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进展
1
作者 熊圭 John Seymour HESLOP-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调控。该文总结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研究历史、结构和分类,阐述植物LecRLKs的发育调控和胁迫响应功能,对功能明确的LecRLKs基因进行归类。提出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该家族演化历史研究极其缺乏、信号传导途径及其潜在配体亟待开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家族的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 生长发育 生物/非生物胁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类作物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袁泓宇 崔冬丽 +1 位作者 John Seymour Heslop 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304,共10页
Beta-葡聚糖是由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的非纤维素多糖,主要分布在谷类作物籽粒胚乳及糊粉层中,在高尔基体合成,经由囊泡运输到质膜,最终在细胞壁上沉积。通过增加胆汁酸排泄,延迟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 Beta-葡聚糖是由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的非纤维素多糖,主要分布在谷类作物籽粒胚乳及糊粉层中,在高尔基体合成,经由囊泡运输到质膜,最终在细胞壁上沉积。通过增加胆汁酸排泄,延迟葡萄糖吸收,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及血糖水平。Beta-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最早在水稻(Oryza sativa)中得到鉴定,后在其他作物中陆续被发现。该基因家族包括3个主要成员:CslF、CslH和CslJ亚基因家族,起源于不同分支,经过趋同演化,执行合成β-葡聚糖的功能。Beta-葡聚糖基因家族成员均受到负选择压力,演化过程中序列高度保守。CslF亚家族基因成员相对较多,常在染色体上形成基因簇,CslF6是介导β-葡聚糖合成的主效基因。CslF亚家族在叶基部等幼嫩组织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且明显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CslH和CslJ亚家族成员较少,其中CslH亚家族在叶尖等成熟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而CslJ亚家族在籽粒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该文综述了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的系统发育关系、表达模式,β-葡聚糖合成酶的亚细胞定位,以及作物中的定向育种研究进展,提出β-葡聚糖合成酶基因家族在染色体上的精准定位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以期推动染色体工程在作物β-葡聚糖定向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葡聚糖 谷类作物定向育种 基因家族演化 染色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植物病毒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青 周书玉 +1 位作者 崔冬丽 HESLOP HARRISON John Seymour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95,共9页
植物病毒寄生可引起植物病毒病,甚至对植物造成毁灭性伤害.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的解决方案,在病毒鉴定、新病毒检测和病毒基因组多样性等研究中具有优势,促进了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寄生可引起植物病毒病,甚至对植物造成毁灭性伤害.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HTS)提供了一种快速、低成本、深度测序的解决方案,在病毒鉴定、新病毒检测和病毒基因组多样性等研究中具有优势,促进了植物病毒分类的研究.本文概述了HTS技术检测病毒的进展、在植物病毒学领域应用案例和该方法检测病毒的优缺点,旨在说明HTS技术对病毒鉴定、新病毒发现和病毒分类的重要贡献,提出新病毒检测和鉴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植物病毒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植物病毒分类 新病毒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青 潘浩研 +1 位作者 黄家丽 JOHN Seymour Heslop Harriso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单染色体识别为植物遗传学、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型基因组多倍体植物研究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单拷贝序列染色体涂染(single-copy sequence based chromosome painting)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nucleotide-FIS... 单染色体识别为植物遗传学、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型基因组多倍体植物研究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单拷贝序列染色体涂染(single-copy sequence based chromosome painting)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nucleotide-FISH,Oligo-FISH)技术合成新型探针池的方法,总结其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提出开发近缘物种通用寡核苷酸探针库的研究趋势,并对植物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子核型 染色体间重组 荧光原位杂交 单拷贝寡核苷酸序列 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