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脑血管症的中医病机及其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敏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1期12-12,共1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情况,总结临床经验,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接受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1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患者心脑血管介...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情况,总结临床经验,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就诊的接受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1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患者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结果,观察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对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及时进行抢救治疗。结果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有7例,所占比例为5.22%,在手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有3例,在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有4例,经过抢救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心脑血管介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要在进行手术时严格监控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控制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介入治疗 迷走神经反射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水凝胶用于肝癌破裂出血急诊TACE的短期效果及安全性
2
作者 尚建南 牛德方 +5 位作者 季芳 郑旭 樊庆勇 郝俊山 田文倩 葛莉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评价温敏性水凝胶用于急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短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温敏性水凝胶行急诊TACE的21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止血效果,使用NCI... 目的探讨评价温敏性水凝胶用于急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短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温敏性水凝胶行急诊TACE的21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止血效果,使用NCI-CTC 3.0版标准观察和评估术后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TACE治疗,短期止血成功率100%。术后不良反应主要有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等,反应程度较轻。甲胎蛋白(AFP)检测与治疗前相比平均水平明显下降。结论温敏性水凝胶急诊TACE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是安全可行的,短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水凝胶 肝癌破裂出血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合成体层成像和X线数字摄影在肺内结节探测中敏感度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梦龙 孙峰 +1 位作者 王雅莹 张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97-600,共4页
目的比较数字合成体层成像(DTS)和普通X线数字摄影对肺内结节探测的敏感度,评价DTS检测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方法 22名有肺内小结节的患者进行随访性CT检查,由2名放射医师共同对CT扫描图像进行阅读,来证实结节的存在并为其定位,作为结节... 目的比较数字合成体层成像(DTS)和普通X线数字摄影对肺内结节探测的敏感度,评价DTS检测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方法 22名有肺内小结节的患者进行随访性CT检查,由2名放射医师共同对CT扫描图像进行阅读,来证实结节的存在并为其定位,作为结节存在的标准。另外为患者进行了后前位胸部X线数字摄影(PA)和DTS检查。再由另外3位胸部放射医师独立阅读DTS影像和PA影像,来确定CT所证实的结节在这两种影像上的显示情况。结节按以下标准进行分级:肯定可见,不确定,不可见。3个级别按直径大小分为以下三组:<5,5~10,>10mm。分析那些标记为肯定可见的结节的真阳性结果。结果 CT断层扫描共检出180个直径范围在3.5~19.5mm的结节,DTS和PA的敏感度分别是67%和23%(P<0.0001)。一致性检验表明,在所有三组不同大小的结节中,DTS和PA对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对小结节(直径<5mm)的探测敏感度,两者分别达到49%和10%。结论和PA相比,在各类大小不同的肺内小结节的探测中,DTS都显示出较大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合成体层成像 肺结节 胸部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庆勇 季芳 +5 位作者 郑旭 葛莉萍 郝俊山 牛德方 尚建南 田文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小肠粘连性梗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75例患者,观察患者梗阻症状及体征变化、自主排气、排便时间、24h引流...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小肠粘连性梗阻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75例患者,观察患者梗阻症状及体征变化、自主排气、排便时间、24h引流量以及影像学检查评价等指标,并与传统的鼻胃管减压方法相比较,并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技术成功率100%。与传统鼻胃管比较,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能够快速改善梗阻症状,缩短病程,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引导下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快捷,较传统鼻胃管减压梗阻症状改善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肠梗阻导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糖尿病性下肢重症缺血 被引量:4
5
作者 樊庆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留置导管持续动脉内抗凝溶栓联合PTA治疗糖尿病下肢严重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糖尿病性下肢重症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累血管的数目及程度考虑PTA前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再对溶栓组15肢和未溶栓组13肢的PTA... 目的:探讨经留置导管持续动脉内抗凝溶栓联合PTA治疗糖尿病下肢严重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糖尿病性下肢重症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累血管的数目及程度考虑PTA前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再对溶栓组15肢和未溶栓组13肢的PTA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6~36个月,并做好随访记录。结果:21例28侧肢体膝下动脉受累77支,狭窄性病变32支(41.6%),完全闭塞性病变45支(58.4%)。溶栓组和未溶栓组,对于狭窄性病变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2.3%(12/13)、88.9%(16/18);对于闭塞性病变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75.9%(22/29)、31.2%(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并发症5例,主要为小斑块脱落、血管痉挛及夹层等,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6~36个月。随访期间4例复发,复发率19.0%,3例接受二次介入治疗。结论:对于糖尿病性下肢严重缺血性病变,经留置导管动脉内长时间持续溶栓联合PTA对于闭塞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近期疗效确切,具有很好的扩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内药物灌注 下肢动脉缺血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在控制及预防子宫瘢痕妊娠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庆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50mg,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1~7天行清宫术。结果 31例患者均灌注栓塞成功,清宫时平均出...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1例异位妊娠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50mg,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1~7天行清宫术。结果 31例患者均灌注栓塞成功,清宫时平均出血34.3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灌注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方法,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和丧失生育能力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栓塞 清宫术 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探讨DSA设备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半自动活检针在C臂透视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397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397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99.75%,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99.54%,并... 目的探讨DSA设备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半自动活检针在C臂透视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397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397例患者中穿刺成功率99.75%,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准确率99.54%,并发症发生率11.62%。结论 C臂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高、诊断准确并发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C臂透视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