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歧茂
丁永青
+1 位作者
迟瑞苹
董佩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4,共3页
山东省莱西市采用5m大拱棚双层膜覆盖栽培“三红”胡萝卜,通过选用适合出口的品种、起垄双行机械条播、水肥一体化管理、尾菜堆沤制肥还田技术,实现了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生产。山东省莱西市从1995年开始引进种植胡萝卜,胡萝卜主...
山东省莱西市采用5m大拱棚双层膜覆盖栽培“三红”胡萝卜,通过选用适合出口的品种、起垄双行机械条播、水肥一体化管理、尾菜堆沤制肥还田技术,实现了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生产。山东省莱西市从1995年开始引进种植胡萝卜,胡萝卜主产区位于莱西市南部洼区,属砂姜黑土,土壤黏重,保水保肥性好,通透性较差。由于土壤类型特殊,生产的胡萝卜以“三红”(红皮、红肉、红心柱)著称,具有色泽好、光滑度高、条形好、外观鲜艳、糖度高等优点,深受中外客户青睐,并形成了著名区域公用品牌“青岛店埠胡萝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技术
胡萝卜
产业化
高效栽培
安全
设施
土壤类型
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物料还田对设施胡萝卜土壤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梦瑶
唐文慧
+4 位作者
陈翔
迟瑞苹
纪国才
崔德杰
陈延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一年两茬种植胡萝卜,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土壤养分偏低且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本研究在农民习惯施肥(FNP)的基础上优化施肥(OPT),并利用压缩花生壳(PS)及蘑菇菌渣(M)有机物料进行等养分量替代化肥处理,以明确有机物...
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一年两茬种植胡萝卜,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土壤养分偏低且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本研究在农民习惯施肥(FNP)的基础上优化施肥(OPT),并利用压缩花生壳(PS)及蘑菇菌渣(M)有机物料进行等养分量替代化肥处理,以明确有机物料还田对设施胡萝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压缩花生壳与蘑菇菌渣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28.90%和37.88%、17.47%和22.54%、41.61%和45.18%、31.14%和37.53%、51.79%和53.69%、18.95%和22.89%;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55.10%和58.89%、46.89%和51.00%、37.98%和41.58%、16.95%和25.71%。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从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角度,压缩花生壳和蘑菇菌渣还田等养分量替代化肥对设施胡萝卜土壤改良效果良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还田
设施胡萝卜
土壤碳组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省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文慧
隋宝森
+3 位作者
迟瑞萍
刘树堂
梁斌
陈延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9,共9页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是衡量土壤中镁丰缺程度和镁肥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采集的山东省107个县(区)914份0~20cm耕层土壤样本分析其交换性镁钙、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分布特征,评价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交换性镁与交换性...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是衡量土壤中镁丰缺程度和镁肥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采集的山东省107个县(区)914份0~20cm耕层土壤样本分析其交换性镁钙、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分布特征,评价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0~20cm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范围为39~3916mg/kg,平均含量为632mg/kg,空间分布变异较大。基于土壤交换性镁丰缺标准,4%的土壤处于缺乏状态,26%处于适宜状态,70%处于过量状态。鲁中和鲁北交换性镁含量最高,平均为837mg/kg和852mg/kg,鲁东、鲁西和鲁南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472~520mg/kg。滨海盐土、褐土和黄垆土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775~868mg/kg,其次是潮土和棕壤,平均为609mg/kg和563mg/kg。农田、蔬菜地和裸地的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660~700mg/kg,果园最低,平均为488 mg/kg。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及pH值在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相关性表现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山东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整体偏高,推测土壤施用镁肥的效果可能较小,可针对具体区域、土壤和作物类型及缺素表现,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适当补充镁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镁
速效钾
PH值
分布特征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歧茂
丁永青
迟瑞苹
董佩谕
机构
山东省
莱西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山东省
莱西市
农业
技术
推广站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4,共3页
文摘
山东省莱西市采用5m大拱棚双层膜覆盖栽培“三红”胡萝卜,通过选用适合出口的品种、起垄双行机械条播、水肥一体化管理、尾菜堆沤制肥还田技术,实现了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生产。山东省莱西市从1995年开始引进种植胡萝卜,胡萝卜主产区位于莱西市南部洼区,属砂姜黑土,土壤黏重,保水保肥性好,通透性较差。由于土壤类型特殊,生产的胡萝卜以“三红”(红皮、红肉、红心柱)著称,具有色泽好、光滑度高、条形好、外观鲜艳、糖度高等优点,深受中外客户青睐,并形成了著名区域公用品牌“青岛店埠胡萝卜”。
关键词
还田技术
胡萝卜
产业化
高效栽培
安全
设施
土壤类型
一体化管理
分类号
S63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物料还田对设施胡萝卜土壤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梦瑶
唐文慧
陈翔
迟瑞苹
纪国才
崔德杰
陈延玲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莱西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青岛市农业
技术
推广
中心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渤海盐碱地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2021YFD1900900)
依托“科技小院”培养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硕士的模式改革与实践(SDYJG21184)
+1 种基金
区域农业绿色发展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015-1121001)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菜田和果园土壤修复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CXGC010801)。
文摘
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一年两茬种植胡萝卜,导致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土壤养分偏低且不平衡等问题突出。本研究在农民习惯施肥(FNP)的基础上优化施肥(OPT),并利用压缩花生壳(PS)及蘑菇菌渣(M)有机物料进行等养分量替代化肥处理,以明确有机物料还田对设施胡萝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压缩花生壳与蘑菇菌渣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可提取腐殖物质、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28.90%和37.88%、17.47%和22.54%、41.61%和45.18%、31.14%和37.53%、51.79%和53.69%、18.95%和22.89%;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55.10%和58.89%、46.89%和51.00%、37.98%和41.58%、16.95%和25.71%。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从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角度,压缩花生壳和蘑菇菌渣还田等养分量替代化肥对设施胡萝卜土壤改良效果良好,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有机物料还田
设施胡萝卜
土壤碳组分
土壤酶活性
Keywords
Organic material returning
Greenhouse carrot
Soil carbon components
Soil enzyme activities
分类号
S631.20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省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文慧
隋宝森
迟瑞萍
刘树堂
梁斌
陈延玲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办事处
莱西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1002)
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1118008)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经费资助项目(SDAIT-02-06)。
文摘
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是衡量土壤中镁丰缺程度和镁肥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采集的山东省107个县(区)914份0~20cm耕层土壤样本分析其交换性镁钙、速效钾含量及pH值的分布特征,评价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山东省0~20cm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范围为39~3916mg/kg,平均含量为632mg/kg,空间分布变异较大。基于土壤交换性镁丰缺标准,4%的土壤处于缺乏状态,26%处于适宜状态,70%处于过量状态。鲁中和鲁北交换性镁含量最高,平均为837mg/kg和852mg/kg,鲁东、鲁西和鲁南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低,平均为472~520mg/kg。滨海盐土、褐土和黄垆土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775~868mg/kg,其次是潮土和棕壤,平均为609mg/kg和563mg/kg。农田、蔬菜地和裸地的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660~700mg/kg,果园最低,平均为488 mg/kg。交换性镁与交换性钙、速效钾及pH值在不同区域、土壤类型及种植体系的相关性表现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山东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整体偏高,推测土壤施用镁肥的效果可能较小,可针对具体区域、土壤和作物类型及缺素表现,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适当补充镁肥。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镁
速效钾
PH值
分布特征
山东省
Keywords
Exchangeable magnesium
Available potassium
pH valu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设施胡萝卜产业化安全高效栽培技术
刘歧茂
丁永青
迟瑞苹
董佩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有机物料还田对设施胡萝卜土壤碳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郭梦瑶
唐文慧
陈翔
迟瑞苹
纪国才
崔德杰
陈延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省耕层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唐文慧
隋宝森
迟瑞萍
刘树堂
梁斌
陈延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