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制备cBN@TiN粉体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展鹏 刘润平 +4 位作者 郭伟明 谭大旺 罗嗣春 林华泰 内藤牧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分别制备了cBN@TiO_(2)(TiO_(2)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和cBN@(TiO_(2)+C)(TiO_(2)+碳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然后在1600℃、N_(2)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cBN@TiN(TiN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前后粉... 采用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分别制备了cBN@TiO_(2)(TiO_(2)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和cBN@(TiO_(2)+C)(TiO_(2)+碳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然后在1600℃、N_(2)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制备cBN@TiN(TiN包覆立方氮化硼)粉体,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前后粉体的物相组成与微观形貌以及高温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可以使纳米TiO_(2)和纳米TiO_(2)+C颗粒均匀包裹在cBN颗粒表面。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TiO_(2)与cBN反应生成液相B_(2)O_(3),促进了cBN相变成六方氮化硼(hBN),cBN的高温稳定性差,以cBN@TiO_(2)为原料制备的cBN@TiN粉体颗粒表面形成由TiN相和hBN相组成的片状结构层;当存在碳时,TiO_(2)会优先与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TiN,抑制B_(2)O_(3)的生成,从而降低cBN相变量,此时cBN的高温稳定性好,以cBN@(TiO_(2)+C)为原料制备的cBN@TiN粉体颗粒表面形成主要为TiN相的颗粒结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包覆cBN粉体 高温热处理 机械干态颗粒涂层技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iAlON与β-SiAlON陶瓷刀具的制备与性能对比研究
2
作者 顾乾坤 罗嗣春 +1 位作者 郭伟明 林华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1750℃分别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α-SiAlON和β-SiAlON陶瓷,对比研究了α-SiAlON和β-SiAlON陶瓷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结果表明:α-Sialon陶瓷具有高硬度(19.14±0.27 GPa)、低韧性(4.04±0.32 MPa·m^(1/2)... 在1750℃分别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α-SiAlON和β-SiAlON陶瓷,对比研究了α-SiAlON和β-SiAlON陶瓷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结果表明:α-Sialon陶瓷具有高硬度(19.14±0.27 GPa)、低韧性(4.04±0.32 MPa·m^(1/2))和低抗弯强度(561±42 MPa)特征,而β-SiAlON陶瓷具有低硬度(16.28±0.34 GPa)、高韧性(5.21±0.34 MPa·m^(1/2))和高抗弯强度(723±55 MPa)特征。两种SiAlON陶瓷刀具切削高温合金的主要失效形式均是崩刃,这表明切削高温合金时,对Si⁃AlON陶瓷刀具的韧性和抗弯强度要求比硬度更高。得益于β-SiAlON陶瓷刀具的高韧性和高抗弯强度带来的高抗崩刃性,β-SiAlON陶瓷刀具具有更高的切削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 放电等离子烧结 高温合金 力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钻孔雷达定向探测技术研究
3
作者 许献磊 朱小松 +2 位作者 李涛涛 刘芳奕 梁鹏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为解决常规钻孔雷达受雷达波传播特性和复杂矿井地质条件影响,难以对钻孔周围目标体进行定向探测的问题,开展矿井定向钻孔雷达天线技术及定向探测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辐射面和屏蔽结构的仿真设计,优化天线结构,提高天线的聚焦辐射能力... 为解决常规钻孔雷达受雷达波传播特性和复杂矿井地质条件影响,难以对钻孔周围目标体进行定向探测的问题,开展矿井定向钻孔雷达天线技术及定向探测方法的研究。首先,通过辐射面和屏蔽结构的仿真设计,优化天线结构,提高天线的聚焦辐射能力,并有效降低矿井环境中的信号干扰。其次,通过电阻加载仿真分析,实现天线阻抗匹配,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并优化天线的结构参数,最终选定辐射面张角为60°,屏蔽壳高度为40 mm。然后,构建钻孔雷达定向识别模型,提出基于振幅谱比法确定矿井孔中异常方位角的探测方法。矿井实验结果表明,该定向钻孔雷达能够准确探测并识别煤岩界面及断层小构造的径向探测深度、离孔口距离和相对钻孔方位,探测深度误差不超过0.01 m,目标方位与实际方位的偏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定向探测 聚焦辐射 PID算法 定向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光固化技术应用及其展望
4
作者 张玄 钟佳妮 +2 位作者 俞风英 占丽娜 刘耀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7,202,共8页
综述了陶瓷光固化技术中立体光刻(SLA)、数字光处理(DLP)和双光子聚合(TPP)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介绍和分析了SLA、DLP、TPP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陶瓷浆料及其性能优化、光固化机理以及后续脱脂烧结工艺... 综述了陶瓷光固化技术中立体光刻(SLA)、数字光处理(DLP)和双光子聚合(TPP)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介绍和分析了SLA、DLP、TPP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陶瓷浆料及其性能优化、光固化机理以及后续脱脂烧结工艺进行了全面概述。最后,对获得优异性能的陶瓷浆料、高力学性能的成品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等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增加陶瓷浆料种类、加快复合陶瓷材料发展、加大大尺寸陶瓷零件研究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增材制造 光固化 立体光刻 数字光处理 综述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胡子健 俞风英 +2 位作者 钟佳妮 占丽娜 刘耀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4,共8页
为深入了解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针对直写成型技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立体光刻成型技术和数字光处理技术的工艺和使用材料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5种陶瓷增材... 为深入了解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针对直写成型技术、熔融沉积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立体光刻成型技术和数字光处理技术的工艺和使用材料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5种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优缺点,可为陶瓷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场景提供参考。最后展望了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增材制造 结构陶瓷 技术工艺 3D打印 陶瓷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445合金在825℃和925℃下的高温氧化行为
6
作者 欧阳芬芬 丁彪 +1 位作者 张剑威 王中原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8-1285,共8页
研究了DZ445合金在825℃和925℃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氧化膜均为三层结构,但呈现出不同的氧化行为。825℃下外氧化层主要为Al_(2)O_(3)、Cr_(2)O_(3)以及TiO_(2),内氧化层为Al_(2)O_(3),氧化144 h后出现不连续的中间层... 研究了DZ445合金在825℃和925℃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氧化膜均为三层结构,但呈现出不同的氧化行为。825℃下外氧化层主要为Al_(2)O_(3)、Cr_(2)O_(3)以及TiO_(2),内氧化层为Al_(2)O_(3),氧化144 h后出现不连续的中间层CrTaO_(4),在此温度下并未改变合金氧化机制;在925℃下外氧化层主要是Cr_(2)O_(3)、TiO_(2)和NiCr_(2)O_(4),内氧化层同样为Al_(2)O_(3),氧化12 h后出现连续的中间层CrTaO_(4)。此CrTaO_(4)形成后,氧化机制由合金元素的向外扩散控制转变为氧元素的向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CrTaO_(4) 镍基高温合金 氧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萍 刘耀 黄冬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7-250,256,共5页
运动助力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是实现高精度工作的关键。由于运动助力机械臂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较高,为此,提出了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方法。分析运动助力机械臂空间位置和变换关系,根... 运动助力机械臂的轨迹跟踪控制是实现高精度工作的关键。由于运动助力机械臂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较高,为此,提出了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方法。分析运动助力机械臂空间位置和变换关系,根据运动助力机械臂关节与连杆之间的空间坐标矩阵变换过程,构建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获取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空间位姿矩阵。通过定义机械臂轨迹的相关性特征集,得到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的校正指标。基于置信概率计算,确定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的约束范围,构建约束参量分析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的原理,求解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参数,实现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助力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助力机械臂 运动轨迹 轨迹跟踪 误差校正 遗传算法 空间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及刀具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黄坤恒 罗展鹏 +2 位作者 罗嗣春 郭伟明 林华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8,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通过原位生成TiN包覆cBN(cBN@TiN)颗粒制备了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制成的可转位刀具连续干式切削球墨铸铁时的切削性能,并与β-Sialon陶瓷及刀具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通过原位生成TiN包覆cBN(cBN@TiN)颗粒制备了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研究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制成的可转位刀具连续干式切削球墨铸铁时的切削性能,并与β-Sialon陶瓷及刀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由β-Sialon、cBN和TiN相组成,其抛光态表面无明显气孔,cBN@TiN颗粒均匀分布,未发生明显脱落,基体相晶粒呈等轴状和长棒状;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的相对密度和晶粒尺寸与β-Sialon陶瓷相近,硬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7.40±0.11)GPa和(6.19±0.10)MPa·m^(1/2),高于β-Sialon陶瓷;与β-Sialon陶瓷刀具相比,cBN@TiN/β-Sialon复合陶瓷刀具的耐磨性更好,切削寿命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LON陶瓷 CBN 力学性能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结构八边形光子晶体光纤
9
作者 廖昆 颜义萱 +1 位作者 辛政 李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37,共8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微结构八边形光子晶体光纤(PCF),并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光纤基模的色散特性、非线性特性及限制损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节该光纤的结构参数,在波长为1.55μm处,出现了一个零色散点,并且在该波长处,得到高... 本文设计了一款微结构八边形光子晶体光纤(PCF),并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光纤基模的色散特性、非线性特性及限制损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节该光纤的结构参数,在波长为1.55μm处,出现了一个零色散点,并且在该波长处,得到高非线性系数值94.97 W^(-1)·km^(-1)以及低限制损耗值3.065×10^(-6)dB/km。该设计为在1.55μm处得到零色散点、高非线性、低损耗的光子晶体光纤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色散控制、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零色散 高非线性 低损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井下微震监测仪器推靠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远 李涛涛 +1 位作者 杨超宇 张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133,共4页
微震监测仪器工作于井下,井下环境较为复杂,常有泥沙、岩石、泥浆等杂质。为提高微震监测仪器推靠装置在井下动作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算法可在线优化输出比例因子,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品质。通过Matlab... 微震监测仪器工作于井下,井下环境较为复杂,常有泥沙、岩石、泥浆等杂质。为提高微震监测仪器推靠装置在井下动作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该算法可在线优化输出比例因子,有效的改善了系统的控制品质。通过Matlab软件下的Simulink平台对传统PID控制系统和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系统工作稳定,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可以较好的满足微震监测仪器推靠装置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推靠装置 模糊控制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拉拔工艺参数对线径的敏感性分析
11
作者 张红钢 王惠琼 +1 位作者 苏啸 田春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195,199,共5页
通过改变无模拉拔工艺参数研究了它的线径动态响应,分析了无模拉拔工艺参数对线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拉拔速度、进料速度和加热电流脉冲的变化,动态响应曲线的峰值和线径波动量呈近似线性关系,随冷热源距离脉冲变化呈非线性关系;冷... 通过改变无模拉拔工艺参数研究了它的线径动态响应,分析了无模拉拔工艺参数对线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随拉拔速度、进料速度和加热电流脉冲的变化,动态响应曲线的峰值和线径波动量呈近似线性关系,随冷热源距离脉冲变化呈非线性关系;冷热源距离的敏感度因子随脉冲变化量发生改变;拉拔速度、进料速度和加热电流的敏感度因子几乎不变。拉拔速度是无模拉拔线径控制的最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拉拔 动态响应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塑性变形制备的超细晶铝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钧 刘耀 陈亚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8-51,共4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1050商业纯铝进行了高应变速率(2.7×10~3s^(-1)变形。试样随后进行100~250℃保温1h的退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组织。结果表明:变形试样组织主要为拉长的片层状亚晶粒,横向和纵向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7...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1050商业纯铝进行了高应变速率(2.7×10~3s^(-1)变形。试样随后进行100~250℃保温1h的退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组织。结果表明:变形试样组织主要为拉长的片层状亚晶粒,横向和纵向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76、704nm,原始粗晶粒得到明显细化;当退火温度低于200℃时,试样组织依然为片层状,晶粒稍微粗化;250℃/1 h退火后试样微结构显著粗化,平均晶粒尺寸长大至4.9μm,并且试样组织中出现了再结晶晶粒。为了保持试样组织结构的稳定性,该试样使用温度必须低于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片层结构 1050纯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杜少聪 张红钢 王小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效率较低及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图像增强操作对采集到的钢轨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减轻高光、异物等噪声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其次,将多头自注意力层嵌入YOLOv...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效率较低及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图像增强操作对采集到的钢轨表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减轻高光、异物等噪声对检测效果的影响.其次,将多头自注意力层嵌入YOLOv5骨干网络末端,并为缺陷特征引入全局依赖关系,提升模型对密集缺陷的检测效果.最后,构建跨层加权级联结构,将浅层信息融入到深层网络中,使网络对缺陷边界的回归更为精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对裂纹、剥落、磨损3类表面缺陷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8.2%,每秒帧数(Frames Per Second,FPS)达到77帧/s,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实现对缺陷的精准检测,比其他某些同类算法拥有更高的鲁棒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 YOLOv5 图像处理 多头自注意力 跨层加权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双折射双零色散的缺陷型光子晶体光纤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昆 廖健飞 +3 位作者 李伯勋 王斌 许彪 谢应茂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设计了一种对称椭圆空气孔缺陷的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光纤基模的电场分布、双折射、色散、非线性及限制损耗等特性.结果表明:基模能量大部分限制在光纤的纤芯.在λ=1550 nm,Λ=3.0μm时,光纤基模的双折射达到... 设计了一种对称椭圆空气孔缺陷的光子晶体光纤,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该结构光纤基模的电场分布、双折射、色散、非线性及限制损耗等特性.结果表明:基模能量大部分限制在光纤的纤芯.在λ=1550 nm,Λ=3.0μm时,光纤基模的双折射达到了3.327×10^(-2),并且色散值几乎为零,同时非线性系数值也达到46.36 W^(-1)·km^(-1),此外基模的x偏振和y偏振的限制损耗分别达到为4.907×10^(-7) dB/km和6.819×10^(-7) dB/km.在入射波范围为0.60~1.80μm时,该光纤在可见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存在两个零点色散波长,且零点色散波长的位置随Λ的增大而向长波方向移动.基于这种高双折射、高非线性系数、双零色散、低损耗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光纤传感、光纤通信、色散控制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高非线性 双零色散 低损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含量对新型FM钢时效处理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建军 陈泽 +2 位作者 杨俭 陈国清 周文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7,共5页
研究设计了Si含量分别为0.6%、0.9%、1.2%和1.5%的11.5CrMoWXSi铁素体马氏体(FM)钢,通过时效处理获得了试样不同的微观组织,研究了Si含量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影响了FM钢组织中第二相颗粒的分布,进而影响其腐蚀性能。随... 研究设计了Si含量分别为0.6%、0.9%、1.2%和1.5%的11.5CrMoWXSi铁素体马氏体(FM)钢,通过时效处理获得了试样不同的微观组织,研究了Si含量对其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元素影响了FM钢组织中第二相颗粒的分布,进而影响其腐蚀性能。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老化前的FM钢钝化电流密度越大,钝化区域的宽度也越短,点蚀电位Ep的值越小,材料耐蚀性也较差;经老化400 h后,FM钢组织中M23C6碳化物由晶内弥散分布逐渐转化为在晶界处析出,且高Si含量的FM钢中由于Laves相的形核长大,有利于材料表面钝化膜的形成,其耐蚀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马氏体钢 第二相 时效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探地雷达安检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婧婧 乔旭 杨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4,共5页
高频探地雷达包含1.6 GHz雷达天线、雷达主机和无线终端三部分。无线终端通过2.4 GHz UHF WiFi与雷达主机相连,采用自定义数据传输协议控制雷达主机状态,调整信号增益和时间窗,并通过无线终端实时显示探测结果。文中在高频探地雷达基础... 高频探地雷达包含1.6 GHz雷达天线、雷达主机和无线终端三部分。无线终端通过2.4 GHz UHF WiFi与雷达主机相连,采用自定义数据传输协议控制雷达主机状态,调整信号增益和时间窗,并通过无线终端实时显示探测结果。文中在高频探地雷达基础上,开发基于Android的安检软件系统,用于检测金属危险品。通过对非金属目标和金属目标的实验测试,研究不同距离情况下探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探测距离相同时,金属目标的反射信号较强,非金属目标的反射信号较弱。通过反射信号的差异,安检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对金属危险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软件系统 高频探地雷达 金属检测 自定义协议 信号增益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的多通道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兴娇 曾礼丽 +2 位作者 文如泉 廖建波 李薪蔚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3-991,共9页
设计了一种由一个槽型腔和两个波导耦合构建的金属-介质-金属(MDM)滤波器,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滤波器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位移L_(d)对传输特性有重要影响,会导致新的谐振峰出现... 设计了一种由一个槽型腔和两个波导耦合构建的金属-介质-金属(MDM)滤波器,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该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主要结构参数对滤波器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位移L_(d)对传输特性有重要影响,会导致新的谐振峰出现;在一定范围内,槽腔宽度W_(c)的增加使得透射峰增加并且更均匀地分布在600~1500 nm范围内。通过参数优化最终设计了分布于550、730、920、1330 nm波段窗口附近的多通道滤波器,该设计透射峰窄、品质因子良好,且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制作方便,能够很好地运用在波分复用系统及光通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 金属-介质-金属结构波导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催化剂载体的光固化浆料制备与成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港怀 刘耀 +1 位作者 石原 刘绍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02,共6页
为制备具有高效化学催化反应和复杂精细结构的活性氧化铝催化剂载体,制备出低粘度、高均匀性和高固相含量的光固化浆料,通过粒度分析和流变测试等手段,研究树脂配比和偶联剂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表面对粉末粒度分布和浆料的稳定性、均... 为制备具有高效化学催化反应和复杂精细结构的活性氧化铝催化剂载体,制备出低粘度、高均匀性和高固相含量的光固化浆料,通过粒度分析和流变测试等手段,研究树脂配比和偶联剂改性剂改性活性氧化铝表面对粉末粒度分布和浆料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流变性的影响。当w(HEA):w(HDDA):w(TMPTA):w(modified-EA)=1.5:1.0:2.5:5.0时,预混液在剪切速率为1 s^(–1)时的粘度仅为0.35 Pa·s;粉末改性后KH560高分子链附着在活性氧化铝表面,使得活性氧化铝由亲水性改性为疏水性,提高浆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使粉末之间产生空间位阻,降低粉末团聚,其平均直径从4.43μm降低至3.89μm;采用浸润混合法制备固相含量为52%(质量分数)的浆料并成功打印。脱脂烧结后的活性氧化铝样品保持了复杂异形薄壁结构,其开孔率和密度分别为51.3%和1.93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成型 活性氧化铝 粉末表面改性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
19
作者 王泽清 廖昆 +2 位作者 谢应茂 王泽亚 刘泽弘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7,共8页
应用4×4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首先推导了4×4传输矩阵,然后数值计算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输时的透射谱和法拉第旋转角,结果表明:当施加外磁场时,由于磁光材料的磁光效应,线偏... 应用4×4传输矩阵法数值分析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的传输特性.首先推导了4×4传输矩阵,然后数值计算线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输时的透射谱和法拉第旋转角,结果表明:当施加外磁场时,由于磁光材料的磁光效应,线偏振光中的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在一维磁光光子晶体中传播时的透射谱不再重合,导致透射谱发生分裂.最后计算透射光的电场强度x分量和y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得到透射光的表达式和法拉第旋转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磁光光子晶体 传输矩阵法 磁光效应 法拉第旋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定向钻孔雷达采控系统设计及测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涛 许献磊 +2 位作者 何宇 王鹏杰 白崇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49,共8页
钻孔雷达有效解决了探地雷达探测深度和精度相矛盾的问题。为实现钻孔雷达对异常体的精细化、定向探测,文中对超深定向钻孔雷达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首先设计了钻孔雷达定向探测功能模块,由陀螺仪、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组成闭环... 钻孔雷达有效解决了探地雷达探测深度和精度相矛盾的问题。为实现钻孔雷达对异常体的精细化、定向探测,文中对超深定向钻孔雷达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首先设计了钻孔雷达定向探测功能模块,由陀螺仪、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组成闭环控制单元,PID控制算法依据实时角度与设定角度偏差确定电机控制参数,再由电机驱动“双套管”机械结构完成定向;接着围绕STM32F407主控设计了雷达收发脉冲控制电路、雷达反射波信号采集电路等;最后测试分析了系统收发机触发脉冲等关键信号,并利用定向钻孔雷达开展了实地模型和煤矿掌子面探测。结果表明,系统满足定向钻孔雷达功能需求,关键信号实测评价指标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仅9.8%;定向钻孔雷达可精确测得目标体的方位、深度等信息,可准确定位煤岩分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超深定向探测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STM32F4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