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调整月经周期对女大学生有氧能力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晓丽 王人卫 +4 位作者 朱传芳 张晓英 吴薇 汪宗保 黄加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口服妈富隆和敏定偶调整月经周期后对女大学生有氧能力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为女运动员合理用药调整月经周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本科女生16人为受试对象,年龄19.2±0.8岁,体重51.5±5.6公斤... 目的:探讨口服妈富隆和敏定偶调整月经周期后对女大学生有氧能力和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为女运动员合理用药调整月经周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本科女生16人为受试对象,年龄19.2±0.8岁,体重51.5±5.6公斤。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妈富隆组和敏定偶组,每组8人。受试者于自然月经周期第2天起,按药物说明书分别服用妈富隆和敏定偶,每晚1片,服用21天。受试者分别在服药前一周期的第7±1天(B7)、12±1天(B12)、23±1天(B23),服药期间第12±1天(D12)、23±1天(D23)和停药后下一月经周期的第7±1天(A7)清晨,上臂静脉抽血测量血红蛋白(Hb)、睾酮(T)、皮质醇(C),同时测试VO2max、PWC170和下肢爆发力。结果:两组受试者血C分别在服药第12天和第23天高于服药前一月经周期第12天和第23天(B12 vs D12,B23 vs D23),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服药第12天(B12 vs D12)及妈富隆组第23天(B23 vs D23)较服药前一月经周期相同时间T/C显著降低,但两种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服药前后及两种药物间T、Hb、VO2max、PWC170和下肢爆发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和敏定偶能提高血C水平、降低T/C值,提示比赛期当月尽量避免调整月经周期;当人工调整一个月经周期时,妈富隆和敏定偶对最大摄氧量、PWC170、下肢爆发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调整月经周期 口服避孕药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苑可馨 费知行 +3 位作者 陈思齐 张雪茹 李萍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2-1458,共7页
目的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的典型行为及其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表现,为其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低语言功能(语言能... 目的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操作类游戏活动中轮流交替互动的典型行为及其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表现,为其轮流交替互动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低语言功能(语言能力≤3岁)的孤独症儿童23例,对其语言能力进行评估,选择三种不同操作类游戏进行发起和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行为评估。将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能力测试中的错误类型总结为难以发起、发起不及时、无反应和发起异常。将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能力测试中的典型错误类型总结为难以回应、回应不及时、无反应和回应异常。结果在三种操作类游戏中,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行为无显著性差异(χ^(2)=11.106,P=0.196),回应轮流交替行为表现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6.256,P=0.001)。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发起轮流交替互动行为与词语理解(r=0.420,P<0.05)、词语命名(r=0.510,P<0.05)、句式仿说(r=0.505,P<0.05)均呈正相关;回应轮流交替互动行为与词语理解(r=0.546,P<0.01)、词语命名(r=0.728,P<0.01)、句子理解(r=0.668,P<0.01)和句式仿说(r=0.656,P<0.01)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低语言功能孤独症儿童在3类不同操作类游戏中存在不同的轮流交替互动典型行为表现。在设计轮流技能的训练方案时,应针对回应与发起轮流典型错误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设计个别化的干预方案,以提升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交流效能,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和社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低语言功能 操作类游戏 轮流交替互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5
3
作者 汤加利 史惟 +3 位作者 郭金颖 尹岚 周美琴 叶朝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2-556,共5页
目的: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Scpchild脑瘫登记及系统管理数据库中选取来自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市3所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在册的158例7—18岁脑瘫患儿的相关信息,... 目的: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Scpchild脑瘫登记及系统管理数据库中选取来自东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上海市3所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在册的158例7—18岁脑瘫患儿的相关信息,包括运动功能分级(粗大运动和手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问卷得分、伴随症状等,通过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研究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功能水平越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随之降低,轻度和中度运动功能受损的脑瘫患儿的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重度运动功能受损的患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分级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s=-0.43—-0.85),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脑瘫患儿手功能级别的高低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结论: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分级相关,加强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是提升他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手段;与粗大运动功能相比手功能对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程度更为全面,需要积极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脑瘫患儿手功能和上肢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粗大运动 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空间自闭症儿童眼动信号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慧煜 任晓雨 +3 位作者 王琳琳 史芳羽 范磊 翟广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97-1808,共12页
针对以往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眼动研究无法展现真实全方位世界中自闭症患者的视觉注意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360°全景图像,在VR环境下收集眼动和头动数据,以分析和模拟自闭症儿... 针对以往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眼动研究无法展现真实全方位世界中自闭症患者的视觉注意的问题,本文提出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和360°全景图像,在VR环境下收集眼动和头动数据,以分析和模拟自闭症儿童在真实全方位世界中的视觉注意。文中建立了首个大规模的全景图像ASD眼动数据集,改进了三层显著性计算模型的所考虑图像特征及其提取方法,量化了数据集中所有全景图像的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计算了不同特征对视觉注意力分配的影响程度。进而,我们从对图像中不同特征的视觉关注度,到头眼运动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对自闭症儿童与对照组视觉注意的定性与定量比较,得到了自闭症儿童非典型视觉注意的特征。这项研究有助于分析自闭症的视觉特征,可以进一步帮助辅助自闭症的分类、诊断和预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眼动分析 视觉注意 全景图像 显著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