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家庭坚韧性在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淑琼 杨宁波 +4 位作者 袁晓琴 林瑞凤 吴素华 刘丽钦 李真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坚韧性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和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莆田市4所机构进行干预治疗的205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 目的:分析家庭坚韧性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和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家庭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莆田市4所机构进行干预治疗的205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母亲为研究对象。使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家庭坚韧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MOS 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205名孤独症儿童母亲疾病获益感总分为(65.27±15.41)分,心理弹性总分为(54.89±17.04)分,家庭坚韧性总分为(34.98±6.89)分,三者均呈正相关(P<0.001)。家庭坚韧性在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5.44%。结论:家庭坚韧性在孤独症儿童母亲心理弹性与疾病获益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母亲的心理弹性和家庭坚韧性,以提高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学龄前儿童 母亲 疾病获益感 心理弹性 家庭坚韧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淑琼 李真真 +4 位作者 杨宁波 王桂芝 陈丽霞 吴素华 袁晓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现状及其与疾病获益感、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连带病耻感量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258名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孤独... 目的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现状及其与疾病获益感、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连带病耻感量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258名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条目均分2.44±0.46,情感维度病耻感最高,且得分最高的5个条目均归属于情感维度。疾病获益感、心理弹性与连带病耻感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主要受就业状态、夫妻关系、疾病严重程度和心理弹性因素影响,在控制照顾者及患儿一般资料后,疾病获益感未影响连带病耻感,而心理弹性能解释连带病耻感总变异的8%(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处于较高水平,情感维度病耻感最为严重。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的心理感受,采取措施提高其心理弹性,引导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从而降低连带病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孤独症谱系障碍 照顾者 连带病耻感 疾病获益感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药护理差错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47
3
作者 宋白娟 邱梅英 何美香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41-44,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用药中护理差错发生的现状及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利用自制问卷,10名调查员根据各自的人际网抽取曾发生用药错误的130名护士,对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的背景、类型、原因、发现的人员与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用药中护理差错发生的现状及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利用自制问卷,10名调查员根据各自的人际网抽取曾发生用药错误的130名护士,对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的背景、类型、原因、发现的人员与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用药差错多发生于白班(46.1%),且以急诊科(36.9%)和重症监护室(35.4%)高发;个人疏忽(85.4%)、对药物不熟悉(36.2%)、对环境不熟悉(35.4%)和繁重的工作负担(29.2%)是用药差错最常见的原因;同事(61.5%)和双核对(26.1%)是发现用药差错的主要途径;给药剂量错误(36.9%)是用药差错的最常见类型。结论用药差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士应注意用药差错的高危场所、环节与人群,做好差错的危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差错 安全用药 个人疏忽 工作负担 双核对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淑琼 李真真 杨宁波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64,97,共5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与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亲职压力简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对106名学龄前... 目的探讨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与亲职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亲职压力简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short form,PSI-SF)对106名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总分及9个因子中7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均P<0.01),其中不同就业状态、家庭月收入、夫妻关系在母亲心理健康水平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母亲年龄、就业状态、家庭月收入、夫妻关系、子女数量在母亲亲职压力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夫妻关系和亲职压力是学龄前孤独症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母亲心理健康水平及亲职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亲职压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学龄前儿童 母亲 心理健康水平 亲职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