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群落构建机制
1
作者 陈屹洋 张秀梅 +3 位作者 胡成业 裴文豪 张秋宏 李王灿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07-3519,共13页
为探究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的分布特征及群落构建机制,基于2021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以及2022年冬季(1月)的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Raup-Crick指数、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 为探究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的分布特征及群落构建机制,基于2021年春季(4月)、夏季(8月)、秋季(11月)以及2022年冬季(1月)的嵊泗枸杞岛贻贝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Raup-Crick指数、扩散-生态位连续体指数(DNCI)、Mantel分析、邻体矩阵主坐标分析、变差分解分析等方法探究优势类群多样性分布及其与环境、空间因子关系以及群落构建机制。共鉴定发现195种大型底栖动物,筛选出42种优势物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多毛纲占比最高(76.2%),软甲纲次之(7.1%)。四季共有优势种分别为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波动较大(0.63—2.39),总体上养殖区内部的优势类群多样性高于养殖区外围,养殖区平均多样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氧、水温及离岸距离等因素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优势种的分布和多样性受环境过滤影响显著。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的群落构建机制同时受到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的影响。秋季群落构建中随机性和确定性过程的作用相对平衡,春冬季确定性生态过程如环境过滤在群落构建中起主导作用,夏季群落构建受随机性过程的影响较高。进一步解析发现,扩散过程和生态位过程共同主导优势类群的群落构建,其中扩散过程对群落构建的影响较生态位过程大。研究结果为贻贝养殖活动的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养殖容量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构建 驱动因素 厚壳贻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反季节高效生态养殖池中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晓津 吴成业 +5 位作者 阎希柱 吴景宏 简艺明 黄萍萍 陈银辉 林金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8,共9页
2007~2008年在莆田后海围垦区进行菲律宾蛤仔反季节高滩位高效生态养殖,收获的菲律宾蛤仔平均规格115粒/kg,平均产量6247.5kg/hm2,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效益28%。藻类池与养殖池浮游植物有34种,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 2007~2008年在莆田后海围垦区进行菲律宾蛤仔反季节高滩位高效生态养殖,收获的菲律宾蛤仔平均规格115粒/kg,平均产量6247.5kg/hm2,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效益28%。藻类池与养殖池浮游植物有34种,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sigmoides、利马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新月拟菱形藻Nitzschiella closterium、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中肋骨条藻在不同的月份中均为最主要的优势种。不同月份各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变化范围为(0.02~190)×104cells/L。2007年11月与2008年3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2008年1、2月藻类细胞丰度相对较低。通过对池中水温、透明度、无机氮、无机磷、DO、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分析,说明菲律宾蛤仔池大量施肥已很大程度影响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细胞丰度。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较好、均匀度较低、优势度高,菲律宾蛤仔适口饵料中肋骨条藻等优势种类大量繁殖,有利于提高菲律宾蛤仔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反季节养殖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蛤高效生态养殖池中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成业 徐晓津 +4 位作者 阎希柱 孙先凯 林建瑞 陈银辉 林金泰 《福建水产》 2009年第2期38-43,共6页
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研究莆田花蛤生态养殖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藻类池及花蛤养殖池中所采集的样品,浮游动物有34种,其中原生动物25种,占74%,桡足类5种,占15%,端足类1种,占... 于2007年11月~2008年3月,研究莆田花蛤生态养殖池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藻类池及花蛤养殖池中所采集的样品,浮游动物有34种,其中原生动物25种,占74%,桡足类5种,占15%,端足类1种,占2.9%,其它浮游动物3种,占8.8%,原生动物占比例最多。卡拉拟铃虫,丁丁急游虫、浮游幼虫和强额拟哲水蚤是主要优势种。不同月份浮游植物数量变化直接影响着浮游动物的数量,浮游动物的数量受海水温度、溶氧影响不大,不同月份浮游动物的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蛤 养殖池 浮游动物 优势种 数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混养技术之一 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金仙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2-53,共2页
福建省中南部海水池塘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但由于养殖方法单一粗放、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害四处传播,疾病频繁发生。自1997年对虾爆发病毒性疾病后,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后来为了减少养殖的盲... 福建省中南部海水池塘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但由于养殖方法单一粗放、养殖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害四处传播,疾病频繁发生。自1997年对虾爆发病毒性疾病后,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后来为了减少养殖的盲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从业者把池塘养殖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于2004年开始在福建省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试验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养殖模式现在已辐射整个莆田市,养殖面积超过2万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日本对虾 三疣梭子蟹 混养技术 花蛤 病毒性疾病 养殖方法 多品种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幼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庆贵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7期30-31,共2页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笔者从2003年开始在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池塘幼苗培育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幼苗培育 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 资源结构 海洋渔业 商品价值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珍华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48,共2页
双棘黄姑鱼(Nibea diacanthuslacepede),俗称金丝鮸,在分类地位上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双棘黄姑鱼具有鱼体大、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一般养殖一年体重可达2kg,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双棘黄姑鱼 分类地位 石首鱼科 鲈形目 抗病力 金丝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类养殖技术 之三 三疣梭子蟹幼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金仙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0,52,共2页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来的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 三疣梭子蟹是福建省近几年来的水产养殖的热门品种,由于海洋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三疣梭子蟹海捕资源急剧衰退,商品价值倍增,人工养殖迅速兴起,目前三疣梭子蟹的苗源绝大部分依靠自然海区捕捞苗种,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相互残食现象十分明显,相应地加大了养殖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培育技术 幼苗 水产养殖 资源结构 海洋渔业 商品价值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林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8期114-114,共1页
鲍鱼肌肉发达、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鱼列为海产“八珍”之冠。鲍鱼工厂化养殖采用立体、高密度、流水、充气等精养方式,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水环境可控制、占地少、便于... 鲍鱼肌肉发达、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鱼列为海产“八珍”之冠。鲍鱼工厂化养殖采用立体、高密度、流水、充气等精养方式,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水环境可控制、占地少、便于集中管理、养殖效益高等优点。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生产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1.海区选择 建场时首先要选择水质条件良好、水质清新、透明度较大且常年相对稳定的海区,无生活及工业污水排人,底质以砂质底或岩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技术 鲍鱼 海区选择 水质条件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 养殖周期 集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林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320-320,323,共2页
虾蟹混养可以缓解虾病发生,提高经济效益。从池塘选择、苗种放养、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三疣梭子蟹与日本对虾混养技术。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日本对虾 混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与花蛤的混养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玉桑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8期247-247,共1页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花蛤生理、生态的不周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花蛤生理、生态的不周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养殖模式。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养技术 日本对虾 花蛤 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平衡 虾池混养 虾贝混养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珍华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0期46-48,共3页
双棘黄姑鱼Nibeadiacanthus(Lacepede),俗称红口兢或赤口兢,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且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海水养殖名贵品种。笔者于2012年从厦门引进... 双棘黄姑鱼Nibeadiacanthus(Lacepede),俗称红口兢或赤口兢,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且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海水养殖名贵品种。笔者于2012年从厦门引进双棘黄姑鱼亲鱼,利用室内水泥池与土池相结合方式进行育苗试验,培育出3cm以上鱼苗18.56万尾,现将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人工育苗技术 室内水泥池 石首鱼科 营养丰富 海水养殖 育苗试验 技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红鱼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庆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8期120-120,共1页
美同红鱼(Seiaenops,ocellolue)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原产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红鱼肉质鲜美、刺少,且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闲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该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单产高、耐低氧能力强,饲料来... 美同红鱼(Seiaenops,ocellolue)属鲈形目石首鱼科,原产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美国红鱼肉质鲜美、刺少,且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闲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该鱼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单产高、耐低氧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养殖经济鱼类。笔者多年来在福建莆田后海垦区从事美国红鱼网箱养殖,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养殖从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美国红鱼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经济鱼类 耐低氧能力 石首鱼科 墨西哥湾 美国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庆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290-290,294,共2页
介绍了适合莆田地区的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养殖前准备、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三疣梭子蟹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养殖技术 福建莆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技术
14
作者 陈金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且因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暴发病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后来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从2004年开始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三疣梭子蟹 混养技术 海水池塘 花蛤 池塘生态环境 养殖方法 病毒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黄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
15
作者 林庆贵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8期22-24,共3页
东方鲀是一类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水产珍品。据测定,每100g肌肉中含蛋白质18.7g,脂肪0.26g,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少的一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 东方鲀是一类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水产珍品。据测定,每100g肌肉中含蛋白质18.7g,脂肪0.26g,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少的一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食与熟食皆宜,可制成风味独特的干制品,被我国沿海渔民和日本、韩国国民视为上等水产品。东方纯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鱼类,其生殖腺和内脏等器官中含有剧毒的神经性毒素,称为河纯毒素(T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技术 东方 脂肪含量 经济价值 微量元素 营养丰富 水产品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花蛤混养技术
16
作者 陈金仙 《水产养殖》 CAS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为了减少养殖的肓... 福建中南部海水池塘秋冬季由于长期养殖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养殖方法单一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病毒传播蔓延,池塘老化等。自1997年后,对虾病毒性疾病的频繁发生,海水池塘单养对虾效益明显下降,造成养殖弱潮。为了减少养殖的肓目性、风险性,提高池塘综合效益,探索更多更好的养殖方法及品种,把池塘从单养模式改为混养模式。经过多年来实践证明,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混养技术 三疣梭子蟹 海水池塘 养殖方法 多品种混养 花蛤 池塘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养殖中几种常见应激反应的处理措施
17
作者 胡珍华 《当代水产》 2013年第12期64-65,共2页
1养殖水体pH值偏低或偏高处理措施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pH值偏低会导致对虾血液的pH值下降,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还是会造成对虾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同时缺氧会导致对虾生理代谢紊乱,摄食量下降,使... 1养殖水体pH值偏低或偏高处理措施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pH值偏低会导致对虾血液的pH值下降,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还是会造成对虾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同时缺氧会导致对虾生理代谢紊乱,摄食量下降,使对虾处于饥饿状态,造成生长缓慢。pH值过高则会腐蚀对虾鳃部组织,使对虾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应激反应 水体PH值 溶解氧含量 微生物活动 代谢紊乱 饥饿状态 生长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蛤混养方法简介
18
作者 李少强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7期254-254,共1页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根据对虾与花蛤不同生活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共生关系。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根据对虾与花蛤不同生活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共生关系。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养殖模式,近几年来已得到广泛推广。笔者就几年来开展的虾蛤混养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混养方法 花蛤 生态养殖模式 生活特点 虾贝混养 共生关系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高产技术要点
19
作者 许庆煌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10期235-235,共1页
1虾池彻底清淤、消毒 因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白天潜伏沙中,沙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本对虾能否生存和正常生长。因此,经过养殖后的虾池应根据池底污染程度进行严格的清污、消毒,改良底质。一般在虾池收成后应将池水排干或抽干,彻底清... 1虾池彻底清淤、消毒 因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白天潜伏沙中,沙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本对虾能否生存和正常生长。因此,经过养殖后的虾池应根据池底污染程度进行严格的清污、消毒,改良底质。一般在虾池收成后应将池水排干或抽干,彻底清除池底淤泥,让其暴晒至池底呈龟裂状。虾池整理后,先纳潮进水冲洗2~3次,再每亩(667平方米)用100~150千克的生石灰或20~30千克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技术 池底淤泥 污染程度 虾池 消毒 水冲洗 漂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的池塘养殖概况
20
作者 胡珍华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9期122-122,共1页
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具有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间长,且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笔者于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第3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内开展了菲律宾蛤仔池塘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取得... 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具有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间长,且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笔者于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在福建莆田市后海垦区第3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内开展了菲律宾蛤仔池塘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池塘养殖 水产健康养殖 生态效益 养殖周期 存活时间 养殖试验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