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葛红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将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理质量...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将该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记录书写合格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中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另外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缓和了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1期30-32,共3页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在外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神经外科的研究办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由于神经外科涉及到人脑、脊髓及其周围重要的神经系统等,在进行研究个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治疗风险是临床上...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在外科学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神经外科的研究办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由于神经外科涉及到人脑、脊髓及其周围重要的神经系统等,在进行研究个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治疗风险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课题。护理管理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性步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这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法律以及人身等各方面可能发生的多种危险。因此,风险管理是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保证临床治疗与护理质量。该研究依据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分析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只有控制好护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积极应对风险,才能保证护理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从而减少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冲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芬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患者120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实施"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 目的研究"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神经外科患者120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实施"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式,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实施普通口头传递信息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70.00%(42/60)、96.67%(58/6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67%(31/60)、81.67%(49/60)(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要信息知晓情况、推广执行情况以及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9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1.67%(13/60)(P<0.05)。结论 "Q群+飞信"信息传递模式能够提升神经外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提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此种信息传递模式较为方便,管理实施的对象较容易接受,管理的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群 飞信 信息传递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归因分析与安全管理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2期28-30,共3页
神经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等主要特征,与此同时,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还可能伴随认知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问题,所以,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任务量较大,护理人员所要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由于长... 神经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等主要特征,与此同时,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还可能伴随认知障碍以及感觉障碍等问题,所以,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任务量较大,护理人员所要承担的责任也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由于长期承受繁重的护理工作压力,有时难免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懈怠心理,引发护理工作上的各种缺陷问题。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困扰而使其生活、精神及生活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心情焦躁,对护理人员工作不配合,这样也会间接导致护理缺陷问题的产生。此次就专门对当前我国医院神经外科护理缺陷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希望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为疾病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疾病 护理缺陷 原因 安全管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
5
作者 石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1期33-3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在人类疾病种类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机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外科疾病在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疾病治疗工作中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就当前此类疾病的发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也随着不断提高,在人类疾病种类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对于医疗机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外科疾病在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医疗机构的临床疾病治疗工作中属于一种常见性疾病,就当前此类疾病的发病率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由于神经外科疾病需要经过较长的治疗周期,为了更好的保证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效果,一定要加强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针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并制定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提高医院服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疾病 护理风险 分析 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李倩 杨爱慧 +3 位作者 侯伟娜 李凤 于艳民 李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7,12,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CCM患者,均行SWI和常规MRI扫描,对SWI和常规MRI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二者诊断CC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50例CCM患者SW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MRI对脑海绵状血管瘤(C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CCM患者,均行SWI和常规MRI扫描,对SWI和常规MRI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二者诊断CCM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50例CCM患者SWI扫描显示,45例表现为多个低信号点,呈现“串珠状”,5例表现“网状”结。常规MRI扫描显示T_(1)WI 40例患者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10例患者表现为高信号;T_(2)WI 35例患者表现为混合信号,中心为高信号,外围为低信号或等信号,15例患者外围信号较均匀,未见明显分层现象。结论相较于常规MRI,SWI对CCM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脑卒中患者穿刺中的应用观察
7
作者 曹美香 王慧敏 +4 位作者 王兰亭 卢国丽 李媛 李青 马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在非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在非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30例(成功率100%),对照组穿刺成功26例(成功率86.67%),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PICC置管感染率低,1例出现轻微感染;对照组穿刺失败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可使得穿刺成功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脑卒中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诊断与临床观察
8
作者 葛红梅 赵如 +2 位作者 梁琴叶 刘群星 周素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均行CT检查,分析CT特征,根据结果实施吸入性肺炎早期预防措施。结果 5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10例合并吸入性肺炎,均出现肺部炎症浸润特征,其中9例患者...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均行CT检查,分析CT特征,根据结果实施吸入性肺炎早期预防措施。结果 5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10例合并吸入性肺炎,均出现肺部炎症浸润特征,其中9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例患者出现肺不张与气道异物特征。5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5.69±4.76)d。结论 使用CT检查可早期观察吸入性肺炎,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脑卒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增福 贺迎春 +2 位作者 葛红梅 袁海峰 吴卫东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内镜检查,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超声内镜的临床诊断...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对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超声内镜检查,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超声内镜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共检查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80个,具体包括25个食管病变,48个胃部病变,7个十二指肠病变;病理类型主要为间质瘤、平滑肌瘤以及息肉等。全部80例病变中,超声内镜检查共检出73例,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选择超声内镜能对食管及胃黏膜下病变的性质进行明确,还能对病变和邻近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能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食管 胃黏膜下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翠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从1997年以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对2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我院从1997年以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对28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评估病人的情况,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病人出院后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降低了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对重型脑外伤患者TNF-α、IL-6及IL-10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信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共28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共28例,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控制直肠温度33℃~35℃,持续5d;同期入选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监测两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6及IL-10在伤后第1、3、5天的动态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亚低温通过调节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了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低温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明启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70.0%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73,P<0.05)。研究组患者良好与中残率为70.0%、重残率为30.0%,对照组患者良好与中残率为35.0%、重残率为65.0%,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25,P<0.05)。结论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超早期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冷冻保存自体颅骨回植的实验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景元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人自体颅骨离体保存回植修复颅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蜂蜜或75%酒精分别浸泡冷冻离体颅骨后3,6,12及18个月对照观察颅骨组织形态及基质结构,并对53例病人56块颅骨蜂蜜冷冻后原位回植,术后随访观察及头颅X线追踪检查。结果蜂... 目的探讨人自体颅骨离体保存回植修复颅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蜂蜜或75%酒精分别浸泡冷冻离体颅骨后3,6,12及18个月对照观察颅骨组织形态及基质结构,并对53例病人56块颅骨蜂蜜冷冻后原位回植,术后随访观察及头颅X线追踪检查。结果蜂蜜实验组颅骨有成活骨细胞,酒精组骨细胞全部死亡。临床应用蜂蜜保存颅骨原位回植均获成功,颅骨瓣复位良好,能达到骨性愈合。结论蜂蜜冷冻保存自体颅骨原位回植方法安全、简便,颅骨成形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冷冻保存 自体颅骨 颅骨缺损 骨骼移植术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丹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2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丹参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伤后第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丹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21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丹参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者伤后第1、3、5、7天血清中sICAM-1、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组第3、5、7天血清中的sICAM-1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P<0.01),IL-10则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能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sICAM-1的表达,促进IL-10的表达,有助于减轻颅脑外伤所致的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丹参 细胞间黏附分子-1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家赫 王永超 +3 位作者 李凯 李玉文 周松 于永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0期38-42,共5页
目的脑微出血(CMBs)病因涉及诸多可控、不可控以及遗传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CMBs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和Embase的数据库,收集与CMBs危险因素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并评估... 目的脑微出血(CMBs)病因涉及诸多可控、不可控以及遗传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CMBs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和Embase的数据库,收集与CMBs危险因素相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并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鉴定494篇文献,其中51篇文献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本meta分析发现1A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25%)中,5种因素(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既往卒中、心脏病史、载脂蛋白E4)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适量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是CMBs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发现1B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6种因素(舒张压、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糖尿病、吸烟、性别)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与CMBs的发生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2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5种因素(体重指数、收缩压、年龄、高血压、他汀类药物)增加了CMBs的风险。本研究发现3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8种因素(尿素氮、心率、肌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肾功能)增加了CMBs的风险,而高脂血症与CMBs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4级证据(汇总人数<6000,I2>50%)中,4种因素(脑白质疏松症、腔隙性梗死、C-反应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了CMBs的风险。结论血压、既往疾病、性别、年龄、吸烟及部分生化指标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CMB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