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矫治中度拥挤伴个别牙反[牙合]1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志强
曾秀峰
+3 位作者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邱著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01,共3页
报告1例成年患者上下牙列中度拥挤并右上侧切牙反[牙合],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通过磨牙远移,解除拥挤并排齐牙列。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种植支抗
磨牙远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志强
曾秀峰
+3 位作者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黄俊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矫治中度拥挤伴个别牙反[牙合]1例
被引量:
4
1
作者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邱著文
机构
莆田
学院附属
医院
口腔科
莆田
涵
江
曾秀峰
口腔
诊所
莆田涵江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9-401,共3页
基金
福建省卫生计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17-ZQN-79)
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S3F007)。
文摘
报告1例成年患者上下牙列中度拥挤并右上侧切牙反[牙合],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通过磨牙远移,解除拥挤并排齐牙列。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种植支抗
磨牙远移
Keywords
Clear aligners
Implant anchorage
Molar distalization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黄俊徽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莆田
学院附属
医院
教学
医院
涵
江
曾秀峰
口腔
诊所
莆田涵江医院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7J01227)
福建省卫生计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7-ZQN-79)
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8S3F007)。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抗菌性能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Keywords
titania nanotube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staphylococcus aureus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分类号
TB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矫治中度拥挤伴个别牙反[牙合]1例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邱著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黄俊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