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炉热态维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管山吉 江丹 +2 位作者 鹿洪利 种振宇 袁鹏举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9-300,共2页
通过研究适应不同温度范围内(300~1000℃)的热态喷补料,设计长度、喷射角度可调的组合式喷枪,利用定修时间实现对加热炉内炉墙、炉顶、炉底、火焰烧嘴、立柱、水梁等各受损部位的热态在线喷补维护。这样不仅提高了加热炉的设备作... 通过研究适应不同温度范围内(300~1000℃)的热态喷补料,设计长度、喷射角度可调的组合式喷枪,利用定修时间实现对加热炉内炉墙、炉顶、炉底、火焰烧嘴、立柱、水梁等各受损部位的热态在线喷补维护。这样不仅提高了加热炉的设备作业率,而且延长了加热炉使用寿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炉 热态喷补 喷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钢750m^3高炉喷煤系统技术改造
2
作者 李在实 刘元和 《炼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莱钢750 m^3高炉喷煤系统改造采用了如下先进技术:中速磨制粉,布袋收粉器收粉,浓相输送技术等。喷煤系统改造后。高炉煤比达到150 kg/t以上,焦比降到400 kg/t以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中速磨 布袋收粉器 技术改造 喷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2205热变形行为的实验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月香 刘振宇 +1 位作者 王国栋 周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4,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的EBSD技术,通过对单道次压缩热模拟实验后淬火试样组织的深入系统分析,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软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主要软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与铁素体之间的相转变,... 利用扫描电镜的EBSD技术,通过对单道次压缩热模拟实验后淬火试样组织的深入系统分析,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热变形过程中的软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的主要软化机制为铁素体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与铁素体之间的相转变,变形速率为主要影响参数,并通过影响应变在两相之间的分配控制组织在变形过程中的软化进程。变形速率很小时,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和铁素体向奥氏体的相转变是互为竞争的两个软化机制;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主导软化机制转变为铁素体的动态再结晶和奥氏体相向铁素体相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复相组织 热变形 软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100管线钢冲击断裂过程及止裂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平 黄少文 +1 位作者 杜林秀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4-1577,共4页
对不同终冷温度的X100管线钢进行了动态示波冲击试验,结合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试验温度、终冷温度及组织对冲击断裂过程及止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冷温度为400℃时,钢的裂纹形成能及扩展能较高,止裂性能良好,仅-60℃时出... 对不同终冷温度的X100管线钢进行了动态示波冲击试验,结合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试验温度、终冷温度及组织对冲击断裂过程及止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冷温度为400℃时,钢的裂纹形成能及扩展能较高,止裂性能良好,仅-60℃时出现少量分层;终冷温度为520℃时,随试验温度降低,裂纹形成能和扩展能逐渐降低,止裂性能逐渐下降,断口中韧窝脆性倾向增强,分层加重.冲击过程中的最大冲击载荷随试验温度的降低而近似线性增加.组织的均匀、板条边界和晶界处的膜状、细小点状M/A岛、细小析出相均有益于钢的冲击韧性及止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100管线钢 终冷温度 冲击断裂 裂纹扩展 止裂 断口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工艺对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文习 于景坤 颜正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通过中小转炉工业化试验,对比研究了分别以Si-Ca-Ba合金和钛线为脱氧剂的两种不同脱氧方式对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采用氧氮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钢中全氧含量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i脱氧工艺... 通过中小转炉工业化试验,对比研究了分别以Si-Ca-Ba合金和钛线为脱氧剂的两种不同脱氧方式对低合金高强度钢中夹杂物的影响.采用氧氮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钢中全氧含量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i脱氧工艺后,显著降低了钢中全氧含量,提高了钢的洁净度.轧材中尺寸小于5μm的复合夹杂物数目多,夹杂物呈细小弥散分布,大部分夹杂物为含MnS的球形复合夹杂.钛脱氧产物对钢中的硫化物夹杂有明显的弥散作用,显著降低了硫化物、硅酸盐类夹杂的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剂 低合金钢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钢煤气系统的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春燕 梁凯丽 +1 位作者 王元仓 周亮文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15,共4页
针对莱钢在煤气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系统优化 ,实施了一系列煤气回收、利用措施 ,使宝贵的煤气资源得到充分回收利用 ,替代出大量一次能源 ,经济与环保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 煤气系统 优化 钢铁企业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炉氧化钢渣全组分高效利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智伟 李宇 苍大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26-330,共5页
提出一种电炉氧化渣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即首先对钢渣中铁质金属组分进行磁选回收,然后将剩余尾泥采用3种石膏分别活化处理后用于生产钢渣硅酸盐水泥。结果表明,回收的渣铁粉折合品位为69%,回收率为50.51%,产率为25%;... 提出一种电炉氧化渣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即首先对钢渣中铁质金属组分进行磁选回收,然后将剩余尾泥采用3种石膏分别活化处理后用于生产钢渣硅酸盐水泥。结果表明,回收的渣铁粉折合品位为69%,回收率为50.51%,产率为25%;延长电炉氧化钢渣粉磨时间,使钢渣解离度增大,不利于弱磁性矿物的选出,降低了铁质资源的回收率;增加磁选管磁感应强度,可提高弱磁性矿物的选出率,对提高钢渣中铁质资源回收率效果显著;加入适量的石膏类激发剂能够对钢渣尾泥进行化学活化,其中半水石膏的活化效果最佳;活化后的钢渣尾泥可以达到一级钢渣微粉的国标要求,掺入30%尾泥粉的钢渣硅酸盐水泥的各龄期力学性能均达到42.5强度等级的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钢渣 磁选 钢渣尾泥 活化 钢渣硅酸盐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低硅TRIP钢板烘烤硬化行为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博 张冬梅 岳明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31-336,共6页
模拟汽车板的烘烤工艺,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等对含铌低硅TRIP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TRIP钢的烘烤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预变形量小于4%时,烘烤硬化值随预变形量增大而增加,预变形量大于4%时反而降低了烘烤硬化效应... 模拟汽车板的烘烤工艺,研究了预变形量、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等对含铌低硅TRIP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TRIP钢的烘烤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预变形量小于4%时,烘烤硬化值随预变形量增大而增加,预变形量大于4%时反而降低了烘烤硬化效应;当烘烤温度低于170℃时,随烘烤温度的上升,烘烤硬化值明显增加,当烘烤温度高于170℃时,烘烤温度对烘烤硬化值影响不大;当烘烤时间在20min以内时,随烘烤时间的延长,烘烤硬化值显著增加,烘烤时间超过20min时,烘烤硬化值随烘烤时间的延长反而有所降低。通过对TRIP钢的烘烤硬化机理分析,建立了烘烤硬化值变化模型:ΔYBH=ΔYγ+ΔYb+ΔYγc+ΔYdp+ΔYc,其中沉淀析出碳氮化物数量和Cottrell气团数目变化引起的ΔYdp+ΔYc对烘烤硬化值变化影响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钢板 烘烤条件 组织 烘烤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热传导元件在热风炉预热器上的应用
9
作者 周亮文 梁凯丽 刘春燕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
介绍了一种无机热传导元件 ,并与钢 /水热管作了比较 ,通过其在莱钢高炉热风炉上的应用说明该项技术在冶金企业光明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热风炉 预热器 热管 无机热传导元件 高炉 烟气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钢120t转炉出钢口填充料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长宝 巩秀民 董晓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67,76,共3页
针对莱钢120 t转炉出钢口填充料硬化时间过长的问题,以中档镁砂为主要原料,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Si O2微粉为结合剂,采用了木质素磺酸钙、氨基磺酸钠、丙酮三种不同的减水剂,同时引入消石灰作为促硬剂,研究了减水剂种类以及消石灰和Si O... 针对莱钢120 t转炉出钢口填充料硬化时间过长的问题,以中档镁砂为主要原料,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Si O2微粉为结合剂,采用了木质素磺酸钙、氨基磺酸钠、丙酮三种不同的减水剂,同时引入消石灰作为促硬剂,研究了减水剂种类以及消石灰和Si O2微粉加入量对填充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的减水效果优于其他两种的;随着消石灰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化强度先增加后减小,Si O2微粉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但影响其流动性;加入2%(w)的Si O2微粉并外加1.5%(w)的丙酮和0.4%(w)的消石灰时,填充料的流动性、强度、硬化效果均最好,大大缩短了硬化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料 出钢口 减水剂 消石灰 SIO2 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状挡渣器的设计生产与应用
11
作者 鹿洪利 管山吉 +2 位作者 巩秀民 冯启超 王长宝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1-312,共2页
通过开发一种新型刺状挡渣器代替原来的多面体挡渣球,改进了莱钢转炉出钢后期钢水的流出方式,从而提高了挡渣效率,解决了转炉放钢不净的问题,同时为炼钢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结构 挡渣 刺状挡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C钢板退火工艺优化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建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8-210,共3页
研究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SPCC钢板组织演变及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较低和保温时间短是造成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工艺经优化后,降低了生产温度,缩短了保温时间。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 研究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SPCC钢板组织演变及钢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较低和保温时间短是造成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工艺经优化后,降低了生产温度,缩短了保温时间。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消耗,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CC 退火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C钢再结晶退火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13
作者 庄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7-189,193,共4页
在实验室模拟SPCC深冲钢板的退火工艺,讨论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对SPCC钢板组织演变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进行了工业生产试制,经检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符合要求。
关键词 SPCC 退火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烧结杯实验重现性的改进措施
14
作者 张英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3,30,共3页
烧结杯试验气流边缘效应大,散热量大,因而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与实际生产相比其烧结矿转鼓强度低、固体燃耗高、烧结利用系数偏低,且因烧结杯边缘和中心部位的烧结过程不均匀,试验重现性较差。基于此,尝试了采取加环布沙封闭边缘来改进烧... 烧结杯试验气流边缘效应大,散热量大,因而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与实际生产相比其烧结矿转鼓强度低、固体燃耗高、烧结利用系数偏低,且因烧结杯边缘和中心部位的烧结过程不均匀,试验重现性较差。基于此,尝试了采取加环布沙封闭边缘来改进烧结杯试验的重现性,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杯试验 漏风 沙封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