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多岛弧盆系构造看西特提斯造山系构造演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4 位作者
常瑞虹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关庆彬
黄倩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31,共16页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西特提斯带主要缝合带的研究进展及所代表洋盆的发育特征,提出了古特提斯缝合带可能的位置和俯冲消亡方式。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了西特提斯带古生代末-中生代洋陆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古特提斯洋完全可以类比,自晚古生代末...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西特提斯带主要缝合带的研究进展及所代表洋盆的发育特征,提出了古特提斯缝合带可能的位置和俯冲消亡方式。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了西特提斯带古生代末-中生代洋陆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古特提斯洋完全可以类比,自晚古生代末西特提斯带主要受古特提斯大洋双向俯冲制约,在俯冲带后缘以二叠纪裂谷带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中生代多岛弧盆系的新特提斯构造格局,西特提斯造山系主要表现为弧后洋盆消减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弧盆系
特提斯造山系
缝合带
洋板块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婧
刘永江
+4 位作者
李伟民
金巍
梁琛岳
温泉波
张媛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1-907,共17页
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别结果表明,构造岩...
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别结果表明,构造岩类型为L-S型,为平面应变。岩石的剪应变平均值为1.43,运动学涡度值为0.788~0.829,指示岩石形成于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中。此外,石英颗粒以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为主,长石颗粒塑性拉长,部分发生膨凸式重结晶作用;石英组构特征(EBSD)揭示石英以中–高温柱面滑移为主;石英颗粒边界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1.151~1.201,指示了中高温变形条件。综合石英、长石的变形行为、石英组构特征以及分形法Kruhl温度计的判别结果,推断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经历过480~600℃的中高温变形,其同构造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花岗质岩石的古差异应力为10.62~12.21 MPa,估算的应变速率为10^(–11.67)~10^(–13.34) s^(–1),即缓慢的变形,可能记录早期中高温、低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过程,反映华北克拉通基底中下部地壳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变形
有限应变测量
运动学涡度
EBSD
分形
古差异应力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北缘-南祁连地区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永江
Franz Neubauer
+2 位作者
李伟民
Johann Genser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1329,共13页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a 2个较小的年龄峰值。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a 2个较小的年龄峰值。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提出: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在二叠纪中—晚期遭受了一次较强烈的低温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柴北缘高压榴辉岩及其相关的地质体隆升到地表的时间晚于上新世;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先后主要经历了800~900 Ma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500~600 Ma的泛非区域变质事件和~450Ma的俯冲碰撞变质事件;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主要构造热事件发生在元古代,主要集中在500~600Ma和800~900Ma,表明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与扬子板块相似,与华北板块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南祁连
碎屑锆石
U-PB定年
构造热事件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多岛弧盆系构造看西特提斯造山系构造演化
被引量:
3
1
作者
袁四化
刘永江
常瑞虹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关庆彬
黄倩雯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
大学
深海圈层与地球
系
统前沿科学中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萨尔茨堡大学地质与地理系
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6-331,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55212
41772200)
+4 种基金
中央高校教师基金(ZY20110202)
泰山学者(ts20190918)
青岛市创新领军人才计划(19-3-2-19-zhc,41772200,91755212)
防灾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Nos.JPJS2018001,JPJS201800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303902-04)。
文摘
本文通过综述近年西特提斯带主要缝合带的研究进展及所代表洋盆的发育特征,提出了古特提斯缝合带可能的位置和俯冲消亡方式。结合区域资料探讨了西特提斯带古生代末-中生代洋陆构造格局,认为东、西古特提斯洋完全可以类比,自晚古生代末西特提斯带主要受古特提斯大洋双向俯冲制约,在俯冲带后缘以二叠纪裂谷带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中生代多岛弧盆系的新特提斯构造格局,西特提斯造山系主要表现为弧后洋盆消减造山作用。
关键词
多岛弧盆系
特提斯造山系
缝合带
洋板块地质
Keywords
composite arc-basin system
Tethysides
suture zone
oceanic plate geology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婧
刘永江
李伟民
金巍
梁琛岳
温泉波
张媛媛
机构
吉林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萨尔茨堡大学地质与地理系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1-907,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陆岩石圈天然流变典型区(辽宁兴城)解剖研究"(4123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70)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鞍山太古宙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联合资助
文摘
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内发育的宏观、微观构造变形特征表明该地区曾遭受了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花岗质岩石变形程度在初糜棱岩–糜棱岩之间,岩石经历了SWW向左行剪切作用改造。岩石中石英有限应变测量判别结果表明,构造岩类型为L-S型,为平面应变。岩石的剪应变平均值为1.43,运动学涡度值为0.788~0.829,指示岩石形成于以简单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中。此外,石英颗粒以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和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为主,长石颗粒塑性拉长,部分发生膨凸式重结晶作用;石英组构特征(EBSD)揭示石英以中–高温柱面滑移为主;石英颗粒边界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值为1.151~1.201,指示了中高温变形条件。综合石英、长石的变形行为、石英组构特征以及分形法Kruhl温度计的判别结果,推断辽西寺儿堡镇新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经历过480~600℃的中高温变形,其同构造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花岗质岩石的古差异应力为10.62~12.21 MPa,估算的应变速率为10^(–11.67)~10^(–13.34) s^(–1),即缓慢的变形,可能记录早期中高温、低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过程,反映华北克拉通基底中下部地壳变形特征。
关键词
韧性变形
有限应变测量
运动学涡度
EBSD
分形
古差异应力
应变速率
Keywords
ductile deformation
finite strain measurement
kinematic vorticity
EBSD
fractal
differential stress
strain rate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南祁连地区构造热事件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永江
Franz Neubauer
李伟民
Johann Genser
李伟
机构
吉林
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萨尔茨堡大学地质与地理系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7-132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48)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QHKT/JL-03-013)
文摘
对柴北缘路乐河剖面新生代沉积物和山前现代河沙中碎屑的锆石U-Pb同位素热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物源区发育~260、~450、500~600、800~900Ma 4个主要年龄峰值和~1.8、2.5~2.6Ga 2个较小的年龄峰值。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提出: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在二叠纪中—晚期遭受了一次较强烈的低温区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柴北缘高压榴辉岩及其相关的地质体隆升到地表的时间晚于上新世;柴北缘—南祁连地区先后主要经历了800~900 Ma的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500~600 Ma的泛非区域变质事件和~450Ma的俯冲碰撞变质事件;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主要构造热事件发生在元古代,主要集中在500~600Ma和800~900Ma,表明柴北缘—南祁连地区的前寒武纪基底性质与扬子板块相似,与华北板块完全不同。
关键词
柴北缘
南祁连
碎屑锆石
U-PB定年
构造热事件
构造
Keywords
northern Qaidam margin
southern Qilian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
tectono-thermal event
tectonics
分类号
P548.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多岛弧盆系构造看西特提斯造山系构造演化
袁四化
刘永江
常瑞虹
Franz Neubauer
Johann Genser
关庆彬
黄倩雯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克拉通基底花岗质片麻岩变形和流变学研究——以辽西寺儿堡地区为例
李婧
刘永江
李伟民
金巍
梁琛岳
温泉波
张媛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北缘-南祁连地区构造热事件
刘永江
Franz Neubauer
李伟民
Johann Genser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