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陈丽晖 李斌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45,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具有带动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列宁...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具有带动作用。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是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的一系列论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准政治方向、坚持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建党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建设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27,共4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宣传政策、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法等宣传实践唤起革命意识、凝聚价值共识、增进政治认同。延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的政治前提、“夺取更广大...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宣传政策、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方法等宣传实践唤起革命意识、凝聚价值共识、增进政治认同。延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包括坚持“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的政治前提、“夺取更广大的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重要武器”为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功能、“全党来办”的全局定位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应汲取延安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宝贵经验,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融合、培育专业化宣传干部队伍与大众化宣传形式相结合,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宣传思想工作 《解放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困境及法律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兆龙 高建勋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共3页
2017年底,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主要配套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更好的规范指引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但仍然存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不明确、产业化审批管理规范太严格、产品进口审批制度规范不足、违法监管... 2017年底,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主要配套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更好的规范指引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但仍然存在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不明确、产业化审批管理规范太严格、产品进口审批制度规范不足、违法监管执行不力等问题;为此,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完善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体系、优化产业化审批管理制度、严格进口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等具体风险防控措施,从而为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产业化 法律保障 规范过度 规范不足 适度控制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舆情中的政治势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兆龙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8,共9页
中国共产党政治势能是党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构建新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党对公共舆情的治理彰显了强大的政治势能。公共舆情运行机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具有深层的内在逻辑。中... 中国共产党政治势能是党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构建新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党对公共舆情的治理彰显了强大的政治势能。公共舆情运行机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具有深层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价值性政治势能重塑公共舆情中的价值理念,通过结构性的政治势能改革公共舆情的传播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势能再造公共舆情的治理制度,通过一元化的政治势能加强党对公共舆情的全面领导。在公共舆情治理中引入政治势能这一概念可以有效克服学术界单向研究公共舆情问题的缺陷,进而揭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舆情 中国共产党 政治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背景下网络空间公共领域的自反性重构及治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网络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公共意见和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场域。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风险叠加期,网络公共领域为规避风险以获得确定性最大化,不断在网络公众、公众舆论和公共媒介等层面产生自反性建构。自反性建构的网络公共领域对转型期的我... 网络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公共意见和实现政治参与的重要场域。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风险叠加期,网络公共领域为规避风险以获得确定性最大化,不断在网络公众、公众舆论和公共媒介等层面产生自反性建构。自反性建构的网络公共领域对转型期的我国社会既具有化解主体参与缺位、多元社会矛盾和权力集约风险的功能,也可能衍生私人领域被入侵、公共理性缺失及社会分化的风险。依据网络公共领域的自反性建构过程及其社会功能,相应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构建的自反性治理模式,以规范网络公共领域社会秩序实现其正向功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性现代化理论 网络空间公共领域 重构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6
作者 陈丽晖 张龙林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52,共9页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延安时期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和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党的政治建设?这是延安时期作为中央组织部部长和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陈云形成了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系列理论观点,并对此进行系列实践探索。在新时代,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三力",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四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优化党的政治建设过程,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水平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党的政治建设 理论观点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