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互动式”查房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评价
1
作者 庞素真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8期91-92,共2页
该文分析了精神管管理中传统方式和医护互动式查房指出,传统管理措施只就精神科基本规范以及要求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进行讲解,就遵医嘱执行相关操作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无法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而预见其病情发展状况... 该文分析了精神管管理中传统方式和医护互动式查房指出,传统管理措施只就精神科基本规范以及要求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进行讲解,就遵医嘱执行相关操作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无法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而预见其病情发展状况,进而无法获得明显效果。医护“互动式”查房方式的有效应用,对于精神科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以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效果明显,最终对于医院精神科患者康复状态提升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互动式”查房 精神科 医院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素环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每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每组各50例,进行为期8周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心电图QT间期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各时点PANSS评分两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失眠等副反应与利培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仿,但齐拉西酮比利培酮较少引起静坐不能、体质量改变,具有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是较为理想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军通幽散治疗精神病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秀英 王秀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将军通幽散治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9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观察组用将军通幽散冲服;对照1组口服果导片,开塞露纳肛;对照2组口服番泻叶。用药24h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 目的探讨将军通幽散治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9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观察组用将军通幽散冲服;对照1组口服果导片,开塞露纳肛;对照2组口服番泻叶。用药24h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2组(P<0.05)。结论将军通幽散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便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药用 精神病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肖燕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男性精神分裂症(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菏泽市荣军医院收治的男性SP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分析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男性精神分裂症(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菏泽市荣军医院收治的男性SP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干预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24)。护理后,两组歧视、积极效应、病情掩饰评分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症状/不良反应、心理社会、动机/精力评分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男性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轻病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萨提亚模式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6期19-20,25,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12月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实验样本,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记录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12月符合要求的抑郁症患者92例作为实验样本,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记录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在开展护理前,其心理状态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总体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实验组93.48%;对照组73.9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开展管理教育,有助于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改善,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管理 抑郁症 抑郁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