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在门诊药学服务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1
作者 秦国亮 李国妍 陈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4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应用在门诊药学服务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的1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药学服务,并选取1000份门诊处方作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开展... 目的对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应用在门诊药学服务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的1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2年1—12月实施常规药学服务,并选取1000份门诊处方作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开展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并选取1000份门诊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处方调剂差错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均日调剂处方数量高于对照组,单张处方调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发生10起护患纠纷,观察组发生1起护患纠纷。观察组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满意度为100.00%(12/12),高于对照组的58.33%(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P<0.05)。结论门诊“互联网+”智慧药学服务能够有效提升药房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护患纠纷以及不合理处方发生概率,提升工作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药学服务 门诊 工作效率 处方调剂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格列美脲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柳 石凤华 马丽娟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9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药品不良反应(ADR)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某院收治的T2DM患者123例,均接受格列美脲治疗,统计ADR发生率,并根据有无ADR分为ADR组与无ADR组,比较2...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药品不良反应(ADR)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有效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某院收治的T2DM患者123例,均接受格列美脲治疗,统计ADR发生率,并根据有无ADR分为ADR组与无ADR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血糖指标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血脂[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分析格列美脲ADR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治疗有效性。结果123例T2DM患者接受格列美脲治疗后,29例(23.58%)患者发生ADR;年龄>70岁、饮酒、超适应证用药、单次给药剂量2~4 mg、治疗不依从、用药时间长是格列美脲发生A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DR组总有效率72.41%(21/29)低于无ADR组92.55%(87/94)(P<0.05)。结论年龄>70岁、饮酒、单次给药剂量大、用药时间长的格列美脲ADR风险高,应重点关注,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适应证用药监管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格列美脲ADR,为临床合理调整用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美脲 药品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 单次给药剂量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