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江南到岭南:文化的受容与形塑——岭南对江南文化的接受和江南记忆的形成 被引量:4
1
作者 左鹏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6,共8页
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之间有着深刻关联,江南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接受,有力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进与变革。江南及其他地区重要官员在粤时期对岭南文化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江南地区重要文化家族的南迁并落籍岭南,江南人士与岭南人士的... 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之间有着深刻关联,江南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接受,有力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进与变革。江南及其他地区重要官员在粤时期对岭南文化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江南地区重要文化家族的南迁并落籍岭南,江南人士与岭南人士的密切交往以及在交往中对岭南人士的有意关注、深切认同和高度评价,是江南文化影响岭南文化的主要途径。从岭南传统学术如经学、小学、理学(心学)、文学以及刻书与文献整理、教育、书法绘画、园林与建筑等岭南文化诸方面的形成与变革中,均可见江南文化的深刻影响。江南不仅是岭南的文化典范与文化记忆,而且是文化追求和文化理想。江南文化所具有的典范性、象征性、理想性价值,在一些方面决定了岭南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基本走向。江南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接受,以及岭南对于江南文化的受容与形塑,反映了江南与岭南两地互通互补、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目标追求,留下了值得借鉴的文化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江南 文化受容 文化形塑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扬与中国当代文艺界——答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敏教授提问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炯 吴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1,共5页
一、周扬与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吴敏:张炯老师,您好!我正在做《周扬与中国现代文化关系研究》的工作。周扬1958年两次到北京大学作讲座,您是北大中文系1955级学生,您对周扬的讲话还有印象吗?张炯:周扬1958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过一次... 一、周扬与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吴敏:张炯老师,您好!我正在做《周扬与中国现代文化关系研究》的工作。周扬1958年两次到北京大学作讲座,您是北大中文系1955级学生,您对周扬的讲话还有印象吗?张炯:周扬1958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过一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讲文艺如何为政治服务。但他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解得比较宽泛,反对那种过于狭隘的理解,并不是要求文艺对政治的直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界 华南师范大学 周扬 中国当代 文学院 政治服务 提问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魔+科幻+游戏”的共生叙事——《黑神话:悟空》文化出海之道
3
作者 凌逾 蔡嘉洋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59,共9页
《黑神话:悟空》已成国产3A单机游戏的国际传播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对《西游记》的叙事创新:结合游戏媒介特性,不仅构筑“后西游”显性和隐性的神魔世界全貌,还借助身体重组、意识融合、平行时空等科幻叙事激发海内外玩家的共鸣,凸显... 《黑神话:悟空》已成国产3A单机游戏的国际传播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对《西游记》的叙事创新:结合游戏媒介特性,不仅构筑“后西游”显性和隐性的神魔世界全貌,还借助身体重组、意识融合、平行时空等科幻叙事激发海内外玩家的共鸣,凸显东方想象的世界性。《黑神话:悟空》之后,涌现出一批国产游戏系列,突破“丝绸朋克”局限性,升级为彰显东方文化内核的“国风朋克”,中国故事获得更广泛的世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神话:悟空》 文化出海 神魔 科幻 国风朋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融界贯通:高校文学跨界创意教学的新路径
4
作者 凌逾 钟佳倪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29,共6页
基于数字技术重构知识传播的时代语境,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融入高校文学教学体系,探讨数智赋能与跨界融通如何共同推动文学创意教学新路径。构建人机双师协同机制,突破学科壁垒,依托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经典文本的跨媒介... 基于数字技术重构知识传播的时代语境,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融入高校文学教学体系,探讨数智赋能与跨界融通如何共同推动文学创意教学新路径。构建人机双师协同机制,突破学科壁垒,依托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经典文本的跨媒介再生,实现从单一文学训练向数字人文素养的转型。建立动态追踪的教学评价机制,验证跨界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创意潜能、培养复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性,思考技术逻辑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为破解文科教育数字化困局提供方法论参照。助力构建兼具文化传承效能与未来适应性的全人培养体系,推动新文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创意教学 新文科教育 数智赋能 融界贯通 沉浸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散文何为?——现代化书写与当代散文的新变
5
作者 陈剑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3,共11页
百年以来散文的不断被边缘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削弱、规避现代化,从而导致现代化基因稀薄的直接结果。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我们有责任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的散文何为?当代的散文要完成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建构... 百年以来散文的不断被边缘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削弱、规避现代化,从而导致现代化基因稀薄的直接结果。在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强音的当下,我们有责任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的散文何为?当代的散文要完成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建构起自己的现代主体性,首先要从于今仍然鲜活的鲁迅精神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强健自己。其次,散文要像小说、诗歌那样强势参与到现代国家的建设中,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散文家必须书写时代,呈现现代人丰富复杂的经验。第三,散文要在历史与现代的激荡共振中寻找散文变革的力量。而新时代乡土散文中乡愁抒写的新变,关键是要写出乡土文化精神嬗变时的艰难与创新突破。第四,生态散文的繁荣,使当代散文拥有了现代化的想象力和精神质地,并为当代散文打开了一条连接世界与全球化的通道。在现代化的叙述框架中,我们有理由期待处于新变中的生态散文成为当代散文最美丽的风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现代化 新变 鲁迅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合为时而著?——张向天《鲁迅旧诗笺注》的版本变迁
6
作者 侯桂新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9,共10页
作为系统研究鲁迅旧体诗的开山之作,张向天的《鲁迅旧诗笺注》面世后广受关注,多次再版。此书一共有五个版本:香港《文汇报·文艺》1957-1959年初刊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初版本、1962年再版本、1964年三版本,以及1972-1973年香... 作为系统研究鲁迅旧体诗的开山之作,张向天的《鲁迅旧诗笺注》面世后广受关注,多次再版。此书一共有五个版本:香港《文汇报·文艺》1957-1959年初刊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初版本、1962年再版本、1964年三版本,以及1972-1973年香港版。在它的版本变迁历程中,再版本广泛吸收了学界热情公正的批评意见,三版本继之以局部完善,成为各版中最善之本。香港版受时势影响大幅改写,但事与愿违,反而使其学术性大受损害。总结各版修订的经验教训,对于鲁迅研究如何坚持学术标准、集思广益,如何在合时与客观之间保持平衡,都能给后人带来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旧诗笺注》 版本变迁 学术研究 时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诂与阐释:商周铜器铭文研究的视角与佐证
7
作者 秦晓华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
“训诂阐释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对文献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学者多从传世文献的角度出发,探讨“训诂阐释学”的理论及方法。本文以商周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将“训诂阐释学”与商周铜器铭文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将“训诂阐... “训诂阐释学”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对文献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前学者多从传世文献的角度出发,探讨“训诂阐释学”的理论及方法。本文以商周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将“训诂阐释学”与商周铜器铭文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将“训诂阐释学”运用于铜器铭文研究,可以更新铜器铭文的研究方法,挖掘铜器铭文的研究价值,进一步揭示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信息,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阐释 训诂阐释学 铜器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批评实践的“召唤”中深化当代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段吉方教授访谈
8
作者 段吉方 颜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共7页
经过几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和学人的共同努力,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论观念的更新、方法论的进步、批评话语的繁荣等。本访谈中,段吉方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首先,针对当前整个人文... 经过几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和学人的共同努力,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理论观念的更新、方法论的进步、批评话语的繁荣等。本访谈中,段吉方教授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首先,针对当前整个人文学科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认为理论研究不能变成单纯的理论学派的研究、理论话语的重复研究或批评阐释的叠加,否则理论难以科学发展;其次,目前国内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方面,伊格尔顿研究持续受到关注,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给伊格尔顿的研究增加了多元阐释空间,且伊格尔顿自身研究的拓展也会带领他的阐释者和研究者进入到新的领域;第三,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马克思研究重新热了起来,中西方在马克思研究领域都较之前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加多元,更多融入当代实践问题;第四,后现代主义与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时空距离非常大,导致其建设性意义不大,应该在中国语境之中、在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之中,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在访谈中,段吉方教授基于本土文本、本土文化经验和情感,借鉴西方当代文论,提出"召唤式批评"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实践 召唤式批评 理论创新 伊格尔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出土文献优势,探究历史语言原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玉金教授访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金 乔盼峰 唐韵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9,共5页
不少传世文献的年代问题聚讼纷纭,因此它们所记录的语言的时代也成了问题;传世文献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出土文献时代地域明确、保持语言原貌,对于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 不少传世文献的年代问题聚讼纷纭,因此它们所记录的语言的时代也成了问题;传世文献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出土文献时代地域明确、保持语言原貌,对于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用出土文献研究语言,可以描绘出语言的原貌,所得出的结论非常可靠,这对汉语史的研究、古文字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因而要加强对出土文献语言的研究。用出土文献进行语言研究,面临着文献资料方面的障碍,首先一方面,要在出土文献研究的理论知识方面打好功底;另一方面,对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也要能够弄懂,能够跟上语言学发展的步伐,还要跟踪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成果,了解其研究现状。未来的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除了继承研究好出土文献的词法、句式和句类之外,还要加强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往研究得不够的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文献 历史语言 语言研究 语言原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与融通: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重构及其批评史意义
10
作者 张莹洁 马茂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清人所编古文选本虽体例不尽相同,但普遍以古文为因时而变、创新发展的动态概念,并于古文的道统观念、发展纲要、文体关系、审美属性多有前人未及、深刻独到的探本之说。清代古文选家一改明代偏于性灵抒发、消解意识形态的选文陈轨,通... 清人所编古文选本虽体例不尽相同,但普遍以古文为因时而变、创新发展的动态概念,并于古文的道统观念、发展纲要、文体关系、审美属性多有前人未及、深刻独到的探本之说。清代古文选家一改明代偏于性灵抒发、消解意识形态的选文陈轨,通过编纂实践活动赋予古文不失正统而又不拘一律的精神品格,不仅蕴涵着赓续古文运动正统文风、标示文章发展脉络的要义宏旨,又不乏文体互通借鉴、审美思想的深度揭示。质言之,清代古文选本的古文观念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兼有理论色彩与实践指向的重构,使之生成守正与融通两大特质,选本的学理性、审美性、实用性也随之提升,反映出文用实践认知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批评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古文选本 古文观念 批评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岭南文化的整体性认知——《岭南文化辞典》编纂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金宝 左鹏军 崔承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77,共11页
岭南文化是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源的角度来考察,岭南大致有日常语言、自然地理、建置区划、文化认同四个层面的含义。在文化认同的层面,明清以来存在用岭南专指广东的文化现象。“岭南文化”一词古已有之。从文化学... 岭南文化是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源的角度来考察,岭南大致有日常语言、自然地理、建置区划、文化认同四个层面的含义。在文化认同的层面,明清以来存在用岭南专指广东的文化现象。“岭南文化”一词古已有之。从文化学理论的层面来审视,岭南文化研究大致包含了地域文化和文化类型两种研究视角。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以及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原生文化、边缘文化、商贸文化、移民文化、贬谪文化、华侨文化等特质;是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要素齐全、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特色鲜明、高度成熟的区域文化类型;总体特征表现为商贸文化基础之上的世俗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文化性格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变通性、务实性、适应性,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务实性。岭南文化发展史上三次大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推动了岭南文化的转型发展,创造了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岭南文化将进一步丰富自身内涵,铸就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岭南文化 文化性格 文化融合 《岭南文化辞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的思考——以岭南文化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建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继续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以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和岭南学的建构,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区域文化研究 岭南文化 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视域 中国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 草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征 民族本质 世界背景——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撑的角度认识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从多个角度探讨岭南学的建构和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岭南学 拓展 建构 文化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学面向现实的提问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杰访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杰 段吉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F0004,共7页
段吉方(以下简称段):王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您置身美学研究已经有近三十年了,能首先谈谈这三十年来您的学术成长历程吗?
关键词 美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生导师 特聘教授 人文学院 提问方式 王杰 八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7
15
作者 柯汉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文化研究 中华文化 精神内涵 精神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少功散文的精神守望——以《山南水北》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山南水北》是韩少功的散文集,写于湖南汨罗乡下。这部散文集里蒐集了99篇散文。这些散文集中表达了韩少功审美理想、价值追求,在日益喧嚣的当下,作者执着地守望着唯美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韩少功 散文 审美理想 精神守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3,共3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研究 岭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发展理念 地域文化研究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香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绝句的集成与绝唱--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和文体史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左鹏军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33,共13页
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系统清理和记载岭南诗人诗事及有关史事,表现出明确系统的载记乡邦文献、传承地方文化意识;对某些珍稀文献和重要史实进行准确记录和中肯评述,留下重要的文献线索,澄清重要的历史事实,补苴了... 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系统清理和记载岭南诗人诗事及有关史事,表现出明确系统的载记乡邦文献、传承地方文化意识;对某些珍稀文献和重要史实进行准确记录和中肯评述,留下重要的文献线索,澄清重要的历史事实,补苴了以往载记之不足。《读岭南人诗绝句》还表现出相当明确的批评观念:以爱古人而不薄近人的评判态度,力图全面详尽地展现岭南人的诗歌创作风貌;以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诗学评骘尺度,表现出对岭南诗人诗作某些核心价值的深度认可或期待;以通达的眼光和明确的诗史意识,对各派诗人与各种人物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以存人事与史事之真实;注意记载和考辨与岭南诗坛相关的非岭南人物或事件,表现出明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整体意识。《读岭南人诗绝句》是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一个精彩总结,不仅在岭南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文体史和文学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堪称中国历代论诗绝句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融 《读岭南人诗绝句》 文献价值 批评观念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西域与岭南的治理看唐代民族政策的南北差异性——以柳宗元、岑参的诗文创作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6-102,共7页
唐代中央王朝对岭南、西域的文人输出是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置贬官流犯和激励忠臣名将的文人输出差异反映了唐代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唐代中央王朝对西域、岭南民族地区的治理在征讨挞伐与羁縻怀柔,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交... 唐代中央王朝对岭南、西域的文人输出是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置贬官流犯和激励忠臣名将的文人输出差异反映了唐代中央王朝民族政策的重北轻南。唐代中央王朝对西域、岭南民族地区的治理在征讨挞伐与羁縻怀柔,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交流,经济政策与经济交往活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造成民族政策差异性的原因主要在于羁縻民族政策的灵活性,南北地理环境的不同,南北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同及南北民族形势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民族政策 西域 岭南 柳宗元 岑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理与文化的诗学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献 文化研究 诗学建构 地理 吴承学 概念 专题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