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莆田市沿海地区滨柃繁育与适应性研究
1
作者 陈强 蔡益航 +2 位作者 吴建宇 黄国平 邱金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针对莆田市的地域与气候特点,对耐旱、耐盐碱的滨柃开展扦插育苗试验和苗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200 mg/kg ABT生根粉1号溶液浸泡插穗在园土+珍珠岩的基质上扦插90 d后,平均生根10.5条以上、根长17 mm左右,成活率达71.11%以上。同时,... 针对莆田市的地域与气候特点,对耐旱、耐盐碱的滨柃开展扦插育苗试验和苗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200 mg/kg ABT生根粉1号溶液浸泡插穗在园土+珍珠岩的基质上扦插90 d后,平均生根10.5条以上、根长17 mm左右,成活率达71.11%以上。同时,使用园土+珍珠岩、砂壤土等较为肥沃、疏松的栽培基质,能促进滨柃扦插苗和苗木的生根、生长与成活,有利于海岸防风固沙,并实现快速繁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柃 扦插育苗 栽培 适应性 生根 生活率 福建莆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枇杷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蔡益航 刘小英 刘国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69-79,共11页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枇杷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枇杷合理高效施肥和园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有机肥配施化肥+水溶性肥(T1)、有机肥配施化肥(T2)和单施化肥(CK)3个不同施肥处理... 【目的】探明不同施肥方式对枇杷园土壤理化性质、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为枇杷合理高效施肥和园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有机肥配施化肥+水溶性肥(T1)、有机肥配施化肥(T2)和单施化肥(CK)3个不同施肥处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特征,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下驱动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的土壤关键环境因子。【结果】与CK相比,T1和T2均提高土壤的pH、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3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绝对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真菌绝对优势门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T1增加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粘球菌门、被孢霉门和罗兹菌门的相对丰度,T2增加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unclassified_Fungi、罗兹菌门和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T1引起土壤细菌、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下降,T2引起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增加,真菌多样性下降,丰富度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对施肥方式的响应强于细菌。土壤的pH、速效磷、有机质、含水率、全钾和速效钾是导致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的全钾、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含水率和碱解氮是导致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水溶性肥在提升土壤肥力、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和提高植物抗性上更具优势,在我国枇杷适种区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施肥 土壤 宏基因组 微生物群落 果园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爱加 周明明 林文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25-1532,共8页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的新植栽培、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 甘蔗多年单一化的宿根栽培导致甘蔗产量下降,而套种豆科作物能较明显地提高宿根蔗产量。本研究以"赣蔗18"的新植栽培、宿根栽培和宿根/大豆套种栽培的甘蔗根际土壤为对象,结合土壤微生物区系、土壤酶活性,甘蔗基本农艺性状及其产量、质量指标,揭示宿根蔗套种大豆的增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蔗糖含量基本一致,但宿根蔗套种大豆由于茎径粗大而较宿根连作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套种明显提高了宿根蔗根际土壤酶活性,尤其是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单酯酶。不同栽培模式下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有显著性差异,单一宿根连作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降低,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提高,使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从"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总之,单一的宿根连作可导致根际土壤总微生物量及酶活性下降,引起土壤微生物介导的营养循环受阻,从而使甘蔗产量下降,而宿根蔗套种大豆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宿根蔗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蔗 套种 微生物区系 磷脂脂肪酸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德峰 陈佳铭 +5 位作者 黄南华 邱金海 黄伟煌 翁顺太 范克伟 张禄旺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菌毒克星"免疫增强剂是一种动物用纯中草药制剂。为探讨其药效学与毒理学作用,进行了抑菌、解热、止咳平喘、血液学免疫指标和毒理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明显的抗菌、退热和止咳平喘作用;血液学检查显示中草药组各项... "菌毒克星"免疫增强剂是一种动物用纯中草药制剂。为探讨其药效学与毒理学作用,进行了抑菌、解热、止咳平喘、血液学免疫指标和毒理学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具有明显的抗菌、退热和止咳平喘作用;血液学检查显示中草药组各项免疫指标高于对照组;毒性试验说明用过此药的试验动物其体重、器官、脏器系数同用肉眼观察的结果均无明显的差异或异常,由此说明"菌毒克星"免疫增强剂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中草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毒克星”免疫增强剂 中草药 药效学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张爱加 邱金海 严潇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54-60,共7页
为建立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鲜食木薯华南9号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MS基本培养基进行改良,设计了自创基本培养基ZCM,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讨炼苗方式对移栽成活率的作用。结... 为建立木薯华南9号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鲜食木薯华南9号顶芽和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对MS基本培养基进行改良,设计了自创基本培养基ZCM,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增殖、生根的影响,并探讨炼苗方式对移栽成活率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和ZCM培养基上培养均可诱导萌芽和生长,茎段和顶芽无菌苗诱导率分别为66.7%和46.7%,外植体采用带腋芽茎段为佳。继代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是MS和ZCM,增殖系数分别为3.5和3.4。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MS和ZCM,生根率达到100%,根数多且长。组培生根苗采用先出瓶后液培炼苗方法,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华南9号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小肽和中草药制剂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金海 林星 吴德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5期74-80,共7页
按照正交设计L9(34)在含粗蛋白46.1%、能量13.80 MJ/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500、7501、000U/kg,小肽0.2%、0.3%、0.4%和中草药制剂0.05%、0.10%、0.15%并制成9种不同饲料,以不添加为对照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 U/... 按照正交设计L9(34)在含粗蛋白46.1%、能量13.80 MJ/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500、7501、000U/kg,小肽0.2%、0.3%、0.4%和中草药制剂0.05%、0.10%、0.15%并制成9种不同饲料,以不添加为对照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00 U/?植酸酶、0.3%小肽和0.1%中草药制剂的试验组,其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氮、磷排放减少,养殖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石斑幼鱼 饲料添加剂 生长性能 环保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黄檀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蔡益航 林星 +3 位作者 李宝福 吴建宇 邱金海 陈丽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1期205-206,共2页
对降香黄檀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营造混交林,明显促进了降香黄檀的干形发育,提高了抗风性,改善林分结构和林内小气候特征。而且降香黄檀的生长量较其纯林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2杉木×1檀行间混交方式的表现最佳,5a生树... 对降香黄檀与杉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营造混交林,明显促进了降香黄檀的干形发育,提高了抗风性,改善林分结构和林内小气候特征。而且降香黄檀的生长量较其纯林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2杉木×1檀行间混交方式的表现最佳,5a生树高、胸径分别比其纯林提高13.95%和18.3%,该模式在促进生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杉木 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保水剂在早钟6号枇杷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德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土壤保水剂 早钟6号枇杷 高吸水性树脂 水分利用率 应用 高分子吸水剂 高分子聚合物 土壤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黑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邱金海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4期317-323,共7页
为掌握莆田黑猪血液生理生化的常值,笔者对40头莆田黑猪(♂18、♀22)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并与部分国内地方猪种和3个国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莆田黑猪的大多数血液生理指标在性别、不同日龄上差异不显著(P>0.05);大部分生化... 为掌握莆田黑猪血液生理生化的常值,笔者对40头莆田黑猪(♂18、♀22)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并与部分国内地方猪种和3个国外猪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莆田黑猪的大多数血液生理指标在性别、不同日龄上差异不显著(P>0.05);大部分生化指标在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在不同日龄上,UA、TP、GOS、TG、Na、Ca的差异显著(P(0.05);BUN、CHOL、ALT、AST、GGT的差异极显著(P(0.01)。比较还得知,其大多数理化指标均在国内地方猪种正常范围内,并与国内外猪种互有高低。经统计分析,建立莆田黑猪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为其疾病防治、营养需求和保种选育等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田黑猪 血液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树种金黄熊猫1年生播种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建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提高育苗质量,通过测量园林树种金黄熊猫1年生播种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变化,研究了金黄熊猫播种苗的生长规律,用Logistic生长曲线对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金黄熊猫播种苗高和地径生长用Logistic方程拟合,回归线达到极显著... 为提高育苗质量,通过测量园林树种金黄熊猫1年生播种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变化,研究了金黄熊猫播种苗的生长规律,用Logistic生长曲线对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金黄熊猫播种苗高和地径生长用Logistic方程拟合,回归线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Logistic方程计算结果,将金黄熊猫播种苗的生长期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为75 d,占总生长时间的27.78%,净生长量却占总生长量的64.73%。地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为90 d,占总生长时间的35.71%,净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3.94%。因此,可用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金黄熊猫播种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变化,为金黄熊猫苗木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熊猫 苗木 生长规律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树种金蒲桃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建宇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89-392,共4页
以园林树种金蒲桃树枝条为材料,利用扦插繁育技术,研究不同插穗类型、不同基质、不同季节、不同生根剂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金蒲桃嫩梢和半木质化穗条作为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没有差异,但都显著高于硬枝。金... 以园林树种金蒲桃树枝条为材料,利用扦插繁育技术,研究不同插穗类型、不同基质、不同季节、不同生根剂和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金蒲桃嫩梢和半木质化穗条作为插穗的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没有差异,但都显著高于硬枝。金蒲桃插穗在黄心土与沙壤土混合(质量比=1∶1)基质中生根率最高(84.67%),平均根数最多(6.80条),平均根长最长(7.06 cm),是金蒲桃扦插最佳基质。插穗在春季或秋季扦插时根生长情况优于夏季,春季或秋季较适宜金蒲桃穗条扦插。插穗在ABT浓度为300 mg/L或NAA浓度为300 mg/L时生根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种 金蒲桃 扦插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建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推广应用绿化树种人面子,研究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以绿化树种人面子树2a优良母株枝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插穗条部位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处理对人面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春季扦插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根... 为推广应用绿化树种人面子,研究人面子扦插繁育技术。以绿化树种人面子树2a优良母株枝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插穗条部位和不同生根剂浓度处理对人面子扦插生长情况的影响。春季扦插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均优于其他季节;10 cm长的扦插穗条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2.00±0.57)%,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到了(8.00±0.57)条,平均根长最长,达到了(8.59±0.24)cm;用400 mg/L ABT速蘸的穗条生根率最高,达到了(84.68±0.88)%,平均生根条数最多,达到了(8.02±0.59)条,平均根长最长,达到了(8.51±0.14)cm。人面子较适宜的扦插季节为春季,较适宜的扦插穗条长度为10 cm,较适宜的枝条部位是中部,较适宜的生根剂浓度为4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人面子 扦插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熊猫树引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建宇 蔡益航 +1 位作者 陈强 李永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128-128,130,共2页
通过引进金黄熊猫树种子,开展播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观察其抗逆性表现。结果表明:以黄心土、砂壤土和苔藓为基质时,金黄熊猫树在以砂壤土为基质时,播种发芽率最高,达到了84%,分别比以黄心土和苔藓为基质时的发芽率提高了23.5%和13.5%... 通过引进金黄熊猫树种子,开展播种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观察其抗逆性表现。结果表明:以黄心土、砂壤土和苔藓为基质时,金黄熊猫树在以砂壤土为基质时,播种发芽率最高,达到了84%,分别比以黄心土和苔藓为基质时的发芽率提高了23.5%和13.5%。金黄熊猫树一年中3次长新梢,11月底开始长花蕊,12月底进入盛花期。花金黄色,簇生在枝条的顶端,呈伞状花序。1月开始结果,2月果实成熟。金黄熊猫树耐土壤贫瘠,耐高温,但是不耐霜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熊猫树 引种 适应性 物候期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鳗生物学特性和无公害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星 《养殖与饲料》 2011年第11期16-18,共3页
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orsskal)又称鳗鱼、黄鳗、赤鳗,是中国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该鱼以其肉质细嫩、口感佳、营养丰富、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市场畅销等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海... 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orsskal)又称鳗鱼、黄鳗、赤鳗,是中国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该鱼以其肉质细嫩、口感佳、营养丰富、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市场畅销等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国际市场对海鳗的需求量甚大,海鳗养殖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 海鳗 国际市场 经济鱼类 中国沿海 营养丰富 浙江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石楠无性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建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09-209,211,共2页
以红叶石楠侧芽作为外植体,通过无性系快繁技术进行红叶石楠的外植体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诱导率达48.15%;最合适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增殖系数... 以红叶石楠侧芽作为外植体,通过无性系快繁技术进行红叶石楠的外植体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红叶石楠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诱导率达48.15%;最合适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增殖系数为4.35。在1/2 MS+ABT 1.0 mg/L生根培养基中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到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无性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面子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建宇 蔡益航 陈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9期87-87,103,共2页
以人面子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移栽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总结了人面子播种育苗技术研究,对绿化树种人面子的进一步研究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人面子 播种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种养结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金海 方金强 +3 位作者 张爱加 吴德宜 杨朝阳 占飞豹 《四川农业科技》 2002年第1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果园 结合技术 种植业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在净菜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建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270-270,272,共2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净菜加工过程中最优的消毒剂配方,结果表明:净菜加工过程中最佳消毒处理为O3浓度为10g/h、NaClO浓度为0.025%、浸泡时间为70 s。
关键词 消毒剂 净菜 杀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养技术研究
19
作者 林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79-83,共5页
在福建莆田进行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皱纹盘鲍的放养密度为10个/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当刺参的放养密度为3头/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以皱纹盘鲍和刺参的养殖产... 在福建莆田进行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和刺参与海带筏式混合养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皱纹盘鲍的放养密度为10个/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当刺参的放养密度为3头/箱时,其养殖平均产量和产值也最高。以皱纹盘鲍和刺参的养殖产量为指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皱纹盘鲍和刺参的最适放养密度分别为11.3个/箱和3.4头/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刺参 海带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龙虾生物学特征及浅海筏式笼养技术
20
作者 林星 邱金海 严志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254,共4页
阐述了中国龙虾生物学特征及浅海筏式笼养的场所与设施、苗种选择与放养、分笼养殖、投喂技术、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等技术。
关键词 中国龙虾 生物学特征 浮筏式 笼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