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放牧强度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1
作者 郭芳 张卫青 +4 位作者 关海波 万志强 袁亚楠 TSEDEVDORJ Ser-od 张丽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50-2961,共12页
为探究放牧对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不同放牧管理草场布设147个陷阱,捕获节肢动物12059头,属2纲12目83科,优势类群为蚁科(Formicidae)、步甲科(Carabidae)和蝗总科(Acridoidea)。禁牧(0羊单位·... 为探究放牧对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不同放牧管理草场布设147个陷阱,捕获节肢动物12059头,属2纲12目83科,优势类群为蚁科(Formicidae)、步甲科(Carabidae)和蝗总科(Acridoidea)。禁牧(0羊单位·hm^(-2)·a^(-1))、轻牧(0.34羊单位·hm^(-2)·a^(-1))、中牧(0.69羊单位·hm^(-2)·a^(-1))和重牧(1.53羊单位·hm^(-2)·a^(-1))草场的节肢动物物种数分别为50科、66科、60科和61科。结果表明,放牧有助于提高节肢动物物种数、多度和丰富度,但会使其均匀度下降。捕食性节肢动物在轻牧草场的多样性较高,在重牧草场的活动密度较大,植食性节肢动物在禁牧草场的多样性和活动密度均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禁牧草场节肢动物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更强。总之,节肢动物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可作为草原生态系统放牧管理的指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 群落特征 功能群 土壤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