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结剂种类及用量对预混合钢粉粉末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建民 李松林 +3 位作者 王志普 袁勇 刘怀菲 刘世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174,180,共5页
将钢铁粉末中的合金元素进行粘结处理制备成预合金钢粉末是一种减少粉末在操作过程中扬尘和成分偏析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粘结剂种类和用量对预混合钢粉粉末流动性、松装密度、合金元素粘结率的影响。发现粘结处理大幅改善了预混合钢粉... 将钢铁粉末中的合金元素进行粘结处理制备成预合金钢粉末是一种减少粉末在操作过程中扬尘和成分偏析的新技术。研究了不同粘结剂种类和用量对预混合钢粉粉末流动性、松装密度、合金元素粘结率的影响。发现粘结处理大幅改善了预混合钢粉的性能,而不同粘结剂对预混合钢粉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当使用0.1%(质量分数)的粘结剂时预混合粉对C的粘结率达到76%~90%,对Cu的粘结率达到38%~72%;粉末的流动性为21.7~24.6s/50g,且不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发生明显的改变。粘结剂加入量增加时预混合钢粉中合金元素粘结率和粉末流动性继续提高,粘结剂加入量为0.2%(质量分数)时对C和Cu的最高粘结率分别达到94%和80%,粉末流动性达到约21s/50g,粉末的松装密度可以通过改变石蜡加入量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粉 预混合钢粉 偏析 粘结剂 粉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松林 刘燚 +3 位作者 崔建民 袁勇 陈仕奇 何轶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70,78,共5页
高容量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和储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从高体积密度(kg/m^3)和高储氢质量分数两个方面综述了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从材料组成、制备工艺、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催化剂应用等方面重点评述了Mg_2FeH_6、Li... 高容量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和储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从高体积密度(kg/m^3)和高储氢质量分数两个方面综述了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从材料组成、制备工艺、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催化剂应用等方面重点评述了Mg_2FeH_6、LiBH_4、NaBH_4、LiAlH_4、NaAlH_4等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高容量储氢材料今后中长期研究的重点是NaAlH_4、Mg_2FeH_6等络合氢化物以及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金属络合氢化物 氢能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方式对纳米晶Mg2FeH6储氢材料合成与放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松林 刘燚 +3 位作者 R. A. Varin 刘怀菲 崔建民 陈仕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7,共6页
分别应用Uni-Ball-Mill 5和XQM-4变频行星式球磨机将Mg粉和Fe粉在氢气中直接球磨合成三元储氢相Mg2FeH6。采用球磨罐中的氢压降、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镜、热分析、吸放氢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球磨方式对纳米晶Mg2FeH6储氢材料的合... 分别应用Uni-Ball-Mill 5和XQM-4变频行星式球磨机将Mg粉和Fe粉在氢气中直接球磨合成三元储氢相Mg2FeH6。采用球磨罐中的氢压降、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镜、热分析、吸放氢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球磨方式对纳米晶Mg2FeH6储氢材料的合成结果。结果表明,XQM-4变频行星式球磨机球磨150 h,Mg2FeH6相的产率(质量分数)接近70%;在100 kPa氢压下,380℃放氢量为2.66%,粉末呈片状,晶粒在7 nm以下。而采用Uni-Ball-Mill 5球磨机P2方式球磨270h,Mg2FeH6相的产率仅为39.1%,100 kPa氧压下,350℃放氢量为1.15%,粉末呈球状。两者的差别可能源于前一种球磨方式具有更高的球磨合金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机械合金化 燃料电池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FeH6储氢材料的反应机械合金化合成及其放氢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松林 刘燚 +3 位作者 崔建民 杨文智 李浩鹏 何轶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以Mg和Fe元素粉末为原料,在双行星式球磨机的氢气气氛中反应球磨,合成Mg2FeH6储氢材料。探讨分别采用Mg和Fe原料配比为化学计量(2:1)和非化学计量(3:1)直接反应球磨,以及采用将Mg和Fe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中预磨20 h后再通氢反应等球磨方... 以Mg和Fe元素粉末为原料,在双行星式球磨机的氢气气氛中反应球磨,合成Mg2FeH6储氢材料。探讨分别采用Mg和Fe原料配比为化学计量(2:1)和非化学计量(3:1)直接反应球磨,以及采用将Mg和Fe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中预磨20 h后再通氢反应等球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Mg和Fe以非化学计量比(3:1)在氢气气氛中直接球磨所得样品,Mg2FeH6的合成产率最高,达到83.7%;DSC和TGA测试显示样品实际放氢量为2.91%,Mg和Fe以化学计量比(2:1)直接反应球磨得到的Mg2FeH6具有最低的起始放氢温度2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镁基储氢材料 反应机械合金化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镍粉的化学还原制备及其分散剂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松林 刘务华 +3 位作者 武治锋 李昆 袁勇 崔建民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5-348,378,共5页
采用溶液还原法,以硫酸镍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超细和纳米镍粉。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镍粉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得粉末为纯Ni相,晶粒尺寸约13nm;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Ni粉粒度分布较窄,中位径... 采用溶液还原法,以硫酸镍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了超细和纳米镍粉。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镍粉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得粉末为纯Ni相,晶粒尺寸约13nm;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Ni粉粒度分布较窄,中位径集中在0.7~0.8μm,最大粒径不超过2.0μm。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粉末近球形,一次颗粒粒径在50~100nm之间,有轻微团聚。改变分散剂种类(PVP、PEG1500、PEG20000、CTAC)和用量可使超细镍粉的比表面积在3.24~57.88m^2/g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镍粉 溶液还原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黏结剂对Fe-2Cu-0.8C预混合钢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行 李松林 +3 位作者 彭家科 袁勇 张德金 崔建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2种工艺对合金元素Cu、石墨进行黏结处理,制备了Fe-2Cu-0.8C预混合钢粉.测定了橡胶、聚乙烯醇衍生物、纤维素等3种黏结剂对合金元素Cu、石墨的润湿性,并分别研究了2种工艺中3种有机黏结剂对预混合钢粉合金元素黏结率、流动性、松装... 采用2种工艺对合金元素Cu、石墨进行黏结处理,制备了Fe-2Cu-0.8C预混合钢粉.测定了橡胶、聚乙烯醇衍生物、纤维素等3种黏结剂对合金元素Cu、石墨的润湿性,并分别研究了2种工艺中3种有机黏结剂对预混合钢粉合金元素黏结率、流动性、松装密度、压制及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工艺中,以纤维素为黏结剂制得的预混合钢粉工艺性能与烧结性能最好,聚乙烯醇衍生物次之,橡胶较差,这与3种黏结剂对合金元素Cu和石墨的润湿性好坏及黏结率是对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Cu-0 8C 预混合钢粉 黏结剂 润湿性 铜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