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AFP应答预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TACE术后疗效与生存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其波 林小军 +6 位作者 崔伯康 朱红波 劳向明 谢传淼 张敏 李升平 陈敏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甲胎蛋白(AFP)应答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行TACE术且AFP≥200 ng/mL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110例。选取TACE术后4~6w AFP... 目的:探讨早期甲胎蛋白(AFP)应答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行TACE术且AFP≥200 ng/mL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110例。选取TACE术后4~6w AFP及相对应的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AFP值较术前基线值下降≥20%定义为AFP应答(AFP-R),而下降<20%则定义为AFP非应答(AFP-NR)。疗效评价采用mRECIST评价标准。结果:11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4岁,105例(95.5%)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基线AFP的平均值为21 700 ng/mL,57例(51.8%)呈结节型肝癌(F-HCC),53例(48.2%)呈弥漫型肝癌(D-HCC),48例(43.6%)侵犯门静脉主干,37例(33.6%)评价为AFP-R,73例(66.4%)评价为AFP-NR。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33例(89.2%)AFP-R患者和16例(21.9%)AFP-NR患者临床获益(CB),AFP-R与影像学评价结果呈正相关。(r=0.677,P<0.001)。AFP-R和AFP-NR患者的6、12、24、36个月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6%、35%、11%、5%和21%、8%、4%、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个月和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HCC(P=0.041)和AFP-R(P=0.0O4)均为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早期AFP应答可用于预测原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TACE术后的疗效与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门静脉癌栓 甲胎蛋白应答 mRECIST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