因优异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而备受关注,在载人航天、军工等领域具有极高战略地位.本文围绕该类材料强韧化研究现状,总结了增强体纤维和基体材料的性质及选取原则,指出纤维相和基体相高温力学性能亟需提升,未来应大力开发新组分材料体系;综述了复合材料结构优化方案,表明基于双相力学缺陷开展力学结构优化、合理设计相界面结构是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对比总结了该类材料现有制备工艺,对未来有潜力的制备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强韧化 纤维 基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Si_3N_4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瑞娟 刘一军 张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3-39,共7页
纤维、晶须、纳米线等一维Si_3N_4材料及纳米带、纳米管、纳米环、纳米电缆等准一维Si_3N_4材料是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宽禁带半导体,在复合材料、催化、微纳器件和机电系统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按形貌特征对一维Si_3N_4进行... 纤维、晶须、纳米线等一维Si_3N_4材料及纳米带、纳米管、纳米环、纳米电缆等准一维Si_3N_4材料是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宽禁带半导体,在复合材料、催化、微纳器件和机电系统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按形貌特征对一维Si_3N_4进行分类,概括了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先驱体热解法等合成方法,阐述了气-液-固、气-固、固-液-固等生长机制,详述并总结了一维Si_3N_4的研究现状,进而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Si3 N4 形貌 合成方法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共沉积C/C复合材料的Ni催化石墨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利敏 欧阳海波 +3 位作者 刘雪 刘一军 黄剑锋 黄玲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采用水热共沉积结合热处理技术制备出了含Ni颗粒的碳/碳(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基体碳由无定型的颗粒状向层状石墨转变,其石... 采用水热共沉积结合热处理技术制备出了含Ni颗粒的碳/碳(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基体碳由无定型的颗粒状向层状石墨转变,其石墨化度提高,复合材料中Ni的引入对基体具有催化石墨化作用.1 400℃热处理较800℃热处理C/C复合材料的强度降低了27%,模量提升了15%,其断裂行为由假塑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1 400℃热处理较800℃热处理C/C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降低了67.9%.石墨化度的提高增大了石墨微晶尺寸,降低了石墨层间距,减小了晶界的散射作用,从而提升了载流子浓度,有利于降低C/C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催化石墨化 力学性能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活化法制备高强韧高柔性建筑陶瓷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光临 刘一军 +5 位作者 汪庆刚 黄玲艳 吴洋 潘利敏 包亦望 饶平根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27-135,共9页
为实现建筑陶瓷力学性能的大幅度提升,采用机械活化法(MA)对建筑陶瓷粉体进行预处理,探究了MA处理时间对建筑陶瓷粉体、生坯、烧结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陶瓷试样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阐释了MA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MA可降低陶... 为实现建筑陶瓷力学性能的大幅度提升,采用机械活化法(MA)对建筑陶瓷粉体进行预处理,探究了MA处理时间对建筑陶瓷粉体、生坯、烧结体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陶瓷试样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阐释了MA的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MA可降低陶瓷粉体粒径、增强烧结活性,并提升陶瓷生坯的致密化进程,而且有利于提升建筑陶瓷的致密度,降低陶瓷中气孔缺陷数量与尺寸,继而实现了陶瓷的致密化强化;此外,MA还可以细化与均匀化刚玉和石英相颗粒,促进石英在液相中的熔解,提升玻璃相基体中SiO_(2)含量,增大莫来石相的结晶度与长径比及陶瓷断面的粗糙度与裂纹扩展路径,继而可提升弥散增强、基体强化、莫来石强化效果与裂纹偏转增韧效果,有利于实现建筑陶瓷的强韧化。随着MA处理时间的延长,建筑陶瓷的力学强度、韧性与柔性均逐渐增强,MA处理40 min制得的陶瓷试样的弯曲强度((88.2±6.3)MPa)、断裂功((390.5±44.2)J/m^(2))与极限应变((10.24±0.48)×10^(-4))分别较未经MA处理制得的试样提升了52.8%、112.6%、39.1%,表明MA是一种有效的建筑陶瓷强韧化和柔化方法。此外,该方法操作简单,在高强韧建筑陶瓷板材制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法 建筑陶瓷 弯曲强度 断裂功 强韧化 物相组成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Al_(2)O_(3)增强建筑陶瓷板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光临 刘一军 +6 位作者 汪庆刚 程科木 吴洋 黄玲艳 潘利敏 包亦望 饶平根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6-82,共7页
本研究采用片状Al_(2)O_(3)为二维增强体,实现了建筑陶瓷板材的力学强化。探究了片状Al_(2)O_(3)粒径与掺量对建筑陶瓷致密度、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阐释了片状Al_(2)O_(3)的强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片状Al_... 本研究采用片状Al_(2)O_(3)为二维增强体,实现了建筑陶瓷板材的力学强化。探究了片状Al_(2)O_(3)粒径与掺量对建筑陶瓷致密度、力学性能、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阐释了片状Al_(2)O_(3)的强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片状Al_(2)O_(3)掺量的增加,建筑陶瓷的吸水率与显气孔率逐渐增加、致密度逐渐降低,但片状Al_(2)O_(3)粒径的减小有利于减弱其对建筑陶瓷致密化的抑制作用,使得片状Al_(2)O_(3)(粒径为5μm)的强韧化效果明显优于片状Al_(2)O_(3)(粒径为10μm);掺加5%(质量分数)片状Al_(2)O_(3)(5μm)制得的建筑陶瓷弯曲强度与断裂功可达(71.6±5.5)MPa和(296.2±45.3)J/m^(2),分别较空白试样(片状Al_(2)O_(3)掺量为0%)高25.2%和46.5%。建筑陶瓷的烧结过程不会改变片状Al_(2)O_(3)的晶相与片晶结构,且其与建筑陶瓷基体的界面结合良好,利用片状Al_(2)O_(3)的复合强化、裂纹钉扎、弥散强化与预应力强化机制,可实现建筑陶瓷力学性能的有效提升。所提出的片状Al_(2)O_(3)强韧化技术不仅可提升建筑陶瓷板材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而且有利于促进建筑陶瓷板材的薄型化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氧化铝 建筑陶瓷 弯曲强度 断裂功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行业脱硫技术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萧礼标 苏琦 +4 位作者 杨康 刘一军 张松竹 邓爱忠 戴志洋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第4期58-59,共2页
二氧化硫是当今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而对陶瓷企业排放的废气进行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现阶段陶瓷行业的脱硫技术,从实用性角度阐述了几种脱硫技术用于陶瓷企业废气脱硫的适应性及优缺点,以供陶瓷... 二氧化硫是当今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而对陶瓷企业排放的废气进行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现阶段陶瓷行业的脱硫技术,从实用性角度阐述了几种脱硫技术用于陶瓷企业废气脱硫的适应性及优缺点,以供陶瓷企业在选择脱硫技术时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脱硫 技术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