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州市消防违法行为实证分析
1
作者 陈立民 蓝启润 孙高穹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1-764,共4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版)规定的10类51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福建省漳州市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11月15日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处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版)规定的10类51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对福建省漳州市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11月15日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处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分类统计,通过对实证数据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倾向性,并提出预防和消除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建议,供各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违法行为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层建筑消防供电可靠性
2
作者 翁国富 任彤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消防 供电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防火设计难点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立民 张梅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3-945,共3页
针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三期工程防火分区分隔方式难以按照现行防火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的问题,分析了展厅之间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及疏散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采用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会展中心 防火分区 防火分隔水幕 火灾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呼吸器几项重要指标的测试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大祖 彭冬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0-302,共3页
以福建省消防总队灭火救援攻坚组集训工作为平台,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攻坚组,在模拟灭火救援实战环境中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测试人员佩戴6.8L呼吸器进行三种方式的测试。根据所得数据,呼吸器理论使用时间与实际使用时间相差较大。建议呼... 以福建省消防总队灭火救援攻坚组集训工作为平台,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攻坚组,在模拟灭火救援实战环境中进行各项指标测试。测试人员佩戴6.8L呼吸器进行三种方式的测试。根据所得数据,呼吸器理论使用时间与实际使用时间相差较大。建议呼吸器报警器采用智能化设置,增加震动提示等;气瓶储存压力以28~30MPa为宜;增加9L呼吸器的配置;为官兵建立呼吸器使用情况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呼吸器 使用时间 负重登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协同硅氧烷阻燃聚氨酯硬泡的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管崇生 李振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0,共3页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纳米填料,采用全水发泡剂自由发泡制备聚氨酯硬泡(RPU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分析了纳米填料对聚氨酯硬泡的结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PUF-GO-P... 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纳米填料,采用全水发泡剂自由发泡制备聚氨酯硬泡(RPU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分析了纳米填料对聚氨酯硬泡的结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PUF-GO-POSS的泡孔壁厚度增加,孔径出现减小的趋势,填料主要均匀分散在泡壁之间;GO导致RPUF的热稳定性明显降低,而POSS对RPUF的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RPUF-GO的阻燃性能优于RPUF-POSS;RPUF-GOPOSS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明显优于GO与POSS单独使用时的效果,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协同阻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硬泡 氧化石墨烯 笼型聚倍半硅氧烷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涂层及其阻燃涤纶织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管崇生 李振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1-1424,共4页
以生物基多糖衍生的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AL)为改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力驱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织物进行阻燃修饰。通过扫描电镜,证实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PET织物表面的自组装沉积。利用热重分析仪与锥形量... 以生物基多糖衍生的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AL)为改性剂,通过静电作用力驱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织物进行阻燃修饰。通过扫描电镜,证实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在PET织物表面的自组装沉积。利用热重分析仪与锥形量热仪等考察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用量对PET织物的热稳定性阻燃及抑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炭渣形貌和热解产物分析了天然生物基多糖的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将生物基多糖沉积到PET织物表面能有效提高织物的热稳定性、阻燃和抑烟性能。热解产物与炭层结构分析发现,天然生物基多糖的沉积促进了致密炭层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了底部聚合物,同时抑制了热解过程,从而提升了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海藻酸钠 涤纶织物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火及应急救援远程战略投送体系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培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9-863,共5页
针对当前日趋严峻的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需要,从消防部队"灭大火、救大灾"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区域建设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构建重大灾害事故灭火及应急救援远程战略投送体系的现实意义,探讨运用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理论... 针对当前日趋严峻的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需要,从消防部队"灭大火、救大灾"的要求出发,结合我国经济区域建设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构建重大灾害事故灭火及应急救援远程战略投送体系的现实意义,探讨运用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理论,构建重特大灾害事故灭火和抢险救援远程战略投送体系及其现实应用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应急救援 灭火救援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辐照对阻燃ABS体系的性能影响
8
作者 管崇生 李振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6-1598,共3页
研究紫外光辐照对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DBDPE/Sb2O3)协同阻燃ABS体系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22%(DBDPE/Sb2O3混合物,质量比3∶1),样品距紫外灯的距离为30cm,每隔12h翻转一次。扫描电镜照片显示,ABS和DBDPE/Sb... 研究紫外光辐照对十溴二苯乙烷/三氧化二锑(DBDPE/Sb2O3)协同阻燃ABS体系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为22%(DBDPE/Sb2O3混合物,质量比3∶1),样品距紫外灯的距离为30cm,每隔12h翻转一次。扫描电镜照片显示,ABS和DBDPE/Sb2O3协同阻燃ABS体系在紫外光辐照后均出现了大量的裂纹,但DBDPE/Sb2O3阻燃剂的存在能够限制裂纹发展。DBDPE/Sb2O3协同阻燃ABS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紫外光辐照后发生下降,但其拉伸强度仍能保持76.3%。在紫外光辐照14d后,DBDPE/Sb2O3协同阻燃ABS材料的氧指数从27增加至34,同时热释放速率下降约20%。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溴系阻燃剂在紫外光辐照过程中向材料表面迁移,导致DBDPE/Sb2O3阻燃ABS材料在紫外光辐照后的阻燃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十溴二苯乙烷 三氧化二锑 阻燃 耐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改性碳纳米管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振华 王诗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1-684,共4页
通过对碳纳米管(CNT)两步改性得到富含P,N元素的磷腈单元接枝聚吡咯外壳包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HPCNT),将其作为填料添加进PP基体中。相对于纯CNT,杂化结构表面的包裹层与基体间具有更强的界面作用力以及界面相容性,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 通过对碳纳米管(CNT)两步改性得到富含P,N元素的磷腈单元接枝聚吡咯外壳包裹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HPCNT),将其作为填料添加进PP基体中。相对于纯CNT,杂化结构表面的包裹层与基体间具有更强的界面作用力以及界面相容性,呈现出良好的分散状态,继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物理阻隔网络。同时,其丰富的P、N元素自身会提供一定的阻燃作用,且能促进成炭。加入3%HPCNT后,PHRR和THR相应的变为987 kW/m2和111 MJ/m^2,分别下降了31.6%和15.3%。PCOY以及PCO2Y相应的变为0.57 mg/m3和11.44%,分别下降了20.8%以及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纳米管 聚吡咯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