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产蓝萼香茶菜二萜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兰 王炜 +2 位作者 汪涛 王丽 汪汉卿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5-268,共4页
对甘肃天水小陇山产蓝萼香茶菜进行二萜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SRB法分别对分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共鉴定出5个二萜化合物,它们分别为:1α,6,11β,15β-四乙酰基-6,7... 对甘肃天水小陇山产蓝萼香茶菜进行二萜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SRB法分别对分离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共鉴定出5个二萜化合物,它们分别为:1α,6,11β,15β-四乙酰基-6,7-断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α,6,11β,15β-tetraacetoy-6,7-seco-7,20-olide-ent-kaur-16-en,Ⅰ),6β,11α-二羟基-6,7-断裂-6,20-环氧-1α,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6β,11α-di-hydroxy-6,7-seco-6,20-epoxy-1α,7-olide-ent-kaur-16-en-15-one,Ⅱ),6β,7β,14β-三羟基-1α-乙酰氧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6β,7β,14β-trihydroxy-1α-acetoxy-7α,20-epoxy-ent-kaur-16-en-15-one,Ⅲ),6β,11α,15α-三羟基-6,7-断裂-6,20-环氧-1α,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6β,11α,15α-trihydroxy-6,7-seco-6,20-epoxy-1α,7-olide-ent-kaur-16-en,Ⅳ),1α,6β,7β,14β-四羟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15-酮(1α,6β,7β,14β-tetrahydroxy-7α-20-ep-oxy-ent-kaur-16-en-15-one,Ⅴ)。化合物Ⅲ、Ⅳ、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以上5个二萜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均显示了良好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二萜 结构鉴定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煤系硬质高岭土碱改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爱英 马智 +1 位作者 张修景 齐小周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9-582,共4页
考察了碱处理对内蒙古煤系硬质高岭土(简称高岭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法表征了高岭土的组成和结构;采用BET法测定了碱改性高岭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经1... 考察了碱处理对内蒙古煤系硬质高岭土(简称高岭土)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裂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法表征了高岭土的组成和结构;采用BET法测定了碱改性高岭土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经1060℃煅烧1h后,大量的非晶态SiO2和γ—Al2O3分凝,这种非晶态的SiO2具有与碱反应的活性;高岭土中的六配位铝(Al(Ⅵ))比四配位铝(Al(Ⅳ))更易与碱反应,延长碱处理时间可提高Al(Ⅳ)的含量,降低Al(Ⅵ)的含量,有利于裂化反应的进行;碱改性高岭土的孔半径主要分布在2~8nm;随碱处理时间的延长,碱改性高岭土的裂化活性和裂化选择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煤系 高岭土 碱改性 氧化硅 裂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的电化学敏感测定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红英 赵炜 +2 位作者 王学亮 汪涛 王朝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2,408,共6页
制备了铂纳米粒子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修饰玻碳电极,并将此电极用于绿原酸的电化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裸电极,绿原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均有所增加,尤以氧化峰电流增加显著。最佳实验条件下,绿原酸的氧化峰电... 制备了铂纳米粒子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修饰玻碳电极,并将此电极用于绿原酸的电化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裸电极,绿原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均有所增加,尤以氧化峰电流增加显著。最佳实验条件下,绿原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2~1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mol/L。相比较已报道的其它方法,此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检出限较低。将此电极用于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7.7%~102.1%。对绿原酸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到它们的结合数为3,结合常数为1.62×103L/mol。相关参数可为绿原酸的药理研究以及相似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与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修饰电极 PEDOT 铂纳米粒子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转基因植物特定序列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学亮 杨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在玻碳电极(GCE)上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硫堇(PTh)得到PTh/GCE修饰电极,并利用聚硫堇层共价结合和静电作用吸附金纳米粒子(AuNP′s)制得AuNP′s/PTh/GCE修饰电极。然后通过将ss-DNA/AuNP′s/PTh修饰电极置于cDNA杂交液中,于42℃杂交制得... 在玻碳电极(GCE)上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硫堇(PTh)得到PTh/GCE修饰电极,并利用聚硫堇层共价结合和静电作用吸附金纳米粒子(AuNP′s)制得AuNP′s/PTh/GCE修饰电极。然后通过将ss-DNA/AuNP′s/PTh修饰电极置于cDNA杂交液中,于42℃杂交制得ds-DNA/AuNP′s/PTh修饰玻碳电极,实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探针在AuNP′s/PTh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固定,制得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Fe(CN)6]3-/4-溶液中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及交流阻抗谱技术(EIS)对DNA的固定和杂交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1.0×10-10~1.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该传感器可对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PAT基因)片段进行检测,检出限(3s)为3.2×10-11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聚硫堇 DNA 生物传感器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纳米仿生界面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亮 郁章玉 焦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1-628,共8页
对1995~2011年间各种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粒子、量子点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等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及纳米仿生界面的构建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仿生界面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聚噻吩/聚吡咯/二氧化钛膜及电化学腐蚀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薛守庆 刘庆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水蒸气气氛下,制备出表面富含羟基的纳米Ti O2颗粒,然后在室温和氧化剂三氯化铁存在下,通过化学固相氧化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聚噻吩/聚吡咯/Ti O2(PTH/PPy/TiO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 在水蒸气气氛下,制备出表面富含羟基的纳米Ti O2颗粒,然后在室温和氧化剂三氯化铁存在下,通过化学固相氧化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出聚噻吩/聚吡咯/Ti O2(PTH/PPy/TiO2)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电化学阻抗(EIS)等技术手段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不同纳米TiO2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使用温度(20~300℃)下,PTH/PPy/6%Ti O2(质量分数)膜热分解温度为450℃,能够满足其使用要求。用PTH/PPy/TiO2膜保护的不锈钢比裸露的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高出0.8 V以上,而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TiO2的添加明显的提高了PTH/PPy材料的抑制腐蚀的能力,并且由于TiO2的加入能够使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之间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减少膜的缺陷,增大复合材料与金属基体的力学性能,使得膜结构更加的致密,从而减缓不锈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噻吩/聚吡咯/二氧化钛复合物 固相氧化反应 耐腐蚀 导电高分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落黄在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美凤 马心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2,291,共5页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日落黄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日落黄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能催化日落黄的电化学反应。日落黄在聚结晶紫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日落黄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日落黄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能催化日落黄的电化学反应。日落黄在聚结晶紫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82.0×101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 日落黄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那霉素与苯胺蓝反应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学亮 赵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09,共3页
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苯胺蓝在静汞电极上于-0.355V产生明显的还原峰。当加入卡那霉素之后,卡那霉素与苯胺蓝发生作用生成新的离子复合物,使苯胺蓝在-0.355V处的还原峰电流下降,研究发现其降低值△Ip与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在5... 在pH3.0的B-R缓冲溶液中,苯胺蓝在静汞电极上于-0.355V产生明显的还原峰。当加入卡那霉素之后,卡那霉素与苯胺蓝发生作用生成新的离子复合物,使苯胺蓝在-0.355V处的还原峰电流下降,研究发现其降低值△Ip与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在5.0~65.0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28+0.567C,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3S/N)为1.0mg·L^-1。用该法测定了市售硫酸卡那霉素的含量,所得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法 苯胺蓝 卡那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心英 陈美凤 晁明永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在0.5mol/L H2SO4溶液中制备了活化玻碳电极并对苏丹红I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玻碳电极对苏丹红I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此催化性能,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苏丹红I的电化学方... 利用循环伏安法在0.5mol/L H2SO4溶液中制备了活化玻碳电极并对苏丹红I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玻碳电极对苏丹红I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此催化性能,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苏丹红I的电化学方法。在pH=4.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测定,苏丹红I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0×10^-8~1.00×10^-5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9.00×10^-9mol/L。其回归方程为:ipa(A)=0.70c+5.91×10^-7。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玻碳电极 差分脉冲伏安法 苏丹红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蓝与硫酸阿米卡星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学亮 赵杰 韩同成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49-351,共3页
在pH 4.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甲基蓝在静汞电极上分别于-0.04 V、-0.275 V和-0.675 V(vs.SCE)处产生三个还原峰.加入硫酸阿米卡星后,阿米卡星与甲基蓝反应并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基蓝在-0.275 V(vs.SCE)处的还原峰... 在pH 4.5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甲基蓝在静汞电极上分别于-0.04 V、-0.275 V和-0.675 V(vs.SCE)处产生三个还原峰.加入硫酸阿米卡星后,阿米卡星与甲基蓝反应并形成离子缔合物,使甲基蓝在-0.275 V(vs.SCE)处的还原峰峰电流下降,其下降值与阿米卡星的浓度在1.0~6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nA)=-8.48+102.36c(mg/L),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为1.0 mg/L.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物中阿米卡星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7.0%~105.0%之间,RSD≤4%,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蓝 硫酸阿米卡星 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子掌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11
作者 王福东 汪涛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430-432,共3页
应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燕子掌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66种组分与燕子掌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以苯乙醇、2,6,6-三甲基-2,4-环庚二烯-1-酮、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乙酯、十八烷酸... 应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燕子掌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66种组分与燕子掌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以苯乙醇、2,6,6-三甲基-2,4-环庚二烯-1-酮、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十六烷酸甲酯、十六烷酸乙酯、十八烷酸甲酯为主要成分,化合物类型以酮、酯、类等化合物为主,其中十六烷酸甲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2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子掌 挥发油 气象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犬瘟热发病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鑫 杨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
为了解菏泽市区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试验利用临床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市5家宠物医院的1012个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犬瘟热的阳性检测率迭22.90%,犬瘟热的发病率受犬的年龄、免疫接种情况及季节影... 为了解菏泽市区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试验利用临床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市5家宠物医院的1012个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犬瘟热的阳性检测率迭22.90%,犬瘟热的发病率受犬的年龄、免疫接种情况及季节影响,发病年龄主要在3~12月龄的幼犬,发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月份和10月份,未免疫接种犬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流行病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水量对聚吡咯高分子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徐美玲 高桂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6-1859,1863,共5页
在0.1 mol/L吡咯+0.2 mol/L Na Cl O4的乙腈溶液中加入不同含量[0,3%,6%,9%(体积分数)]的水,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吡咯(PPy)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比较... 在0.1 mol/L吡咯+0.2 mol/L Na Cl O4的乙腈溶液中加入不同含量[0,3%,6%,9%(体积分数)]的水,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吡咯(PPy)高分子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曲线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比较了不同电流密度下不锈钢/聚吡咯(SS/PPy)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当电流密度由1 m A/cm2增大到5 m A/cm2时,PPy(6%)电极的比电容下降幅度最小,下降了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体酶催化反应电化学测定酶含量
14
作者 苗云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4-517,共4页
提出了以固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胺的催化作用为基础的测定HRP及其标记物的电化学方法。测定中以Au—Pt/PAN/GCE为工作电极,并详细叙述其制备过程。将一定浓度的HRP按规定方法固定在上述修饰电极上制得HRP/A... 提出了以固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对过氧化氢氧化邻苯二胺的催化作用为基础的测定HRP及其标记物的电化学方法。测定中以Au—Pt/PAN/GCE为工作电极,并详细叙述其制备过程。将一定浓度的HRP按规定方法固定在上述修饰电极上制得HRP/Au—Pt/PAN/GCE修饰电极,将此电极浸入含5.0×10^-3mol·L^-1邻苯二胺及2.5×10^-3mol·L^-1叫过氧化氢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5.0)中,反应10min后将电极取出,记录溶液中酶催化反应产物的方波伏安峰及峰电流。结果表明:酶催化反应前,底物在工作电极上于-0.488V(vs.SCE)处有明显的还原峰,在酶催化反应后,在-0.584V处出现一个更大的还原峰,电位负移160mV,且峰电流明显增大。峰电流值(Ip)与修饰在Au-Pt/PAN/GCE电极上的HRP的含量在1.0×10^-2~2.0×10^2μg·L^-1之间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3.0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测定 固体酶催化反应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15
作者 苗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463-11465,11491,共4页
对金属纳米材料、氧化物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粒子等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材料 DN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市区犬6的流行病学调查
16
作者 李鑫 杨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10005-10006,共2页
为了获得菏泽地区导致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利用准确性高、成本低、耗时少、临床上易于操作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菏泽市3家宠物医院的88例门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诊断、血常规分析仪来进行血常规检查和犬细小病毒病的试剂盒... 为了获得菏泽地区导致犬细小病毒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利用准确性高、成本低、耗时少、临床上易于操作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菏泽市3家宠物医院的88例门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诊断、血常规分析仪来进行血常规检查和犬细小病毒病的试剂盒CPV抗原检查试纸进行检测来确诊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病的发病与年龄、时间、季节、免疫状况等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流行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翠玲 王学亮 +1 位作者 同元辉 郁章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 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在壳聚糖(CTS)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干后依次滴加血红蛋白(Hb)、DNA及CTS溶液.制成了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的GCE(简示为CTS/DNA/Hb/MWCNTs/GCE)。采用方波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膜内DN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5.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复合膜内的DNA在电极上于0.46 V(vs.SCE)处有一个明显的氧化峰,DNA氧化峰电流与其质量在1.0~5.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DNA血红蛋白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膜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76
18
作者 吴元锋 仪桂云 +3 位作者 刘全润 李风海 赵丽伟 马名杰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随着煤炭资源利用量的增加,粉煤灰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根据灰色预测模型估计到2020年中国粉煤灰排放量将达到9亿t。如何利用好粉煤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工业产值等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对粉煤灰物理化学特性概述的基础... 随着煤炭资源利用量的增加,粉煤灰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根据灰色预测模型估计到2020年中国粉煤灰排放量将达到9亿t。如何利用好粉煤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工业产值等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对粉煤灰物理化学特性概述的基础上,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归类,并从农业(土壤改良、肥料),建材(混凝土、砖块、水泥、砂浆、陶粒、泡沫玻璃、拒水粉等),化学工业(提取铝元素、合成分子筛、橡塑复合材料、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烟气净化)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对粉煤灰的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环境污染 基本性质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与生物质快速共热解产物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建飞 赵建涛 +3 位作者 李风海 王志青 黄戒介 房倚天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8,共8页
研究了烟煤(YL)分别与富含半纤维素的玉米芯(CB)和富含木质素的松木屑(SD)快速共热解产物产率和气体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组分互相作用,造成共热解气、液、固相产率和气体组成的明显变化,且与生物质种类有关。... 研究了烟煤(YL)分别与富含半纤维素的玉米芯(CB)和富含木质素的松木屑(SD)快速共热解产物产率和气体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煤与生物质共热解组分互相作用,造成共热解气、液、固相产率和气体组成的明显变化,且与生物质种类有关。相对于独立热解过程,玉米芯丰富的半纤维素造成热解水蒸气和CO2浓度较高,且玉米芯中富含的K元素挥发迁移至煤焦表面,对热解半焦与水蒸气、CO2的气化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反应生成的H2和富氢组分易与热解生成的自由基结合,抑制自由基之间的缩聚反应,使得共热解气体和液体产率增加,而半焦产率减小。烟煤/松木屑共热解过程中,松木屑中富含的Ca元素在煤焦表面迁移,促进了松木屑热解液体在半焦表面裂解反应,生成CO2、CO和富氢自由基等轻质组分,造成共热解半焦和液体产率降低而气体产率增加。热解产物半焦、焦油、水蒸气、CO2之间的气化和裂解反应均产生富氢的次生组分,从而提高了共热解气体中CO和烃类气体产率,降低了H2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快速热解 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飞灰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振珠 马修卫 +3 位作者 李风海 薛兆民 黄戒介 房倚天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891-1894,1898,共5页
在对煤气化飞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微观形貌、气化反应活性和粘附特性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气化飞灰的形成机理及其气化过程中的结渣倾向性,并对气化过程中避免飞灰在气化炉内的结渣和在合成气冷却器积灰结垢的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 在对煤气化飞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微观形貌、气化反应活性和粘附特性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气化飞灰的形成机理及其气化过程中的结渣倾向性,并对气化过程中避免飞灰在气化炉内的结渣和在合成气冷却器积灰结垢的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气化飞灰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性质 形成机理 结渣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