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鸟氨酸电化学传感器对食品中糠醛的灵敏检测
1
作者 朱琪 马心英 +3 位作者 石广革 于欢 王雪薇 孙章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1,共6页
制备了聚L-鸟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对糠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此修饰电极上,聚L-鸟氨酸催化了糠醛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实验对该电极的制备条件以及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糠醛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0×10^(-7)~1.00×10^(-4)... 制备了聚L-鸟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对糠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此修饰电极上,聚L-鸟氨酸催化了糠醛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实验对该电极的制备条件以及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糠醛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0×10^(-7)~1.00×10^(-4)mol·L^(-1)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检出限为2.50×10^(-8)mol·L^(-1),加标回收率为97.5%~101%。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糠醛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 食品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L-刀豆氨酸/玻碳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对香芹酚的测定
2
作者 吕惠萍 马心英 +2 位作者 陈美凤 吕明欣 孙章华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96,101,共4页
制备了聚L-刀豆氨酸/玻碳电极(P-L-Can/GCE)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香芹酚(CRV)在此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L-Can/GCE电化学传感器对CRV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对CRV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4.00... 制备了聚L-刀豆氨酸/玻碳电极(P-L-Can/GCE)电化学传感器,研究了香芹酚(CRV)在此传感器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L-Can/GCE电化学传感器对CRV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对CRV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4.00×10^(-6)~1.00×10^(-4)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86,检出限为8.0×10^(-7)mol/L。将P-L-Can/GCE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测得为96.3%~1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豆氨酸 电化学传感器 香芹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优化路径——以菏泽市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威 郑文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9期57-59,共3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基础建设项目,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确保农民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该文探讨了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来源,根据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菏泽市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利民惠民的基础建设项目,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确保农民身心健康,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该文探讨了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来源,根据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指出了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菏泽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优化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振兴 生活污水 治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在聚瓜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
4
作者 朱琪 龙亚楠 +2 位作者 陈美凤 吕惠萍 马心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46,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将瓜氨酸(citrulline,Cit)聚合在玻碳电极上,得到了聚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citrull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Cit/GCE),并对尿酸(uric acid,UA)在PCi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发... 采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将瓜氨酸(citrulline,Cit)聚合在玻碳电极上,得到了聚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citrull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Cit/GCE),并对尿酸(uric acid,UA)在PCit/GCE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发现UA在PCit/GC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裸玻碳电极相比明显增大,灵敏度明显提高。U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正比,线性范围为2.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8.0×10^(-7)mol/L。在测定实际样品的尿酸含量实验中,回收率为99.7%~104.1%,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修饰电极 尿酸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瓜氨酸传感器对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同时测定
5
作者 陈美凤 吕惠萍 马心英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3,87,共5页
研究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金-瓜氨酸复合修饰电极(Au/Cit/GCE),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的高灵敏度同时检测。测试结果表明,CC和HQ分别在该电极上产生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电... 研究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金-瓜氨酸复合修饰电极(Au/Cit/GCE),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邻苯二酚(CC)和对苯二酚(HQ)的高灵敏度同时检测。测试结果表明,CC和HQ分别在该电极上产生一对良好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差达100mV)。采用DPV对CC和HQ同时测定,在浓度为8.00×10^(-8)~2.00×10^(-5)mol/L范围内,CC和HQ浓度与其i_(pa)分别成线性关系:i_(pa)=2.08×10^(-5)+5.49c(mol/L),R=0.9980和i_(pa)=6.09×10^(-6)+7.29c(mol/L),R=0.9963,检出限分别为20.00,8.00nmol/L。实际水样检测回收率为96.3%~100.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酚类污染物的高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传感器 测定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酚类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鸟氨酸传感器对奥司他韦的检测及与DNA作用
6
作者 孙章华 陈美凤 +1 位作者 马心英 吕惠萍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5,30,共6页
磷酸奥司他韦(OP)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A和B型流感病毒。实验通过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在玻碳电极(GCE)上电化学聚合纳米金(AuNPs)/聚L-鸟氨酸(PL-Orn),制备了一种用于测定OP的高灵敏度复合传感器(AuNPs/PL-Orn/GCE)。采... 磷酸奥司他韦(OP)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A和B型流感病毒。实验通过在最佳聚合条件下,在玻碳电极(GCE)上电化学聚合纳米金(AuNPs)/聚L-鸟氨酸(PL-Orn),制备了一种用于测定OP的高灵敏度复合传感器(AuNPs/PL-Orn/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扫描电镜(SEM)对该电极进行了表征:PL-Orn在GCE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膜,AuNPs在PL-Orn均匀地分散,呈针簇状。在最佳测定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可用于OP的测定,线性范围为8.00×10^(-8)~2.00×10^(-5)mol/L,相关系数R为0.9941,检出限为4.00×10^(-8)mol/L。把该电极用于OP胶囊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利用电化学方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OP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OP与DNA发生了增色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氨酸 修饰电极 磷酸奥司他韦 循环伏安法 差分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序电沉积策略制备铜铁复合双功能电催化剂的研究
7
作者 刘庆华 李心颖 李丽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17,共5页
为改善铁在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顺序电沉积策略制备铜铁复合双功能电催化剂,并探究电沉积顺序对导电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基底(NF)上制备了5种不同的催化剂(Fe/NF、Cu/NF、Cu/Fe/NF、Fe/Cu/N... 为改善铁在电催化水分解过程中导电性差的问题,通过顺序电沉积策略制备铜铁复合双功能电催化剂,并探究电沉积顺序对导电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基底(NF)上制备了5种不同的催化剂(Fe/NF、Cu/NF、Cu/Fe/NF、Fe/Cu/NF和(Fe+Cu)/NF),并进行形貌和性能分析。SEM表征结果表明,沉积的铁纳米片层具有高度有序的3D开放网络结构,可为后续铜沉积提供稳定的附着点。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Fe/Cu/NF和(Fe+Cu)/NF相比,Cu/Fe/NF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二电极测试中,Cu/Fe/NF可在1.65 V的低电压下进行碱性全水解,表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电沉积 铜铁复合材料 双功能电催化剂 水分解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糖尿病日常护理的新型无创传感器
8
作者 邹娜 李鑫 +3 位作者 吴敏 李甜甜 陈丽羽 王学亮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3,共5页
使用具有指状周期性图案的叉指电极为基底,选用对丙酮具有高选择性和吸附性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溶液,实现对糖尿病呼出气标志物丙酮的实时连续检测。首先考察了叉指电极在不同离子液体中对丙酮的电化学响应,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 使用具有指状周期性图案的叉指电极为基底,选用对丙酮具有高选择性和吸附性的离子液体为电解质溶液,实现对糖尿病呼出气标志物丙酮的实时连续检测。首先考察了叉指电极在不同离子液体中对丙酮的电化学响应,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恒电位安培法实现了传感器对丙酮的实时连续检测。传感器在丙酮浓度为0.1816~11.6243μmol/L范围内与其电流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0557μmol/L。最后,对传感器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进行了考察,并对糖尿病人呼出气真实样进行了检测,回收率在91.3%~10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5%(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电极 丙酮 离子液体 实时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 NPs/Ti_(3)C_(2)T_x改性玻碳电极灵敏检测一氧化氮
9
作者 李鑫 邹娜 +2 位作者 高习贵 李彦欣 王学亮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7-251,共5页
一氧化氮(NO)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灵敏检测其含量具有重要生物医学意义。采用滴涂Ti_(3)C_(2)T_x纳米片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再电聚合铂纳米粒子(Pt NPs)后构筑了Pt NPs/Ti_(3)C_(2)T_x/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表征电极... 一氧化氮(NO)在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灵敏检测其含量具有重要生物医学意义。采用滴涂Ti_(3)C_(2)T_x纳米片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再电聚合铂纳米粒子(Pt NPs)后构筑了Pt NPs/Ti_(3)C_(2)T_x/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表征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考察了NO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Pt NPs/Ti_(3)C_(2)T_x显示了良好催化活性。进一步优化检测条件,在pH为7.4磷酸缓冲液中,+0.70 V电压下记录i-t曲线,氧化峰电流值与NO浓度在0.9~15.3μmol/L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关系,R~2为0.994 1,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NPs Ti_(3)C_(2)T_x纳米片 玻碳电极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四氟乙烯的干法电极性能
10
作者 徐美玲 汪宇 +4 位作者 邹娜 姜会 何美琪 李风海 邱介山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0-2027,共8页
干法电极技术是目前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但目前研究报道的文献较少,且研究中黏结剂聚四氟乙烯(PTFE)质量分数均大于5%。为此,本文采用物料均纤维化后热压法制备了不同PTFE质量分数的140μm及180μm三元干法电极膜片,探究了PTF... 干法电极技术是目前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之一,但目前研究报道的文献较少,且研究中黏结剂聚四氟乙烯(PTFE)质量分数均大于5%。为此,本文采用物料均纤维化后热压法制备了不同PTFE质量分数的140μm及180μm三元干法电极膜片,探究了PTFE的质量分数对三元材料纤维化、膜片结构形貌、接触角、拉伸强度、电阻率、充放电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宏观上PTFE质量分数不影响物料的均纤维化,微观上膜片扫描电镜截面中的细纤维状黏结剂数量远多于表面,2.5%PTFE膜片具有最小的接触角68°左右、最低的电阻率10.35Ω·cm和较高的拉断力4.512MPa,180μm厚的膜片具有最好的倍率性能,1C放电容量达到149.13mAh/g。通过以上研究,认为干法电极技术是一种非常可行性的产业化电极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电极 聚四氟乙烯 锂离子电池 三元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食品中曲酸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邵东旭 马心英 +1 位作者 信明浩 王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6-280,共5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曲酸含量的方法,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L-瓜氨酸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曲酸在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玻碳电极相比,修饰后的... 为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曲酸含量的方法,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L-瓜氨酸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曲酸在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玻碳电极相比,修饰后的电极对溶液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响应。曲酸的浓度在8.0×10^-6~2.8×10^-4 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i pa)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55,检出限为4.0×10^-6 mol/L,其线性方程为i pa=1.03×10^-6+0.060 c(mol/L)。该修饰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适用于黄豆酱、醋和酱油中曲酸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瓜氨酸 化学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曲酸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在聚瓜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惠萍 盖文龙 +2 位作者 陈美凤 朱琪 马心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9-262,共4页
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制备了聚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citrull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Cit/GCE),并研究了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Cit/GCE对苏丹红Ⅰ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电位0.1... 用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制备了聚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citrull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Cit/GCE),并研究了苏丹红Ⅰ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Cit/GCE对苏丹红Ⅰ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电位0.12、0.01 V处苏丹红Ⅰ在PCit/GCE上出现一对明显氧化还原峰。苏丹红Ⅰ浓度在2.0×10^(-7)~2.0×10^(-5)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正比,相关系数R为0.9981,检出限为6.0×10^(-8)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苏丹红Ⅰ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7.0%~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瓜氨酸 修饰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8-羟基喹啉为探针电化学测定铝离子
13
作者 郭萌 马心英 +3 位作者 王宜磊 尹明静 陈美凤 朱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7-241,共5页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铝添加剂含量,建立了以8-羟基喹啉为探针电化学测定铝离子的新方法。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 L-citline modified electrode,PLCit/GCE),与玻碳电极(glass carbonelectrode,GCE)相比,8-羟基... 为快速检测食品中铝添加剂含量,建立了以8-羟基喹啉为探针电化学测定铝离子的新方法。利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poly L-citline modified electrode,PLCit/GCE),与玻碳电极(glass carbonelectrode,GCE)相比,8-羟基喹啉在修饰后的电极上的电流响应信号显著增大。由于8-羟基喹啉与铝离子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向8-羟基喹啉溶液中加入铝离子时,会使8-羟基喹啉在PCLit/GCE上氧化峰电流减小,产生负相关,因此用8-羟基喹啉为探针可实现对铝离子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在PLCit/GCE上的电流与铝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优化实验条件后,以8-羟基喹啉为探针对Al^(3+)进行测定,Al^(3+)浓度在8.00×10^(-8)~1.00×10^(-6)mol/L内时,与8-羟基喹啉氧化峰电流呈现良好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8,检出限为6.00×10^(-8)mol/L。该方法用于蜂蜜中铝离子的测定,回收率为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L-瓜氨酸 修饰电极 铝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研究——以菏泽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美玲 樊红利 +1 位作者 李风海 潘若占 《村委主任》 2023年第9期47-51,共5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被放在了第一位。本研究综述了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菏泽市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菏泽市农业农村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被放在了第一位。本研究综述了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菏泽市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菏泽市农业农村农民存在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现代化农业水平与国外存在着差距等问题,进一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助推菏泽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化,推动产业振兴,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 菏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γ-氨基丁酸修饰电极测定丹皮酚的电化学研究
15
作者 吕惠萍 陈美凤 +1 位作者 马心英 郭莹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5-259,共5页
用电化学方法将γ-氨基丁酸聚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聚γ-氨基丁酸修饰电极(polyγ-aminobutyric acid modified electrode,P-γ-ABA/GCE)。探究了丹皮酚(paeonol,Pae)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丹皮酚的新方法。结... 用电化学方法将γ-氨基丁酸聚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聚γ-氨基丁酸修饰电极(polyγ-aminobutyric acid modified electrode,P-γ-ABA/GCE)。探究了丹皮酚(paeonol,Pae)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丹皮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7.0的Na_(2)HPO_(4)-NaH_(2)PO_(4)缓冲溶液(PBS)中,Pae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在2.0×10^(-7)~8.0×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27,检出限为8.0×10^(-8)mol/L。在样品Pae的测定中,回收率为96.3%~103.7%。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修饰电极 丹皮酚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电化学测定及与DNA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孙章华 陈美凤 +2 位作者 马心英 秦佳濛 薛守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6-260,共5页
制备了聚L-亮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此修饰电极上聚L-亮氨酸催化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对该电极的制备条件以及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线... 制备了聚L-亮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此修饰电极上聚L-亮氨酸催化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对该电极的制备条件以及测试条件进行了优化。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相关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另外,用电化学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dsDNA发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亮氨酸 玻碳电极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锆为DNA探针固定平台电化学测定转基因玉米中特定基因序列(英文)
17
作者 王学亮 王朝霞 +1 位作者 汪涛 戴晓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9-846,共8页
草胺膦乙酰转移酶基因(PAT)是一种转基因植物的外源DNA片段。本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锆(nanoZrO2)的复合物作为固定DNA探针的平台,建立了一种灵敏地检测PAT基因的方法。首先,氧化石墨烯直接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还原,然后将一... 草胺膦乙酰转移酶基因(PAT)是一种转基因植物的外源DNA片段。本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锆(nanoZrO2)的复合物作为固定DNA探针的平台,建立了一种灵敏地检测PAT基因的方法。首先,氧化石墨烯直接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化学还原,然后将一层nanoZrO2涂覆于其表面,利用DNA中的磷酸基团与nanoZrO2中氧的亲和作用固定DNA探针。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DNA探针与PAT基因片段的杂交,构建了用于检测PAT基因片段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灵敏地检测转基因玉米中的PAT基因,检测限达2.0×10^-15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分脉冲伏安法 还原氧化石墨烯 纳米氧化锆 草胺膦乙酰转移酶基因 转基因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学理论对煤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
18
作者 杨自强 李风海 马名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07-210,共4页
在对添加剂(助熔剂、耐熔剂)、配煤和生物质三种方法调控煤灰熔融特性综述的基础上,从量子化学理论的角度对煤灰中矿物质变化机理从微观上加以阐述。添加剂在本质上改变桥氧键(Si—O—Si)与非桥氧键(Si—O—M,M为金属离子)比例,引起了... 在对添加剂(助熔剂、耐熔剂)、配煤和生物质三种方法调控煤灰熔融特性综述的基础上,从量子化学理论的角度对煤灰中矿物质变化机理从微观上加以阐述。添加剂在本质上改变桥氧键(Si—O—Si)与非桥氧键(Si—O—M,M为金属离子)比例,引起了硅酸盐熔体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灰熔融温度的变化。从莫来石和钠长石生成的角度讨论配煤对灰熔融特性的调控机制。从分子动力学模型(MD)的角度来论述生物质中CaO对煤灰的熔融特性影响。最后对煤灰熔融特性进行总结与展望,为预防煤转化过程中结渣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灰熔融温度 配煤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结构介孔有机硅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祥艳 侯月强 +1 位作者 南方 林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Stober法制备出分散性比较单一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再以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有机硅烷(BTEE)为前驱体,一步水热直接合成出中空介孔有机硅球,避免了传统制备中空微球方法中的刻蚀步骤,并... 采用Stober法制备出分散性比较单一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再以得到的二氧化硅纳米球为硬模板,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有机硅烷(BTEE)为前驱体,一步水热直接合成出中空介孔有机硅球,避免了传统制备中空微球方法中的刻蚀步骤,并探索了反应条件对产品结构形貌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等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合成体系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比例可以调节有机硅源在硅球表面发生缩聚的位置,从而调节中空有机硅球的分散性,而改变氨水的量可以调节中空介孔有机硅球的壳层厚度。最后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中空介孔有机硅球的壳层厚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球 中空结构 介孔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Al^(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德素 庞艳玲 +2 位作者 石广革 段升霞 刘玉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1,共5页
以2-羟基-1-萘甲醛、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碱Al^(3+)荧光探针S,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IR对探针S进行结构表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在DMSO∶H_(2)O=4∶1(V/V)体系中,对Al^(3+)有良好的荧光和裸眼... 以2-羟基-1-萘甲醛、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碱Al^(3+)荧光探针S,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IR对探针S进行结构表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在DMSO∶H_(2)O=4∶1(V/V)体系中,对Al^(3+)有良好的荧光和裸眼识别。Al^(3+)浓度在2.0~50μmol/L范围内,体系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3μmol/L,探针S与Al^(3+)形成1∶1的配合物。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荧光探针S-Al^(3+)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Al^(3+)配合物对DNA的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结合点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推断二者作用力的类型为疏水作用,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铝离子 邻氨基苯甲醛 DNA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