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莒南县草莓农药残留检测
1
作者 王红梅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80-80,83,共2页
为了解2018年第一季度山东莒南草莓的农药污染情况,使用气相色谱仪对莒南县29家农户栽培的29批次样本的12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草莓样品中没有农药残留检出,样品合格率为100%。
关键词 草莓 农药残留 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PCR的鱼肉制品中帝王鲑、银鲑、粉鲑源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赵玉强 +3 位作者 刘艳飞 沙玉彪 刘应炜 钱云开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9-326,共8页
建立一种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帝王鲑和银鲑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以及粉鲑的COI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和探针组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达到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 建立一种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帝王鲑和银鲑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以及粉鲑的COI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和探针组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达到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目的。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耗时短,反应只需1 h;帝王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0-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0.1%,质量分数误差≤±5.0%;银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1%,质量分数误差≤±7.7%;粉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1%,质量分数误差≤±2.8%。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强、所需时间短、灵敏度高、质量分数误差小,可满足帝王鲑、银鲑和粉鲑真伪鉴别和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帝王鲑 银鲑 粉鲑 实时荧光PCR 检测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饲料中的重金属检测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88-189,共2页
饲料作为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品质直接影响着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安全不容小觑。只有安全的饲料才能保证畜产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饲料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饲料的品质和安全,其中重金属污... 饲料作为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其品质直接影响着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安全不容小觑。只有安全的饲料才能保证畜产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在饲料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饲料的品质和安全,其中重金属污染是饲料常见的污染之一,本文介绍了饲料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并概括了重金属的检测技术,以便引起检验检测及相关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重金属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守娟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7期83-84,共2页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李氏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病,羊群尤其易感,其中绵羊的易感性较山羊更高。一旦羊只感染该病,若未能及时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导致较高的致死率,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羊脑炎型...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李氏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病,羊群尤其易感,其中绵羊的易感性较山羊更高。一旦羊只感染该病,若未能及时治疗,病情将迅速恶化,导致较高的致死率,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该病对养殖业的影响,保障羊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羊脑炎 流行特点 李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木薯渣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王红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7-8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发酵木薯渣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将432头(7.79±0.51)kg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分别饲喂发酵木薯渣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1.2%、2.4%和4.8%的试验日... 文章旨在探究发酵木薯渣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将432头(7.79±0.51)kg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分别饲喂发酵木薯渣粉添加量为0%(对照组)、1.2%、2.4%和4.8%的试验日粮,预饲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和2.4%的发酵木薯渣仔猪末重可显著提高3.09%和5.40%(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4.18%和9.23%(P<0.05),添加2.4%的发酵木薯渣料重比显著降低6.63%(P<0.05),0%和4.8%的发酵木薯渣组间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2.4%的发酵木薯渣DM、C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1.2%和2.4%的发酵木薯渣CP、NDF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2.4%的发酵木薯渣空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添加1.2%和2.4%的发酵木薯渣组空、回肠V/C值和回肠绒毛长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发酵木薯渣(2.4%)能改善仔猪肠道形态,促进养分吸收,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发酵木薯渣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药提取物提高仔猪生长体重的最新研究
6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3期139-140,共2页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长期以来,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主要消费品,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家,养猪业占据我国农业重要地位,对保障肉类供应及食品安全、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及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规模...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长期以来,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主要消费品,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家,养猪业占据我国农业重要地位,对保障肉类供应及食品安全、带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及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规模化、集团化养殖成主流,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养猪业更加注重绿色、智能和一体化发展。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提升仔猪的生产性能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使用中药提取物促生长方面,现就其最新研究成果陈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 仔猪 体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中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7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5期111-112,共2页
保育期仔猪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做好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可减少猪群疾病发生风险,提高仔猪成活率,给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保育猪的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环境调控、保育舍饲养、日常巡栏、疫苗接种、... 保育期仔猪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做好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可减少猪群疾病发生风险,提高仔猪成活率,给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保育猪的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环境调控、保育舍饲养、日常巡栏、疫苗接种、猪舍消毒等方面论述了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以期为广大饲养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仔猪 猪场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仔猪免疫力的有效措施
8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8期174-176,共3页
仔猪养殖是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养好仔猪不仅关系到猪群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还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归纳总结了提高仔猪免疫力的有效举措,包括营养管理、环境管理、疫苗接种、使用饲... 仔猪养殖是生猪饲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养好仔猪不仅关系到猪群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还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文章归纳总结了提高仔猪免疫力的有效举措,包括营养管理、环境管理、疫苗接种、使用饲料添加剂、疾病预防与保健、运动与光照、使用免疫增强剂等措施,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免疫力 有效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中的比对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春宇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5期131-132,104,共3页
为了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比对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加标回收率进... 为了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比对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分析。ELISA法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8.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5.6%~111.8%。结果表明,ELISA法的准确性、重现性、稳定性好;且ELISA法检测结果与IAC-HPLC法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19.2%,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偏差可以接受,表明ELISA法能满足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饲料 黄曲霉毒素B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及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艳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5期120-121,共2页
黄曲霉毒素B1是所有已知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毒物。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对霉菌毒素的危害认识不充分,往往更注重药物、疫苗的防治,忽视了霉菌毒素的检测净化,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经... 黄曲霉毒素B1是所有已知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毒物。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对霉菌毒素的危害认识不充分,往往更注重药物、疫苗的防治,忽视了霉菌毒素的检测净化,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危及人畜健康。本文介绍了一种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案,能够精准检测畜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危害 免疫亲和柱净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α-硫辛酸对肉牛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艳 许守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4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α-硫辛酸(α-LA)对肉牛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的80头体重(390.47±28.31)kg的西杂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每个重复1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和600 mg/k...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α-硫辛酸(α-LA)对肉牛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健康的80头体重(390.47±28.31)kg的西杂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每个重复1头。试验日粮分别向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300和600 mg/kg的α-LA。试验为期100 d,其中包括一周的适应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和600 mg/kg的α-LA组肉牛末体重(FBW)分别显著提高2.59%和1.80%(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日增重(ADG)分别显著提高7.79%、9.37%和7.22%(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料重比(F/G)分别显著降低5.94%、7.57%和6.18%(P<0.05);此外,α-LA对肉牛平均日采食量(ADFI)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牛肉pH和红度显著提高(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牛肉黄度显著降低(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牛肉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此外,α-LA对肉牛牛肉的亮度、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和600 mg/kg的α-L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Keap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背最长肌中SOD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5);添加150~600 mg/kg的α-LA组肉牛后腿肌Keap1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添加300和600 mg/kg的α-LA组肉牛后腿肌中Nrf-2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5);添加600 mg/kg的α-LA组肉牛后腿肌中SOD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5)。结论:补充α-LA能促进肉牛生长,此外,α-LA可通过调节牛肉中抗氧化基因表达改善肉质,在本试验条件下,α-LA在肉牛料中最适添加量为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A 肉牛 生长 肉品质 抗氧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禽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滕金玲 徐大专 +2 位作者 赵新刚 王晓艳 谭善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59-60,共2页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的急性、出血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工作中发现,该病目前在养禽业中零星散发,一旦发病,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一起禽巴氏杆菌病,主要...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的急性、出血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工作中发现,该病目前在养禽业中零星散发,一旦发病,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一起禽巴氏杆菌病,主要表现鸡冠发紫,排白色稀粪,急性死亡等症状,通过发病情况、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等手段综合分析后进行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霍乱 禽巴氏杆菌 急性死亡 剖检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啤酒糟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许守花 王晓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8-91,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发酵啤酒糟(Fermented beer lees,FB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180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试验日粮分别添加0%、3%、6%和9%的FBL,试验为期42 d。FBL对肉... 文章旨在研究发酵啤酒糟(Fermented beer lees,FBL)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将1800羽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试验日粮分别添加0%、3%、6%和9%的FBL,试验为期42 d。FBL对肉鸡生长性能影响显著,9%的FBL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2.77%(P<0.05),料肉比(F/G)显著提高6.90%(P<0.05)。9%的FBL组肉鸡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V/C值显著降低(P<0.05);6%和9%的FBL组肉鸡回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6%和9%的FBL组肉鸡十二指肠抗菌肽1(CATH1)和β-防御素1(AVBD1)表达显著降低(P<0.05),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显著提高(P<0.05);3%~9%FBL组肉鸡空肠CATH1表达显著降低(P<0.05),6%和9%的FBL组肉鸡空肠HIF-1α表达显著提高(P<0.05);6%和9%的FBL组肉鸡回肠CATH1表达显著降低(P<0.05),9%的FBL组肉鸡回肠HIF-1α表达显著提高(P<0.05)。本试验数据显示,9%的FBL对肉鸡肠道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认为肉鸡日粮的FBL添加量不宜超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啤酒糟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动物疾病的防控策略
14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5期68-69,共2页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畜牧养殖动物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因此,加强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场址选择、免疫预防、日常管理、日粮搭配、粪污利用、病死畜禽... 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畜牧养殖动物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因此,加强畜牧业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场址选择、免疫预防、日常管理、日粮搭配、粪污利用、病死畜禽处理、药物使用、品种优化、防控宣传、知识学习、人才引进、信息化水平以及全链条监管,共论述了十三个方面的防控策略,为动物疾病防控提供有效机制,也为畜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场 动物疾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载畜量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孙鹏飞 崔占鸿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郝力壮 王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101,共10页
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 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可食风干草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3.83±17.88),(256.88±29.90)和(246.83±66.73)g/m2。2)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的最高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2.69±0.13)%,(10.54±1.22)%和(8.65±0.64)%,其含量随牧草生长而逐渐降低;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E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95±0.10)%,(4.38±0.17)%及(3.74±0.70)%;NDS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P一致,而NDF和ADF含量的变化与CP相反,随牧草生长含量不断增加。3)体外发酵p H和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季草场牧草的48 h产气量、24 h产气估测消化能(DM)、代谢能(ME)和有机物质降解率(OMD)的最大值分别为(57.50±4.27)m L、(9.32±0.59)MJ/kg、(7.98±0.62)MJ/kg和(57.93±3.23)%;秋季草场牧草分别为(54.67±5.35)m L、(8.83±0.64)MJ/kg、(7.47±0.68)MJ/kg及(55.26±3.52)%;冬春草场牧草分别为(58.83±4.51)m L、(9.56±0.60)MJ/kg、(8.24±0.63)MJ/kg及(52.69±5.14)%。4)无补饲条件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分别按数量载畜量、数量载畜量和DCP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7.05,19.51和2.47SU/hm2;有良好补饲情况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按DCP载畜量、ME载畜量和ME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14.85,29.00和5.03 SU/hm2。因此,三江源区牧草产量和品质季节性差异大,能-氮不平衡,通过补饲可以使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载畜量分别提高1.1,0.5和1.0倍左右,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天然牧草 体外产气法 营养价值 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高产花生叶片衰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静静 张佳蕾 +6 位作者 刘应炜 郭峰 杨莎 耿耘 王月福 万书波 李新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87,共5页
在高产条件下,以小花生品种花育20号(HY20)和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HY25)为材料,研究花针期和结荚期两次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T0:0mg·kg^(-1)、T1:50mg·kg^(-1)、T2:100mg·kg^(-1)、T3:200mg·kg^(-1))对叶片衰老... 在高产条件下,以小花生品种花育20号(HY20)和大花生品种花育25号(HY25)为材料,研究花针期和结荚期两次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T0:0mg·kg^(-1)、T1:50mg·kg^(-1)、T2:100mg·kg^(-1)、T3:200mg·kg^(-1))对叶片衰老、荚果产量和籽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壳寡糖处理均提高了高产田花生饱果期和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成熟期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不同浓度壳寡糖在不同品种上效果有所不同,在HY20上表现为T_2>T_1>T_3>T_0,在HY25上表现为T_2>T_3>T_1>T_0。(2)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提高了两个品种单株饱果数和饱果率,显著提高了荚果产量。壳寡糖处理略微降低了两个品种的籽仁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脂肪含量,提高了HY20的O/L值但降低了HY25的O/L值。其中T2处理对HY20的O/L值提高幅度最大,同时降低了HY25的O/L值。研究表明,在生产中用100mg·kg^(-1)壳寡糖叶面喷施时,2个品种的籽仁产量、蛋白质和脂肪产量均最高,可达到花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壳寡糖 保护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季补饲精料对三江源区1岁放牧牦牛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鹏飞 刘书杰 崔占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75.79±10.93)kg、(101.71±11.20)kg和(117.54±13.07)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71.00±10.03)kg、(90.90±13.36)kg和(101.44±12.19)kg,且试验8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夏初(6月8日-7月14日)、盛夏(7月14日-8月27日)和夏末(8月27日-10月6日)3个阶段的补饲组牦牛增质量和日均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除试验36d时补饲组牦牛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80d时补饲组牦牛血清尿素氮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三江源区高原型牦牛在暖季"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模式下,1岁牦牛平均日增质量为489g,是传统全放牧方式下(295g)的1.7倍,且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在产草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较好的暖季,适时合理的营养补饲能够有效挖掘出放牧牦牛具备的生长速度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放牧牦牛 暖季 补饲精料 生长速度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晓兰 谭善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36,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板蓝根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的体重(20±0.5)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的板蓝根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影响。试验将80头健康的体重(20±0.5)kg“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组)、0.5%(2组)、1.0%(3组)、1.5%(4组)板蓝根提取物,预试验为10 d,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显著提高11.6%、10.1%(P<0.05),其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显著降低9.2%、7.3%(P<0.05);(2)试验3、4组血清中TP、GLB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提高16.4%、16.8%、21.3%、26.9%(P<0.05),其血清中AST、BUN含量较1组分别显著降低20.5%、22.0%、13.3%、11.3%(P<0.05)。(3)试验3、4组血清中IgA、IgG、IL-2含量较1组分别提高13.6%、12.7%、11.6%、12.5%、29.0%、21.9%(P<0.05),其血清中TNF-α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20.5%、21.8%(P<0.05)。综上所述,不同水平的板蓝根提取物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血液生化水平,提高免疫机能,板蓝根提取物以1.0%的添加比例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提取物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季补饲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鹏飞 《中国奶牛》 2021年第8期15-19,共5页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选取玉树州称多县体重相近的2岁放牧牦牛30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5头,分别采取放牧+自由采食精料和放牧的方式喂养,120d后两组各屠宰3头公牦牛,测定肉产量和肉品质特性...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肉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选取玉树州称多县体重相近的2岁放牧牦牛30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放牧组,每组15头,分别采取放牧+自由采食精料和放牧的方式喂养,120d后两组各屠宰3头公牦牛,测定肉产量和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暖季补饲精料极显著(P<0.01)提高了牦牛的生长速度,补饲组牦牛的暖季平均日增重达571.43g,为放牧组(248.68g)的2.3倍;显著(P<0.05)提高了牦牛的屠宰性能,补饲组牦牛的屠宰率较放牧组高出3.26个百分点;显著(P<0.05)降低了牦牛肉的pH_(24),而对pH_(1)、L^(L^(*))、aL^(*)、bL^(*)、解冻损失、失水率、熟肉率及嫩度等加工食用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对肉的蛋白质、脂肪等常规营养成分及18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可以在不影响放牧牦牛肉优良品质的情况下,实现牦牛的快速生长,提高产肉量、改善生产效率,有效推动三江源区牦牛产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季补饲 放牧牦牛 肉产量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鹏飞 《中国奶牛》 2021年第10期9-11,共3页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2岁公牦牛6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补饲组在归牧后补饲精料。120d后,取牦牛瘤胃液,测定pH值、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等... 为探究暖季补饲精料对放牧牦牛瘤胃发酵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选取健康的2岁公牦牛6头,随机分为补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补饲组在归牧后补饲精料。120d后,取牦牛瘤胃液,测定pH值、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补饲组牦牛瘤胃液乙酸丙酸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pH值和异丁酸含量低于对照组,而NH3-N浓度、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饲组牦牛瘤胃液长链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得出,暖季补饲精料能够提高生长期放牧牦牛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促进其生长育肥;同时,对瘤胃长链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不会造成冲击,从而能够保持放牧牦牛肉乳的天然脂肪酸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牦牛 补饲精料 瘤胃发酵 脂肪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