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州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钧波 孙美芝 +4 位作者 尹同萍 张新波 杨今胜 柳京国 于淼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87-188,共2页
根据莱州市玉米生产情况,总结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良品种,进行播前种子处理,适期足墒播种,及时间苗定苗、培育壮苗,氮、磷、钾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适当晚收获等措施。
关键词 莱州 夏玉米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市不同小麦品种宽幅精播与机械条播对比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游泽泉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49-50,共2页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作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中的主推技术之一,在莱州市推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莱州市在2017年技术攻关试验中专门安排了不同小麦品种宽幅精播与机械条播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幅精播亩产量要比机...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作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中的主推技术之一,在莱州市推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莱州市在2017年技术攻关试验中专门安排了不同小麦品种宽幅精播与机械条播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宽幅精播亩产量要比机械条播平均增加4.3%,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宽幅精播 机械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蛆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楠 周仙红 +2 位作者 庄乾营 张思聪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韭蛆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严重为害韭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韭蛆为害随着韭菜生产面积的扩大和韭蛆抗药性的产生而加重。本文综述了韭蛆的为害特点和发生因素,并从预防手段、预测预报手段和防治措施三方面概述了目前国内... 韭蛆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严重为害韭菜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韭蛆为害随着韭菜生产面积的扩大和韭蛆抗药性的产生而加重。本文综述了韭蛆的为害特点和发生因素,并从预防手段、预测预报手段和防治措施三方面概述了目前国内韭蛆的各种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蛆 为害特点 发生因素 无公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冬小麦单产超800kg/亩关键技术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廷利 陈康 +2 位作者 王志强 赵全桂 李延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276-279,共4页
高产更高产是小麦科研与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烟台是我国著名冬小麦高产地区,历史上多次创造全国高产纪录。2011年以来,农技部门通过采取培养地力、精选品种、提高播种质量、肥水精细管理等技术措施,集成了以"一深、二增、三... 高产更高产是小麦科研与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烟台是我国著名冬小麦高产地区,历史上多次创造全国高产纪录。2011年以来,农技部门通过采取培养地力、精选品种、提高播种质量、肥水精细管理等技术措施,集成了以"一深、二增、三防、四改"为主要内容的冬小麦单产超800 kg/亩栽培技术方案,指导冬小麦高产攻关生产实践,2014年以来取得了连续4年单产超800 kg/亩的佳绩,为冬小麦高产更高产探索了技术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台市 冬小麦 单产超800 kg/亩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姜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一妹 尹同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243-245,共3页
大姜做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发生的大姜病虫害有炭疽病、姜瘟病、癞皮病、结群腐霉软腐病、斑点病、姜螟、甜菜夜蛾和蓟马等。本文作者主要论述大姜病虫害的发病症状或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用于指导实际... 大姜做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发生的大姜病虫害有炭疽病、姜瘟病、癞皮病、结群腐霉软腐病、斑点病、姜螟、甜菜夜蛾和蓟马等。本文作者主要论述大姜病虫害的发病症状或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姜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洲元9369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廷利 孙美芝 +2 位作者 郑建强 杜连涛 陈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202-202,共1页
洲元9369具有高产、抗倒、抗病等特点。介绍了洲元9369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肥地力、平衡施肥、提高播种质量、科学追肥浇水、建造合理群体、防治病虫草害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 洲元9369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瘟病的早期综合防治技术
7
作者 谭有灿 杨秀云 +1 位作者 孙美芝 杜英杰 《蔬菜》 2001年第7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瘟病 早期综合防治 种姜消毒 土壤消毒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洁 凌飞 +3 位作者 冯烨宏 孙亮 赵楠 王鹏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4期303-306,共4页
为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安全有效的杀菌剂,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20%氟吗啉·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吗啉·氟啶胺悬浮剂360 g a.i./hm^2、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 为筛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安全有效的杀菌剂,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20%氟吗啉·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吗啉·氟啶胺悬浮剂360 g a.i./hm^2、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 030 g a.i./hm^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40 g a.i./hm^2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达80%以上,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25 g a.i./h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 160 g a.i./hm^2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有效防治药剂交替使用,在试验用量下对马铃薯植株安全未出现药害和其他不良反应。同时,结合本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情况、气候条件和杀菌剂使用现状,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马铃薯 晚疫病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少坤 贾春兰 +4 位作者 朱元刚 杨今胜 柳京国 于淼 孙美芝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55-56,共2页
用2个品种4个播期研究了夏玉米的植株性状、经济性状及对粗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套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率高,收获穗数降低,限制了产量的提高;麦后晚直播,植株生长矮小,粒重严重偏低,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麦收后6月15日直播产... 用2个品种4个播期研究了夏玉米的植株性状、经济性状及对粗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套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率高,收获穗数降低,限制了产量的提高;麦后晚直播,植株生长矮小,粒重严重偏低,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麦收后6月15日直播产量最高,是山东省夏玉米主产区最佳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期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玉米品种不同混种方式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斌 石岩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3期27-28,共2页
利用登海605和伟科702两个品种进行不同的混种处理,探究其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隔行种植的产量要高于其混合后播种的产量,而且要比对照组的登海605单产增加6.28%,比伟科702单产增加2.32%。因此,两个品种隔行... 利用登海605和伟科702两个品种进行不同的混种处理,探究其对玉米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隔行种植的产量要高于其混合后播种的产量,而且要比对照组的登海605单产增加6.28%,比伟科702单产增加2.32%。因此,两个品种隔行种植可实现比单一品种种植高5%以上的产量目标,有利于普通大田种植的农户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的产量,是一种节本增效的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混种 植株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种业新政,迎接中国种业的春天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春兰 刘少坤 +4 位作者 王贵 白娜 杨今胜 孙志强 柳京国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9期11-12,35,共3页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八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及种业公司以此为契机,进行了重新洗牌和资源整合。种业新政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 2011年,国务院出台八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及种业公司以此为契机,进行了重新洗牌和资源整合。种业新政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保护力度,完善种子基地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种业商业化育种进程;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种业资源,深化科企合作,扶持"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快速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开辟了绿色通道,中国种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新政 商业化育种 整合 育繁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于胜春 杜英杰 张永涛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6期16-18,共3页
对化学杂交剂SC2053 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2053 对普通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2 个供试品种各处理最高不育度均达100 % ;最高自然异交结实率分别达56 .6 % 和43.1 % ;最高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分别达6... 对化学杂交剂SC2053 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2053 对普通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2 个供试品种各处理最高不育度均达100 % ;最高自然异交结实率分别达56 .6 % 和43.1 % ;最高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分别达64.3 % 和80 .7% 。喷施SC2053 降低小麦株高6 ~12cm ,其中穗下节间缩短2~5cm ,占株高降低的33 % ~4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化学杂交剂 雄性不育 Sc2053诱导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