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旁正中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7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永兵 蔡兰兰 柯邱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旁正中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采用旁正中侧切术和肛裂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旁正中侧切术治... 目的探讨旁正中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56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采用旁正中侧切术和肛裂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治愈率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旁正中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疗效优于肛裂切除术。结论旁正中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并发症少,伤口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正中 侧切术 Ⅲ期肛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华痔疮栓治疗内痔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永兵 蔡兰兰 陈国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九华痔疮栓对内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受试对象分配到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九华痔疮栓,对照组采用马应龙痔疮栓。根据疗效标准、肛管直肠静息压力测定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 目的探讨九华痔疮栓对内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受试对象分配到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九华痔疮栓,对照组采用马应龙痔疮栓。根据疗效标准、肛管直肠静息压力测定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中,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效率达80%;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肛管直肠静息压力降低更为明显。结论九华痔疮栓治疗湿热性内痔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痔疮栓 内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痔灵预防混合痔术后晚期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朝林 柯邱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消痔灵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晚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306例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后在痔上黏膜下层行消痔灵注射1-3 ml;对照组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满意率及... 目的观察消痔灵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晚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306例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后在痔上黏膜下层行消痔灵注射1-3 ml;对照组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满意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8%和100.0%,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7%和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下层行消痔灵注射对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晚期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有效率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痔灵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晚期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永兵 蔡兰兰 何启益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86-86,共1页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方法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中医肛肠科20余年的经验总结。结论阐述环状混合痔的基本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预防措施。
关键词 环状混合痔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开放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7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永兵 丁志鸿 陈国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0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半开放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用半开放切除缝合术和外剥内扎法治疗,对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 目的探讨半开放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采用半开放切除缝合术和外剥内扎法治疗,对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4%)与对照组(91.67%)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短;通过测定肛管直肠压力,显示两组手术均较安全。结论半开放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可靠,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混合痔 手术疗法 半开放切除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