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老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昱 魏春燕 +4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余茂生 吴志勇 张繁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2,共1页
心源性休克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疗效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脏泵功能衰竭 老年 治疗 床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表现的肾动脉狭窄1例
2
作者 范晓胜 亓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129-4129,共1页
患者女,20岁,因头晕、乏力2年余,活动后心悸。胸闷20个月,加重10余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头晕、乏力,曾于工作中晕倒1次,意识清,无肢体抽搐,曾就诊,测血压180/140mmHg(1mmHg=0.133kPa),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患者女,20岁,因头晕、乏力2年余,活动后心悸。胸闷20个月,加重10余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头晕、乏力,曾于工作中晕倒1次,意识清,无肢体抽搐,曾就诊,测血压180/140mmHg(1mmHg=0.133kPa),考虑继发性高血压,行肾及肾上腺CT无异常。彩超示:左肾动脉内径0.5cm,右肾动脉内径0.3cm。血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BUN 5.5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表现 继发性高血压 动脉内径 活动后心悸 肢体抽搐 血尿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表达对抗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翼鹰 陈伟燕 +6 位作者 孙秀亭 王翔 李政勋 梁美玲 石卉 杨至圣 曾武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2,527,共7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是否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浓度葡萄糖(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35 mmol/L...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SBP)是否通过抑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浓度葡萄糖(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35 mmol/L的HG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建立HG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凋亡;双氯荧光素(2’,7’-dichlorfluorescein-diacetate,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测定p38MAPK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G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能引起细胞明显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和细胞内ROS生成增多,MMP丢失;HG能增加p38 MAPK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SBP预处理能明显抑制HG上调p38 MAPK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这一作用;SBP、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NF-κB通路抑制剂PDTC均能阻断HG对心肌细胞的上述损伤作用,包括细胞毒性、凋亡、ROS生成增多及MMP丢失等。结论麝香保心丸(SBP)可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HG)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高血糖 P38 MAPK NF-ΚB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吕江峰 徐凤玲 刘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 目的:评估预测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09-09至2012-06在我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主要分支管腔狭窄>50%的患者360例,作为冠状动脉疾病组(n=360),将90例冠状动脉管腔无狭窄及60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50)。结果: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62.3±12.5)岁,女性患者体重指数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较男性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0.1±4.5)kg/m2 vs(27.3±3.9)kg/m2,56.9%(165/290)vs 53.6%(118/220),35.9%(104/290)vs 28.2%(62/220)和71.4%(207/290)vs 63.2%(139/220),P均<0.05];而男性血清肌酐和尿酸浓度要显著高于女性[分别为(119.6±69.9)mg/dl vs(107.2±62.1)mg/dl,(475.1±124.8)μmol/L vs(427.2±133.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冠状动脉疾病组较对照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所有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患病冠状动脉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且在男性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1.68,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冠状动脉疾病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