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数字图像对传统图文关系的突破及其意义生成 |
陈晓彤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新时期文论中的改笔现象及其学术史意义——兼谈文艺学的文献学问题 |
刘阳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莫让“以一带三”沦为“以一代三” |
张心科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关于《庄子·天下》篇成文年代及作者身份、立场问题 |
方勇
刘心宇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 |
朱国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6
|
《性恶》的文本结构与荀子的思想体系——从“性朴论”的内在紧张谈起 |
方达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7
|
论中国古典小说节奏理论的体系构建 |
邓百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8
|
“文言一致”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
匡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9
|
南朝士人群体“幼属文”现象的流行与文论中“才主学辅”观念的确立 |
徐俪成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0
|
吕叔湘作文教学思想内涵阐释与当代启示 |
胡凯茵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1
|
重申文化现代性纲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话语重建刍议 |
黄金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2
|
论王充以“胸中之造”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观 |
李新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3
|
复合性韵书《南北方音》南音的基础音系 |
赵庸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延安道路、人民战争与革命主体锻造——论柳青小说中的战争书写 |
王斐然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5
|
吕叔湘语法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小学语法教学研究 |
卢婷婷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算法的限度:人工智能创作的“能”与“不能” |
王峰
王意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7
|
金后“院本”流变考 |
张华宇
谭帆
|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8
|
论萧公弼的美学研究方法——兼论其在中国近现代美学史上的地位 |
谭玉龙
朱志荣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9
|
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的通俗文学出版及商业运作 |
石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20
|
患道术之不明:宋徽宗崇道与医学发展 |
孙明
廖莲婷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