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后处理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霞 付立平 +4 位作者 蓝孝全 孙丽莎 李永胜 张玉光 黄维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成功行乳腺导管造影患者32例,行乳腺X线检查和低剂量CT扫描,分析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优劣。结果:CT检查管电流减少至150mA,CT剂量指数为11.6mGy,辐射剂量减少39.9...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成功行乳腺导管造影患者32例,行乳腺X线检查和低剂量CT扫描,分析CT各种后处理技术的优劣。结果:CT检查管电流减少至150mA,CT剂量指数为11.6mGy,辐射剂量减少39.9%。乳腺X线检查、容积重组(CVR)和横轴位最大密度投影(AXI-MIP)图像显示主导管无明显差异,优于冠状位MIP(COR-MIP)图像(P<0.005)。对二三级导管的显示,乳腺X线检查优于各种CT重组图像(P<0.005),需结合横断图像诊断疾病。对四级以上乳腺导管的显示,乳腺X线检查与COR-MIP图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40),优于CVR、AXI-MIP及SAG-MIP图像(P<0.005)。结论: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作为乳腺X线检查的补充检查方法,对溢液性导管疾病具有诊断价值,能够提高乳腺导管疾病,特别时早期病变和四级以上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后处理技术 乳腺导管造影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