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孟彩婷 赵云 魏本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9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行常规护理管理归为对照组,2024年1—6月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归为精细化护理组。比... 目的评价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莒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19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行常规护理管理归为对照组,2024年1—6月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归为精细化护理组。比较两组的工作质量、管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精细化护理组专科护理、个性化护理、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等工作质量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精细化护理组的管理满意度评分为(4.37±0.18)分,高于对照组的(3.74±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06,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既能够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也可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精细化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22期97-99,共3页
由于神经外科的特殊性,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的任何一个疏忽后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做好神经外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大增加的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基于此... 由于神经外科的特殊性,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的任何一个疏忽后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做好神经外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大增加的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隐患。基于此,该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科学可行的预防对策,为医院加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问题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剑 张记 李发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在出血后8~24 h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在出血后7 h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在出血后8~24 h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在出血后7 h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8.02±0.16)d、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01±0.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14±0.24)、(7.15±1.5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出血后7 h内进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时机 患者预后状况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为涛 王绪堂 +1 位作者 张剑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3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皮瓣下积液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皮瓣下积液病例,对其发生原因、防治方法进行讨论。结果保守观察8例;24例分别行头皮穿刺或者手术治疗,痊愈13例,好转1例。结论... 目的研究3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皮瓣下积液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皮瓣下积液病例,对其发生原因、防治方法进行讨论。结果保守观察8例;24例分别行头皮穿刺或者手术治疗,痊愈13例,好转1例。结论积液量少者可以保守观察,对于积液量多、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宜选择头皮穿刺或者手术治疗。经过积极处理,多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术 皮瓣下积液 重型颅脑损伤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比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目的对比微创与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观察组血清NSE、S-100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3.61±3.59)min、住院时间(11.35±2.02)d均短于对照组的(70.90±3.52)min、(16.37±2.54)d,术中出血量(87.77±13.79)ml少于对照组的(106.66±13.46)ml,并发症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的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时选择微创手术,取得了较为确切的效果,存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微创手术 脑出血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行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剑 李发芹 张记栋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7期82-82,8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4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明显;治疗后对照组颅内压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有可靠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颅内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额大骨瓣减压术 脑外伤 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继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0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Hunt-Hess分级Ⅱ级以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7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栓塞术后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穿刺,试验组行腰...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Hunt-Hess分级Ⅱ级以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7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栓塞术后均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行常规腰椎穿刺,试验组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患者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及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试验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而对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作用不明显,总体上可明显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大池持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5期106-106,108,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并比较其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各个时间段内的颅内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分析其手术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0.42%(78/97)、53.61%(52/97),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中出现脑积水4例,颅内感染5例和硬膜下积液3例,切口疝3例,并发症出现率15.46%(15/97);对照组中脑积水11例,颅内感染8例,硬膜下积液9例,切口疝6例,并发症出现率35.05%(34/97),相较于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开颅减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