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莒县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种植技术
- 1
-
-
作者
孙强春
刘祥志
蒋学杰
-
机构
莒县浮来山街道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五莲县于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莒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
文摘
绿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莒县位于鲁东南地区,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基地。介绍了莒县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留茎,以期为提高绿芦笋出口质量和促进绿芦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
关键词
绿芦笋
优质
高效
种植技术
出口
山东莒县
-
分类号
S64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小麦田间杂草的精准除草技术与效果评价
- 2
-
-
作者
苏祥锋
-
机构
山东省莒县浮来山街道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
出处
《河北农业》
2025年第8期92-93,共2页
-
文摘
本文主要探讨了小麦田间杂草的精准除草技术及其效果评价。通过分析小麦田间杂草的生长特性和分布规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了一套精准除草技术方案。通过对实施精准除草技术的小麦田进行效果评价,该技术能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
-
关键词
精准除草技术
小麦
杂草管理
环境友好
效果评价
-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不同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的协同变化规律
- 3
-
-
作者
徐以忠
苏祥峰
-
机构
山东省莒县安庄镇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山东省莒县浮来山街道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
出处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55-56,共2页
-
文摘
为明确玉米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之间的协同变化关系,本研究以“天玉1885”为试验材料,每亩设置0.50万~0.75万株,共6个密度处理,分析了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子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的秃尖率、秃尖长、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棒穗重等穗部性状均受到密度变化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中等密度(T2、T3)处理在穗长、穗粒数和单棒穗重等方面表现较优;产量构成上,尽管高密度处理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但千粒重和穗粒数显著降低,最终导致产量表现不优。
-
关键词
密度
玉米
穗部性状
产量构成
变化规律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鲁东南地区温室薄皮甜瓜春提早优质种植技术
- 4
-
-
作者
刘祥志
孙强春
蒋学杰
-
机构
山东省五莲县于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省莒县浮来山街道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山东省莒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5期219-222,共4页
-
文摘
薄皮甜瓜香甜爽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人们青睐。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薄皮甜瓜实现了温室春提早优质高效生产。本文作者从温室构造、选择良种、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鲁东南地区温室薄皮甜瓜春提早优质种植技术,以期为甜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薄皮甜瓜
温室
种植技术
鲁东南
-
分类号
S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基于信息化的莒县玉米精准播种技术应用
- 5
-
-
作者
苏祥锋
-
机构
莒县浮来山街道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中心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7期92-93,共2页
-
文摘
在国家"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下,华北平原县域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莒县40万亩玉米产区为研究对象,集成北斗导航(定位精度±2 cm)、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含水率精度±3%)与变量密度决策系统,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信息化播种体系。田间试验表明,与传统播种相比,精准化技术使播种精度提升20%,玉米亩均增产40~80 kg(增幅12%~25%,1亩=1/15 hm^(2))。揭示了信息技术在砂壤土区(增产18%)与黏壤土区(增产13%)的适应性差异,为华北平原玉米产区提供可复制的精准种植范式。
-
关键词
北斗导航播种
变量密度
土壤墒情监测
莒县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