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抗胆碱药联合应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艾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长、短效抗胆碱药不同联合治疗方法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及B组(39例),A组在入院后即行阿托品、戊乙奎醚联合治疗;B组应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联合应用戊乙... 目的观察长、短效抗胆碱药不同联合治疗方法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及B组(39例),A组在入院后即行阿托品、戊乙奎醚联合治疗;B组应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联合应用戊乙奎醚,维持阿托品化状态,所有患者给予同样的护理干预。记录阿托品化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50%以上时间、住院时间、戊乙奎醚用量、药物耐受、药物依赖、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阿托品化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戊乙奎醚用量、胆碱酯酶活力恢复50%以上时间、住院时间、药物耐受、药物依赖、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迟发性神经病、中间综合征、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品持续泵入快速达阿托品化后,用小剂量阿托品、戊乙奎醚联合应用维持阿托品化状态治疗重度AOPP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的发生,使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缩短住院时间,戊乙奎醚的用量小,减少了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抗胆碱药 阿托品 戊乙奎醚 用药方法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对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冯庆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变化及阿托品干预治疗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致心律失常组),经阿托品治疗前后比较检测... 目的:探讨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的变化及阿托品干预治疗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0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致心律失常组),经阿托品治疗前后比较检测血清NO、NOS、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血清NO、NOS、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并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致心律失常组治疗前血清NO、N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致心律失常组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治疗前患者,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MB同工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内皮功能及心肌均受到损害,阿托品对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解救起致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乌头碱 内皮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弯曲与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爽 柴敏 +2 位作者 杨密 恽文伟 杨桂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干梗死患者171例,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扩展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NIHSS)评分是否较入院时增加...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干梗死患者171例,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扩展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NIHSS)评分是否较入院时增加≥2分,分为预后不良组46例与预后良好组12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颅MRI检查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收集入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和入院e-NIHSS评分等。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脑干梗死部位等,评估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结果2组高血压、入院e-NIHSS评分、椎动脉优势和基底动脉弯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498,95%CI:1.085~11.271,P=0.036)、入院e-NIHSS评分(OR=1.217,95%CI:1.020~1.453,P=0.029)和基底动脉弯曲指数(OR=1.317,95%CI:1.159~1.496,P=0.001)是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基底动脉弯曲指数预测脑干梗死早期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0.612,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0.761~0.905),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80.8%。结论基底动脉弯曲是脑干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基底动脉 预后 数据相关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水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22-24,共3页
目的应用中医护理理论,观察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00例。药物治疗组单纯以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每天早晚以... 目的应用中医护理理论,观察足浴联合足底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00例。药物治疗组单纯以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每天早晚以温水足浴(水温39~42℃)并足底按摩30min。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血压正常、好转及恢复达标率明高于药物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服药种类较药物治疗组减少(P<0.01)。结论足浴联合足底按摩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及机能状况,对预防保健、稳定血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浴 按摩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