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赋能视角下中国民歌管理路径探究——评《中国古今民歌选译》
1
作者 岳祥云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8-I0008,共1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推动各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流动导致的地域性民歌流失、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文化同质化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已成为推动各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流动导致的地域性民歌流失、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文化同质化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淡漠等。因此,如何在数字化赋能的视角下优化中国民歌的管理路径,成为学术界和文化管理者亟待探讨的问题。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民歌的传播和保存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路径 数字化赋能 中国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植灵根”:战后香港地区南来作家与中华文化传统
2
作者 王艳丽 扎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共9页
战后香港地区的南来作家通过课堂教学、编辑刊物、文学创作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使命,在帮助香港地区大众团结精神、走出殖民主义陷阱和破除奴隶意识、挽救人文精神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速、徐訏、刘以鬯... 战后香港地区的南来作家通过课堂教学、编辑刊物、文学创作等方式,主动承担起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的使命,在帮助香港地区大众团结精神、走出殖民主义陷阱和破除奴隶意识、挽救人文精神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徐速、徐訏、刘以鬯等南来作家一方面创办各种文艺刊物,引导青年学生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认真“求学做人”,强调德性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内化;另一方面在作品中发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和生命精神,并寻求不同文化传统的对话与融通,表达他们对有关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多重思考,也力图塑造出既根植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健全人格,为青年学生提供一套稳固的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的行为导向准则,来抵抗现代都市环境的浮躁与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当代文学 南来作家 中华文化传统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态意识
3
作者 包丽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7-29,共3页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全国少数民族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主要产地。本文将立足以内蒙古为背景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草原晨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雅的婚事》《狼图腾》《季风中的马》等优秀影片... 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全国少数民族影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主要产地。本文将立足以内蒙古为背景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草原晨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图雅的婚事》《狼图腾》《季风中的马》等优秀影片为主要研究范本,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呈现内蒙古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的民风民俗及游牧文化,探析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生命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影片 内蒙古 自然生态 人文生态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讽的美学:电影戏中戏的类型与结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6-140,共5页
戏中戏原是西方戏剧中的一种技巧,即在一部戏剧的主剧内部安插另一出从剧。但广义上的戏中戏早已超越了戏剧舞台的范畴要求,它描述的是虚构作品中的虚构,是艺术作品的自我指涉元素。虽然戏中戏的历史如同虚构作品本身一样悠久,但是它的... 戏中戏原是西方戏剧中的一种技巧,即在一部戏剧的主剧内部安插另一出从剧。但广义上的戏中戏早已超越了戏剧舞台的范畴要求,它描述的是虚构作品中的虚构,是艺术作品的自我指涉元素。虽然戏中戏的历史如同虚构作品本身一样悠久,但是它的具体存在形态却并不明晰。戏中戏是电影中的反讽,它将移情作用转化为自我超越。戏中戏有着一悲一喜两种风格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戏中戏虽然有着不同的叙事模式,但是都在自我超越中构建起全新的时空关系和对人类本真存在的可能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中戏 反讽 时间和空间 虚构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互动视域下英语第二课堂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铁军 谢利君 +1 位作者 丁燕 殷珂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105-107,共3页
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实操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的交互主体性教育活动,而基于"符号域"的文化互动理论和强调"做中学"的任务型教学法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文化互动与任务... 英语第二课堂是一种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实操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生命化、人文化、实践化的交互主体性教育活动,而基于"符号域"的文化互动理论和强调"做中学"的任务型教学法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文化互动与任务导向的三重路径理当成为英语第二课堂得以通行无碍、圆融自足的应有之维.具体言之,第二课堂亟须做到在"发现式"活动中建构学生新的语言知识、在"合作互动式"活动中实现学生英语语言体系的全面建构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工具性"活动中实现学习者英语人文的孕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课堂 符号域 文化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晓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75-76,共2页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中非常著名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其代表作是人尽皆知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凝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作品中老渔夫的硬朗形象,《老人与海》也是创作冰山风格的完美体现。从文学翻译视角,对一些极具代表性...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中非常著名的语言大师与小说家,其代表作是人尽皆知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凝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作品中老渔夫的硬朗形象,《老人与海》也是创作冰山风格的完美体现。从文学翻译视角,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内容进行分析,以此来赏析与解读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文学翻译 语言风格 老人与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天鹅》的色彩意象与妮娜的性格成长 被引量:6
7
作者 范秀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3-144,共2页
荣获奥斯卡奖的电影《黑天鹅》描述了主人公妮娜为成功饰演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的角色所进行的痛苦挣扎,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以往可爱、顺从、脆弱的自我的巨大挑战与颠覆。电影中主要色彩,即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通过主体赋予... 荣获奥斯卡奖的电影《黑天鹅》描述了主人公妮娜为成功饰演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的角色所进行的痛苦挣扎,这个过程伴随着对以往可爱、顺从、脆弱的自我的巨大挑战与颠覆。电影中主要色彩,即白色、粉色、黑色和灰色,通过主体赋予的独特情思而成为意象。本文将从色彩意象的视角分析主人公塑造与自己性格相反的黑天鹅的角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性格成长与自我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天鹅》 色彩 意象 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女性主义语境下的《黑暗的心》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燕 李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早期中篇小说创作的典范。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和作者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康拉德笔下女性的言谈举止的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以及作家创作动机的探究等,旨... 《黑暗的心》是英国著名作家康拉德早期中篇小说创作的典范。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视《黑暗的心》中的女性形象和作者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康拉德笔下女性的言谈举止的分析、男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以及作家创作动机的探究等,旨在揭示维多利亚时期父权帝制对殖民地和女性的双重压迫,由此表达了作家对女性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黑暗的心》 女性 后殖民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看电影字幕翻译——以电影《国王的演讲》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葛雅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6-157,共2页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日益成为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电影的字幕翻译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新兴领域。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诺德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中对译员培训最有应用价值的是:翻译纲要、原文...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日益成为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电影的字幕翻译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新兴领域。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诺德认为功能翻译理论中对译员培训最有应用价值的是: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和对翻译问题的分类。本文通过把这三个方面应用到电影字幕翻译当中,以电影《国王的演讲》的字幕翻译为例,提出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字幕翻译 翻译纲要 文本分析 功能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猩球崛起》看生态伦理道德观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71-72,共2页
在生态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人类和共同生存于地球之上的其他物种的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场医学领域的革命所可能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令人担忧,发人深省。本文从生态伦理学视角审视《猩球崛起》中以牺牲... 在生态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人类和共同生存于地球之上的其他物种的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场医学领域的革命所可能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令人担忧,发人深省。本文从生态伦理学视角审视《猩球崛起》中以牺牲灵长类的自由、破坏生态平衡,甚至是以道德沦丧为代价进行的基因科学试验,通过否定人类对动物权利的亵渎及人类的私欲和贪婪,旨在弘扬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球崛起》 动物权利 私欲和贪婪 生态伦理道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顿庄园》:低调精致的英式下午茶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9-90,共2页
《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是近十年来最受欢迎的英剧。它刻画的是一个战争与和平、旧世界与新思想、秩序与混乱、爱与恨、忠与奸、优雅与猥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世界。该剧采用二元叙事策略,主仆双线交错,主题和人物互... 《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是近十年来最受欢迎的英剧。它刻画的是一个战争与和平、旧世界与新思想、秩序与混乱、爱与恨、忠与奸、优雅与猥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的世界。该剧采用二元叙事策略,主仆双线交错,主题和人物互为映衬,赋予该剧一种对称之美、平衡之美。剧中人物形象复杂丰满,英式幽默无处不在,宛如精心调制的英式下午茶,在给予观众审美愉悦的同时,还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英式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顿庄园》 二元叙事 圆形人物 英式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帅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9-69,共1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世界各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传播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机构,必然要对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来的这一趋势有所回应。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以英语为授课媒...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世界各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高校作为现代社会培养人才、传播知识、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机构,必然要对经济全球化所表现出来的这一趋势有所回应。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开设了以英语为授课媒介的课程。全英文教学逐渐在政策制度、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与成果。但是从宏观层面而言,仍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培养 全英文教学 高等教育 创新实践 培养人才 教学方法 经济全球化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与暗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晶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Z期44-45,共2页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具有艺术魅力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不仅来自于其中现实主义的描写,更在于作者匠心独运地运用各种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其中的人名象征与暗示、动物象征与暗示、色...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具有艺术魅力的伟大作品。这部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不仅来自于其中现实主义的描写,更在于作者匠心独运地运用各种象征主义写作手法。其中的人名象征与暗示、动物象征与暗示、色彩象征与暗示、自然景象象征与暗示不仅形象地表现了作品主题,也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与刻画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象征与暗示 人名 动物 色彩 自然景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电影《撞车》中人性的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利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电影《撞车》(CRASH)是由美国导演保罗·哈吉斯拍摄的一部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现实反映的题材片。该影片一举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影片奖。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观察视角给观众呈现了美国现实社会中多方位的种族冲突和争端,看似只... 电影《撞车》(CRASH)是由美国导演保罗·哈吉斯拍摄的一部对美国种族问题进行现实反映的题材片。该影片一举拿下了当年的最佳影片奖。电影凭借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观察视角给观众呈现了美国现实社会中多方位的种族冲突和争端,看似只是表面上种族问题的影片中却暗含了闪光的人性光芒,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的观众去反思。本文将以电影《撞车》为基本的载体,对其中所蕴涵的人性之光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影的引申意义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车》 种族问题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寓意角度论电影翻译技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少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3-154,共2页
现代社会是一个电影繁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值得关注。如何从文化寓意的角度将不同的电影翻译成易于不同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是值得探讨的。只有将电影翻译得让观众易于接受,才能让电影的传播... 现代社会是一个电影繁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值得关注。如何从文化寓意的角度将不同的电影翻译成易于不同观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是值得探讨的。只有将电影翻译得让观众易于接受,才能让电影的传播效果更加好,同时,对于需要翻译的电影,只有翻译时融入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将不同的寓意穿插其间,才能让电影本身的艺术效果不被遗失。本文从文化寓意的角度讨论了电影的翻译技巧,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希望对电影翻译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翻译 文化寓意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主义视域下的《狼图腾》批判性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包丽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4-106,共3页
2015年影片《狼图腾》在中国上映,这部由中法合拍的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影和影评的热潮,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冯绍峰、窦骁、巴森扎布等人主演,讲述了发生在草原之上的人与狼之间的生存故事。本文将在呈现影片《狼... 2015年影片《狼图腾》在中国上映,这部由中法合拍的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观影和影评的热潮,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冯绍峰、窦骁、巴森扎布等人主演,讲述了发生在草原之上的人与狼之间的生存故事。本文将在呈现影片《狼图腾》的"前世今生"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主义相关理论,从影片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批判的呈现及生态审美的价值三个方面对生态主义视域下的《狼图腾》批判性进行解读,以展现这部影片的生态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图腾》 生态主义 生态问题 生态批判 生态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性表现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Z期36-37,共2页
对称的写作手法,也称对比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对于人物、情景、状态等等各方面之间的对比和反差具有极大的表现力。本文从探讨《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入手,对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爱情纠葛等进行分析,展示了小说对... 对称的写作手法,也称对比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对于人物、情景、状态等等各方面之间的对比和反差具有极大的表现力。本文从探讨《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入手,对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爱情纠葛等进行分析,展示了小说对称性文学写作手法的美妙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性 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同角度看《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义色彩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Z期49-50,共2页
《基督山伯爵》用通俗的文学形式将超凡的浪漫主义气息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没有高超深奥的哲理及光芒万丈的气势,但是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环境刻画的细致入微、主人公从复仇到正义的心路历程,无不凸显出这部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基督山伯爵》用通俗的文学形式将超凡的浪漫主义气息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没有高超深奥的哲理及光芒万丈的气势,但是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险象环生、环境刻画的细致入微、主人公从复仇到正义的心路历程,无不凸显出这部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借鉴。本文首先概述了《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梗概,然后从小说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和人性四个角度对《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基督山伯爵》 浪漫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才少女》的伦理叙事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艳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34,共3页
电影是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类情感的艺术,人类的道德现象与伦理困惑是电影中重要的社会内容。伦理叙事从个体性的经验走向普适性的存在,从个别的故事走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天才少女》通过对玛丽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一种个例式的生... 电影是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类情感的艺术,人类的道德现象与伦理困惑是电影中重要的社会内容。伦理叙事从个体性的经验走向普适性的存在,从个别的故事走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天才少女》通过对玛丽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一种个例式的生命感觉,从而引发人们对有关教育的社会意识以及亲子伦理诉求的社会关注。观众在其中感受到的除了玛丽作为个人的体认和生命感觉,更得到了关于儿童成长复杂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才少女》 马克·韦布 伦理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大爆炸》的幽默表现手段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生活大爆炸》是美国CBS电视台于2007年9月推出的情境喜剧,曾多次获喜剧类奖项,该剧以独具匠心的叙事内容、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以及独辟蹊径的喜剧题材被誉为《老友记》之后最好看的情境喜剧,其幽默效果功不可没。本文主要从视觉、言... 《生活大爆炸》是美国CBS电视台于2007年9月推出的情境喜剧,曾多次获喜剧类奖项,该剧以独具匠心的叙事内容、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以及独辟蹊径的喜剧题材被誉为《老友记》之后最好看的情境喜剧,其幽默效果功不可没。本文主要从视觉、言语以及逻辑思维层面探讨《生活大爆炸》的幽默表现手段。该剧无论是人物还是情节设置,都能出奇制胜,无论从视觉还是言语层面,处处体现着逻辑悖论,从而营造出层出不穷的幽默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大爆炸》 视觉幽默 言语幽默 逻辑幽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