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虾混养模式下黄鳍鲷的咸淡水养殖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坤鸿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由于在鱼虾混养模式下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具有捕食行为,难以保障黄鳍鲷与虾类的和谐共生。为实现黄鳍鲷与虾类的和谐共生,开展了鱼虾混养模式下的黄鳍鲷咸淡水养殖技术研究。首先,针对养殖系统,确定了适合黄鳍鲷和虾类共生的... 由于在鱼虾混养模式下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具有捕食行为,难以保障黄鳍鲷与虾类的和谐共生。为实现黄鳍鲷与虾类的和谐共生,开展了鱼虾混养模式下的黄鳍鲷咸淡水养殖技术研究。首先,针对养殖系统,确定了适合黄鳍鲷和虾类共生的养殖环境,设计了养殖池结构及内部布局。其次,饲养管理上设计了饲料配方和定时定量投喂方法。最后,采取病害防治、筛选和隔离病弱个体等生物安全措施,实现鱼虾混养模式下黄鳍鲷咸淡水的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虾混养模式 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 咸淡水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养殖技术之一 皱纹盘鲍南北接力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钧 林祥志 +2 位作者 谢双如 林金忠 刘黎婴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在分类学上归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产于我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属北方冷水性品种,在自然海区栖息于潮流畅通、海藻繁盛、透明度大、盐度高的岩礁海域...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在分类学上归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产于我国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沿海,属北方冷水性品种,在自然海区栖息于潮流畅通、海藻繁盛、透明度大、盐度高的岩礁海域,是我国目前鲍类中个体较大的品种之一。鲍肉肥美、营养丰富,干品蛋白质含量达40.0%,并含有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本项目主要利用南北方的地理气候资源条件,5月中旬把在福建省莆田海区培育的鲍鱼幼体移到山东荣成海区度夏;到10月底再把鲍鱼运回莆田海区越冬的养殖方式,同时可以利用本地区当季的新鲜饵料,达到提高成活率和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养殖技术 贝类 接力 软体动物门 蛋白质含量 前鳃亚纲 山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细菌性鳃部病害的防治药物筛选和用药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月忠 林克冰 +1 位作者 周宸 肖懿哲 《福建水产》 2002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虾鳃部疾炳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因此防治的关键是筛选出广谱,抗菌、便于使用的药物。通过药物实验证明;防治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细菌性鳃病用红霉素的效果最好,而呋喃唑酮、氯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虽对部分菌株的抑菌力很强,但具有... 对虾鳃部疾炳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因此防治的关键是筛选出广谱,抗菌、便于使用的药物。通过药物实验证明;防治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细菌性鳃病用红霉素的效果最好,而呋喃唑酮、氯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虽对部分菌株的抑菌力很强,但具有局限性。土霉素、四环索更因大量滥用已产生耐药性。实验还表明:多数药物在:120℃以上高温下易失效,制造药物饵料应在85℃以下进行。不能使用受潮的漂白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细菌性鳃部病害 防治药物 筛选 用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浒苔暴发海水池塘的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春忠 孙富林 +3 位作者 侯代云 肖懿哲 林国荣 严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为研究浒苔对海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生态的影响,采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冬季垦区进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水体以及底泥中菌群结构,分析进水区、池塘养殖区和排水区的环境微生物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γ-变形细菌、α-... 为研究浒苔对海水养殖环境微生物生态的影响,采用Illumi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冬季垦区进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水体以及底泥中菌群结构,分析进水区、池塘养殖区和排水区的环境微生物结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γ-变形细菌、α-变形细菌、放线菌、拟杆菌和δ-变形细菌为海水养殖区的优势细菌门类;(2)进水区水体和底泥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浒苔池塘和排水区;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3)浒苔池塘的水体微生物以异养细菌为主,底泥以脱硫杆菌等厌氧细菌为主,增加了底泥潜在产生硫化氢的危害;(4)进水区水体含有丰度较高的弧菌和鱼立克次氏体等条件致病性病原菌,而浒苔池塘中含量较低,说明浒苔对弧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浒苔暴发的池塘和排水区中另一种潜在致病菌黄杆菌类的丰度较高,养殖品种务必防患此类病菌感染疾病的发生。本文从微生态学角度全面揭示浒苔对近岸海区、海水池塘和排水区微生态演变过程的影响,发现了浒苔具有抑制和增加不同致病菌的双重作用,这对水产养殖有一定指导,也为浒苔发生原因、预报、预防等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弧菌 鱼立克次氏体 黄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壳形态对体重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松林 许星鸿 +5 位作者 涂康 刘志鸿 张天时 吴彪 周丽青 孙秀俊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4,共13页
采集我国南北沿海9个地理群体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利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评估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群体壳长、壳高、壳宽和壳厚4个形态性状对菲律宾蛤仔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 采集我国南北沿海9个地理群体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利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评估各群体形态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群体壳长、壳高、壳宽和壳厚4个形态性状对菲律宾蛤仔活体重和软体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除壳厚外,其他形态性状与活体重和软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显示,大多数群体的壳宽对活体重和软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2个形态比例参数(壳宽/壳长和壳高/壳长)最大值出现在山东莱州群体(0.49和0.74),而最小值出现在大连东港群体(0.42和0.67)。壳厚的变异系数最大(22.74),而壳高的变异系数最小(9.47)。通过检验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建立了各群体形态性状对软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聚类分析表明,菲律宾蛤仔不同群体未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而呈现出不规律的南北交替聚类现象。本研究查明了不同地理群体菲律宾蛤仔壳形态性状对体重性状的影响,为菲律宾蛤仔地理群体的形态判别、种质资源分析和遗传育种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壳形态性状 软体重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鲷L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友芳 许玉德 林加涵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86-389,共4页
以黄鳍鲷为材料进行两方面研究 :( 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血清、玻璃体、晶状体、脑等组织器官进行LDH同工酶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组织中LDH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 ,存在着组织特异性 ;( 2 )用聚丙烯酰... 以黄鳍鲷为材料进行两方面研究 :( 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其肌肉、心脏、肝脏、血清、玻璃体、晶状体、脑等组织器官进行LDH同工酶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组织中LDH的同工酶谱带不相同 ,存在着组织特异性 ;( 2 )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法对其肌肉、血清的LDH同工酶进行分离 ,结果得到 1 2~ 1 5条电泳区带 ,等电点范围在 pH为 3.6 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同工酶 电泳 黄鳍鲷 生理指标 组织器官 生理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海区水下悬浮延绳式PVC管养鲍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忠 严涛 +3 位作者 张建明 谢恩义 胡煜峰 曹文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拓展养殖空间,发展开放海区鲍养殖产业,在福建兴化湾新开发海区进行了抗风浪养鲍新技术的研究,对开放海区与传统遮蔽养殖海区、延绳式PVC管养技术与传统筏架式筐养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19个月的养殖,开放海区PVC管养组鲍... 为拓展养殖空间,发展开放海区鲍养殖产业,在福建兴化湾新开发海区进行了抗风浪养鲍新技术的研究,对开放海区与传统遮蔽养殖海区、延绳式PVC管养技术与传统筏架式筐养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19个月的养殖,开放海区PVC管养组鲍的日均增质量以及成活率分别为(106.41±5.33)mg/d和82.75%,显著大于处在开放海区和遮蔽海区的2个筐养组(P<0.05)。冬春季为鲍的最佳生长时期,其日均增长表现为PVC管养组大于筐养组(P<0.05);开放海区大于传统遮蔽养殖海区(P<0.05)。养殖器具的污损生物附着量则表现为所有筐养组均显著大于PVC管养组(P<0.05)。夏秋季采用水下延绳式PVC管养模式还能有效地避免高温、污损生物和台风的侵袭与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海区 养殖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对中国花鲈幼鱼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朱友芳 洪万树 林金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为给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养殖提供污染生物学的理论数据,研究了中国花鲈幼鱼的铜离子中毒症状和半致死浓度(LC50);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 为给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养殖提供污染生物学的理论数据,研究了中国花鲈幼鱼的铜离子中毒症状和半致死浓度(LC50);检测了幼鱼肝脏的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分析了铜离子胁迫对幼鱼的红细胞总核异率和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离子对幼鱼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1.85、1.66、1.48和0.86mg·L-1。濒死的幼鱼肝脏组织溶解性坏死,鳃部组织出现大量的血窦,幼鱼肝脏的GSH和MDA含量及SOD、GPT和GOT活力对铜离子胁迫反应敏感,而CAT活力则反应不敏感。在铜离子浓度为0.42mg·L-1的浓度组中暴露96h,幼鱼的总核异率和微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铜离子胁迫损害了中国花鲈幼鱼肝脏的抗氧化系统、肝脏组织和鳃部组织,并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花鲈 铜离子 半致死浓度 肝脏组织 酶活力 微核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鸡蛋抗体防治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星 黄怀英 周建武 《水产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6-60,共5页
选用引起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以灭活菌株作为抗原,对母鸡进行免疫,从鸡蛋中得到抗该病原的特异性鸡蛋抗体,适用浸泡及口服免疫法,并将该特异性鸡蛋抗体应用于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免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特异性鸡蛋抗体对中... 选用引起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以灭活菌株作为抗原,对母鸡进行免疫,从鸡蛋中得到抗该病原的特异性鸡蛋抗体,适用浸泡及口服免疫法,并将该特异性鸡蛋抗体应用于中华鳖红脖子病的免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特异性鸡蛋抗体对中华鳖红脖子病有较强的免疫保护率,浸泡浓度大于0. 6ppm时,免疫保护率可达64. 3% ;口服免疫法每千克饲料必须添加0 . 2克鸡蛋抗体时,才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红脖子病 嗜水气单胞菌 菌株 口服免疫法 特异性鸡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牙鲆养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忠 李宽意 +2 位作者 黄宗强 刘文淡 宋国华 《水产养殖》 CAS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按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行业标准,在福建莆田进行了无公害牙鲆养殖试验。经1年养殖,体长约10cm的牙鲆苗成活率为51.4%,平均规格401g/尾,饵料系数1.93。试验表明,采用海水逐渐淡化、长时间淡水浴的方法来防治牙鲆寄生虫病效果较好。并对牙... 按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行业标准,在福建莆田进行了无公害牙鲆养殖试验。经1年养殖,体长约10cm的牙鲆苗成活率为51.4%,平均规格401g/尾,饵料系数1.93。试验表明,采用海水逐渐淡化、长时间淡水浴的方法来防治牙鲆寄生虫病效果较好。并对牙鲆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养殖模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养殖 牙鲆 鱼苗放养 饲料投喂 日常管理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史氏鲟苗种生长速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朱新 傅美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4,共2页
对培育了 2 0d的史氏鲟幼鱼分养 ,根据其生长速度分成三种不同规格 ,按照全过程仅投喂活饵料水蚯蚓和活饵料结合人工配合饵料驯化二种培育方式 ,分设 5个试验池 试验 5 0d ,对其生长、僵苗和总成活率等方面进行统计比较 ,发现及时分养... 对培育了 2 0d的史氏鲟幼鱼分养 ,根据其生长速度分成三种不同规格 ,按照全过程仅投喂活饵料水蚯蚓和活饵料结合人工配合饵料驯化二种培育方式 ,分设 5个试验池 试验 5 0d ,对其生长、僵苗和总成活率等方面进行统计比较 ,发现及时分养、适时驯化饵料是控制僵苗和提高生长速度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苗种 生长速度 驯化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石斑鱼养殖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春忠 林金忠 +4 位作者 肖懿哲 黄宗强 刘文淡 翁国雄 宋国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7-29,共3页
引进3~5cm龙胆石斑鱼鱼苗820尾,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养殖试验,冬天加热保温至约19℃,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防治鱼病,经过1年的饲养,成活率56%,平均体重483g 尾。
关键词 龙胆石斑鱼 精养 生态习性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量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懿哲 林金忠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共2页
配制等氮 (蛋白质含量 41% )和等能量的 (11 2MJ/kg饲料 )的半精制史氏鲟饲料 ,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 ,设 0、2 %、4%、6 %、8%和 10 %共 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 2 5d。结果显示 :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 配制等氮 (蛋白质含量 41% )和等能量的 (11 2MJ/kg饲料 )的半精制史氏鲟饲料 ,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 ,设 0、2 %、4%、6 %、8%和 10 %共 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 2 5d。结果显示 :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以脂肪含量 7 6 %~ 9 6 %的饲料为最佳 ,考虑到饲料成本 ,建议把史氏鲟饲料脂肪的最适量设定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饲料 脂肪 最适量 鲟鱼 养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懿哲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中华鲟 苗种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优质纯系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双如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0,63,共2页
坛紫菜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在其生活史中具有2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叶状体阶段和丝状体阶段。叶状体是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即日常食用的紫菜,丝状体是由叶状体放散... 坛紫菜在自然分类系统中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在其生活史中具有2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叶状体阶段和丝状体阶段。叶状体是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即日常食用的紫菜,丝状体是由叶状体放散出来的果孢子萌发形成的,多数在贝壳中生长。坛紫菜的育苗就是指叶状体成熟后形成的果孢子,通过采果孢子培育贝壳丝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纯系 叶状体 苗种培育技术 优质 红毛菜 丝状体 红藻门 孢子 自然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鲍鱼加工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翁俊发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期37-40,共4页
以南日鲍鱼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新鲜鲍鱼去壳取肉后,经前处理、调味、装罐、杀菌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即食鲍鱼(罐头)。结果表明,即食鲍鱼加工前处理工艺为鲍鱼肉加入适量水,加入6%食盐浸泡30 min;利用臭氧水结合... 以南日鲍鱼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新鲜鲍鱼去壳取肉后,经前处理、调味、装罐、杀菌等先进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即食鲍鱼(罐头)。结果表明,即食鲍鱼加工前处理工艺为鲍鱼肉加入适量水,加入6%食盐浸泡30 min;利用臭氧水结合超声波滚筒清洗,最优的清洗条件为清洗时间15 min,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强度0.8 W/cm^2,臭氧质量浓度1 mg/L;适宜的调味配方为食盐0.8%,白砂糖0.5%,蚝油0.8%,味精0.2%,香辛料(适量);适宜的杀菌条件为加压水高温杀菌,杀菌温度113℃,杀菌时间27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日鲍 罐头 加工技术 调味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鳖池中种植水葫芦和搭养鲢鱼对改善水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美兰 《福建水产》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使用2口面积2000m2的池塘养鳖,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并搭养鲢鱼,以期净化、改善养殖水质。使用2口面积相同的池塘作为对照。对比养殖试验进行了4个月,期间每隔10d测定COD、NH3-N、NO2-N、DO、悬浮物(SS)等水质指标,并观察鳖的摄食和疾病... 使用2口面积2000m2的池塘养鳖,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并搭养鲢鱼,以期净化、改善养殖水质。使用2口面积相同的池塘作为对照。对比养殖试验进行了4个月,期间每隔10d测定COD、NH3-N、NO2-N、DO、悬浮物(SS)等水质指标,并观察鳖的摄食和疾病情况。结果表明,在养鳖池中种植水葫芦和搭养少量鲢鱼,有利于改善水质减少鳖病的发生,降低渔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水葫芦 鲢鱼 种植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氏鲟南移培育的技术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怀英 《福建水产》 2000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介绍史氏鲟从黑龙江南移至莆田市养鳗池的培育技术研究结果。培育过程仔鲟成活率达74.5%,人工配合饲料驯化转口率达88.7%,从二日龄苗种培育成平均体重690g。并对史氏鲟南移培育生长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史氏鲟 培育技术 人工配合饲料 鳗池 育成 日龄 成活率 莆田市 黑龙江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心麒麟菜越冬保种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李钧 谢双如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7-48,共2页
长心麒麟菜(Eucheuma alvarezii Doty)属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红翎菜科、麒麟菜属。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大型海藻。在我国养殖麒麟菜主要有三个品种:长心麒麟菜、琼枝麒麟菜、珍珠麒麟菜。目前莆田地区引进的品种是长心麒麟菜,... 长心麒麟菜(Eucheuma alvarezii Doty)属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红翎菜科、麒麟菜属。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大型海藻。在我国养殖麒麟菜主要有三个品种:长心麒麟菜、琼枝麒麟菜、珍珠麒麟菜。目前莆田地区引进的品种是长心麒麟菜,它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含胶量高等特点。然而长心麒麟菜在福建的养殖还有一个重要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菜 越冬保种技术 印度尼西亚 大型海藻 经济价值 红藻门 杉藻目 菲律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饲料脂肪的最适研究
20
作者 肖懿哲 《内陆水产》 2005年第4期22-23,共2页
配制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 MJ/kg饲料)的半精制中华鲟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共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 d.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效率以及以脂肪含量7.6%... 配制等氮(蛋白质含量41%)和等能量的(11.2 MJ/kg饲料)的半精制中华鲟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共6种添加浓度.试验周期为25 d.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效率以及以脂肪含量7.6%~9.6%的饲料为最佳,考虑到饲料成本,建议把中华鲟饲料脂肪的最适量设定在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脂肪 中华鲟 蛋白质含量 添加浓度 试验周期 脂肪含量 蛋白效率 饲料成本 脂肪源 增重率 系数和 最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