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野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成因及治理对策
1
作者 申中华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27-129,133,共4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当,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 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不合理使用,以及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处理不当,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山东省巨野县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巨野县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农业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包括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成因 治理对策 山东省巨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长征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6期58-60,共3页
通过厌氧发酵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可以防止土壤养分累积和污染地下水。然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来解决。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策略,... 通过厌氧发酵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通过科学施用有机肥,可以防止土壤养分累积和污染地下水。然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管理制度来解决。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策略,包括推广厌氧发酵技术、完善资源化生产工艺、制定有机肥施用标准以及加强泄露监测和防治体系建设。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同时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有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发展中农业环保技术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邬德伟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发展生态农业成为必然选择。农业环保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农业环保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诸...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发展生态农业成为必然选择。农业环保技术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但目前农业环保技术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污染减排技术局限性、废弃物高值化处理技术瓶颈等。文章分析了上述问题,并从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有效运用策略,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环保技术 污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理念下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停辉 《河北农业》 2024年第4期38-39,共2页
随着我国绿色市场的不断成熟,进行绿色营销已经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生态农业为绿色营销提供了坚实的产品基础。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农业模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生态农业在实施绿色营销时面临... 随着我国绿色市场的不断成熟,进行绿色营销已经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生态农业为绿色营销提供了坚实的产品基础。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农业模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生态农业在实施绿色营销时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旨在深入分析生态农业绿色营销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生态农业在市场中取得更为广泛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理念 生态农业 绿色营销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的相关技术及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庆臣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8期49-51,共3页
探讨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有效策略与技术。通过分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来源及危害,阐述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与措施,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角度,对农田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污染防治... 探讨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有效策略与技术。通过分析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来源及危害,阐述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与措施,并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角度,对农田土壤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污染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农业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手段。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各具特点和适用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优选并集成优化,可为农田土壤污染防控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污染 污染防治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